城市绿地布局与生态规划分析

来源 :基层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n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了城市绿地系统合理布局和生态规划的重要性,阐述了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主要理论及形式,并对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规划的原则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生态规划
  1 城市绿地系统合理布局和生态规划的重要性分析
  绿地系统被冠以“城市之肺”,是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快速城市化对城市绿地系统产生强烈的冲击,不仅造成绿地格局分散、生态服务功能下降,而且导致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城镇化模式将由速度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化,这对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国家新型城镇规划(2014-2020年)》所提出的发展目标,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要由2012年的35.7%提高到2020年的38.9%。众所周知,中国城市人口比较稠密,绿地面积相对有限,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并进行合理的绿地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规划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在对城市现有绿地空间结构与格局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绿地系统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设计,以提高城市绿地的数量和规模,实现绿地空间结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好转、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目标。可见,城市绿地系统布局与生态规划是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手段,因而本文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2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主要理论与形式
  2.1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理论
  目前,城市绿地系统的主要布局理论包括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斑块-廊道-基质理论、网络-结点模型等[1]。
  “城市意象”理论认为城市由区域、边界、路径、节点、地标5个元素组成,这些元素的空间形态简化模式就是“点、线、面”。点线面结合可以用于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研究,例如“点”可作为绿地网络空间中的一个功能节点,“线”可看作生态廊道,“面”担当较大块的绿地。经过理论研究和发展,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元素不断丰富,已扩展为心、核、点、楔、弧、带、轴、廊等元素。
  斑块-廊道-基质理论用来解释绿地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斑块是指与周围其他部分外观或性质上有显著差别但内部均质的空间单元,如绿地、公园、广场都可看作斑块。廊道是景观中外形为线状或带状的结构,如林带、河流、道路都是廊道。基质是景观基底中面积最大、连通性强且对景观产生控制效果的要素,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背景。利用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可以将城市绿地看成由绿地斑块、绿地廊道和基底3种要素构成的系统,后来又增加了边缘、镶嵌体2种要素。边缘是指不同系统之间相间的部分,镶嵌体是指植被或生境的空间配置。
  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廊道在空间上常连接成网络结构,如林带、道路、溪流等交织成网络结构。廊道相交的点称为结点,由廊道构成的网络加上结点就成为网络-结点模型,它可用来描述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并且通过网络格局、结点和网眼表达城市绿地景观的布局特征。网络格局形式很多,例如网格状、树枝状、环圈状等;结点形式也有L型、T型/Y型、X形、米字形及与斑块连接等;网眼的大小、形状、物种丰度等可以体现景观的一些特征,不同物种活动、饮水、觅食、领地等则与网眼大小有密切关系,反映出物种的生境适宜性。
  2.2 城市绿地系统常见布局形式及发展方向
  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结构主要是点、线、环、楔几种要素的组合,并由此产生点、环、网、楔、带、指状、放射状、放射环状八种基本形式,这些形式经过组合又会产生环楔状、放射楔状、放射环楔状、点网状、带网状等更多的布局形式。例如北京市绿地系统形成了三环环绕、十字绿轴、七楔插入特点的布局形式;再如莫斯科绿地系统采用了环楔状布局,8个多中心规划片区自成体系,片区之间通过“楔”纵向分割,而中心的核心片外侧由绿地环绕;华盛顿绿地采用放射楔状布局;四川乐山市绿地采用了绿心环状布局;江苏宿迁市绿地规划应用了点网状布局。由于影响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的因素既有丰富多彩的自然因素(如城市的地形地貌、水体分布、气候条件等),又有众多的社会因素(如城市性质、城市规划、土地条件、城市文化等),实际上没有两个具备完全相同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城市,因而也不可能有完全一样的布局形式,每一个城市都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具体情况采用适合的形式,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别人布局的长处为我所用,则可探求适合本城市的最合理布局。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形式发展方向是综合化、多元化、区域化、网络化、生态化和整体化。综合化、多元化是指绿地系统布局目标正经历由单一到综合、多元方向发展,即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游憩、美观目标,而是朝更广泛的目标发展,如优化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等。区域化是指绿地布局从着眼于市区一个点扩大到城乡接合乃至城市群这样一个大的区域。网络化、生态化和整体化是说绿地布局更倾向于城市内部绿地与城市外部绿地连成生态网络,并从较大范围进行整合。
  3 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规划原则与方法
  3.1 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规划原则
  城市绿地系统框架应建立在绿地生态系统水平之上,并将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动植物、微生物组合看作绿地系统的内在结构。但是绿地系统内在结构极其复杂,目前还难以在这个层次上开始规划工作,而是着眼于景观结构的生态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结构生态规划原则包括生态优先、因地制宜、景观连续性、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可持续性。生态优先就是规划时不能单从绿地面积、数量的最大化上考虑问题,而应注重生态效能的发挥。因地制宜是说绿地规划必须综合城市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特点,建立有城市特色的绿地景观结构。景观连续性要求重视非绿地要素隔断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减少破碎度并提高连续性。景观多样性是指植物品种的多样性。景观可持续性是说既要重视近期目标的实施,也要兼顾远期目标的实现。
  3.2 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规划方法
  绿地系统生态规划应将结构与功能结合起来,但要将复杂的结构、功能及规划要素结合起来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精细化”理论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手段之一[2]。首先,将城市绿地用地属性进行分类,可以结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分类方法进行分类,例如分为3个组群,再结合绿地要素、用地区位、用地形式、用地功能主体进行梳理。然后,对城市绿地的主导功能进行分类,如分为休闲游憩、日常防护、景观风貌、生态保护培育等功能类型。接着,对城市绿地的空间结构形式进行分类,可将建设用地范围的绿地分为点、带、线、面四种类型,线与带的差别是线无宽度而带有宽度,线如道路附属绿地,带如带状公园;非建设用地范围的绿地分为斑状、廊状和面状三种类型。最后,将绿地的用地属性、主导功能、空间形式分别经过分解梳理、责任界定、重新组合及综合叠加,即可建构出反映区位、功能和空间的城市绿地分类框架,将此框架应用于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则能为各类绿地要素的整合、协调和优化提供更清晰的概念和路径。
  参考文献:
  [1] 李素英,王计平,任慧君.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3):377-384.
  [2] 周聪惠,金云峰.“精细化”理念下的城市绿地复合型分类框架建构与规划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11):118-124.
其他文献
摘要:渠道滑坡是由于渠线经过地段地质、土壤条件差,开挖渠道后破坏了岸坡地层的自然平衡,加之在水的作用下而引起的。本文就这此介绍水利工程渠道滑坡的治理办法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渠道滑坡;治理  在水利工程中,渠道和渠系建筑物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渠道的正常输水和灌溉效益的充分发挥。山区地面起伏,坡度大,灌溉渠道多,渠线长,位置分散,渠道滑坡是渠道工程危害大,最常见的水毁形式。因此,探讨渠
期刊
摘要:如何控制工程管理中的施工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经营效率,已成为现建筑单位重点关心的问题。只有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进行施工,才能更加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施工成本的投入。建立一个合理详细的成本管理体系,使企业效益达实现最大化。  关键词:成本控制;工程造价;工程管理;降本增效  1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意义与现状  1.1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到工程的全过程(从工程
期刊
摘要:做好对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有利于促进路桥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增加施工企业的商业信誉。本文从路桥的过渡段施工技术和防水施工路基路面这两方面,探讨了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希望对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以便更好的进行路桥施工建设。  关键词:路桥;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法  1、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  1.1 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1)不设置搭板。当前,我国国内高等
期刊
摘要: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关注度就越来越高,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更高,那么医院的发展及行政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就需要提高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提升整体的政治思想意识和工作水平。  关键字:政工工作;行政管理;作用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便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医院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要的窗口,政工工作在其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尤其重要。而当下,医院也正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种现代化机械被广泛运用在建筑工程中,使工程进度加快,促进劳动效率提高,为工程质量、进度目标实现提供了保障。但是在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期为建筑工程机械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问题;原因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建筑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
期刊
摘要:文章首先简述了科技统计工作概述,然后分析了当前的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重点探讨了科技统计工作问题和统计数据质量控制采取的方法。  关键词:科技统计数据;质量;控制  一、前言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科技统计工作在国家科技政策和科技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规划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科技统计由于本身具有重要性、权威性、客观性等特点,因
期刊
摘要:混凝土裂缝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常见问题,会对建筑工程的外观造成严重的影响,严重的混凝土裂缝还会危及建筑物的质量安全,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来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控制。本文分析了混凝土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并阐述了相应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分析  1.混凝土裂缝现象的产生  在建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高速路网逐步完善,人均车辆的迅猛递增,城市道路随之拓展及翻建,市政道路桥梁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建设设施。道路桥梁的建设不仅能体现城市经济发展状态,也展现了城市容貌,因市政工程施工局限性,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外围干扰大,既有交通流量集中,地下管线分布密集,为减小市政施工外围干扰,避免施工安全、质量施工的发生,市政道路桥梁项目管理必须提升新的高度。本文就此进行了
期刊
摘要:异形柱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民用建筑结构类型,其有着较多的优点,可以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可以更很好的满足人们对民用建筑美观性要求。当前设计对建筑的需求量比较高,由于我国的人口数量比较多,所以,高层建筑在建筑行业中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高层建筑多采用的异性柱框架结构,在应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提高异形柱框架结构的稳定性,保证建筑使用的安全性,这样才能促进建筑行业更好的发展。本文对异形柱框架结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了新型城镇化的背景、发展思路及其对城市规划工作的指导作用,并就城市规划工作中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路径与方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市规划;地位;意义  1新型城镇化背景  新型城镇化是基于传统城镇化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新型城镇化规划》)介绍,在改革开放30多年时间里,我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