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探索规律教学 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a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数学教材主要是根据小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所设定的,在每册教材或者是每一个单元中,都会安排和规律有关的教学题材,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增强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方式,运用基础知识、数学思想和意识的方式带动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规律教学;核心素养
  学生通过对小学数学的学习,会获得相应的数学素养,对之后的人生影响深远,而通过对数学知识的理论与实践,让学生整体认识到学习学科知识,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数学知识其实与日常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在数学规律的探讨中,逐渐渗透学习思想、培养数学意识、增强学生的整体素养,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在探索规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探讨规律的教学中,可以提供多种规律性的特征,其中隐含着相关的数学信息与情景式问题,能够让学生从情境中掌握到更多的规律性结构。“观察”主要是指对周围的事物以及现行原则进行客观的陈述,并加上有目的性的感知,从而确定并研究它们之间的主要关系。在小学人教版数学教材中,就编排了大量的学生需要观察与探索的问题。例如在四年级“仔细观察下面的数字,说明其中的规律:6×2=、6×20=、6×200=、20×4=、10×4=、5×4=?”通过对两组题目的观察,小学生会从其中发现,在因数不发生任何改变的情况下,如果另外一个因素变大或者是缩小,它们之间的积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于是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对教材上例题进行仔细研究,对表面知识进行深入的、细致的、整体的观察。数学教师更是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加强对学生的观察指导,引导和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得到一个对规律的初步认知,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也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小学生自身的个人特点与数学教学的本质,化解数学中的难点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在探索規律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主要包括了抽象、推理,从现实生活再到数学的本质,研究的对象或者是对象之间的概念,让小学生从数和形的角度去理解。分析从一个命题到另一个命题判断的过程,以探讨规律的形式,去概括各种命题和定理,能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归纳能力。例如在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 “正方体”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根据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与学生个人的特点和心智发展水平相互结合。综合实践课中的“在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通过观察每条棱三等分的正方体,找出一面涂色和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并且分析其中的规律。”这一实践操作进行分析。但是,学生这时候的发现,并不能将其称为规律,教师就要顺势提出下一个问题:“如果将正方体的每条棱分成十等份或者是N等份,那么你们又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呢?”这时候,学生在猜想以及和同伴的交流中,会逐渐去探究,最后得出结论。规律的探究,是一个数学知识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教师需要让小学生意识到数学思想的重要性,在探讨中应用到数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在应用规律中,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规律的重要性。在规律发现阶段,是学生从无序到有序的一个过程,而在规律的的应用阶段,则利于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从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积累到更多的活动经验,并由观察现象到发现规律,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模型。例如对间隔规律与现实的联想,让学生尝试着举例,生活中与间隔相关的例子,这时候学生或会想起课桌与课桌之间的联系、手指与手指之间的间隔联系等,通过联想,寻找到教学的本质,体验数学的严谨性。例如:在下面表中填出正确的数据。
  4 8 16 32 ( )
  243 81 27 9 ( )
  2 5 11 23 47 ( )
  8 24 12 36 18 ( )
  立足观察,数据在不断的变化,而要在间隔性的规律之间,找出数据之间的联系,就需要学生有良好的思维性,准确地找到其中隐藏的规律,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归纳,从而顺利地解决数学问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把握一切机会,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四、在探索规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该通过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而探索数学之间的规律,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小学阶段中,公式法的教学主要是基于小学生对事物的比较和归纳,然后提出合理化的猜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探索规律的有关素材,以数形结合的方式,从猜测到探索,再到发现,最后总结,践行循序渐进的教学思路。对于学生而言,探讨规律的价值不仅仅是在得出具体的结论上,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仅仅只有一个方面,每个学生,都应该尝试用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去思考数学问题,使自身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数学素养”与“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合作式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探索规律的教学形式可以是在数列中找规律、数表中找规律、数与形的结合中找规律等。探索规律的有效教学,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启迪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智能;能严密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并进一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扎实提升。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5-11
  [2]杨建楠.数学核心素养在“问题—互动”教学中的培育[J].教学与管理,2016(25):52-55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煤矿企业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不仅提高了煤矿生产率,改善了安全生产状况,也为煤矿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从煤矿安全环境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人员考勤定位子系统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摘要:当今贸易全球化发展,我国的服饰行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服饰行业的现状、服饰行业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及服饰网站现状,得出我国的服饰行业要想增大自身竞争力,必须加快我国服饰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服饰行业 电子商务 服装销售  1 我国服饰行业的现状  当今贸易全球化发展,全世界服饰企业的生产和供应都处在同一产业链中竞争。对信息的收集、交流、反应和决策应对快速将成为服饰行业竞争能力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瓶颈。环境税收制度充分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税收原则,有效地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在保护生态环境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完善现有的环境税制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环境 税制  环境税是指以环境保护为目标,以开发、利用、污染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为纳
期刊
【摘 要】恒定电流电路动态问题分析题是高考的热点考点,同时也是学生们感到困难的一点,因此有必要寻找一个解决该问题的简单方法——“串反并同”。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阐述有关问题,首先介绍“串反并同”的概念,其次分析“串反并同”的规律并将以应用解决相关问题,最后说明“串反并同”原理应用的条件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恒定电流;动态分析;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串反并同;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电功率;适用条
员工越轨行为的频发是企业组织的常态,一个看不见却又非常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我国专门对企业员工越轨行为进行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而本文在对员工越轨行为的新认识上,对越轨行
【摘 要】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看,思维导图能有效帮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信息。导图式备课是笔者学校“友善用脑”理念下的新型备课形式。教师把教材解读、教学理解融为一体,并借助思维导图在大脑中形成的教学图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教學设计。教师在自我认知图式的基础上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更多地运用大脑思维开展学习,建构起属于他们的认知图式。教与学的导图化有利于师生思维、语言对话的交互融合,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摘 要】英语作为高中阶段学习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对学生的高考以及将来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掌握其学习技巧,为高中生的英语学习找到合适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达到很好的英语学习效果。当然,英语老师也应该给予学生适合的课程教学以及英语的学习方法,听、说、读、写全面展开,以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英语。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习技巧;体会  引言  高中英语的学习,不论是听、说、读、写能力的锻炼,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教育有了新的特点。新一代九零后青少年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另外,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教育逐渐转化为大众教育。这使得原有的按照培养精英方式的教育模式,出现
摘要: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建设发展型、服务型党总支。本文通过发展型服务型机关党总支建设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同时对加强发展型服务型机关党总支建设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而为建设党总支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服务 党总支 目标管理  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更好地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推进“三型”党总支建设,实现“六个走在前列”,谈谈发展型服务型机关党总支建设。  1 发展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