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共作种养技术集成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SHE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稻虾共作种养模式可有效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升稻米品质,增加收入,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增收的有效途径。该文介绍了怀宁县稻虾共作种养技术要点,以期为水稻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稻虾共生;种养;技术集成
  中图分类号 S34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6-0024-02
  稻虾共作种养模式是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改造,实现在同一田块种植水稻和养殖龙虾,稻田杂草、虫卵供龙虾作饵料食用,龙虾粪便作水稻肥料使用,发挥稻虾共作互利作用,是一种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既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同时又增加了虾产品收入,提高了稻米品质,提升了农业效益。
  1 稻田整理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保水能力强,排灌方便、不受旱涝影响的田块,为便于稻田管理可选面积1.5~3hm2作为1个单元;养殖单元内沿田埂开挖环形沟,环形沟距田埂0.5~1.0m,沟宽2~3m、沟深1~1.5m,坡比1∶2.5;外埂四周用硬质钙塑板或硬质塑料等设置围栏,高40~50cm,防止小龙虾逃逸。同时开好进排水口,以保障养殖过程中稻田的进排水流畅,在进排水口安装筛网(进水口80目左右,排水口40目左右),避免野杂鱼及鱼卵随水流入田中和虾苗逃逸。
  2 前期准备
  2.1 清杂消毒 对于新改造的稻田可选用生石灰消毒,在虾沟中泼洒生石灰进行彻底清沟消毒,用量为1500~2100kg/hm2,杀灭野杂鱼类、敌害生物和致病菌。对于有留田新虾(种虾)的稻田,在放养前15d左右清理虾沟,可采用茶粕消毒,用量为300~375kg/hm2。清沟消毒7d后,排水暴晒,晒至沟底土壤龟裂后翻耕沟底,再暴晒至表层泛白。
  2.2 种植水草 水草是小龙虾隐蔽、栖息的理想场所,也是虾的饵料,同时也能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环形沟内种植2个以上水草品种,可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金鱼藻等,伊乐藻为早期过渡性和食用性水草,种植期为11月到2月份,株行距为3m×8m;轮叶黑藻是长期管用的主打水草,种植时间12月至翌年3月,水草面积控制在水面的30%左右。水草种植前用1%石灰水浸泡10min,以杀灭水草中的病原体。
  2.3 培育水质 为保证小龙虾有充足的活饵,一般在放养前7~10d,施充分腐熟的畜禽粪肥4500~6750kg/hm2,并及时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使水色保持一定的肥度。此外,可以投放螺蛳1800kg/hm2,既可清洁水质,又是小龙虾鲜活的天然饵料。冬季注意肥水保苗控青苔。
  3 水稻栽培
  3.1 品种选用 选用茎秆粗壮、分蘖力强、抗倒伏、抗病、丰产性能好、品质优的国审、省审品种,并适合怀宁区域种植,如两优688、y两优1998等。
  3.2 播种育秧 在怀宁县4月下旬至5月上旬均可播种,播种前培好营养土,准备好育秧盘,做好晒种、浸种、消毒、催芽,育秧灌溉采用滴管湿润,干干湿湿,2叶1心期喷施1次多效唑,有利于培养多蘖壮秧,秧苗移栽前施1次送嫁肥和送嫁药。
  3.3 秧苗移栽 秧苗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移栽,栽插密度为株行距13.3cm×30.0cm,栽插21万~24万穴/hm2,确保小龙虾生活环境通风透气。秧苗移栽7~10d返青后,将小龙虾从虾沟引入大田养殖。
  3.4 烤田 为防止水稻无效分蘖,后期出现青黄不均现象,在分蘖基本苗达到12个后及时烤田,稻虾共生田块宜轻烤,水位降到漏出田面即可,时间宜短,发现小龙虾有异常反应时及时灌水。
  3.5 水浆管理 应掌握“湿润活苗,浅水分蘖,够苗烤田,中水孕穗,深水扬花,干湿灌浆”的原则,成熟收割前5~7d断水。
  3.6 施肥 掌握“重施基肥、少施追肥”的施肥原则。稻田基肥一定要施足,一般在栽插前7d施有机肥4500~7500kg/hm2或复合肥450~600kg/hm2作基肥,盡可能施用生物肥和腐熟的有机肥,用旋耕机将肥料旋耕至土中,埋入深度10~20cm;追肥不施或者少施,分蘖肥一般施尿素45~60kg/hm2,穗肥施氯化钾60~90kg/hm2,追肥前排干田面水,追肥后2d再复水,严禁施用对小龙虾有害的氨水、碳酸氢铵等。
  3.7 病虫害防治 稻虾共生田块病虫害防治宜多措并举。农业措施方面宜加强栽培管理、坚持湿润灌溉、控制施肥量;物理防治可采用黑光灯、震频式杀虫灯诱杀害虫;药剂防治宜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制剂,禁用含有机磷、菊酯类农药,施药前排干田水,施药后2d再复水。稻瘟病可施用稻瘟灵或三环唑,纹枯病可用噻呋酰胺或井冈·蜡芽菌,稻曲病可用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或拿敌稳,稻曲病应在孕穗初期用药,破口抽穗期需再用药1次。
  3.8 收割 收割前5~7d将田面水排干,水位降至田面10cm左右,并保持虾沟水不少于25cm。以高茬收割,保留稻茬30cm,收割后的秸秆粉碎还田。
  4 小龙虾养殖
  4.1 虾苗放养 购买亲虾和幼虾遵循“就近原则”。水稻收割注水后投放亲虾,时间在8~10月,放养35g以上的亲虾300~375kg/hm2,雌雄比为4∶1,已养的稻田隔2年投放大规格亲虾75kg/hm2;首次养殖可在9~10月投放规格3cm左右的幼虾60~150kg/hm2,或在3~4月投放4㎝左右的虾苗120000~150000尾/hm2,水稻返青后再酌情补投4cm左右虾苗15000~45000尾/hm2。
  4.2 投喂管理 小龙虾前期以底栖生物、鲜嫩水草为饵料,4月10日后增加人工投喂,以投喂新鲜小鱼和菜粕为主;5、6月份是龙虾亲虾性腺发育的关键阶段,此时应多投喂动物性饵料,诸如鱼肉、螺蚬蚌肉以及屠宰场的动物下脚料等;8、9月是龙虾快速生长阶段,应以投喂麦麸、豆饼以及鲜嫩的青饲料、南瓜等为主,辅以动物性饵料。按照定点、定时、定质、定量投喂,前期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1次,后期在傍晚投喂1次,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3%~5%,水温在12℃以下可不投喂。
  4.3 水质管理 水质要保持“肥、活、爽、嫩”,透明度在30cm左右,pH值在7.5~8.5是小龙虾生长和繁殖的最佳环境,若水质偏酸性,可泼洒生石灰水来调整水质酸碱度。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一般5~7d加注新水1次,10~15d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沟水的20%~30%。
  4.4 日常管理 每天巡查1~2次,观察小龙虾的吃食和活动等情况,发现死虾苗及时打捞,防止交叉感染;定期检查进水和排水口的筛网是否有破损。水温回升后应适当增加投喂量,同时泼洒生物有机肥促进水草生长。
  4.5 成虾捕捞 符合规格的虾要及时捕捞,从4月份开始就可用地笼网捕捞,以降低稻田虾密度,捕大留小、分批收捕,每捕捞5kg大虾可补投0.5~1kg虾苗,增加稻田虾产量。
  4.6 病害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水质恶化要及时加注新水或换水,保持良好的水质和生态,每月用生石灰(75kg/hm2)消毒,或用二溴海因(0.1mg/L)全田泼洒预防虾病;各种病毒、细菌性疾病如病毒病、纤毛虫病、甲壳溃烂病、烂鳃病、黑鳃病应用消毒剂(碘制剂0.2mg/L、微生物制剂0.5mg/L等)防治。
  参考文献
  [1]郭艳,朱训泳.稻虾种养模式示范表现及技术要点[J].现代农业科技,2017,21:250-251.
  [2]周平,张华,王玉群.稻田养殖小龙虾模式[J].科学养鱼,2017(4):89.
  [3]顾玲玲,李宏伟,安树伟,等.稻虾共作种养生态模式及技术应用[J].中国水产,2017(11):91-92.
  [4]汪本福,杨志勇,张枝盛,等.基于稻虾共作模式的水稻绿色生产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24):4711-4713.
  (责编:徐世红)
其他文献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的杰出代表,对中国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勇敢的务实的实践行动和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还在于他同任何一个伟大、杰出的领袖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适合
烃源岩的TOC指标是确定岩性圈闭能否成藏的重要指标,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系乌拉力克组烃源岩TOC测井评价为对象,建立了TOC与SP、GR、AC、Rt和DEN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
井网加密是气田开发中后期提高气田稳产能力和采收率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靖边气田陕XX井区气田储层平面、纵向非均质性强、储量动用不均衡的情况,通过开展物性分布特征、井控
本文主要根据单水平缝压裂的产量情况推测和研究多水平缝的产量影响情况,并且进行一定的优化。
本文通过分析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现代图书馆实行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在新的体制和环境下,工会审计只有与当前企业改组和机构调整进程相适应,调整审计目标定位,更新审计思路,改进审计的方式和方法,才能保证企业工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在新形势
对低渗储层采用常规注水开发,开采效果较差.如何对低渗油田进行有效的开采、开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3].本文对空气泡沫驱进行了室内研究分析,得出:研究区水驱最终采收率为4
20世纪头二十年蒙台梭利运动在美国由孺妇皆知的全国性运动衰退到无人问津的地步,这一历史性转变背后有什么样的原因,这一转变为我国学习、吸收国外教育理论及模式提供了什么样
以薄皮甜瓜为试材,研究了豆饼、尿素及豆饼与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果实4种特征性酯类香气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豆饼与尿素配施明显提高了成熟果实中乙酸乙酯、乙酸己酯、2-甲
摘 要:近年来,随着抗虫转基因水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地实验室在抗虫转基因水稻研究方面均有收获,抗虫转基因水稻检测随之成为众多科学家的关注点。该文综述了抗虫转基因水稻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转基因水稻检测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抗虫 Tail-PCR;转基因水稻;基因芯片;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