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两个阶段,实现新产品开发体系

来源 :AMT前沿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mour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升新产品开发能力,企业需要跨出建立单个产品开发和企业级产品开发两大步,建立全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
  
  新产品的决策是总体经营战略和市场营销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产品开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它对企业将来的经营状况和前景有重大的影响。开发新产品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的成长,经营得好的企业大多数都有能向市场推出更多新产品的能力。新产品开发是对竞争环境变化的反应,可以维护企业的竞争地位,促进其它产品的销售。同时开发新产品能够激发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革新精神和创造力,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提供了途径,充分利用企业现有产能。
  新产品开发对企业来说有重要的意义,但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中却面临着诸多问题。为提升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企业需要跨出建立单个产品开发和企业级产品开发两大步,建立全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
  
  新产品开发面临困境
  
  新产品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多,工作难度大。企业在进行新产品管理中,遇到了各种困境,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产品开发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决策:
  * 缺乏正确的新产品开发的指导思想,新产品开发是企业的大事,但企业没有一个新产品管理的思路,想到什么、看到什么就去开发,没有开发的指导方针;
  * 新产品开发的决策缺少规范的程序,所有的新产品无论是开发前,还是在开发过程中,没有一个符合要求的书面程序,决策缺少相应的信息,更多是从经验出发。
  组织机构和体制不能满足新产品开发的需要:
  * 企业内部职能划分不清,新产品开发的年度计划经常是研发部门制定,而生产部门同时也会制定新产品开发的生产技术准备计划,市场部门则自己制定新产品上市计划,缺少统一的协调组织;
  * 新产品开发的责任人不明确,很多企业虽然指定了新产品开发的责任人,但不明确什么责任人应该具备什么任职能力,其工作职责是什么,缺乏明确的权力等等;
  * 新产品开发无法进行考核,未明确出阶段目标及实施的责任部门,同时缺少合理的、能调动积极性的激励政策,事前未制定相应的奖罚方法,即使事后的奖励,也起不到相应的作用。
  新产品开发缺少稳定的可持续改进的流程体系:
  * 新产品开发的术语没有统一,各个部门的讲法不同,但都以为别人和他的理解是一样的,这种混乱导致了大量没有附加价值的沟通活动;
  * 缺少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流程,每次新产品开发都重新运用新的方法,所遵循的步骤都不一样,没有人利用己经开发出来的好方法;
  * 没有一种可指导开发过程中一体化的准确计划,一个职能部门做的计划并不一定和其它部门的工作衔接在一起,进度表经常是相当不准确。
  大部分企业在分析新产品开发面临的各种问题后,或进行新研发部门改革、或进行新产品上市阶段的培训,但都没有把新产品开发提升到企业战略管理层面上来,没有进行全面的梳理,无法真正达到新产品开发对企业的要求。
  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只有从跨越单个新产品开发管理和企业级新产品管理这两个阶段,才能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利器。
  
  基于新产品流程体系的单个新产品开发管理阶段
  
  产品优势的唯一可持续源泉是优越的产品开发过程。面对新产品开发的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开发中没有决策、组织体系不健全和缺少稳定可改进的流程,一个优越新产品开发过程管理,可采用有四个关键要素来支撑,这包括两个负责开发的组织和两个工作方式的标准化。
  


  * 产品审批委员会:负责新产品开发中的发起新产品开发、监控新产品开发过程等相关决策,以健全新产品开发中的决策管理组织;
  * 核心小组:负责新产品开发中的项目管理,解决新产品开发过程多个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和决策问题,以健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协调沟通组织;
  * 阶段评审:把新产品开发划分成几个阶段,通过在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进行评审,保证新产品开发方向性正确,以便分配合理的资源,以形成新产品开发的开发过程中的决策管理;
  * 结构化活动:开发活动是开发新产品的实质性工作,结构化的开发过程明确了应做什么开发工作,相应的先后次序,其间的关联性,以及开发项目的标准术语,以建立可持续稳定的新产品开发流程体系。
  单个新产品开发的成功有力地支撑了企业短期的产品战略,是公司业务增长的保证。当公司建立了单产品级的新产品开发能力时,下一步工作是完善公司级的新产品开发管理。
  
  基于需求管理和市场管理的公司级新产品开发管理阶段
  
  当企业建立起新产品开发的四个主要要素后,已经为新产品开发打下良好基础了,可以控制单个新产品开发。但是一个企业如何满足每年或每个季度多个新产品的需求呢?多个新产品的需求如何贴近企业的产品战略呢?
  新产品管理中比较成熟的方法是采用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其核心是在基于单个新产品开发的四个要素基础上,提出如何来管理整个公司的新产品需求管理和满足公司的产品管理。这几个要素组合在一起,完成公司级新产品开发管理:
  需求管理通过收集、分析、分发、实现和验证五个子流程管理需求,保证开发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
  需求管理包括了一系列方法和需求管理的具体流程,需求管理的运用依赖于IT工具和管理体系,一共分为五个阶段。首先是需求的收集。其次是分析子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的要素和分析管理,然后是需求的分发,包括三种:针对现有单产品需求、长期需求和跨产品线需求。然后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需求验证和确认。
  市场管理流程的主要目的是输出业务单元内3-5年的市场策略和业务计划。它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它将广阔的机会转换为一系列以市场为重点的策略和计划,这些策略和计划将产生最佳的业务结果。基本流程包括了解市场和进行市场细分、组合分析、制定业务策略和计划、跨业务单位调整并优化业务计划、管理业务计划并评估执行情况。
  市场管理流程是一个重要的业务核心流程。它运用严格、规范的方法对市场走势及业务要求及需求进行分析,创建合理的市场细分规则,对要投资和取得领先地位的细分市场进行选择和优先级排序,从而制定可执行的业务计划。
  在单个新产品开发的基础上,管理好企业级的整个需求,从市场角度分析企业未来产品的整个战略,最终实现企业级的新产品管理。
其他文献
信息安全和知识共享表面上看是互相矛盾的,实际上两者的目标及其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是有区别的。    周晓鸥应该算是一个相当合格的知识管理组织者,A公司组织的知识管理活动及其措施也都相当到位。但是在这样一个本该成为成功知识管理范例的企业中我们看到了国内很多正在或者已经从事了知识管理的企业中类似的结果,轰轰烈烈地开始,平平淡淡地收尾。在一个个虎头蛇尾的生动案例之下,每一个从事知识管理的人都在思考,到底是为
期刊
新产品开发涉及了公司的各个职能部门和运营层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如何保证新产品开发取得成功呢?    新产品开发是一个将市场、消费者的需求需要与公司的技术技能结合起来,转化为产品的一个过程。面向市场和消费者的新产品开发是针对某个或某几个特定区域或市场上市产品进行的开发。新产品开发的目标,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但归纳起来,一般都是为了提高新产品开发成功率,增加新产品收入和利润,缩短新产品上市时间,
期刊
当知识管理开始出现危机的时候,我们应当审慎地分析原因并解决,避免其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工程”。    看了这篇案例,结合了解到的其它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些情况,发现其实不同企业进行知识管理时,常常出现两种现象:  (1)“知识分子”只是少数人,只有少数人积极参与,大多数人只是观看、观望,却不共享。久而久之,积极参与的那少数人的积极性也会下降,知识管理逐渐被人淡忘;  (2)生活类、娱乐类
期刊
差异化战略和规模化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知识密集型企业也需要规模化发展。    在知识密集型企业中,除国有大型研究院所外,更多的知识密集型企业的规模一般较小,人员规模在百人左右,产值规模近亿元,我们可以称之为“小型知识密集型企业”。拿建筑设计行业来说,据设计新潮网站(www.tianhua-ad.com)《2005~2006年中国民用建筑设计市场排行榜》中数据统计分析,2005~2006年参加统计的7
期刊
新型的企业,必须要有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    当企业已经不能够再通过用低技能、低工资的雇员,不断重复生产商品来保证增长的时候,创新的价值就表现得更为突出。知识密集型企业正是知识化经济得以实现的载体,它们主要依靠智力资源的开发与投入,通过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来获取经济效益的微观经济组织。  知识型员工是知识的承载者、所有者,是企业创新的主体,由此决定了知识密集型企业将在未来占据主导地
期刊
医药企业的信息规划需要认清业务与管理的需求,系统规划、做足准备。     药业是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之一,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20世纪70年代,世界医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3%,80年代为8.5%,90年代为7.5%,预计 2001-2010年间仍可维持在7%左右。但长期以来,由于一些医药企业或管理部门对行业信息利用不充分、多头投资等原因,在项目投资决策、产品品种决策等方面
期刊
AMT Group管理咨询案例分析大赛,系AMT与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会合作举办的“AMT Consulting解析企业管理咨询”系列活动中的最后一站。本期企业现场案例为大赛决赛时的案例题目。其中后两位点评人是从此次大赛的优胜学生中选取的两位。    虽然早已过了日常的下班时间,可理想集团办公大楼里的一些房间却依然灯火通明,灯光映透下的窗户感到格外的明亮,来来走走的员工们忙碌的身影清晰可见。大家都在
期刊
工厂老板的父亲病故,老板要求出殡时所有员工都去送行,相信类似情形在许多家族企业里都出现过。暂不针对这一事件做过多表述,各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人性与道德自然有人评说。  早期的家族企业靠着一股子勇气和拼搏精神,在当时特定的时期与环境下,生意做的很好,也有一些稳定的客户资源,发展比较顺利。现在市场竞争加剧,客户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和多样化,因此企业的内部管理必须加强,必须跟上外部市场的要求。对白手起家的私企
期刊
到底建筑设计企业的项目管理好不好管?这还要看建筑设计企业项目管理的特点。    最近,常听到建筑设计企业的管理层抱怨说:“这企业大了,什么问题都来了,接的单倒是越来越大,活也越来越多,但项目质量却越来越不稳定,成本算不出。唉,项目管理可真不好管。”那么,到底建筑设计企业的项目管理好不好管?这还要看建筑设计企业项目管理的特点。  我们知道,建筑设计企业的项目管理涉及从产品研究、市场开拓,到项目立项、
期刊
案例:半年多过去了,员工们往日的热情渐渐消退,平台中真正有价值的知识越来越少,为什么知识管理遭遇如此的尴尬?    A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电子通讯产品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一直以来,由于管理层对于研发工作的高度重视,企业产品不断创新使其能够快速占领市场并获得竞争优势,从而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特别是A公司所从事的通讯行业,员工流动性大、跳槽离职频繁问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一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