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离溺爱,让孩子健康成长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f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因为溺爱,总是蒙蔽人的睛眼,使不良行为无法远离,更让许多孩子成长走了弯路,甚至误入歧途。所以我们需要擦亮双眼,剥离溺爱,找出正确而科学的教育方式,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剥离溺爱 健康成长
  古今中外,因溺爱而发生的悲剧在不断上演:小孩从偷东西直到犯罪临刑时咬掉母亲乳头的故事;超级粉丝杨丽娟因追星迷失自我导致散尽家财父亲自杀悔恨终生;广东惠州欧某因要不到钱杀害父母;信阳某校学生刘国栋因家长溺爱而承受不了挫折的打击而跳楼自杀;美国亿万富翁托马斯因宠爱5岁的女儿让其坐副驾驶位置踢坏驾驶系统致使机毁人亡……这些血淋淋的事件告诉我们:在当今社会,不管是身为人师还是为人父母,都应该正确教育孩子,剥离溺爱,让孩子健康成长。
  一、溺爱及其危害
  所谓溺爱是照顾者和儿童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特征。此时照顾者(通常是母亲)庇护孩子,同时也妨碍孩子试图作出独立行动的任何努力。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说到底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
  我们越来越发现孩子们身上的毛病多了,不良行为层出不穷,快要让我们崩溃了!总结起来孩子的不良行为有:打人、骂人、乱发脾气、说脏话、还有就是像大人提一些无理的要求;吸烟、饮酒、吸毒、盗窃、出走、叛逆行为, 反社会行为 ;过早性行为,自闭、自残、自杀。专家们发现上述诸多不良行为无不折射出骄傲、任性、懒惰、自私、专横、虚荣、缺乏责任心、孤僻、怪异等性格,
  二、溺爱存在的原因
  对孩子溺爱,几乎是中国家庭教育中最普遍、最广泛、最难改变的一种方式。大概是中国社会长期贫困所致,多少有点害怕贫困,加上独生子女现象的存在,这两个因素成为父母溺爱子女的无私动力。另外,社会提示的缺失和社会纠正的无力又使溺爱有了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所以往往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在不知不觉中总在溺爱。
  例如在生活中总给特殊优待的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在家里吃东西时反正也没有人挣就吃“独食”家里来客人了,都得围着他转;很容易就满足孩子的要求,不管孩子的要求对不对合理不合理,反正只要是孩子提出都一概满足,就差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拿不来没给了,我国古代不是有个母亲把心都给孩子吗?替孩子做好一切,孩子到了一定年龄还要父母喂饭,还不会穿衣,甚至成年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复旦大学一个上海籍的本科生居然在从家回学校的途中迷路了,后来是由巡警把他送回了学校。据他父亲说,他从上小学开始就一直是由父母接送的,迷路那天是他生平第一次独自“出远门”!这不就是典型的包办一切的事例吗? 害怕出事,安全第一,所以不让孩子自己单独玩耍,孩子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甚至孩子有什么不对也不怪罪反而袒护,让孩子变得骄横无理。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对子女产生不良影响 许多家长存有“四怕”心态:一怕孩子有灾有病,二怕孩子学坏,三怕孩子无孝心,四怕孩子不成材。以致使子女的自我中心意识膨胀,形成骄横、自私、任性、目空一切、娇气、脆弱、无能、神经质等。第二、家庭教育态度的不一致对子女的不良影响。在一个家庭里,特别是三代同堂的家庭里,由于家庭成员的层次不同,以及每个成年人的思想、性格、教育水平的差异,对孩子的要求、教育态度很不一致。第三、孩子与祖辈共同生活,受到过分溺爱。
  在抚育隔代人时,祖辈常常从补偿心理出发,尽量尽力地给予孙辈较高的物质生活待遇,使孙辈吃、穿、用、玩无不超过自己和子女辈的现实生活条件,以弥补困难时期在子女身上留下的遗憾与歉疚。
  三、剥离溺爱的策略
  1、从思想根源上立足自我反省。每个孩子降临到这世上都是一样的,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全在于后天的教育,后天给予何种教育孩子极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这样说过:“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有他的道理,这正是再强调后天的教育重要性,环境教育的影响。从思想上自我剥离就能为后来一切行为扫清障碍。
  2、在思想准备上得有个长期的过程。任何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教育人尤其如此,殊不知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一般地说,孩子行为形成和变化是一种行为的积累,逐步构成行为习惯。
  3、实际行动中肯花时间肯下耐心,多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但也不可照搬,像有的正确而科学的方法应该采纳。在这里简略介绍几种较实用的方法:
  (1)实行挫折教育。所谓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挫折教育能够使孩子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完一个难题时,那种喜悦是不言而喻的,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那要比从师长或书本里学到知识更让其感到欣喜,能够让孩子深刻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其实,一个人受点挫折,尤其是早期受一些挫折,很有好处。
  (2)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要坚持适当原则。简单的说,适当原则就是凡事把握好分寸和尺度,这里包括对孩子的爱要适当、对待孩子要求要适当和适当给孩子自由和独立空间。
  (3)避免隔代溺爱。隔代溺爱是指在家庭教育中,祖辈们对孙辈们的过度疼爱。很多时候,溺爱式家庭教育主要是祖辈对孩子的溺爱。另外,尽量给孩子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才是明智的做法。
  总之,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勇于剥离和善于剥离溺爱,才能使孩子远离不良行为,稳步健康成长成为家庭的有力支柱,也更成为祖国的有用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文强编《教育理论基础》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一版
  [2][法]卢梭:《爱弥尔》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
  [3]卢乐珍:隔代教育的利与弊[J].家庭教育,2000(9)
  [4]许建国:《家庭教育思考》西安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
  [5]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1版.
  作者系河南省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 课题《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因素调查与应对策略研究》(立项编号:2015-JKGHYB-1208),此文是该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普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在享受着信息技术方便快捷的同时,也无不担忧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信息技术利弊共存的客观现实,为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除了要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还需接受信息技术所涉及到的德育教育。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呢?  一、遵守机房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好的行为习惯可
梁想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泪腺似乎变得格外发达;只要看到伤感凄凉的场面,或者听到酸楚缠绵的故事,就像孩子一样,悲不能止,往往哭得个稀里哗啦.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记忆力
【摘要】“就”与“才”是出现在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副词。他们自身具有简单性同时还兼备复杂性,但是,在俄语中并没有像“就”与“才”这样的副词出现。本文主要是对俄汉语副词“就”与“才”的教学状况以及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在《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和《现代汉语八百词》的研究基础上,把副词中的“就”与“才”在关联、时间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对特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留学生副词“才”与“就”之间的误差
白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技艺的代表,一直以来都被烙印上鲜明的国字号印记,它常常与瓷器、丝绸、茶叶等等中国特产置于一类,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典型代表之一。在白酒行业中,
1引言有用户反映,CDMA手机关机期间若有多条待收短信被积压在网络侧,一旦用户开机,网络会立即向终端持续连发短信,积压短信条数越多,用户接收短信耗时越长(以5条短信为例,耗时
熟悉了白酒、葡萄酒,乃至威士忌、白兰地等洋酒;不知道大家对果酒的印象如何。也许和大多数消费者一样,初识果酒也是从朋友的口中得知。虽未曾品尝,但从字面得知,为水果酿造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各科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学就是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基的。因此,历史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结合历史教学学科优势,大力培养學生的创新意识、知识迁移能力,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从而全面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 创新能力  “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要求,一切教育活动要从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出发。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具有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更需要面
近日。“2011年全球I中国光通信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JDSU公司荣获“2011年中国光通信市场最具品牌竞争力企业10强”与“2011年全球光器件与辅助设备和
有这样一位美女,她代理四特酒、张裕等品牌,坚守酒圈十余年;她个性独立、泼辣果敢,先后经历了两次创业;她智慧勇敢,能用比别人更短的时间、更少的资金带来更快的回转率;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