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已有的盈余管理手段研究的文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盈余管理的文献研究;二是对盈余观念手段的研究。文章先对于这两方面的文献研究进行介绍,然后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对盈余管理文献予以总结,最后对盈余管理手段提出思考。
关键词:盈余管理;手段;文献总结
盈余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项目,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效率通过管理的手段能否更全面地反映企业业绩。盈余管理手段更是盈余管理中的重中之重,盈余管理手段在现代经营管理中为更多的管理者接受并且运用。
一、文献概述
盈余管理国内外研究,2000年王学军和肖华发表的《盈余管理研究回顾及其对会计准则建设的启示》一文支持了哈利和詹姆斯(1999)的观点,他们认为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构建经济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在盈余管理手段研究方面,叶建芳和周兰等(2009)指出公司实现盈余管理的会计手段主要是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的。这类盈余管理手段通常只影响不涉及现金流量的应计项目(应计项目是权责发生制的结果,并不影响现金流量),又称为应计项目管理。
盈余管理手段主要有:债转股、股票交易、减少酌量性费用开支、资产处置和关联方交易。
债转股研究中,刘燕(2007)、朱熙(2010)声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并没有对债权人利益有效保护,反而成为了企业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将未来应付利息计入重组后债务的账面价值,虚增了债权人在债务重组中实际获得的利益却没有反映其中的损失。
杨旭东、莫小鹏(2006)通过实证研究,新配股政策出台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将配股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新手段。因为配股可以为企业增加新的现金流入,却不用现金流出。申慧慧、黄张凯、吴联生(2009)对股权分置改革在盈余管理中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存在显著差异。这个研究成果成为股票交易手段的代表。
减少酌量性费用开支首推周铁、罗燕雯(2006)发现应计项目的操作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中相关性有偏差。
王建新(2007)研究资产处置手段是发现,现行准则实施以后,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来操纵利润越来越难。
郑国坚(2009)、陈冬华(2009)都对关联方交易这一传统的盈余管理手段做了研究,基于角度不同,但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郑国坚(2009)关联方交易是对会计盈余质量是有害的,陈冬华(2009)确认为关联交易对未来应与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是有益处的。
二、对于文献的总结与思考
对上面的国内外的经典著作关于盈余管理手段的阐述,可以了解盈余管理的重要性和盈余管理手段的主要内容。我国盈余管理研究从一般研究方法上来看主要是实证的研究方法,规范性的研究比较上,从对盈余管理信息挖掘上来讲相对于国外的盈余管理研究来讲理论观点创新上是比较少的。多是以国外已有的一些盈余管理的观点稍有向前一点的发展,而这样的发展一般来说是以以往的一些经典结论在新的环境下是否成立,或者成立有能发生怎样的重要作用为行文的一般性思路,而收集的数据主要是依靠中国资本市场为其数据来源的。这样的研究实际上是用国外的理论为内核,套用中国资本市场为外衣。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实证研究就要考虑到一些在以中国资本市场为研究数据的特殊问题。中国的资本市场相比西方国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却很迅速,但是资本市场的规范性却没有像美国这样的老牌资本市场的成熟性。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制度的不断变革使得研究的前后一致性可比性受到极大的挑战,如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2006》,这些就会给盈余管理的手段就带来了变化。
盈余管理文献的总结中可以看出,中国资本市场的盈余管理还不是很成熟,这个问题值得思考。在对已有的盈余管理的文献整理中发现,数据来源的年份的样本数是比较少的,通常只有几年的数据,而国外的研究甚至用到了几十年的数据进行论证和验证。2006年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是一个断点,所以学者们通常是用的2006年以前或者2006年以后的数据分别作为样本,或者将两本份的数据分为两组,分别进行研究。2008年内控指引的推出,对于盈余管理手段的革新起到了推动作用,对管理者盈余管理的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盈余管理手段在基于制度等因素的变化下也会产生变革,原有的盈余管理的手段在法律制度的基础上不能施行了,原有的盈余管理手段虽然可以施行但是在技术方法上有了新的改变,新的盈余管理手段的产生等。
参考文献:
1、陈冬华.论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应去道德化[J].会计研究,2009(3).
2、张丹,陈纤.金发科技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前后的盈余管理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0(2).
3、郑国坚.基于效率观和掏空观的关联交易与盈余质量关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9(10).
4、叶建芳,周兰,李丹蒙,郭琳.管理层动机、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9(3).
5、申慧慧,黄张凯,吴联生.股权分置改革的盈余质量效应[J].会计研究,2009(2).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关键词:盈余管理;手段;文献总结
盈余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项目,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效率通过管理的手段能否更全面地反映企业业绩。盈余管理手段更是盈余管理中的重中之重,盈余管理手段在现代经营管理中为更多的管理者接受并且运用。
一、文献概述
盈余管理国内外研究,2000年王学军和肖华发表的《盈余管理研究回顾及其对会计准则建设的启示》一文支持了哈利和詹姆斯(1999)的观点,他们认为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构建经济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在盈余管理手段研究方面,叶建芳和周兰等(2009)指出公司实现盈余管理的会计手段主要是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的。这类盈余管理手段通常只影响不涉及现金流量的应计项目(应计项目是权责发生制的结果,并不影响现金流量),又称为应计项目管理。
盈余管理手段主要有:债转股、股票交易、减少酌量性费用开支、资产处置和关联方交易。
债转股研究中,刘燕(2007)、朱熙(2010)声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并没有对债权人利益有效保护,反而成为了企业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将未来应付利息计入重组后债务的账面价值,虚增了债权人在债务重组中实际获得的利益却没有反映其中的损失。
杨旭东、莫小鹏(2006)通过实证研究,新配股政策出台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将配股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新手段。因为配股可以为企业增加新的现金流入,却不用现金流出。申慧慧、黄张凯、吴联生(2009)对股权分置改革在盈余管理中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存在显著差异。这个研究成果成为股票交易手段的代表。
减少酌量性费用开支首推周铁、罗燕雯(2006)发现应计项目的操作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中相关性有偏差。
王建新(2007)研究资产处置手段是发现,现行准则实施以后,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来操纵利润越来越难。
郑国坚(2009)、陈冬华(2009)都对关联方交易这一传统的盈余管理手段做了研究,基于角度不同,但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郑国坚(2009)关联方交易是对会计盈余质量是有害的,陈冬华(2009)确认为关联交易对未来应与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是有益处的。
二、对于文献的总结与思考
对上面的国内外的经典著作关于盈余管理手段的阐述,可以了解盈余管理的重要性和盈余管理手段的主要内容。我国盈余管理研究从一般研究方法上来看主要是实证的研究方法,规范性的研究比较上,从对盈余管理信息挖掘上来讲相对于国外的盈余管理研究来讲理论观点创新上是比较少的。多是以国外已有的一些盈余管理的观点稍有向前一点的发展,而这样的发展一般来说是以以往的一些经典结论在新的环境下是否成立,或者成立有能发生怎样的重要作用为行文的一般性思路,而收集的数据主要是依靠中国资本市场为其数据来源的。这样的研究实际上是用国外的理论为内核,套用中国资本市场为外衣。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实证研究就要考虑到一些在以中国资本市场为研究数据的特殊问题。中国的资本市场相比西方国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却很迅速,但是资本市场的规范性却没有像美国这样的老牌资本市场的成熟性。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制度的不断变革使得研究的前后一致性可比性受到极大的挑战,如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2006》,这些就会给盈余管理的手段就带来了变化。
盈余管理文献的总结中可以看出,中国资本市场的盈余管理还不是很成熟,这个问题值得思考。在对已有的盈余管理的文献整理中发现,数据来源的年份的样本数是比较少的,通常只有几年的数据,而国外的研究甚至用到了几十年的数据进行论证和验证。2006年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是一个断点,所以学者们通常是用的2006年以前或者2006年以后的数据分别作为样本,或者将两本份的数据分为两组,分别进行研究。2008年内控指引的推出,对于盈余管理手段的革新起到了推动作用,对管理者盈余管理的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盈余管理手段在基于制度等因素的变化下也会产生变革,原有的盈余管理的手段在法律制度的基础上不能施行了,原有的盈余管理手段虽然可以施行但是在技术方法上有了新的改变,新的盈余管理手段的产生等。
参考文献:
1、陈冬华.论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应去道德化[J].会计研究,2009(3).
2、张丹,陈纤.金发科技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前后的盈余管理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0(2).
3、郑国坚.基于效率观和掏空观的关联交易与盈余质量关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9(10).
4、叶建芳,周兰,李丹蒙,郭琳.管理层动机、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9(3).
5、申慧慧,黄张凯,吴联生.股权分置改革的盈余质量效应[J].会计研究,2009(2).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