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书院相比官学门槛低,更具开放性,普通民众及其子弟都有机会参与书院文化教育活动中来。本文以极具代表性的江西古代书院为例,阐述了书院文化对民风的渗透与影响:书院讲会、祭祀等文化活动超越书院而辐射到社会,使儒家核心价值观念渗透进社会,达到改良社会风俗的目的,其中书院士人对书院文化向民间的渗透所起的中介作用亦不容忽视。
【关键词】江西;书院;讲会;祭祀;士人;民风;渗透
书院的兴起和发展,不仅推动了当地教育的发展,而且对当地良好社会风气的培育起到了积极作用,正如清朝黄恩浩在《重建汝阳书院碑》中所说的那样:“广教化美风俗,尤以书院为先。”其重要原因是书院相比官学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门槛低,面向广大群众,尤其是书院的讲会、祭祀等文化活动,带来了地方教化的昌明,使得耳濡目染的当地乡民逐渐知学问、晓伦理、明仁义。
但近三十年以来,研究者多把研究视野局限于学校教育这一领域,认为书院在一定意义上给当今学校教育提供了经验和启示,而少有将笔触伸向书院文化对当地民风等方面上去。笔者认为,书院文化的更为深层的社会价值是书院化对当地民风的渗透和培育。
在千余年的书院历史文化中,江西古代书院“风景这边独好”,不仅起步早、数量多,而且影响大。南唐兴起时即有江西高安的桂岩书院、德安的东佳书堂,清光绪《江西通志·书院》载有江西书院526所,加上其它各种史籍、志书、笔记、碑刻所载,则多达千余所。其中包括曾被列为“天下四大书院”的鹅湖书院、象山书院,被冠为“天下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因此,以江西古代书院为例着去研究书院文化對民风的渗透,是具有代表性的。
1 书院讲会和相对开放的讲学对民风的渗透
讲会形式由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与“心学”开山之祖陆九渊等首创。当时朱熹应吕祖谦之邀与陆九渊、陆九龄等众多大学者在江西省铅山县鹅湖寺举行了闻名天下的“鹅湖之会”,他们针对一些话题进行辩难,谁也没说服谁,观点并没有统一,但他们没有结仇生怨,他们的交往还在继续,后来朱熹以包容并蓄的胸怀,邀请陆九渊到白鹿洞书院进行义利之辩的讲会活动,并将陆九渊所讲内容编成讲义,撰写跋语,刻在石碑上。这种讲会活动冲破了书院门派的藩篱,促进了学术交流,开阔了士人的视野,活跃了士人的思维,成为当地人的佳话,促进了当地人的思想开放。
到了明代中后期,理学和心学进一步发展,讲会之风随之大盛。明代中期的理学大师江西余干籍胡居仁“归而与乡人为会于弋阳之圭峰,余干之应天寺”。明中期后,“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大盛讲会之风,以江西书院作为其思想学说传播的沃土,以开放的姿态和讲会等多种途径传播他的“心学”,将“心学”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重要命题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渗透到学校文化教育领域与政治、伦理等意识形态领域,并进而渗透进民间,改良乡民的社会风习,在动态中逐渐固化一种默认的社会心理。时至今日,赣南地区的一般民众对“心”之内涵仍有较好的把握,他们会用“心”表达某种含义。如大人会叮嘱孩子“用心读”,师傅会教导学徒“用心做”,对不必要的解释说“多心了”,做事马虎说“无心做”,致谢朋友说“你有心”,感谢他人说“你心好”。王阳明的门徒亦喜讲会,如邹守益在江西吉安创建复古书院、青原书院,面向大众讲学,成为明代一时的讲会中心,以致“田夫野老,皆知有会”,“莫不敬业而安之”。
即使在书院教学方面,如白鹿洞书院对不领膏火的旁听生采取了来去自由的态度,体现的是有教无类的思想,这促进了儒家思想文化更为广泛地向社会底层渗透,有利于引导民间的行为道德趋向于更好的方向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民风。
朱熹、王阳明等名师也并不固守某个书院阵地,而是不断地穿梭于多地进行讲学和讲会。如朱熹曾亲临由江西余干籍右丞相赵汝愚创办的余干东山书院进行讲学,引起了轰动效应,在大户望族和一般百姓间刮起了一股旋风,形成了“为父兄者以其子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的尚学之风。
书院讲会和讲学的相对开放性为江西吹进了一股清新的自由开放之风,这股自由开放之风渗透进了江西民众的学习、生活,影响到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并成为乡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从而在乡民间逐渐扩散开来,形成一传十、十传百的效应,影响后世的一代又一代人。
2 书院祭祀文化活动对民风的渗透
书院祭祀是书院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常被人认为是和讲学、藏书构成的“书院的三大事业”之一。祭祀的对象很有考究,一般是后人尊崇的先圣、先师、先儒。有的学院祭祀文学家、政治家,有的学院祭祀本族、本地有关的历史名人,有的书院从名称上看就是纪念某某的。鹅湖书院是为纪念第一次鹅湖之会而建,故祭祀陆九渊、朱熹、吕祖谦等四贤。很多地方都有濂溪书院、紫阳书院、阳明书院,各祭祀周、朱、王以及他们的门人与同道等。宜春昌黎书院祭祀曾任袁州刺史的韩愈。南丰书院祭祀本地名人曾巩。九江及附近好些书院祭祀陶渊明,并争着说陶是该地人。庐陵和吉水也争着祭祀文天祥。理学家办的紫阳书院祭祀程朱,“心学”家办的姚江书院祭祀陆王。
但正如元人蒋易所说的那样:“非徒尊其人,尊其道也。” (《庐峰山长黄禹臣送别》,《鹤田蒋先生文集》卷上)祭祀他们,就是认同、继承、发扬他们的学术、思想、人格和精神价值,祭祀他们,不仅是为了改善书院士人学风,也是为了默化当地民风,形成一种见贤思齐的价值导向和社会规范,如白鹿洞书院建忠节祠祀诸葛亮、陶渊明,原因正在于祀其“忠节”品质,“吾之欲祀之也,非以二公德有可师,神无不在,而尊之以风世道乎”。
书院祭祀活动之所以能发挥“尊其道”、“以风世道”的作用,主要在于它有以下特点:
一是书院祠宇建筑一般建在书院的外面,带有很强的公共性,成为当代文化代表和当地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主要组成部分。当士人和社会民众目睹先贤之画像,往往肃然起敬,产生见贤思齐之心,这有利于祭祀对象的价值观念辐射于周边地区,有利于改善学风和民风,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化对人的思想道德影响往往比单纯的说教和灌输方法更为奏效,更为深入,更能持久。文天祥在白鹭洲书院求学时,曾为欧阳修、周必大、胡铨、杨邦乂、杨万里先贤之画像所深深打动,并感慨道:“殁不俎豆其间,非丈夫也。”文天祥后来被俘,宁死不降,写下了光耀千古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诗篇。 二是书院祭祀活动注重与社会互动,地方乡绅、农民樵夫等社会各阶层都有人员参加,当当地各阶层成员步入书院,就是书院文化向社会渗透的过程。书院比较重大的祭祀活动,如春秋举行的丁祭,一般都有地方官员主持和参与,如朱熹曾以地方官员的身份参加了修复后的白鹿洞书院的释菜礼。清朝光绪年间建成的诗山书院举行了释菜礼,“凭栏观者以千记,踵堂与课者以数百计”,这是对广大受众进行的一次儒家思想教育,是对他们进行的一次精神洗礼,也是书院祭祀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一些书院祭祀活动之所以大张旗鼓、兴师动众,就是为了扩大书院的影响力,进而超越书院使祭祀对象的价值观念渗透至社会,使社会风俗得到改良,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
3 书院士人在书院文化对民风渗透中的作用
书院祭祀、讲会文化活动等往往因其盛大而容易形成一种集体记忆,产生对社会民风的强大渗透力,但又由于其受特定时间、有限次数等因素的影响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实容易被人忽视的对民风渗透起到重要作用的一个角色,那就是书院士人。书院士人是连通书院与社会民众的一个重要桥梁,他们对书院思想文化向民间的渗透起到一个中介作用。因其群体的相对庞大,向当地民众渗透的影响力也就不容小觑。同时,士人本身的地位和形象是“处则为正士,出则为良臣”,其言行举止、道德品格对当地人起到一个示范作用,对移风易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桂起万在《国朝重修龙冈书院碑》写道:“化导乡愚, 责在士子。惟通经术明礼义者足以劝化之。”
虽然一些书院士人后来进入体制内,但“更多的士人则沉潜于民间社会,有的归耕田园,彻底融入民间社会之中。有的终身以推行教化、传播知识文化为业,成为民间礼仪、乡规民约的制订、推行者,及社会舆论与道德评判的主导者,在民间社会担当着精神领袖的角色,其自身的言行、处事接物的方式, 也在民间社会发挥着范导作用。”书院士人的传播和渗透方式大抵就是滚雪球方式,“一人之行修, 移之一家; 一家之行修, 移之于国、于天下;则一时之风俗成;人才出(张振义:《重建东山书院碑记》)或曰“各以其所闻闻其乡人”,以使“道德一而风同”(王巡泰:《石南书院记》),即将儒家核心价值观逐渐传播和渗透进社会全体成员,达到改善风俗、四海同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才栋.江西古代书院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2]肖永明,唐亚阳.书院祭祀的教育及社会教化功能[J].湖南大学学报,2005(05).
[3]崔玉霞,宫毅.建立江西书院文化产业群的设计与构想[J].老区建设,2014(20).
[4]黄南婷,陈莉芬.江西书院人文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作者简介
苏小丽,女,江西省上饶市人。現为南昌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研究、书院文化研究。
吴学辉,男,江西省余干县人。现为南昌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研究、书院文化研究、语言文字研究。
作者单位
南昌工学院 江西省南昌市 330000
【关键词】江西;书院;讲会;祭祀;士人;民风;渗透
书院的兴起和发展,不仅推动了当地教育的发展,而且对当地良好社会风气的培育起到了积极作用,正如清朝黄恩浩在《重建汝阳书院碑》中所说的那样:“广教化美风俗,尤以书院为先。”其重要原因是书院相比官学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门槛低,面向广大群众,尤其是书院的讲会、祭祀等文化活动,带来了地方教化的昌明,使得耳濡目染的当地乡民逐渐知学问、晓伦理、明仁义。
但近三十年以来,研究者多把研究视野局限于学校教育这一领域,认为书院在一定意义上给当今学校教育提供了经验和启示,而少有将笔触伸向书院文化对当地民风等方面上去。笔者认为,书院文化的更为深层的社会价值是书院化对当地民风的渗透和培育。
在千余年的书院历史文化中,江西古代书院“风景这边独好”,不仅起步早、数量多,而且影响大。南唐兴起时即有江西高安的桂岩书院、德安的东佳书堂,清光绪《江西通志·书院》载有江西书院526所,加上其它各种史籍、志书、笔记、碑刻所载,则多达千余所。其中包括曾被列为“天下四大书院”的鹅湖书院、象山书院,被冠为“天下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因此,以江西古代书院为例着去研究书院文化對民风的渗透,是具有代表性的。
1 书院讲会和相对开放的讲学对民风的渗透
讲会形式由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与“心学”开山之祖陆九渊等首创。当时朱熹应吕祖谦之邀与陆九渊、陆九龄等众多大学者在江西省铅山县鹅湖寺举行了闻名天下的“鹅湖之会”,他们针对一些话题进行辩难,谁也没说服谁,观点并没有统一,但他们没有结仇生怨,他们的交往还在继续,后来朱熹以包容并蓄的胸怀,邀请陆九渊到白鹿洞书院进行义利之辩的讲会活动,并将陆九渊所讲内容编成讲义,撰写跋语,刻在石碑上。这种讲会活动冲破了书院门派的藩篱,促进了学术交流,开阔了士人的视野,活跃了士人的思维,成为当地人的佳话,促进了当地人的思想开放。
到了明代中后期,理学和心学进一步发展,讲会之风随之大盛。明代中期的理学大师江西余干籍胡居仁“归而与乡人为会于弋阳之圭峰,余干之应天寺”。明中期后,“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大盛讲会之风,以江西书院作为其思想学说传播的沃土,以开放的姿态和讲会等多种途径传播他的“心学”,将“心学”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重要命题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渗透到学校文化教育领域与政治、伦理等意识形态领域,并进而渗透进民间,改良乡民的社会风习,在动态中逐渐固化一种默认的社会心理。时至今日,赣南地区的一般民众对“心”之内涵仍有较好的把握,他们会用“心”表达某种含义。如大人会叮嘱孩子“用心读”,师傅会教导学徒“用心做”,对不必要的解释说“多心了”,做事马虎说“无心做”,致谢朋友说“你有心”,感谢他人说“你心好”。王阳明的门徒亦喜讲会,如邹守益在江西吉安创建复古书院、青原书院,面向大众讲学,成为明代一时的讲会中心,以致“田夫野老,皆知有会”,“莫不敬业而安之”。
即使在书院教学方面,如白鹿洞书院对不领膏火的旁听生采取了来去自由的态度,体现的是有教无类的思想,这促进了儒家思想文化更为广泛地向社会底层渗透,有利于引导民间的行为道德趋向于更好的方向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民风。
朱熹、王阳明等名师也并不固守某个书院阵地,而是不断地穿梭于多地进行讲学和讲会。如朱熹曾亲临由江西余干籍右丞相赵汝愚创办的余干东山书院进行讲学,引起了轰动效应,在大户望族和一般百姓间刮起了一股旋风,形成了“为父兄者以其子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的尚学之风。
书院讲会和讲学的相对开放性为江西吹进了一股清新的自由开放之风,这股自由开放之风渗透进了江西民众的学习、生活,影响到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并成为乡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从而在乡民间逐渐扩散开来,形成一传十、十传百的效应,影响后世的一代又一代人。
2 书院祭祀文化活动对民风的渗透
书院祭祀是书院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常被人认为是和讲学、藏书构成的“书院的三大事业”之一。祭祀的对象很有考究,一般是后人尊崇的先圣、先师、先儒。有的学院祭祀文学家、政治家,有的学院祭祀本族、本地有关的历史名人,有的书院从名称上看就是纪念某某的。鹅湖书院是为纪念第一次鹅湖之会而建,故祭祀陆九渊、朱熹、吕祖谦等四贤。很多地方都有濂溪书院、紫阳书院、阳明书院,各祭祀周、朱、王以及他们的门人与同道等。宜春昌黎书院祭祀曾任袁州刺史的韩愈。南丰书院祭祀本地名人曾巩。九江及附近好些书院祭祀陶渊明,并争着说陶是该地人。庐陵和吉水也争着祭祀文天祥。理学家办的紫阳书院祭祀程朱,“心学”家办的姚江书院祭祀陆王。
但正如元人蒋易所说的那样:“非徒尊其人,尊其道也。” (《庐峰山长黄禹臣送别》,《鹤田蒋先生文集》卷上)祭祀他们,就是认同、继承、发扬他们的学术、思想、人格和精神价值,祭祀他们,不仅是为了改善书院士人学风,也是为了默化当地民风,形成一种见贤思齐的价值导向和社会规范,如白鹿洞书院建忠节祠祀诸葛亮、陶渊明,原因正在于祀其“忠节”品质,“吾之欲祀之也,非以二公德有可师,神无不在,而尊之以风世道乎”。
书院祭祀活动之所以能发挥“尊其道”、“以风世道”的作用,主要在于它有以下特点:
一是书院祠宇建筑一般建在书院的外面,带有很强的公共性,成为当代文化代表和当地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主要组成部分。当士人和社会民众目睹先贤之画像,往往肃然起敬,产生见贤思齐之心,这有利于祭祀对象的价值观念辐射于周边地区,有利于改善学风和民风,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化对人的思想道德影响往往比单纯的说教和灌输方法更为奏效,更为深入,更能持久。文天祥在白鹭洲书院求学时,曾为欧阳修、周必大、胡铨、杨邦乂、杨万里先贤之画像所深深打动,并感慨道:“殁不俎豆其间,非丈夫也。”文天祥后来被俘,宁死不降,写下了光耀千古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诗篇。 二是书院祭祀活动注重与社会互动,地方乡绅、农民樵夫等社会各阶层都有人员参加,当当地各阶层成员步入书院,就是书院文化向社会渗透的过程。书院比较重大的祭祀活动,如春秋举行的丁祭,一般都有地方官员主持和参与,如朱熹曾以地方官员的身份参加了修复后的白鹿洞书院的释菜礼。清朝光绪年间建成的诗山书院举行了释菜礼,“凭栏观者以千记,踵堂与课者以数百计”,这是对广大受众进行的一次儒家思想教育,是对他们进行的一次精神洗礼,也是书院祭祀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一些书院祭祀活动之所以大张旗鼓、兴师动众,就是为了扩大书院的影响力,进而超越书院使祭祀对象的价值观念渗透至社会,使社会风俗得到改良,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
3 书院士人在书院文化对民风渗透中的作用
书院祭祀、讲会文化活动等往往因其盛大而容易形成一种集体记忆,产生对社会民风的强大渗透力,但又由于其受特定时间、有限次数等因素的影响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实容易被人忽视的对民风渗透起到重要作用的一个角色,那就是书院士人。书院士人是连通书院与社会民众的一个重要桥梁,他们对书院思想文化向民间的渗透起到一个中介作用。因其群体的相对庞大,向当地民众渗透的影响力也就不容小觑。同时,士人本身的地位和形象是“处则为正士,出则为良臣”,其言行举止、道德品格对当地人起到一个示范作用,对移风易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桂起万在《国朝重修龙冈书院碑》写道:“化导乡愚, 责在士子。惟通经术明礼义者足以劝化之。”
虽然一些书院士人后来进入体制内,但“更多的士人则沉潜于民间社会,有的归耕田园,彻底融入民间社会之中。有的终身以推行教化、传播知识文化为业,成为民间礼仪、乡规民约的制订、推行者,及社会舆论与道德评判的主导者,在民间社会担当着精神领袖的角色,其自身的言行、处事接物的方式, 也在民间社会发挥着范导作用。”书院士人的传播和渗透方式大抵就是滚雪球方式,“一人之行修, 移之一家; 一家之行修, 移之于国、于天下;则一时之风俗成;人才出(张振义:《重建东山书院碑记》)或曰“各以其所闻闻其乡人”,以使“道德一而风同”(王巡泰:《石南书院记》),即将儒家核心价值观逐渐传播和渗透进社会全体成员,达到改善风俗、四海同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才栋.江西古代书院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2]肖永明,唐亚阳.书院祭祀的教育及社会教化功能[J].湖南大学学报,2005(05).
[3]崔玉霞,宫毅.建立江西书院文化产业群的设计与构想[J].老区建设,2014(20).
[4]黄南婷,陈莉芬.江西书院人文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作者简介
苏小丽,女,江西省上饶市人。現为南昌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研究、书院文化研究。
吴学辉,男,江西省余干县人。现为南昌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研究、书院文化研究、语言文字研究。
作者单位
南昌工学院 江西省南昌市 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