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下高校师生关系构建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b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是高校师生关系中的核心部分。教学模式从单向知识输出模式发展到师生互生共学模式,是师生平等理念在教学中的实践和贯彻,是建立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之上以及由此触发的教育理念转变的基础之上。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高校应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以促进学生被动参与的教学模式向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转变。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学模式;教育信息化
  师生关系是师生双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1],是高校各类关系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关系,对学生充分实现其受教育的权利影响深远,也影响着高校能否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师生关系建立在教学活动的基础之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自古以来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定位,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传输及道德教育的职责,该职责的界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印证着师生关系的变迁。
   师生关系变迁的简要回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加之古时知识获取渠道有限,师生处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地位上,师生关系必然体现为封建师道尊严,强调教师的知识权威和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同时,由于儒家伦理将师生关系比作父子关系,“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将教师推到了一个道德高地[2],使得从古至今的中国社会都对教师存有较高的道德期待。要求教师无论是在教学活动亦或是日常生活中,要起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作用。
  20世纪上半叶,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受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影响,反对封建师道尊嚴,主张师生平等的师生关系观得以初步确立。平等,首先是指人格和思想的平等。教师不应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应尊重学生作为独立的人的人格尊严以及独立思考的权利;也指获取知识的权利平等。在知识的获取上,教师和学生有同等的权利,可以是知识的先知者与后知者,不存在尊卑关系。当然,在信息无法自由流动的时代背景下,平等获取知识的权利还只能是一个理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师生关系曾一度出现反转,重新强调教师的权威和地位。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民主平等思潮再次席卷中国,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苏醒,开始关注自我在群体之中的个性和权利,追求自由意志,师生平等的观念得到进一步深化[3]。加之高校实施收费制度,以往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道德纽带被削弱,成为契约式的利益关系。契约自由、平等的精神内涵对师生平等关系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从历史演变的轨迹看,师生平等的理念早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但是在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之前,教学实践中的师生平等并没有现实的物质基础。进入21世纪以后,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学生学习的手段和途径得到极大的扩展,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唯一的来源。至此,教师为主导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育模式才真正开始受到挑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并由此减弱了教师凭借信息资源而获得的教育威严,从而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教学中师生平等关系的理解
  从前述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师生平等理念的产生要远远领先于平等关系的实践。现阶段,这种不同步的现象依然较为突出。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的演变,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教师绝对权威—教师主导—教师引导—师生互生共学。教师绝对权威和教师主导下的课堂均属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师生间并无实质的平等关系;但教师主导模式下更认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引导模式下,平等的理念得到贯彻实践,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学生从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师生互生共学则是一个理想化的师生教学关系状态,此时,师生双方真正作为平等的主体,实现平等对话,成为追求真知道路上的伙伴。
  有观点认为,从教师绝对权威到教师主导,师生关系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因为教师绝对权威一定程度是建立在师生不平等的理念基础之上,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是可以建立在师生平等理念的基础之上的[4]。这种认知有待商榷。所谓教师主导,其实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认知基础之上:承认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又认为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不同,教和学依然被看作是两个独立主体相对独立的活动;同时,并不真正承认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地位,认为教育关系中的平等不同于一般政治民主平等,师生平等主要体现在人格平等的意义上;并且师生关系中不仅需要民主,也需要权威[5]。因此,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来学习。
  这种认知表面上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又否认了学生的能动性,骨子里和教师权威一脉相承。就学生参与而言,即便是在教师具有绝对权威的时代,不少教育家也都非常注重师生之间的互相学习,注重把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学习相结合,实现教学相长。例如:孔子就认为学生要“当仁,不让于师”[6]。但是,我们不能认为这个时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同样,现代课堂中教师主导下的“独角戏”的课堂,学生只是一个被动“接收器”,也不能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因此,理念上的认可并不能直接产生实践中的平等,特别是理论上的认知出现偏差的时候。只有当学生作为一个主体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的时候,师生关系的平等才可能真正得到实现。
  简而言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绝对权威和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没有实质上的不同,均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师生互动很少,学生的参与主要是被动参与。不同的是,现代教育环境下,因理念上已经发生了变化,等级观念已然松动,认可学生和教师的平等关系。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参与更为包容和鼓励。
   当前高校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现状
  1.教师主导课堂
  目前的高校课堂,主要还是教师主导的课堂,以教师授课为主。但近些年来,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如加大以专题研讨为主的教学所占的课堂比重,并采取多样化研讨模式;课上教师专题讲授与课下文本研读相结合、学生汇报读书体会与教师点评相结合、校内课程教学与校际间课外读经典文献的读书会相结合等。   信息技术引发的教学方式变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课程平台的应用、教学模式的转变最终要由教师落到实处。在这种新形势下,教师不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而且还必须提高“数字素养”,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发展课堂创新能力。2020年上半年,有部分教师因在使用腾讯会议、企业微信等网络平台时存在一定的困难,无法开展线上课程。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还不习惯使用综合教务系统等信息系统,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接受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推行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高校必须加大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投入。
  高校师生关系远不止于课堂教学关系,但是课堂教学可以最集中地反映师生的互动模式。传统的教和学的教学模式只负责信息的传输,且无法有效地内化为学生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通过有效地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升课程学习的效率。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有师生平等的理念支持,更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因此,高校应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并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为师生的平等交流、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5] 王爱菊.中国师生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社会科学战线,2020(7):230-239.
  [2]曹嘉芮,郭曉林.师道重建何以可能?—从中西两种师道传统说起[J].枣庄学院学报,2020,37(1):139-144.
  [3]赵小丽,蔡国春.“师道尊严”式微的时代根源与创造性转化[J].江苏高教,2020(10):69-76.
  [4][6] 邵晓风.中国师生关系观变迁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18(3): 10-15.
  [7]张红.教育信息化2.0下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现状及对策探究[J].科技资讯,2020,18(11):163-164.
  [8]夏雪芹,袁中霞.虚拟交互场景中高校师生关系的构建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3):148-150.
  [9]郑新,杨晓宏,张靖.教学生态系统视域下师生教学关系的嬗变研究—兼论人工智能时代师生教学关系变革之可能[J].中国电化教育,2020(11):39-45.
  [10]田玉琬,文成,王贵.“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浅析与探讨[J].轻工科技,2020(12):180-181.
  [11]李贵安,刘洋,王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高校教师角色定位与课堂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8(5):67-72.
  [12]刘继安,康宁,高众,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变迁及制度逻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9,17(4):124-137,187-188.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
其他文献
“0”被宠坏了。它认为自己最完美、最重要,于是趾(zhǐ)高气扬起来。  “8”扭着腰肢来了。“0”瞥(piē)了它一眼,轻蔑(miè)地说:“嗤(chī),拦腰扎根皮带,臭美!”  “9”走来了,“0”取笑道:“啧啧,几日不见,竟长出一条长尾巴来了。”  正巧“6”走过来,“0”马上冲着它嚷:“喂,长尾巴就长尾巴呗,还玩什么倒立!”  “挺个大肚子,还叼着根香烟,大款嘛!”“5”被“0”说得一愣
将企业请到学校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智慧零售金牌店长特训营”和“财务共享特训营”。在“智慧零售金牌店长特训营”中,学生们体验了智慧门店经营的实操、实训,提高了新零售综合技术技能水平,并获得国内首批“新道智慧零售金牌店長特训营”培训证书。在“财务共享特训营”,学生们学习了财务人的十大职业素养、简历制作及指导、小微创业企业账务实操、报税实操、信息化课程初级实训、商贸企业账务实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指导河南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指出,要把学习焦裕禄精神贯穿活动全过程,做到深学、细照、笃行。在指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融入其中,通过抓好顶层设计,实现了“两个结合”,筑牢了“两个阵地”,使学生党员在“党建路桥工程”和“学生党员先锋工程”活动中展示了良好风貌,探索了一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取得了优异的实践成果。  关
党风廉政建设是党建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明确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责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必须和各项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目前,高校校级层面对所属二级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年度考核形式不一,考核内容不够明确,大多数学校没有制定自己的考核指标体系。再者,教学、教辅部门工作性质和机关各职能处室工作性质不太相同,不能用
一天,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从桃园经过,走着走着他们就争吵起来,接着拳打脚踢,大打出手。看守桃园的诸葛亮看到了,连忙赶过来劝架。  原来,三人为了争做大哥互不相让,最后决定用拳头说话。诸葛亮把手中的打狗棒舞得呼呼作响,说:“这个简单,我来主持一个比赛,谁赢了谁就做大哥。”其余三人被恐怖的打狗棒吓得连声说:“好好,你来主持。”  于是,诸葛亮坐在一块石头上,宣读比赛规则:“本次比赛比文不比武,每人一道
张静如(1933年—2016年),北京人。我国著名学者、中共历史学家、李大钊研究专家。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高校党建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全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项目首席专家。  
珠宝大盗 柔 萓
@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2020年的毕业季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非同寻常,各高校都在为毕业生的大学生涯画上一个圆满句号。“乘风破浪”的毕业季过后,值得高校深思的有四点:一是处理好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既要注重形式、有仪式感,更要重视内容,使毕业生、在校生及其家人受到正向的激励和鼓舞,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健康的辐射和影响。二是处理好眼前和长远的关系。既要脚踏实地地做好毕业季的每项工作,更要注重毕业生转
侯光明,男,汉族,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驻日本国大使馆一秘,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副书记,现任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曾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国防科工委“511”高级管理人才、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高校模范工会主席”等荣誉。荣获国家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200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系统科学、组织科学、创新方法研究,出版《中国研究
摘 要:高校坚定“四个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离不开对办学史上红色基因的挖掘与传承弘扬。高校红色基因凝结着一辈辈师生跟党走和为国为民接续奋斗的宝贵精神。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高校红色基因形成、积淀与传承发展的历史过程,并就如何将高校红色基因融入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出具体意见。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在育人工作中要传承红色基因,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信仰、有担当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