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会对粮食安全以及农业收入产生直接影响。为此,应合理选用栽培技术,选择良种,加大病虫害的防治力度,以不断提高栽培产量。另外,还应强调玉米病虫害的防治作用,结合种植地区常见病虫害,合理选择防控措施,实现品种改良,提高玉米栽培品质与产量。文章将玉米栽培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阐述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1、玉米栽培技术阐释
在长期玉米栽培实践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总结并归纳了玉米栽培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效果良好,有效地提高了玉米的品质与产量,具有一定的推广与应用价值。为此,以下将重点阐述玉米栽培的常见技术,集中表现在选种和施肥、处理种子和种植、除草管理、苗期管理、水肥管理几个方面,以期为其他地区的玉米栽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①选种和施肥
为保证玉米品质与产量,应合理选择良种,尽量饱满。而且,品种不同的玉米,其生长周期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应结合种植地区环境条件科学选用品种。若为增加产量而选用高产玉米品种,但未对生长周期给予必要种植,玉米就无法在霜降前成熟,对实际产量产生了不利影响,甚至会使玉米质量下降,增加存储玉米的难度。在品种选择后,要想促进玉米健康生长,需合理处理种植土壤,以保证土壤的肥力。一般情况下,过大土块存储水分难度大,很容易对土壤透光性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应通过翻耕等多种形式对土块大小进行调节。在此基础上,需在种植前清理种植田块,并将剩余秸秆及时搬运走,制作形成高效肥料,不断优化土壤肥力,以免秸秆对玉米种植质量产生不利影响而出现腐烂。
②处理种子和种植
要想实现种植出芽率的提高,需在种植前晒种与拌种,使种子抗性不断增强,尽量规避病虫害的发生,使发芽率明显提升,确保整齐出苗。一般来讲,晒种与拌种也同时开展,在平缓地面铺洒种子并晾晒。但需要对晒种的时间进行控制,以免暴晒过度而对种子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可选择磷酸二氢钾溶液搅拌种子,强化种子抗性,尽量规避病虫害的出现。在实际种植期间,为提高玉米生长的效率,要对播种时间加以把控。一般情况下,玉米生长周期包括出芽、幼苗、生长与开花等多个阶段。玉米在出芽时期,播种的温度要超过10摄氏度,若温度达标,即可尽早完成播种工作,使玉米成熟期的时间增加。纵观当前播种方式,以人工播种、机械播种两种为主。基于机械技术的完善与进步,玉米机械化种植实现全面普及。
③除草管理
在玉米栽培过程中,为保证其健康生长,田间管理工作不容小觑。特别是除草管理,若田间杂草清除不彻底,就会对土壤养分吸收,不利于玉米的生长。通常来讲,玉米的生长期是6、7月,此期间的降水丰富且温度适中,为玉米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此階段杂草生长的速度也很快且生命力极强,具有较大的清除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借助分批次清除的方法,合理选用多种除草方式。其中,化学除草见效快且效果突出,应用频率较高。在玉米种植后,可将除草剂喷施在土地表面。若杂草的幼苗生长过于茂盛,应再次使用除草剂,以免其过度生长。对药剂的使用与配比,均需结合说明书内容要求,以免过量使用药物,而对玉米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④苗期管理
开展苗期管理工作过程中,定苗与间苗的作用十分关键。为保证玉米苗和坑位相对应,需在各坑位播撒多个种子,待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需结合其长势加以筛选,并拔除长势相对衰弱的幼苗。当玉米幼苗生出5片叶子后,即可筛选幼苗。若定苗阶段控制不合理,会对幼苗生长带来极大影响,不利于玉米品质与产量的提升。如果出现干旱情况,需将定苗的时间延长。由于定苗会出现土质疏松的情况,影响土壤的保水能力,一旦出现干旱,就会制约玉米的生长。
⑤水肥管理
为使玉米产量提高,就要对浇水量加以控制,施肥要科学合理。结合种植地区气候条件,适当开展幼苗补水的工作。处于幼苗生长阶段,可通过氮肥施用加快茎叶生长。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施肥过程中,要对土壤表面的水分进行控制,使土壤肥力达标,与其生长需求相适应。另外,要规避对化肥的暴晒,以免对化肥使用效果产生影响而变质。为此,可选择阴雨天气施用氮肥,亦或是灌溉后施用。在种植之前,应选择复合肥与有机肥进行施加,而具体的深度应控制在土层下方的15-20厘米之间,使土壤肥力充足,促进玉米的健康生长。
2、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在玉米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而导致实际产量下降。特别是病虫害,对玉米栽培的影响极大。为此,要想确保玉米栽培的质量与产量,就一定要高度重视对病虫害的防治作用。以下将通过药剂拌种、适时适量喷施农药两种途径,分析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①药剂拌种
在防治玉米病虫害方面,药剂拌种是常见的技术方法,可有效增强防治的效果。在药剂拌种的过程中,应结合病虫害种类与发病的基本特征,对药剂的类型进行合理选择,确保不断增强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以顶腐病为例,应选用浓度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溶液浸泡种子,浸泡的时间应控制在24小时。为降低玉米穗腐病的发生,应选择浓度为20%的福克种衣剂,100千克种子混合440-800克的福克种衣剂。对地下害虫进行防控的过程中,应选择辛硫磷亦或是含辛硫磷与呋喃丹成分的种衣剂,与玉米种植进行拌合,提高种子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②农药的适时与适量喷施
现阶段,对玉米病虫害进行快速防治的主要方式就是喷施药剂。因玉米病虫害的类别诸多,所以在实际防控的过程中,应结合病虫害的主要类型合理采用药剂。特别是在出现大斑病初期阶段,应选用浓度为50%的可湿性多菌灵溶液亦或是浓度为80%的甲基托布津溶液,以喷雾的形式喷施。在纹枯病的发病初期,应选择浓度为5%的井冈霉素亦或是农抗120水剂,以喷雾的形式对茎叶进行喷施,以达到防控的目的。对于玉米的圆斑病,需要选择吐丝盛期,使用浓度为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实施喷雾防治。
(作者单位:136318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二龙山农业技术推广站)
1、玉米栽培技术阐释
在长期玉米栽培实践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总结并归纳了玉米栽培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效果良好,有效地提高了玉米的品质与产量,具有一定的推广与应用价值。为此,以下将重点阐述玉米栽培的常见技术,集中表现在选种和施肥、处理种子和种植、除草管理、苗期管理、水肥管理几个方面,以期为其他地区的玉米栽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①选种和施肥
为保证玉米品质与产量,应合理选择良种,尽量饱满。而且,品种不同的玉米,其生长周期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应结合种植地区环境条件科学选用品种。若为增加产量而选用高产玉米品种,但未对生长周期给予必要种植,玉米就无法在霜降前成熟,对实际产量产生了不利影响,甚至会使玉米质量下降,增加存储玉米的难度。在品种选择后,要想促进玉米健康生长,需合理处理种植土壤,以保证土壤的肥力。一般情况下,过大土块存储水分难度大,很容易对土壤透光性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应通过翻耕等多种形式对土块大小进行调节。在此基础上,需在种植前清理种植田块,并将剩余秸秆及时搬运走,制作形成高效肥料,不断优化土壤肥力,以免秸秆对玉米种植质量产生不利影响而出现腐烂。
②处理种子和种植
要想实现种植出芽率的提高,需在种植前晒种与拌种,使种子抗性不断增强,尽量规避病虫害的发生,使发芽率明显提升,确保整齐出苗。一般来讲,晒种与拌种也同时开展,在平缓地面铺洒种子并晾晒。但需要对晒种的时间进行控制,以免暴晒过度而对种子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可选择磷酸二氢钾溶液搅拌种子,强化种子抗性,尽量规避病虫害的出现。在实际种植期间,为提高玉米生长的效率,要对播种时间加以把控。一般情况下,玉米生长周期包括出芽、幼苗、生长与开花等多个阶段。玉米在出芽时期,播种的温度要超过10摄氏度,若温度达标,即可尽早完成播种工作,使玉米成熟期的时间增加。纵观当前播种方式,以人工播种、机械播种两种为主。基于机械技术的完善与进步,玉米机械化种植实现全面普及。
③除草管理
在玉米栽培过程中,为保证其健康生长,田间管理工作不容小觑。特别是除草管理,若田间杂草清除不彻底,就会对土壤养分吸收,不利于玉米的生长。通常来讲,玉米的生长期是6、7月,此期间的降水丰富且温度适中,为玉米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此階段杂草生长的速度也很快且生命力极强,具有较大的清除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借助分批次清除的方法,合理选用多种除草方式。其中,化学除草见效快且效果突出,应用频率较高。在玉米种植后,可将除草剂喷施在土地表面。若杂草的幼苗生长过于茂盛,应再次使用除草剂,以免其过度生长。对药剂的使用与配比,均需结合说明书内容要求,以免过量使用药物,而对玉米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④苗期管理
开展苗期管理工作过程中,定苗与间苗的作用十分关键。为保证玉米苗和坑位相对应,需在各坑位播撒多个种子,待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需结合其长势加以筛选,并拔除长势相对衰弱的幼苗。当玉米幼苗生出5片叶子后,即可筛选幼苗。若定苗阶段控制不合理,会对幼苗生长带来极大影响,不利于玉米品质与产量的提升。如果出现干旱情况,需将定苗的时间延长。由于定苗会出现土质疏松的情况,影响土壤的保水能力,一旦出现干旱,就会制约玉米的生长。
⑤水肥管理
为使玉米产量提高,就要对浇水量加以控制,施肥要科学合理。结合种植地区气候条件,适当开展幼苗补水的工作。处于幼苗生长阶段,可通过氮肥施用加快茎叶生长。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施肥过程中,要对土壤表面的水分进行控制,使土壤肥力达标,与其生长需求相适应。另外,要规避对化肥的暴晒,以免对化肥使用效果产生影响而变质。为此,可选择阴雨天气施用氮肥,亦或是灌溉后施用。在种植之前,应选择复合肥与有机肥进行施加,而具体的深度应控制在土层下方的15-20厘米之间,使土壤肥力充足,促进玉米的健康生长。
2、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在玉米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而导致实际产量下降。特别是病虫害,对玉米栽培的影响极大。为此,要想确保玉米栽培的质量与产量,就一定要高度重视对病虫害的防治作用。以下将通过药剂拌种、适时适量喷施农药两种途径,分析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①药剂拌种
在防治玉米病虫害方面,药剂拌种是常见的技术方法,可有效增强防治的效果。在药剂拌种的过程中,应结合病虫害种类与发病的基本特征,对药剂的类型进行合理选择,确保不断增强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以顶腐病为例,应选用浓度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溶液浸泡种子,浸泡的时间应控制在24小时。为降低玉米穗腐病的发生,应选择浓度为20%的福克种衣剂,100千克种子混合440-800克的福克种衣剂。对地下害虫进行防控的过程中,应选择辛硫磷亦或是含辛硫磷与呋喃丹成分的种衣剂,与玉米种植进行拌合,提高种子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②农药的适时与适量喷施
现阶段,对玉米病虫害进行快速防治的主要方式就是喷施药剂。因玉米病虫害的类别诸多,所以在实际防控的过程中,应结合病虫害的主要类型合理采用药剂。特别是在出现大斑病初期阶段,应选用浓度为50%的可湿性多菌灵溶液亦或是浓度为80%的甲基托布津溶液,以喷雾的形式喷施。在纹枯病的发病初期,应选择浓度为5%的井冈霉素亦或是农抗120水剂,以喷雾的形式对茎叶进行喷施,以达到防控的目的。对于玉米的圆斑病,需要选择吐丝盛期,使用浓度为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实施喷雾防治。
(作者单位:136318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二龙山农业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