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非人工也

来源 :中国经济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HOH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了下围棋,阿尔法围棋软件还可以做什么?什么都做不了。如果有人认为(阿尔法围棋战胜人类围棋冠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大家大可不必紧张,一只苍蝇都能比阿尔法围棋软件做更多的事情。”
  —皮埃罗 2016年3月12日发的推特文
  1950 年,英国学者阿兰·图灵( Alan Turing) 提出“图灵测试”。参加测试者是被隔离的一台机器和一个人。图灵提出,如果 30%的被测试人都不能区分放在黑箱子里的到底是人还是机器时,这台机器就具有相当于人类的智能。这个测试后来成为人工智能的经典判据。人工智能在经历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段蓬勃发展后,曾进入低谷。 20 世纪末本世纪初,由于计算技术的长足发展而再现繁荣。
  以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Ray Kurzwil) 教授为代表的学者炒热了这个早在 1958 年就出现的“奇点”论断,认为随着机器智能的加速增长,机器将具有自我改进、自我生产的能力,最终会达到和超越人类智能,产生人类无法理解的智能,并失去控制,即技术上的“奇点”,从而引起无法预计的后果。这一理论引起了恐慌:超级智能的机器将能够控制甚至杀死人类。奇点理论正在变成高科技界无神论者的一种宗教,以致于连物理学家霍金、企业家马斯克和比尔·盖茨都为此担心。
  图灵测试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许多区别人与机器的因素并未计入。人工智能赶超人类是个伪命题。“奇点论”是一个误区,它分散了人类的注意力,以致不能专注于解决现实世界存在的问题,追求不可持续的增长。一个系统不可能创造出比自己更智慧的系统,所有人所创造的系统都比不上人的智慧。归根到底,这场论争的根本问题在于:“奇点”和“超人智慧”是非科学的说法。“智能”一词没有严格的定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超人的智慧本来就存在。任何新技术都可以用来危害人类,没有必要杞人忧天。诸如 IBM 深蓝计算机战胜世界象棋冠军的表演,只不过是在特定条件实现的“超人”机器秀而已。
  一方面,智慧不是记忆和计算能力,而是创造力。另一方面较之于机器“智能”的改善,人类智能的变化对于人类文明的未来会有更大的影响。应该关注的是如何使人的智慧增长而不是如何制造超人的机器。实际上,人工智能学科创立至今进展甚微。其进展并非源于其原理上的突破,而是因为计算机能力的突飞猛进,及其小型化和低成本。近十年来,人工智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机器翻译、模式识别等商业应用上,以前由于计算成本太高而无法实现的事情现在可以做到。但机器模拟人的大脑取得的进展有限, 至多是在特定条件下完成某项特定任务。 把人脑复制到机器中实现人的“永生”是幻想。
  人类的智慧远非机器可比。人工智能的未来是“益智”而不是产生“超人”;人工智能的下一步是让技术成为人们的智能伴侣,帮我们做出更加高效和明智的决定;人工智能的主要市场在于自动化和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在人不可达到的环境工作。
  的确,人工智能取代了人的部分职位,但同时产生了更多新的职位。这背后的一般规律是:技术提高了效率,增加了社会产品和积累,进而会开辟新的生产和服务部门,最终增加就业。简单地说,如今人类制造的机器人要模拟人脑还遥不可期,因为我们要理解人脑都还非常遥远,拥有一台大脑等于人脑的机器更是无从谈起。使用当前的技术根本无法制造出具有人的日常认知能力的机器。
  机器的自学习必须是一个递归的过程,永无休止地对内部状态建模;不是数据的存储,而是确实在“记忆”。这才可能使人工智能实现突破性进展。比如,摩尔定律已经达到极限,继续提高半导体的效能成本大幅增加;数字技术用于生物工程,使生物学家得以创造新的生命可能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个突破口。除此之外,仿生学也是一个有很好势头的领域。机器智能的飞速进步是建立在人千百年进化的基础上,技术是“被”进步的,没有人就没有进步。担心机器会取代人、人会因此消亡是多虑。从根本上说,机器没有智力,设计它的工程师才有智力。因为说穿了,智能并非人工的。
  (本文摘自作者新书《智能,非人工也》(Intelligence Is Not Artificial),闫景立译)
其他文献
从中期来看,去产能会持续进行,“一带一路”战略则可能帮助中国从长期解决这一问题  产能过剩的原因  造成产能过剩的原因包括:投资过度、需求不足、技术进步、外部冲击(如金融危机)等等。2013年中国出台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也总结了产能过剩的原因,如盲目投资、产业集中度低、要素价格扭曲、地方依靠投资的政策。本文将重点关注中国产能过剩的三大主要原因: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企业投资激励的
期刊
“宏观调控”,无论就一个单纯的专业术语还是具体的政策施行而言,于今都近乎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说起来顺嘴,用起来也非常顺手。但是,许多看似很熟练地操控宏观调控的人,真的知道什么是合理的“宏观调控”吗?  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当然是宏观调控;供给侧改革,当然也是宏观调控。但是,为了房地产去库存,某地曾出台的那个大学生买房可以零首付的政策,算是宏观调控吗?  作为一种分析、认识、把控宏观经济态势的思路
期刊
@ 嗨fantasticgirl:供给侧政策与需求侧政策,我不认为存在谁胜出的问题,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其实大多数需求侧的政策主要是宏观政策、短期政策,更多注重平衡经济。而供给侧改革,更多地考虑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所以它可能是一个更长期性的政策。  在发生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时候,讨论供给侧的政策是没有意义的,那时需要的就是反周期、稳定宏观经济的政策。但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
期刊
大西洋两岸的投票模式似乎都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年轻人的投票方式与他们的长辈明显不同。一条巨大的鸿沟似乎已经出现,与其说是基于收入、教育或性别,不如说是基于投票者的世代。  这种分歧的产生有充分的理由作为支撑。老一辈和年轻一代的生活,正如他们现在所过的,是不同的。他们的过去不同,他们的愿景也不同。  例如,在一些人出生之前或有些人还是孩子的时候,冷战就已结束。“社会主义”这类词语所表达的含义已不同
期刊
@ KiAile_Grizzly: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把去杠杆定为重要的政策目标之一,在2016年的五大经济政策任务中,去杠杆位列首位。不过迄今为止,去杠杆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高杠杆陷阱:因为很难接受短期调整的成本,不但宏观层面去杠杆的可能性很低,微观层面的资产重组也很难推进,金融体系转型更是无法一步到位。  我也看过很多这方面的文章,对这个问题形成了三点粗浅的看法。第一,判断杠
期刊
@ 刀鞘不见了: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2016年的全国两会,就能看出“创新”毫无悬念地成了热议话题之一。政府工作报告61次提及创新,将“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并明确提
期刊
自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中国经济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但在“2016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在全球总需求不足的背景下,中国现在需要推行更强的需求侧措施,如果没有需求侧措施,供给侧改革可能适得其反。这一观点引发了关于需求侧和供给侧改革之间如何实现均衡的讨论。  在斯蒂格利茨看来,美
期刊
@火猪小常yuer:环保和发展并非对立的。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环保不仅不会成为发展的包袱,而且还能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中国政府现在非常重视环保问题,这意味着中国将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2016年也将成为开启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的历史性元年。
期刊
@ 落雨潇潇:医改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世界各国都是个大难题,更何况在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特点,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中国的医改不可能照搬外国的模式,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2016年,全国两会已经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列为重点议题。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面临重重矛盾,处于破冰期、爬坡期。我认为,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期刊
宏观审慎管理要从宏观的、逆周期的视角采取措施,防范由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和跨部门传染导致的系统性风险,维护货币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要在稳定经济的同时,着力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经济结构,防控金融风险,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宏观审慎管理则要从宏观的、逆周期的视角采取措施,防范由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和跨部门传染导致的系统性风险,维护货币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近日,国家信息中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