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杀指一系列以自己为对象的攻击行为,可能导致死亡,可能导致躯体伤害,也可能导致生命状态的损害。
一、经典的精神分析从本能、人格结构和防御的角度来理解自杀
首先,自杀是死本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超越快乐原则》里写道:本能并不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是积极的,发展的,促进变化的;相反,本能是生物惰性的表现,他要求回复到失误的初始状态,因而是保守的,倒退的;像人这样的有机体,其所源出的状态乃是无机状态,而人身上那种具有保守、回归、倒退性质的本能,所要恢复的正是这种无机状态。因此,不妨将这种本能称为死本能。
门宁格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死本能向外表现为攻击、施虐倾向,极端时杀人,向内表现为自我惩罚、受虐倾向,极端时自杀(参见门宁格尔著的《人对抗自己——自杀心理研究》)。
首先,精神分析理论将死亡当作人的一种本能,而现实生活中,自杀及自我毁伤却是很少见的行为,对于这一矛盾现象,弗洛伊德和门宁格尔一致认为,这是生本能与死本能对抗的结果,是暂时达到的某种平衡。门宁格尔甚至认为,过分积极的生本能可能是死本能的伪装,以渴望生命和热爱生命的形式出现,最后却导致人的毁灭与死亡,是死本能的“狡伎”。
其次,自杀可能是因为人格结构中过分严厉的超我,使得自我无法承受惩罚而作出的选择。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超我和自我。本我寻求所有欲望幻想的无原则满足;超我是一切针对本我的限制、扼杀、禁忌、规范的总和;本我和超我之间矛盾重重,自我是中介,负责协调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根据现实条件,在超我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满足本我的需求。然而如果惩罚性的超我过于严厉,在某种情形下,可能会战胜本我向生的驱力,满足超我向死的要求。这时候,当事人常有的感觉是 “没脸再活下去了,只有一死才能谢罪”,认为只有毁灭才是唯一出路,毁灭了就能够洗清所有罪孽。
再次,从防御机制的角度,自杀可能是被动攻击和攻击转向自身。防御机制被定义为是自我的功能,当内心冲突引起焦虑情绪时,自我运用这种功能,通过某种行为来缓解焦虑的情绪。被动攻击和攻击转向自身是两种常用的防御机制,被动攻击指期望通过攻击自己来达到攻击别人的愿望,极端的情形就是“死给你看,我死了让你后悔去吧”;攻击转向自身指直接或间接地把攻击表达在自己身上,极端的情形就是“我不好,或者没有什么价值,死了算了”。
二、从客体关系的角度理解,自杀的原因多与客体关系不良有关
第一,内在客体关系的贫乏可能导致自杀。
内在客体的贫乏,以及内在自体客体关系上的贫乏,往往是孤独绝望者自杀的深层原因。这种孤独不单指客观现实中的独居、无亲朋好友,更多的是心理意义上的与客体隔绝,不能从与客体的关系中汲取能量,如果一个人内心的荒凉与孤独可匹敌北极冰原,即便是在别人温暖的怀抱中也一样感觉孤独;而内在饱满,关系利用度高的人即使失去了自由,甚至身陷囹圄也一样充满了希望,在人际关系中常常表现为气场足、凝聚力高。同样地,孤独感也可体现在两性关系中——有些人无法享受亲密关系,无法体验到亲密关系带给他的温暖、愉悦与接纳;反过来讲,有能力体验到这些感受的人,也必然可以从人际关系中体验到必要的支持。这一点非常重要,可以从素质上评估一个人的自杀倾向。
第二,认同危机可能是导致自杀的另一个原因。
认同是一个心理过程,主体借以吸收他人的一个方面、属性或特征,并按照他人提供的模式部分或全部发生变化。正是一系列的认同过程塑造并规定了一个人的性格。弗洛伊德描述的三种主要的认同概念是:原始性认同、自恋性(次级)认同和部分(次级)认同。
原始认同是对某人或者某事物最初的原始的情感依附,比任何一个与别人或者客体的关系都早。“是一个人第一个且是最重要的认同,是个人史前时期对父亲的认同……对双亲的认同”。
自恋性认同是一种伴随着客体的丧失或者遗弃的认同形式。例如:穿着已故的、心爱的人的衣服,或者戴着他的珠宝。
部分认同的基础是感觉到别人有一种特别的品质,认同其他人,是因为感到与其他人有共同之处。部分认同促进一个人的社会生活,一个人能够通过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普遍链接与另一个人相一致,而不是相敌对。向群体(群体规范)认同有助于性格的发展,自我的形成也有赖于此。
与客体分离是生命历程中必经的过程,跨不过去这个坎的人就会被击倒,进而导致自杀行为的发生。生活中常见到老年人在老伴去世后心理创伤难以愈合,不久也跟随而去的情况。俗语“头白鸳鸯失伴飞”,深切表达了这种人生的无奈。
有些人在生活的变革转化中容易出现适应的困难,因为与原有的集体或者伙伴的分离而心理失衡,这些人可能体会到的是被剥离于群体之外,恰似失群孤雁般零落,以至于无法忍受认同的迷乱而选择自杀。
三、从自体心理学的角度,脆弱的自尊往往是自杀的深层原因
首先,当一个人无力维持积极的、稳定的自我价值感,自尊水平随着外界的评价而忽高忽低,当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的时候,往往绝望崩溃,选择自杀,俗语云:“人活一口气。”
然而,还有一种人,做起事来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自我辱贱,不体面,这是低自尊状态下的更隐蔽、更趋近潜意识层面的慢性自杀。他们的生活模式往往是毁坏生命体的尊严和活力,是自恋发展障碍的表现。
为了保留完美的理想化自我形象的幻想,有些人可能在事业成功之时却突然选择死亡,常让人唏嘘不已,这种“死在巅峰”的状态是一种对自体理想化破灭的恐惧所致,这时人自恋中无所不能的自我形象面临着泡影幻灭般的危机,当最后难以承担这种内心的空虚和无价值感时,人就会陷于崩溃。
其次,镜映性客体丧失导致的自我价值感的丧失,从而选择自杀。
社会地位往往是一个人在社会角色上很重要的标志,也是人们获得自尊的一个重要的资源。有些退休者的抑郁就是源于自尊的丧失感,他们不堪忍受失去职位,因为职位是作为个人自恋的镜映性客体。退休后感觉没脸活了,是因为脸皮没有长在自己身上,而是挂在主席台上了。
再次,理想化超我与理想化客体的召唤,也可能是人慨然赴死的理由。
一个人所认同的道义原则在其人格发展中起到理想化超我的功能,同时也是自恋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支撑轴,当个人认同了这个道义原则时,他就会把它视为自己忠贞与奉献的对象,并以坚持不放弃为气节。在这里,个体的生命可以消失,他可以设想自己与理想化的客体共生永存,然则死亡就显得无足轻重,更像是个体与理想化客体合二为一的重要途径。正是死亡,成全了英雄,所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固有一死,与其轻若鸿毛,不如重若泰山”。
一、经典的精神分析从本能、人格结构和防御的角度来理解自杀
首先,自杀是死本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超越快乐原则》里写道:本能并不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是积极的,发展的,促进变化的;相反,本能是生物惰性的表现,他要求回复到失误的初始状态,因而是保守的,倒退的;像人这样的有机体,其所源出的状态乃是无机状态,而人身上那种具有保守、回归、倒退性质的本能,所要恢复的正是这种无机状态。因此,不妨将这种本能称为死本能。
门宁格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死本能向外表现为攻击、施虐倾向,极端时杀人,向内表现为自我惩罚、受虐倾向,极端时自杀(参见门宁格尔著的《人对抗自己——自杀心理研究》)。
首先,精神分析理论将死亡当作人的一种本能,而现实生活中,自杀及自我毁伤却是很少见的行为,对于这一矛盾现象,弗洛伊德和门宁格尔一致认为,这是生本能与死本能对抗的结果,是暂时达到的某种平衡。门宁格尔甚至认为,过分积极的生本能可能是死本能的伪装,以渴望生命和热爱生命的形式出现,最后却导致人的毁灭与死亡,是死本能的“狡伎”。
其次,自杀可能是因为人格结构中过分严厉的超我,使得自我无法承受惩罚而作出的选择。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超我和自我。本我寻求所有欲望幻想的无原则满足;超我是一切针对本我的限制、扼杀、禁忌、规范的总和;本我和超我之间矛盾重重,自我是中介,负责协调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根据现实条件,在超我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满足本我的需求。然而如果惩罚性的超我过于严厉,在某种情形下,可能会战胜本我向生的驱力,满足超我向死的要求。这时候,当事人常有的感觉是 “没脸再活下去了,只有一死才能谢罪”,认为只有毁灭才是唯一出路,毁灭了就能够洗清所有罪孽。
再次,从防御机制的角度,自杀可能是被动攻击和攻击转向自身。防御机制被定义为是自我的功能,当内心冲突引起焦虑情绪时,自我运用这种功能,通过某种行为来缓解焦虑的情绪。被动攻击和攻击转向自身是两种常用的防御机制,被动攻击指期望通过攻击自己来达到攻击别人的愿望,极端的情形就是“死给你看,我死了让你后悔去吧”;攻击转向自身指直接或间接地把攻击表达在自己身上,极端的情形就是“我不好,或者没有什么价值,死了算了”。
二、从客体关系的角度理解,自杀的原因多与客体关系不良有关
第一,内在客体关系的贫乏可能导致自杀。
内在客体的贫乏,以及内在自体客体关系上的贫乏,往往是孤独绝望者自杀的深层原因。这种孤独不单指客观现实中的独居、无亲朋好友,更多的是心理意义上的与客体隔绝,不能从与客体的关系中汲取能量,如果一个人内心的荒凉与孤独可匹敌北极冰原,即便是在别人温暖的怀抱中也一样感觉孤独;而内在饱满,关系利用度高的人即使失去了自由,甚至身陷囹圄也一样充满了希望,在人际关系中常常表现为气场足、凝聚力高。同样地,孤独感也可体现在两性关系中——有些人无法享受亲密关系,无法体验到亲密关系带给他的温暖、愉悦与接纳;反过来讲,有能力体验到这些感受的人,也必然可以从人际关系中体验到必要的支持。这一点非常重要,可以从素质上评估一个人的自杀倾向。
第二,认同危机可能是导致自杀的另一个原因。
认同是一个心理过程,主体借以吸收他人的一个方面、属性或特征,并按照他人提供的模式部分或全部发生变化。正是一系列的认同过程塑造并规定了一个人的性格。弗洛伊德描述的三种主要的认同概念是:原始性认同、自恋性(次级)认同和部分(次级)认同。
原始认同是对某人或者某事物最初的原始的情感依附,比任何一个与别人或者客体的关系都早。“是一个人第一个且是最重要的认同,是个人史前时期对父亲的认同……对双亲的认同”。
自恋性认同是一种伴随着客体的丧失或者遗弃的认同形式。例如:穿着已故的、心爱的人的衣服,或者戴着他的珠宝。
部分认同的基础是感觉到别人有一种特别的品质,认同其他人,是因为感到与其他人有共同之处。部分认同促进一个人的社会生活,一个人能够通过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普遍链接与另一个人相一致,而不是相敌对。向群体(群体规范)认同有助于性格的发展,自我的形成也有赖于此。
与客体分离是生命历程中必经的过程,跨不过去这个坎的人就会被击倒,进而导致自杀行为的发生。生活中常见到老年人在老伴去世后心理创伤难以愈合,不久也跟随而去的情况。俗语“头白鸳鸯失伴飞”,深切表达了这种人生的无奈。
有些人在生活的变革转化中容易出现适应的困难,因为与原有的集体或者伙伴的分离而心理失衡,这些人可能体会到的是被剥离于群体之外,恰似失群孤雁般零落,以至于无法忍受认同的迷乱而选择自杀。
三、从自体心理学的角度,脆弱的自尊往往是自杀的深层原因
首先,当一个人无力维持积极的、稳定的自我价值感,自尊水平随着外界的评价而忽高忽低,当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的时候,往往绝望崩溃,选择自杀,俗语云:“人活一口气。”
然而,还有一种人,做起事来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自我辱贱,不体面,这是低自尊状态下的更隐蔽、更趋近潜意识层面的慢性自杀。他们的生活模式往往是毁坏生命体的尊严和活力,是自恋发展障碍的表现。
为了保留完美的理想化自我形象的幻想,有些人可能在事业成功之时却突然选择死亡,常让人唏嘘不已,这种“死在巅峰”的状态是一种对自体理想化破灭的恐惧所致,这时人自恋中无所不能的自我形象面临着泡影幻灭般的危机,当最后难以承担这种内心的空虚和无价值感时,人就会陷于崩溃。
其次,镜映性客体丧失导致的自我价值感的丧失,从而选择自杀。
社会地位往往是一个人在社会角色上很重要的标志,也是人们获得自尊的一个重要的资源。有些退休者的抑郁就是源于自尊的丧失感,他们不堪忍受失去职位,因为职位是作为个人自恋的镜映性客体。退休后感觉没脸活了,是因为脸皮没有长在自己身上,而是挂在主席台上了。
再次,理想化超我与理想化客体的召唤,也可能是人慨然赴死的理由。
一个人所认同的道义原则在其人格发展中起到理想化超我的功能,同时也是自恋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支撑轴,当个人认同了这个道义原则时,他就会把它视为自己忠贞与奉献的对象,并以坚持不放弃为气节。在这里,个体的生命可以消失,他可以设想自己与理想化的客体共生永存,然则死亡就显得无足轻重,更像是个体与理想化客体合二为一的重要途径。正是死亡,成全了英雄,所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固有一死,与其轻若鸿毛,不如重若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