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文化是高校的灵魂所在,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学生社团作为大学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于大学文化建设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学生社团与大学文化的关系研究,梳理出了学生社团对大学文化建设的作用,同时也发现了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出对学生社团建设有效的对策,促进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从而对大学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大学文化学生社团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1文献标识码:A
一、学生社团与大学文化的关系
大学文化是指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逐渐形成的价值、信念、规范、基本假设与行为形态的综合体系。大学文化一般通过大学内的环境、物质、制度、精神等多方面要素体现出来,例如大学的环境、理念、办学目标、信念、价值、管理制度与组织规范等。大学文化按层次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可以说,大学文化是大学围绕教学和科研而形成凝聚力、形成组织的统一行动的显性的和隐形的价值体系[1]。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晴雨表,是展现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而随着高校发展规模的扩大,在校大学生的人数迅猛增长。作为大学生自发形成的社团组织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得到发展壮大,在学校管理和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学生社团是指在校大学生基于共同的理想、兴趣、特长、思想、价值观等因素,在学校有关部门领导和管理下,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自发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可以自主活动的学生团体。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文化活动最直接的承载者,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直接体现着一所高校的大学文化。如今发展如火如荼、内容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成了校园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体现着一所学校的青春和活力,成了大学文化积极的践行者和传承者。作为大学文化主要创造者的大学生,也是社团活动中的一分子,他们不仅把充满创新和活力的社团活动转化成了大学文化中的一部分,同时也在大学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把大学文化的精髓体现在了社团活动中。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学生社团对大学文化建设的作用
高校大学生社团的日益发展壮大,成了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学生社团对于大学文化建设的作用:
1.学生社团有利于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
大学文化最重要也是最本质的作用是培养人才,即其育人功能。不但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形成健康的思想品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根据共同的兴趣特长等原因而自发形成的组织,在社团活动中他们不断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健康有益的社团活动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具有更生动更有吸引力的教育,同时引导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一些学术、科研类的社团又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加牢固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总之,学生社团活动对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提供了第二课堂,是传统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
2.学生社团有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学生社团是连接学校和学生的纽带,是学校管理学生的衔接点,具有媒介功能、调节功能和监督功能,可以充分发挥其双向服务的作用。在社团文化的影响下,学生实现了自我管理,自行纠正纪律问题和错误,进行自我约束,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同时学生社团在学校有关部门的带领指导下,担负着学校一定的监督、服务功能,弥补了学校工作的不足,完善了学校的管理,有利于学校的正常运行。利用学生社团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既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管理能力,又可以有效地化解学校传统管理模式产生的问题和矛盾。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不仅可以减轻学校管理上的困难,而且更体现了学校人性化的管理,这样也可以避免不少学生与学校发生的冲突和矛盾,有利于协调各种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形成良好的校园秩序,有利于大学文化的建设。
3.学生社团有利于学校良好校风和学风的形成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课余生活不仅为学生提供娱乐的途径和便利,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助人为乐提供良好的机会,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一些以帮助他人为目的的学生社团平时会组织一些募捐活动,呼吁大家为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同学或社会人士捐款捐物,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助人为乐的热情。还有一些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社团,这些社团形成的文化都在影响着学生的身心,使他们身体力行。这些社团文化非常有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和发展。另外,还有一些学术型社团,专业性较强,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学生了解当今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增强校园的学术氛围;学生社团通过组织更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和比赛,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从而在校园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4.学生社团有利于不断丰富和传承大学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社团种类也越来越多,活动也越来越丰富。根据高校社团的创建目标、活动内容等可以分为:理论学习型、学术研究型、文体娱乐型、服务实践型四大类型。不同类型的团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来体现自身的宗旨和目标。这些不同类型的社团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大学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丰富了大学文化的内容。同时,社团的发展也是对大学文化的传承。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高校社团发展特点决定社团本身的精髓会不断得到一代又一代大学生的传承和发展,每个社团因为主旨的不同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活动,这些活动就是对大学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逐渐沉淀成特有的文化底蕴。
三、学生社团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学生社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对高校学生工作和大学文化的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制约到了它的成长和完善。
1.学校对学生社团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學生社团是大学生自发形成的,虽然也受到学校有关部门的管理和制约,但是具有主要的自治权。相对于学校的学生会这一“官方组织”而言,被学校认为是一种“民间组织”,认为只是学生之间的小打小闹,难成气候,因此往往会被忽略它的作用和功能。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认识不到学生社团的重要性,对它的重视和支持度自然就不会高。虽然,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对学生社团也会提供指导老师,但是指导老师由于各种外在和自身的原因,往往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指导缺乏积极性,疏于管理,更谈不上对活动和社团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大多数老师只是名义上的负责人,对学生社团的作用和影响微乎其微。其实,在实践发展中,学生社团更具备学生基础,在大学生中具有更广的群众基础和更强的号召力,对学生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2.学生社团的发展结构不平衡、不合理
前文我们也提到,高校的学生社团根据创建宗旨和活动内容等可以会分为理论学习型、学术研究型、文体娱乐型、服务实践型等。学生社团的创建主要是根据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这一出发点也容易引发学生社团发展结构的不平衡,许多高校的社团主要是文体娱乐型居多,而一些相对趣味性低的理论型、学术研究型,无法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不仅数量较少,而且人数也非常少。这就造成了社团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开展的活动出现严重的重复现象,缺乏创新,很多都是照搬其他社团的活动内容和经验等。这样实际上也是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学校社团由于缺乏学校的重视和支持,本来资源就比较少。社团的重复建设使得这些资源更加难以发挥最大效用,同时,雷同现象也容易引起社团之间的不良竞争,影响社团长久、稳定地发展。
3.学生社团自身发展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首先,学生社团缺乏有效的考核制度。社团对成员缺乏严格的考核制度和行为规范,由于其自发性、自愿性的特点,对成员难以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对社团干事和社团负责人的考核更是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和必要的监督,一些社团干事出于个人目的只是在参与竞选前表现积极,忙于社团事务,一旦竞选成功,就呈现出“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状态,严重影响了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其次,社团的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社团的财务状况透明度低,很少对内部成员公示,尤其是一些主要依靠自筹经费开展活动的学生社团,经费使用缺乏规范和监督,难免出现以权谋私的现象,导致成员的意见较大,社团的和谐发展受到阻碍。最后,学生社团与社团联合会缺乏沟通与联系。高校基于社团发展需要成立了学生社团联合会。社团联合会是对全校的社团进行管理和规范的组织,这样有助于学生社团的合理有序发展。一般来说,学生社团联合会在每一学期都要求学生社团对自己的活动、经费等内容进行书面汇报社团情况,每一学年要还要进行检查和审核。但是这一要求往往流于形式,无法落实。主要是一些社团负责人互相推卸责任,不认真完成任务。
4.学生社团缺乏必要的活动经费和场地
经费不足是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任何高校社团的运行和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是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的学生社团都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制约着它们的发展。同时,社团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得不到学校的大力支持,申请不到活动场地。没有场地,活动自然就要被延期或者取消。
四、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
1.深化对学生社团的认识
准确定位是社团管理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科学管理是实现社团作用和影响的根本保障。由于学生社团是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对其管理也就与学生会组织的管理必然存在不同,对社团的管理必须依据学生社团的自身特性,做到张弛有度,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管理过严过死,使社团失去自主性。不仅要给予积极地引导和支持,同时也要为社团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最终实现社团的积极影响。提高对社团的认识不仅要克服认识上的误区,充分认识到社团组织与学生会组织的不同,更要深化对社团的认识,进一步把握学生社团对当前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作用,以及社团对于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加强对社团中的骨干力量和积极参与者的教育引导,本着关心、爱护、信任的原则,不轻易挫伤其积极性、创造性,帮助和支持他们在规范、有序的前提下组织展开社团活动,更要正确处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社团活动的关系。
2.加强学生社团的创新
针对社团结构不合理、活动重复等问题,学校和指导老师要对学生社团的建立进行积极的引导,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不断鼓励社团进行创新,让学生们集思广益,帮助学生社团办出新意,办出特色。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其中的热情和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完善社团建设的管理机制
首先,要完善学校相关管理部门与学生社团的关系,加强沟通,建立健全学生社团管理的外部领导机制,这样有利于学生社团向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完善。其次,创新和完善学生社团内部的管理规范机制。一方面要加强对社团成员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规范,约束社团成员的行为,规范社团活动的组织和参加;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社团干部和负责人的监管力度。完善学生干部和负责人的考核机制,定期进行考核测评,这样更利于监督其在活动组织和社团建设中的行为,对社团的可持续和谐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最后,还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财务管理。对社团的经费要分配专人进行管理,把责任具体到个人,这样就避免了经费混乱和被人挪用的现象,同时也要定期向社团成员公布经费的使用情况,让成员对社团的发展保持信心和支持度。
4.加强对社团的资金和场地支持
投入经费不足,将会从根本上阻碍制约社团的发展,因此,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对学生社团建设的投入力度。首先,要在每年的学生经费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社团文化建设上,并实行社团活动项目申报制度,学生社团可以根据学校每年的工作思路制订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策划书,然后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社团策划答辩会,让学校管理者更加清楚地了解社团的活动安排,通过答辩的社团,就可以按照社团预算得到相应的经费支持。其次,学校还要加大对社团活动的场地支持。对学校的场地进行专项划分,建立完善的学校场馆设施使用条例,让开展活动的社团在使用场地前提出书面申请,相关负责人对其申请进行考察,为其提供合适、合理的场地支撑。最后,学校不仅要加大社团活动投资力度,也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社团在学校规范管理的前提下走出校门,寻求社会的支持,参与社会活动,为企业和他人服务,同時,又为社团争取了更多的活动经费,为社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
五、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对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高校在建设发展中,越来越重视大学文化和学生社团的发展。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文化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这样不仅有利于高校的和谐发展,还有利于对大学生的培养,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第10卷:5.
[2]李静.论大学生社团文化与大学文化的特色发展[J].黑龙江教育,2011(4):54.
[3]陈树薇.高校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新西部,2012(17):109.
[4]罗兰英.论学生社团建设在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中的积极效能[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28(2):6-7.
[5]刘锋,刘芳. 大学文化引领下的社团育人功能[J].科教导刊,2011,11(上月刊):170.
[6]陆志华.社团文化与大学文化品位的变量考察[J].中国成人教育,2010(2):27-28.
关键词:大学文化学生社团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1文献标识码:A
一、学生社团与大学文化的关系
大学文化是指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逐渐形成的价值、信念、规范、基本假设与行为形态的综合体系。大学文化一般通过大学内的环境、物质、制度、精神等多方面要素体现出来,例如大学的环境、理念、办学目标、信念、价值、管理制度与组织规范等。大学文化按层次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可以说,大学文化是大学围绕教学和科研而形成凝聚力、形成组织的统一行动的显性的和隐形的价值体系[1]。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晴雨表,是展现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而随着高校发展规模的扩大,在校大学生的人数迅猛增长。作为大学生自发形成的社团组织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得到发展壮大,在学校管理和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学生社团是指在校大学生基于共同的理想、兴趣、特长、思想、价值观等因素,在学校有关部门领导和管理下,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自发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可以自主活动的学生团体。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文化活动最直接的承载者,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直接体现着一所高校的大学文化。如今发展如火如荼、内容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成了校园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体现着一所学校的青春和活力,成了大学文化积极的践行者和传承者。作为大学文化主要创造者的大学生,也是社团活动中的一分子,他们不仅把充满创新和活力的社团活动转化成了大学文化中的一部分,同时也在大学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把大学文化的精髓体现在了社团活动中。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学生社团对大学文化建设的作用
高校大学生社团的日益发展壮大,成了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学生社团对于大学文化建设的作用:
1.学生社团有利于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
大学文化最重要也是最本质的作用是培养人才,即其育人功能。不但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形成健康的思想品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根据共同的兴趣特长等原因而自发形成的组织,在社团活动中他们不断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健康有益的社团活动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具有更生动更有吸引力的教育,同时引导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一些学术、科研类的社团又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加牢固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总之,学生社团活动对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提供了第二课堂,是传统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
2.学生社团有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学生社团是连接学校和学生的纽带,是学校管理学生的衔接点,具有媒介功能、调节功能和监督功能,可以充分发挥其双向服务的作用。在社团文化的影响下,学生实现了自我管理,自行纠正纪律问题和错误,进行自我约束,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同时学生社团在学校有关部门的带领指导下,担负着学校一定的监督、服务功能,弥补了学校工作的不足,完善了学校的管理,有利于学校的正常运行。利用学生社团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既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管理能力,又可以有效地化解学校传统管理模式产生的问题和矛盾。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不仅可以减轻学校管理上的困难,而且更体现了学校人性化的管理,这样也可以避免不少学生与学校发生的冲突和矛盾,有利于协调各种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形成良好的校园秩序,有利于大学文化的建设。
3.学生社团有利于学校良好校风和学风的形成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课余生活不仅为学生提供娱乐的途径和便利,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助人为乐提供良好的机会,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一些以帮助他人为目的的学生社团平时会组织一些募捐活动,呼吁大家为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同学或社会人士捐款捐物,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助人为乐的热情。还有一些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社团,这些社团形成的文化都在影响着学生的身心,使他们身体力行。这些社团文化非常有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和发展。另外,还有一些学术型社团,专业性较强,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学生了解当今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增强校园的学术氛围;学生社团通过组织更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和比赛,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从而在校园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4.学生社团有利于不断丰富和传承大学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社团种类也越来越多,活动也越来越丰富。根据高校社团的创建目标、活动内容等可以分为:理论学习型、学术研究型、文体娱乐型、服务实践型四大类型。不同类型的团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来体现自身的宗旨和目标。这些不同类型的社团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大学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丰富了大学文化的内容。同时,社团的发展也是对大学文化的传承。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高校社团发展特点决定社团本身的精髓会不断得到一代又一代大学生的传承和发展,每个社团因为主旨的不同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活动,这些活动就是对大学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逐渐沉淀成特有的文化底蕴。
三、学生社团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学生社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对高校学生工作和大学文化的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制约到了它的成长和完善。
1.学校对学生社团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學生社团是大学生自发形成的,虽然也受到学校有关部门的管理和制约,但是具有主要的自治权。相对于学校的学生会这一“官方组织”而言,被学校认为是一种“民间组织”,认为只是学生之间的小打小闹,难成气候,因此往往会被忽略它的作用和功能。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认识不到学生社团的重要性,对它的重视和支持度自然就不会高。虽然,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对学生社团也会提供指导老师,但是指导老师由于各种外在和自身的原因,往往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指导缺乏积极性,疏于管理,更谈不上对活动和社团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大多数老师只是名义上的负责人,对学生社团的作用和影响微乎其微。其实,在实践发展中,学生社团更具备学生基础,在大学生中具有更广的群众基础和更强的号召力,对学生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2.学生社团的发展结构不平衡、不合理
前文我们也提到,高校的学生社团根据创建宗旨和活动内容等可以会分为理论学习型、学术研究型、文体娱乐型、服务实践型等。学生社团的创建主要是根据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这一出发点也容易引发学生社团发展结构的不平衡,许多高校的社团主要是文体娱乐型居多,而一些相对趣味性低的理论型、学术研究型,无法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不仅数量较少,而且人数也非常少。这就造成了社团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开展的活动出现严重的重复现象,缺乏创新,很多都是照搬其他社团的活动内容和经验等。这样实际上也是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学校社团由于缺乏学校的重视和支持,本来资源就比较少。社团的重复建设使得这些资源更加难以发挥最大效用,同时,雷同现象也容易引起社团之间的不良竞争,影响社团长久、稳定地发展。
3.学生社团自身发展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首先,学生社团缺乏有效的考核制度。社团对成员缺乏严格的考核制度和行为规范,由于其自发性、自愿性的特点,对成员难以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对社团干事和社团负责人的考核更是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和必要的监督,一些社团干事出于个人目的只是在参与竞选前表现积极,忙于社团事务,一旦竞选成功,就呈现出“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状态,严重影响了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其次,社团的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社团的财务状况透明度低,很少对内部成员公示,尤其是一些主要依靠自筹经费开展活动的学生社团,经费使用缺乏规范和监督,难免出现以权谋私的现象,导致成员的意见较大,社团的和谐发展受到阻碍。最后,学生社团与社团联合会缺乏沟通与联系。高校基于社团发展需要成立了学生社团联合会。社团联合会是对全校的社团进行管理和规范的组织,这样有助于学生社团的合理有序发展。一般来说,学生社团联合会在每一学期都要求学生社团对自己的活动、经费等内容进行书面汇报社团情况,每一学年要还要进行检查和审核。但是这一要求往往流于形式,无法落实。主要是一些社团负责人互相推卸责任,不认真完成任务。
4.学生社团缺乏必要的活动经费和场地
经费不足是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任何高校社团的运行和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是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的学生社团都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制约着它们的发展。同时,社团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得不到学校的大力支持,申请不到活动场地。没有场地,活动自然就要被延期或者取消。
四、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
1.深化对学生社团的认识
准确定位是社团管理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科学管理是实现社团作用和影响的根本保障。由于学生社团是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对其管理也就与学生会组织的管理必然存在不同,对社团的管理必须依据学生社团的自身特性,做到张弛有度,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管理过严过死,使社团失去自主性。不仅要给予积极地引导和支持,同时也要为社团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最终实现社团的积极影响。提高对社团的认识不仅要克服认识上的误区,充分认识到社团组织与学生会组织的不同,更要深化对社团的认识,进一步把握学生社团对当前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作用,以及社团对于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加强对社团中的骨干力量和积极参与者的教育引导,本着关心、爱护、信任的原则,不轻易挫伤其积极性、创造性,帮助和支持他们在规范、有序的前提下组织展开社团活动,更要正确处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社团活动的关系。
2.加强学生社团的创新
针对社团结构不合理、活动重复等问题,学校和指导老师要对学生社团的建立进行积极的引导,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不断鼓励社团进行创新,让学生们集思广益,帮助学生社团办出新意,办出特色。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其中的热情和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完善社团建设的管理机制
首先,要完善学校相关管理部门与学生社团的关系,加强沟通,建立健全学生社团管理的外部领导机制,这样有利于学生社团向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完善。其次,创新和完善学生社团内部的管理规范机制。一方面要加强对社团成员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规范,约束社团成员的行为,规范社团活动的组织和参加;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社团干部和负责人的监管力度。完善学生干部和负责人的考核机制,定期进行考核测评,这样更利于监督其在活动组织和社团建设中的行为,对社团的可持续和谐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最后,还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财务管理。对社团的经费要分配专人进行管理,把责任具体到个人,这样就避免了经费混乱和被人挪用的现象,同时也要定期向社团成员公布经费的使用情况,让成员对社团的发展保持信心和支持度。
4.加强对社团的资金和场地支持
投入经费不足,将会从根本上阻碍制约社团的发展,因此,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对学生社团建设的投入力度。首先,要在每年的学生经费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社团文化建设上,并实行社团活动项目申报制度,学生社团可以根据学校每年的工作思路制订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策划书,然后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社团策划答辩会,让学校管理者更加清楚地了解社团的活动安排,通过答辩的社团,就可以按照社团预算得到相应的经费支持。其次,学校还要加大对社团活动的场地支持。对学校的场地进行专项划分,建立完善的学校场馆设施使用条例,让开展活动的社团在使用场地前提出书面申请,相关负责人对其申请进行考察,为其提供合适、合理的场地支撑。最后,学校不仅要加大社团活动投资力度,也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社团在学校规范管理的前提下走出校门,寻求社会的支持,参与社会活动,为企业和他人服务,同時,又为社团争取了更多的活动经费,为社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
五、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对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高校在建设发展中,越来越重视大学文化和学生社团的发展。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文化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这样不仅有利于高校的和谐发展,还有利于对大学生的培养,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第10卷:5.
[2]李静.论大学生社团文化与大学文化的特色发展[J].黑龙江教育,2011(4):54.
[3]陈树薇.高校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新西部,2012(17):109.
[4]罗兰英.论学生社团建设在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中的积极效能[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28(2):6-7.
[5]刘锋,刘芳. 大学文化引领下的社团育人功能[J].科教导刊,2011,11(上月刊):170.
[6]陆志华.社团文化与大学文化品位的变量考察[J].中国成人教育,2010(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