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采用问卷对714名涉外护生和724名普通护生在校期间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涉外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均分为(2.44±0.48)分,高于高职医学生(P<0.01),低于护理本科生(P<0.05),与普通护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级、性别、生源地和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建议。
[关键词]涉外护理高职生一般自我效能感
[作者简介]余菊芬(1969- ),女,四川仁寿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护理教学和研究;韩明飞(1978- ),女,吉林榆树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学教学和研究;吕娅毅(1964- ),女,四川乐山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护理教学。(四川乐山614000)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0-0070-03
一、引言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在(Bandura)1977年最早提出,是指人们对自身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行为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是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德国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Ralf Schwarzer认为有一种一般性的自我效能感存在,它指的是个体应付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国内研究证明,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护生的操作技能成绩、临床实践能力等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提高高职护生的自我效能感对有效发挥其技术水平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分析涉外护理高职生在校期间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情况,为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提供依据和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班为单位,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四川省两所学校一、二年级高中毕业三年制专科层次的涉外护理高职生(以下简称“涉外护生”)714名(其中男生23人),同时选择同等层次的普通护理高职生(以下简称普通护生)724名(其中男生31人)作为对照研究。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工具。(1)个人资料问卷。由研究者在参阅文献后自行设计。主要记录被试者的人口学统计数据,如性别、年级、专业方向等。(2)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由Schwarzer等人编制,共有10个项目,被试者在1~4四个等级上进行自我评定,“完全不正确”记1分,“有点正确”记2分,“多数正确”记3分,“完全正确”记4分,得分范围为10~40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修订后的中文版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琢 = 0.87,重测信度r=0.83(P<0.001),折半信度r=0.82(P<0.001)。
2.调查方法。由研究者集中发放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完成量表的时间约10分钟。护生填完后由研究者统一收回,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38份,有效回收率95.87%。
3.统计学方法。将收集的资料输入计算机,用SPSS13.0软件分析,采取统计描述及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研究结果
(一)涉外护生与高职医学生、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
本研究测得涉外护生总体(n=714)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4.38±4.78)分,均分为(2.44±0.48)分,分别与以往研究中高职医学生的均分(2.37±0.36)分和护理本科生的均分(2.48±0.55)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涉外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高于高职医学生(t=3.80,P<0.01),低于护理本科生(t=-2.3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涉外护生与普通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
(三)不同年级、性别、生源地和独生子女涉外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见表2)
四、讨论
(一)涉外护生与高职医学生、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差异
本次研究中涉外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水平高于高职医学生(P<0.01),而低于护理本科生(P<0.05),这印证了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个体获得自我效能感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个体行为的成败经验(直接经验),即过去多次获得的成功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反复的失败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不断的成功或失败会使人建立起相对稳定的自我效能感。因为涉外护生和高职医学生一样,几乎都是高中毕业未能考上本科的学生。与本科生相比,他们是高考的失败者,目前又会面临更多的学习和就业压力,因而其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水平低于护理本科生,但与高职医学生相比,尽管接受职业教育是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的无奈选择,不过能进入涉外护理班,说明其英语能力相对较强,同时护理专业就业压力要小得多,就业环境要好得多,并且涉外护生出国就业的概率会更高。这些主客观原因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学生们应付各种挑战或新事件总体上的信心,即一般自我效能感。
(二)涉外护生与普通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涉外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平均水平虽然高于普通护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条目比较,发现只有在3个条目上涉外护生显著高于普通护生,即“如果我尽力去做的话,我总是能够解决问题的”(P<0.05),“即使别人反对我,我仍有办法取得我所要的”(P<0.05),“如果我付出必要的努力,我一定能解决大多数的难题”(P<0.01)。这可能与其能够进入涉外护理班学习有关,即增强了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三)不同年级、性别、生源地和独生子女涉外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差异
从表2可以看出,涉外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在年级、性别、生源地和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1.年级差异。涉外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在年级上的差异结果与已有研究一致。理论上二年级学生经过了大学一年多的学习、锻炼,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随着自身阅历的增加,应该比一年级的学生更具有优势,表现出更高的自我效能感,但实际的调查结果却没有发现这种差异性,反而还略有下降。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可能为:一是涉外护生自身没有形成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二是学校没有形成合理的自我效能感培养计划,教师不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或培养策略不够科学合理等。
2.性别差异。涉外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结果与国内外的许多研究结果不一致,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男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明显高于女生。本研究认为可能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赋予男性、女性不同的性别角色,大学生在自我效能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而本次研究的对象是涉外护理的学生,护理专业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关于护理的广告、电视、图片和印刷品都以女性为代表,传统护理工作由女性来承担,职业习惯上护士都是“阿姨”而非“叔叔”。从这个角度来看,应该是女生高于男生,但男生进校后,通过学校和用人单位等的宣传教育,逐步认清了自身的优势,加上面对出国的挑战,从而促使男女护生自我效能感差异不显著。
3.生源地差异。涉外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在生源地上的差异结果与已有研究一致,城市涉外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平均水平虽比农村高,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政策的完善,城乡差别在缩小,个体在接受教育以及就业,尤其是涉外护生出国就业方面,由生源地造成的差异正在逐步缩小,所以生源地方面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带来的影响就不明显了。
4.独生子女差异。涉外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与已有研究一致,这说明对于个体应付各种挑战或新事件的总体上的信心,是否独生子女并不是关键的或直接的影响因素。
五、建议
(一)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1.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首先要调整家庭和学校的期望,不要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的制定应根据护生自己的实际情况,避免过高过大,应详细和具体,易于衡量和评价,并要求护生定期检查和及时调整,使目标能达到。当学生发现自己制定的目标正逐步得到实现,经常体验到成功时,可有效地提高其自信心,从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2.创造展现学生优势的机会。已有研究发现以往从事学习、社团组织、社会交往、求职等活动时的成功表现,提高了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但有时可能某一突发事件会让个体确切无疑地从中发现自己所具备的某种潜能或特质,从而建立起积极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或闪光点,积极创造机会让其充分展现出来,尽可能地让其体验到成功,在此基础上配合语言的鼓励,效果更好。
但应注意,虽然成功的经验能够提高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的失败会使其降低,但不同的人受影响的程度并不一样。对于已经具备很强自我效能感的人来说,偶然的失败不但不会影响其对自己能力的判断,相反更有可能促使其寻找环境因素、努力不足或策略方面的原因。这样,失败反而能提高其信念。
(二)树立正确合适的榜样
人们从观察别人所得到的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感影响也很大。当看到与自己相近的人成功能促进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增加实现同样目标的信心,但看到与自己相近的人失败,尤其是付出很大努力后的失败,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觉得自己成功的希望也不大。因此,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适合自己的榜样,学校可以用展板等形式介绍从本校毕业的成功人士,可以请高年级优秀学生或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等,当学生看到与自己水平相似的榜样获得的成功,则会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三)积极评价学生
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在提出问题和不足的同时,要给予一定的积极评价,同时引导和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评价。尤其当发现学生有进步或获得成功即使是非常微小的进步和成功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效果更好。
(四)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
有研究表明,倾向于将正性事件归因于内部、稳定(持续)和全面(普遍)维度的大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因此,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归因方式,让他们认识到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努力和有效策略,将失败归为努力不够以及策略不当就会促使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调整行为策略,从而提高成功效果。
[参考文献]
[1](美)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M].林颖,王小明,胡谊,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冉,徐红爱,刘彩云.护生自我效能感与操作技能成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6,1(5).
[3]赵芳芳,赵秋利,杨永丽.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临床实践能力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
[4]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7(1).
[5]黄中岩,金世洋,邹兵.高职医学生应对方式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6).
[6]陈昌盛,周屏.大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管理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5(3).
[7]许燕.新入校男护生压力源调查与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1B).
[8]蒋玉芝.高职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调查与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5).
[9]池丽萍,辛自强.女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质性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4).
[10]赵峥,张宁.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8,21(3).
[11]Schwarzer R,Aristi B.Optimistic self-beliefs:assessment of general 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thirteen cultures[J].World Psychology,1997,3(1-2).
[关键词]涉外护理高职生一般自我效能感
[作者简介]余菊芬(1969- ),女,四川仁寿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护理教学和研究;韩明飞(1978- ),女,吉林榆树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学教学和研究;吕娅毅(1964- ),女,四川乐山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护理教学。(四川乐山614000)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0-0070-03
一、引言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在(Bandura)1977年最早提出,是指人们对自身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行为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是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德国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Ralf Schwarzer认为有一种一般性的自我效能感存在,它指的是个体应付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国内研究证明,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护生的操作技能成绩、临床实践能力等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提高高职护生的自我效能感对有效发挥其技术水平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分析涉外护理高职生在校期间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情况,为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提供依据和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班为单位,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四川省两所学校一、二年级高中毕业三年制专科层次的涉外护理高职生(以下简称“涉外护生”)714名(其中男生23人),同时选择同等层次的普通护理高职生(以下简称普通护生)724名(其中男生31人)作为对照研究。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工具。(1)个人资料问卷。由研究者在参阅文献后自行设计。主要记录被试者的人口学统计数据,如性别、年级、专业方向等。(2)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由Schwarzer等人编制,共有10个项目,被试者在1~4四个等级上进行自我评定,“完全不正确”记1分,“有点正确”记2分,“多数正确”记3分,“完全正确”记4分,得分范围为10~40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修订后的中文版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琢 = 0.87,重测信度r=0.83(P<0.001),折半信度r=0.82(P<0.001)。
2.调查方法。由研究者集中发放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完成量表的时间约10分钟。护生填完后由研究者统一收回,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38份,有效回收率95.87%。
3.统计学方法。将收集的资料输入计算机,用SPSS13.0软件分析,采取统计描述及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研究结果
(一)涉外护生与高职医学生、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
本研究测得涉外护生总体(n=714)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4.38±4.78)分,均分为(2.44±0.48)分,分别与以往研究中高职医学生的均分(2.37±0.36)分和护理本科生的均分(2.48±0.55)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涉外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高于高职医学生(t=3.80,P<0.01),低于护理本科生(t=-2.3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涉外护生与普通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
(三)不同年级、性别、生源地和独生子女涉外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见表2)
四、讨论
(一)涉外护生与高职医学生、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差异
本次研究中涉外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水平高于高职医学生(P<0.01),而低于护理本科生(P<0.05),这印证了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个体获得自我效能感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个体行为的成败经验(直接经验),即过去多次获得的成功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反复的失败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不断的成功或失败会使人建立起相对稳定的自我效能感。因为涉外护生和高职医学生一样,几乎都是高中毕业未能考上本科的学生。与本科生相比,他们是高考的失败者,目前又会面临更多的学习和就业压力,因而其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水平低于护理本科生,但与高职医学生相比,尽管接受职业教育是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的无奈选择,不过能进入涉外护理班,说明其英语能力相对较强,同时护理专业就业压力要小得多,就业环境要好得多,并且涉外护生出国就业的概率会更高。这些主客观原因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学生们应付各种挑战或新事件总体上的信心,即一般自我效能感。
(二)涉外护生与普通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涉外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平均水平虽然高于普通护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条目比较,发现只有在3个条目上涉外护生显著高于普通护生,即“如果我尽力去做的话,我总是能够解决问题的”(P<0.05),“即使别人反对我,我仍有办法取得我所要的”(P<0.05),“如果我付出必要的努力,我一定能解决大多数的难题”(P<0.01)。这可能与其能够进入涉外护理班学习有关,即增强了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三)不同年级、性别、生源地和独生子女涉外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差异
从表2可以看出,涉外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在年级、性别、生源地和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1.年级差异。涉外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在年级上的差异结果与已有研究一致。理论上二年级学生经过了大学一年多的学习、锻炼,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随着自身阅历的增加,应该比一年级的学生更具有优势,表现出更高的自我效能感,但实际的调查结果却没有发现这种差异性,反而还略有下降。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可能为:一是涉外护生自身没有形成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二是学校没有形成合理的自我效能感培养计划,教师不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或培养策略不够科学合理等。
2.性别差异。涉外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结果与国内外的许多研究结果不一致,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男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明显高于女生。本研究认为可能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赋予男性、女性不同的性别角色,大学生在自我效能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而本次研究的对象是涉外护理的学生,护理专业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关于护理的广告、电视、图片和印刷品都以女性为代表,传统护理工作由女性来承担,职业习惯上护士都是“阿姨”而非“叔叔”。从这个角度来看,应该是女生高于男生,但男生进校后,通过学校和用人单位等的宣传教育,逐步认清了自身的优势,加上面对出国的挑战,从而促使男女护生自我效能感差异不显著。
3.生源地差异。涉外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在生源地上的差异结果与已有研究一致,城市涉外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平均水平虽比农村高,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政策的完善,城乡差别在缩小,个体在接受教育以及就业,尤其是涉外护生出国就业方面,由生源地造成的差异正在逐步缩小,所以生源地方面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带来的影响就不明显了。
4.独生子女差异。涉外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与已有研究一致,这说明对于个体应付各种挑战或新事件的总体上的信心,是否独生子女并不是关键的或直接的影响因素。
五、建议
(一)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1.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首先要调整家庭和学校的期望,不要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的制定应根据护生自己的实际情况,避免过高过大,应详细和具体,易于衡量和评价,并要求护生定期检查和及时调整,使目标能达到。当学生发现自己制定的目标正逐步得到实现,经常体验到成功时,可有效地提高其自信心,从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2.创造展现学生优势的机会。已有研究发现以往从事学习、社团组织、社会交往、求职等活动时的成功表现,提高了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但有时可能某一突发事件会让个体确切无疑地从中发现自己所具备的某种潜能或特质,从而建立起积极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或闪光点,积极创造机会让其充分展现出来,尽可能地让其体验到成功,在此基础上配合语言的鼓励,效果更好。
但应注意,虽然成功的经验能够提高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的失败会使其降低,但不同的人受影响的程度并不一样。对于已经具备很强自我效能感的人来说,偶然的失败不但不会影响其对自己能力的判断,相反更有可能促使其寻找环境因素、努力不足或策略方面的原因。这样,失败反而能提高其信念。
(二)树立正确合适的榜样
人们从观察别人所得到的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感影响也很大。当看到与自己相近的人成功能促进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增加实现同样目标的信心,但看到与自己相近的人失败,尤其是付出很大努力后的失败,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觉得自己成功的希望也不大。因此,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适合自己的榜样,学校可以用展板等形式介绍从本校毕业的成功人士,可以请高年级优秀学生或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等,当学生看到与自己水平相似的榜样获得的成功,则会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三)积极评价学生
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在提出问题和不足的同时,要给予一定的积极评价,同时引导和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评价。尤其当发现学生有进步或获得成功即使是非常微小的进步和成功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效果更好。
(四)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
有研究表明,倾向于将正性事件归因于内部、稳定(持续)和全面(普遍)维度的大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因此,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归因方式,让他们认识到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努力和有效策略,将失败归为努力不够以及策略不当就会促使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调整行为策略,从而提高成功效果。
[参考文献]
[1](美)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M].林颖,王小明,胡谊,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冉,徐红爱,刘彩云.护生自我效能感与操作技能成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6,1(5).
[3]赵芳芳,赵秋利,杨永丽.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临床实践能力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
[4]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7(1).
[5]黄中岩,金世洋,邹兵.高职医学生应对方式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6).
[6]陈昌盛,周屏.大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管理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5(3).
[7]许燕.新入校男护生压力源调查与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1B).
[8]蒋玉芝.高职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调查与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5).
[9]池丽萍,辛自强.女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质性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4).
[10]赵峥,张宁.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8,21(3).
[11]Schwarzer R,Aristi B.Optimistic self-beliefs:assessment of general 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thirteen cultures[J].World Psychology,199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