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已经有了比较稳定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对管理者的正面教育管理往往不以为然,学生工作者如果能利用好心理暗示,其思想教育工作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心理暗示;学生管理;教育艺术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39-0165-01
1 心理暗示在学生教育中的良性作用
(1)当学生犯了错误,不便明说时,利用暗示的语言或者行为旁敲侧击,既避免了与学生可能的直接冲突,又能起到敲山震虎的点化作用。
(2)对于内向而缺乏自信的学生,多提及榜样、多安排工作或用鼓励的眼光、善意的表情示意,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对于性格外向、自以为是的学生,不妨经常给个刺激,或冷淡他,让他自己去悟、去改变。
(3)在比较严肃的场合,教师提前营造一种庄重的氛围,并采用简洁、沉稳的语调和慎重的举止,使得学生受到暗示,自觉地安静下来。
(4)教会学生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辨别消极的自我暗示,及时制止不良情绪。最终将各种积极暗示强化成为坚定的信念,支持自己走向成功。
(5)积极的心理暗示,能令人增加力量、勇氣、信心和快乐,进而增进正确行为的过程和效果,并可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性循环。
2 心理暗示在学生教育中的实施方法
2.1 用于谈话批评
语言有时显得很苍白无力,让大学生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绝不是严厉的指责所能做到。正确的道理他们都懂,一味地指责,只能起到反作用。学生犯了错误时,管理者可以有意地挖掘其身上的优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对比,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时候再去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并照办了。
对于平时学习不上进、行为散漫的学生,学生管理工作者在谈话教育时,更应避开“应该”、“必须”之类的词,巧妙抓住机会充分利用典型故事、情境模拟等方法,鼓励他们提起斗志,效果比板起面孔训戒要好得多。
2.2 用于营造风气
如果给学生树立某种观念、营造某种风气,最好选择能引起学生震动的场合来进行。
2.3 用于活动与竞赛
为规范日常行为,推动良好氛围的形成,可以通过举办竞赛、演讲会、讨论会等,统一思想,调动积极性。
2.4 行为塑造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十分重要。高校学生“善于”评判教师,挖掘某某教师语言、行为上的漏洞,在心里产生抵触,管理者的训诫就大打折扣了,反之,如果一位管理者学高、身正、勤奋、讲究礼貌等作风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学生对老师有一种信赖与敬仰。
2.5 情绪管理和自我暗示
有的同学态度消极,对待这样的同学,在积极关注的同时,可以引导他们多进行积极的暗示。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比总是强调负面结果要好得多,坚决避免给他们贴上失败的标签。
3 实施心理暗示需要注意的问题
(1)暗示要建立在师生感情融洽、平等互信的基础上,如果教师缺乏学生的信任,在学生心目中没有威信,那么,无论你怎样暗示,也是不会起作用的。
(2)暗示者对暗示对象要掌握可靠的信息,才能选择暗示的方法、暗示的时机、暗示的程度。
(3)暗示要注意适度,另外,暗示只是学生管理教育的方法之一,应与其他管理方法的结合使用,不可替代惩戒和正面批评。
(4)心理暗示应该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区别对象,掌握时机。
总之心理暗示是一种较高的管理艺术,合理、适当地运用,可以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的同时,改良学生的行为,达到教育目的。如果建立在师生感情融洽、平等互信的基础上,效果更好。如果教师威信高、能力强,有很大的人格魅力,在管理工作中实施心理暗示就更加事半功倍。值得注意的是,不论用何种方法,根植于对学生深切的关爱和殷殷期望之中才是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关键词]心理暗示;学生管理;教育艺术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39-0165-01
1 心理暗示在学生教育中的良性作用
(1)当学生犯了错误,不便明说时,利用暗示的语言或者行为旁敲侧击,既避免了与学生可能的直接冲突,又能起到敲山震虎的点化作用。
(2)对于内向而缺乏自信的学生,多提及榜样、多安排工作或用鼓励的眼光、善意的表情示意,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对于性格外向、自以为是的学生,不妨经常给个刺激,或冷淡他,让他自己去悟、去改变。
(3)在比较严肃的场合,教师提前营造一种庄重的氛围,并采用简洁、沉稳的语调和慎重的举止,使得学生受到暗示,自觉地安静下来。
(4)教会学生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辨别消极的自我暗示,及时制止不良情绪。最终将各种积极暗示强化成为坚定的信念,支持自己走向成功。
(5)积极的心理暗示,能令人增加力量、勇氣、信心和快乐,进而增进正确行为的过程和效果,并可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性循环。
2 心理暗示在学生教育中的实施方法
2.1 用于谈话批评
语言有时显得很苍白无力,让大学生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绝不是严厉的指责所能做到。正确的道理他们都懂,一味地指责,只能起到反作用。学生犯了错误时,管理者可以有意地挖掘其身上的优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对比,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时候再去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并照办了。
对于平时学习不上进、行为散漫的学生,学生管理工作者在谈话教育时,更应避开“应该”、“必须”之类的词,巧妙抓住机会充分利用典型故事、情境模拟等方法,鼓励他们提起斗志,效果比板起面孔训戒要好得多。
2.2 用于营造风气
如果给学生树立某种观念、营造某种风气,最好选择能引起学生震动的场合来进行。
2.3 用于活动与竞赛
为规范日常行为,推动良好氛围的形成,可以通过举办竞赛、演讲会、讨论会等,统一思想,调动积极性。
2.4 行为塑造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十分重要。高校学生“善于”评判教师,挖掘某某教师语言、行为上的漏洞,在心里产生抵触,管理者的训诫就大打折扣了,反之,如果一位管理者学高、身正、勤奋、讲究礼貌等作风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学生对老师有一种信赖与敬仰。
2.5 情绪管理和自我暗示
有的同学态度消极,对待这样的同学,在积极关注的同时,可以引导他们多进行积极的暗示。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比总是强调负面结果要好得多,坚决避免给他们贴上失败的标签。
3 实施心理暗示需要注意的问题
(1)暗示要建立在师生感情融洽、平等互信的基础上,如果教师缺乏学生的信任,在学生心目中没有威信,那么,无论你怎样暗示,也是不会起作用的。
(2)暗示者对暗示对象要掌握可靠的信息,才能选择暗示的方法、暗示的时机、暗示的程度。
(3)暗示要注意适度,另外,暗示只是学生管理教育的方法之一,应与其他管理方法的结合使用,不可替代惩戒和正面批评。
(4)心理暗示应该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区别对象,掌握时机。
总之心理暗示是一种较高的管理艺术,合理、适当地运用,可以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的同时,改良学生的行为,达到教育目的。如果建立在师生感情融洽、平等互信的基础上,效果更好。如果教师威信高、能力强,有很大的人格魅力,在管理工作中实施心理暗示就更加事半功倍。值得注意的是,不论用何种方法,根植于对学生深切的关爱和殷殷期望之中才是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