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福建省自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以来,效果显著,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搭建双向选择平台、节约用人成本的同时,也成为毕业生提升就业技能、积累工作经验、顺利实现就业的有效路径。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因而必须多在顺应市场规律、考虑地区、行业发展不平衡和加快加强基地建设上下工夫。只要持之以恒,不断改进,必然会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173-01
一、问题产生的背景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情势下,2004年,我国推出了一项全新的促进毕业就业的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该计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用人单位提供岗位,政府搭建平台,提供保障服务,而毕业生利用见习平台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通过见习,将毕业生职业体验过程进行延伸和强化,以达到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促进顺利就业的目的。
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署实施“三年百万”就业见习计划后,當年6月,福建省开始启动“三年三万”就业见习计划,每年组织100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其中省级计划1000名,由省公务员局组织实施,市级计划9000名,由各设区市公务员局组织实施。计划规定:参加对象为毕业三年内离校未就业的省内高校和省外高校福建生源毕业生,见习期限为三个月。主要依托省级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和有关省属人才服务机构组织实施。为了激励企业和毕业生的积极性,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从就业专项经费中,按每名见习毕业生800元/月标准,向见习单位拨付由其垫支的应由省级财政承担的生活补贴部分,补助3个月,2012年开始,补贴标准提高到800元/人/月,并给见习毕业生统一办理10元/人标准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据统计,三年来,全省提供就业见习岗位5.3万多个;39661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其中21172名高校毕业生被见习单位留用,留用率为53.4%,成效显著。
二、存在的问题
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虽然取得较大成绩,于此同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一)供需对接存在结构性矛盾。
见习招聘会现场虽然人头攒动,但是对于招聘的效果,企业满意度不高。见习单位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见习单位申报的见习岗位大多为工科类紧缺专业,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专业更多为文科类的长线专业,供需结构矛盾突出。加上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高、离校后分散等原因,造成见习岗位与毕业生匹配困难。
(二)地区差异化明显。
东南沿海地区的见习计划效果明显高于内地,内地的企业认为优惠政策力度不够,见习单位参与见习的积极性不高,不愿花费过多的精力和财力培养人才。
(三)见习补贴政策落实力度有待加强。
我省部分地方由于财政困难,见习经费投入少,毕业生生活补贴标准低,起不到生活保障作用。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只面向本地户籍见习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补贴,影响了见习基地接收非本地户籍见习生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完善就业见习计划的对策建议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推动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的施行,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完善。
(一)逐步提升见习对接质量
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后,见习单位的留用率是衡量见习效果的重要指标。用人单位都是从实际用人需求的角度出发,择优录用。所以,毕业生就业见习这项工作既要考虑到社会效益,也要遵循劳动力市场规律。人才服务机构在实施就业见习计划时,就要多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在人职匹配上多下工夫。例如,可在举办见习招聘会前,广泛征集企业见习岗位需求,在政府指定就业网上预先发布需求信息,加大宣传力度,组织毕业生网上报名,用人单位则可以在后台对毕业生的简历信息进行汇总初筛,再通知合格人员到见习招聘会现场进行面试,从而提升现场招聘会的供需对接质量。
(二)注重不同地区、行业的平衡发展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是一项政策性很强,涉及面很广的工作,工业化进程差异,城镇化程度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区域发展政策的差异等,都会对就业见习计划产生直接的影响。目前,我省东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西北部地区,所以在已经开展的五期就业见习活动中,东南部地区的效果要远远大过西北部地区的效果。地区如此,行业也如此。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效果要远低于第三产业。而且第三产业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等行业中用人单位占主动,而在商业、餐饮业、社会服务业、货物运输及仓储业等行业中,用人单位就比较被动。所以,我们在开展见习工作时,除了考虑属地管理和就近原则,还应当注意各地区之间和相关行业的协调发展,加强见习供求的动态平衡。
(三)加强就业见习基地建设
截至2013年8月,我省共建立11批151家省级见习基地。其中,有5家企业被人社部批准为国家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单位。这些基地对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见习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毕业生年年增多,示范性见习基地,特别是省、市两级的示范性见习基地的建设需要进一步推进。在建设见习基地时,要制定工作计划,细化推进步骤,加大经费保障,精心组织实施。对省、市级见习基地进行全面考核评估,通过制定新标准,强化跟踪管理,吸纳有大量毕业生需求的企业作为新的见习基地,定期清退那些达不到见习基地管理要求,尤其是近年来都没有吸纳毕业生见习的基地。
(四)完善就业见习经费保障制度
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和财政部门的沟通协作,适当提高就业见习计划生活补贴标准,尤其是三明、南平、龙岩、宁德等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的地市,经费补助本来就偏低,更要适量倾斜。要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健全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同时加大投入建立统一的见习基地管理数据库,完善省、市(区)、县三级数据采集,丰富见习管理服务平台功能,新建基地申报管理模块,建立统一的见习岗位和见习基地数据格式。
此外,建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对吸纳见习毕业生较多的企业在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就业见习工作。
总之,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自实施5年以来,在促进毕业生就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需要政府、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等多方通力协作进行逐步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福建省“三年三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闽人发〔2009〕58号)
[2]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专报.2013第9期
[3]秦建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运行状况调查分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6):74-79
[4]叶文燕.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东方教育.2013(10):35
【关键词】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173-01
一、问题产生的背景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情势下,2004年,我国推出了一项全新的促进毕业就业的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该计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用人单位提供岗位,政府搭建平台,提供保障服务,而毕业生利用见习平台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通过见习,将毕业生职业体验过程进行延伸和强化,以达到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促进顺利就业的目的。
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署实施“三年百万”就业见习计划后,當年6月,福建省开始启动“三年三万”就业见习计划,每年组织100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其中省级计划1000名,由省公务员局组织实施,市级计划9000名,由各设区市公务员局组织实施。计划规定:参加对象为毕业三年内离校未就业的省内高校和省外高校福建生源毕业生,见习期限为三个月。主要依托省级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和有关省属人才服务机构组织实施。为了激励企业和毕业生的积极性,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从就业专项经费中,按每名见习毕业生800元/月标准,向见习单位拨付由其垫支的应由省级财政承担的生活补贴部分,补助3个月,2012年开始,补贴标准提高到800元/人/月,并给见习毕业生统一办理10元/人标准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据统计,三年来,全省提供就业见习岗位5.3万多个;39661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其中21172名高校毕业生被见习单位留用,留用率为53.4%,成效显著。
二、存在的问题
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虽然取得较大成绩,于此同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一)供需对接存在结构性矛盾。
见习招聘会现场虽然人头攒动,但是对于招聘的效果,企业满意度不高。见习单位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见习单位申报的见习岗位大多为工科类紧缺专业,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专业更多为文科类的长线专业,供需结构矛盾突出。加上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高、离校后分散等原因,造成见习岗位与毕业生匹配困难。
(二)地区差异化明显。
东南沿海地区的见习计划效果明显高于内地,内地的企业认为优惠政策力度不够,见习单位参与见习的积极性不高,不愿花费过多的精力和财力培养人才。
(三)见习补贴政策落实力度有待加强。
我省部分地方由于财政困难,见习经费投入少,毕业生生活补贴标准低,起不到生活保障作用。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只面向本地户籍见习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补贴,影响了见习基地接收非本地户籍见习生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完善就业见习计划的对策建议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推动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的施行,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完善。
(一)逐步提升见习对接质量
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后,见习单位的留用率是衡量见习效果的重要指标。用人单位都是从实际用人需求的角度出发,择优录用。所以,毕业生就业见习这项工作既要考虑到社会效益,也要遵循劳动力市场规律。人才服务机构在实施就业见习计划时,就要多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在人职匹配上多下工夫。例如,可在举办见习招聘会前,广泛征集企业见习岗位需求,在政府指定就业网上预先发布需求信息,加大宣传力度,组织毕业生网上报名,用人单位则可以在后台对毕业生的简历信息进行汇总初筛,再通知合格人员到见习招聘会现场进行面试,从而提升现场招聘会的供需对接质量。
(二)注重不同地区、行业的平衡发展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是一项政策性很强,涉及面很广的工作,工业化进程差异,城镇化程度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区域发展政策的差异等,都会对就业见习计划产生直接的影响。目前,我省东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西北部地区,所以在已经开展的五期就业见习活动中,东南部地区的效果要远远大过西北部地区的效果。地区如此,行业也如此。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效果要远低于第三产业。而且第三产业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等行业中用人单位占主动,而在商业、餐饮业、社会服务业、货物运输及仓储业等行业中,用人单位就比较被动。所以,我们在开展见习工作时,除了考虑属地管理和就近原则,还应当注意各地区之间和相关行业的协调发展,加强见习供求的动态平衡。
(三)加强就业见习基地建设
截至2013年8月,我省共建立11批151家省级见习基地。其中,有5家企业被人社部批准为国家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单位。这些基地对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见习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毕业生年年增多,示范性见习基地,特别是省、市两级的示范性见习基地的建设需要进一步推进。在建设见习基地时,要制定工作计划,细化推进步骤,加大经费保障,精心组织实施。对省、市级见习基地进行全面考核评估,通过制定新标准,强化跟踪管理,吸纳有大量毕业生需求的企业作为新的见习基地,定期清退那些达不到见习基地管理要求,尤其是近年来都没有吸纳毕业生见习的基地。
(四)完善就业见习经费保障制度
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和财政部门的沟通协作,适当提高就业见习计划生活补贴标准,尤其是三明、南平、龙岩、宁德等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的地市,经费补助本来就偏低,更要适量倾斜。要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健全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同时加大投入建立统一的见习基地管理数据库,完善省、市(区)、县三级数据采集,丰富见习管理服务平台功能,新建基地申报管理模块,建立统一的见习岗位和见习基地数据格式。
此外,建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对吸纳见习毕业生较多的企业在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就业见习工作。
总之,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自实施5年以来,在促进毕业生就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需要政府、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等多方通力协作进行逐步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福建省“三年三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闽人发〔2009〕58号)
[2]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专报.2013第9期
[3]秦建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运行状况调查分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6):74-79
[4]叶文燕.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东方教育.2013(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