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晨一醒来,窗外就淅沥下着雨,信手从书柜里翻找几本旧书来看,《伍尔芙日记选》落入我的手中。这位20世纪上半叶多产的作家似乎没有更多地遭受创作空虚的困扰,她的苦痛在别处,那就是:“生活为什么总是像在悬崖边羊肠小道上的感觉?”她始终走不出这个困境,终于在一天早上独自离家,在一条叫做罗德美尔的河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想起张爱玲的结局,想她为什么没有像伍尔芙那样选择结束自己,而是等待生命结局的自然来临。张爱玲的晚年孤独寂寞,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她甚至不和任何一个熟人朋友往来。她心中肯定也有苦楚,但她没有像伍尔芙那样说出来,而是密封在心中。她在晚年几乎没有写作,我相信她同样有一个巨大的“结”。
1972年,川端康成在获诺贝尔奖两年后自杀了。据说,除了三岛由纪夫的自杀对他造成打击外,他自身的生活也充满了无法规避的虚无感和对死亡的宿命感。平时的他完全依靠安眠药过日子,离开药物几乎无法生活,这种情景对于视写作为生命的川端康成来说是残忍的,他曾说:“我什么时候能毅然自杀呢?”可见其内心的挣扎之苦。最后,他终于在盥洗室里口含煤气管自尽,结束了生的痛苦。
再看一百多年前的梭罗,他一生与孤独结伴,认为没有比孤独更好的伴侣了。1845年的一天,他单身只影拿了一柄斧头,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独居两年后才回到康城。他曾说,他要逃避的是现在。后来他死于肺病,留下了39本寂寞的日记,做了自己25年纪录片的起草者。一个人要承受多大的孤独才能25年如一日地对着纸张倾吐自己的思想和心绪啊。
我的思路停留在这些人物上,徘徊不去,他们显然都在面临着人生的某种困境。伍尔芙和川端康成用自杀来解脱肯定需要勇气,但张爱玲和梭罗对生命的坚持,则需要更加巨大的勇气。因为后者敢于放弃什么,放弃之后依然坚持活下去。我曾经说过要与生活和解,说到底就是与自己和解。然而,这对某些人来说并非易事——那是在放弃什么之后,依然有生的勇气,有快乐的勇气,这也许是更高一层的境界吧。
我觉得头发有些长,似乎没了型,于是打算出去走走,然后去发廊修整头发,也许潜意识中是想通过整理头发抵达思想的明晰吧。
摘自《深圳晚报》
编辑/静眉
我想起张爱玲的结局,想她为什么没有像伍尔芙那样选择结束自己,而是等待生命结局的自然来临。张爱玲的晚年孤独寂寞,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她甚至不和任何一个熟人朋友往来。她心中肯定也有苦楚,但她没有像伍尔芙那样说出来,而是密封在心中。她在晚年几乎没有写作,我相信她同样有一个巨大的“结”。
1972年,川端康成在获诺贝尔奖两年后自杀了。据说,除了三岛由纪夫的自杀对他造成打击外,他自身的生活也充满了无法规避的虚无感和对死亡的宿命感。平时的他完全依靠安眠药过日子,离开药物几乎无法生活,这种情景对于视写作为生命的川端康成来说是残忍的,他曾说:“我什么时候能毅然自杀呢?”可见其内心的挣扎之苦。最后,他终于在盥洗室里口含煤气管自尽,结束了生的痛苦。
再看一百多年前的梭罗,他一生与孤独结伴,认为没有比孤独更好的伴侣了。1845年的一天,他单身只影拿了一柄斧头,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独居两年后才回到康城。他曾说,他要逃避的是现在。后来他死于肺病,留下了39本寂寞的日记,做了自己25年纪录片的起草者。一个人要承受多大的孤独才能25年如一日地对着纸张倾吐自己的思想和心绪啊。
我的思路停留在这些人物上,徘徊不去,他们显然都在面临着人生的某种困境。伍尔芙和川端康成用自杀来解脱肯定需要勇气,但张爱玲和梭罗对生命的坚持,则需要更加巨大的勇气。因为后者敢于放弃什么,放弃之后依然坚持活下去。我曾经说过要与生活和解,说到底就是与自己和解。然而,这对某些人来说并非易事——那是在放弃什么之后,依然有生的勇气,有快乐的勇气,这也许是更高一层的境界吧。
我觉得头发有些长,似乎没了型,于是打算出去走走,然后去发廊修整头发,也许潜意识中是想通过整理头发抵达思想的明晰吧。
摘自《深圳晚报》
编辑/静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