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在旅途
在歌剧舞台上“复活”的江姐,是一个永恒的美丽形象。2月28日,空政文工团将在国家大剧院第四次复排上演歌剧《江姐》。有着一张娃娃脸的第五代江姐王莉,将为观众塑造一个既亲切又新鲜、一个满怀人性会爱会恨、充满生命活力的江姐。
王莉的第一个歌剧角色,是在2003年大学生艺术节上出演中国音乐学院编排的歌剧《原野》中的金子;而她的第一个西洋歌剧角色,还是2003年,在中央歌剧院与法国联合制作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扮演女主角(B组)——木偶人奥林匹娅。“那是‘碰’来的机会。当时我还在中国音乐学院上学,因为有同学参加考试,我跟着去玩玩。他们让我上去试一试,我也没有准备曲目,唱了一首格什温的《夏日时光》和雷哈尔的《微笑的王国》,结果一周后法国专家竟只选上了我一个人。”王莉在《霍夫曼的故事》中的表现不负众望,十分出色,甚至让A组演员感受到来自新人到压力。
“我觉得老天爷很公平,他给了你天生的条件,但你一定要学会选择,更要学会拒绝。”王莉对自己已有了清醒的认识。2001年,王莉参加德国“新声音”声乐比赛并获得了“国际最佳音色奖”,随即得到在德国参加大师班课程的邀请,大师班结业后可以自动留德深造,“但我还是回来了。”
王莉总觉得这一辈年轻人还肩负着改变人们对美声唱法一些旧观念的担子,以往人们总认为美声唱法就是飚高音,但咬不清楚唱词,“这其实不是听众的问题,而是中国的美声还没有很好结合母语演唱。”王莉认为,既然选择了在国内发展,就一定要下工夫唱好中国歌,要对自己的母语有自信,要为自己的母语服务,“我们中文就是这样方方正正抑扬顿挫,必须学好如何通过语言、声音去表达情感内涵”。
单看外表,王莉同人们熟悉的女英雄形象确实存在一定差距。25岁的她,天生一张欢喜稚嫩的娃娃脸,“我可能是长相和气质与江姐相差最大的一个了。但是,当我最终站在舞台上,我感觉自己却最像江姐,所以我现在成了三个江姐中的A角。”王莉对角色准确的理解和表达,最终弥补了外形上的差距。
“我希望‘80后’能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歌剧的精髓,在21世纪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女人,而不仅仅是英雄式脸谱化的江姐。”如何排除江姐的“脸谱”?需要转换视角来观察和体验,“我觉得,江姐除了理想信念忠贞不渝,还对丈夫和孩子充满了深爱。我相信这是合理的人性体现”。王莉听渣滓洞纪念馆的老馆长讲述,当初,江姐知道丈夫死讯后,几乎成了祥林嫂,逢人便讲她与丈夫的恩爱往日。“这更坚定了我的想法,江姐对国民党的仇恨很大程度上是缘于亲人和战友的被害”。当时江姐被捕入狱,很多人都认为她会承受不住丧夫和酷刑的双重打击,但事实是,有人相继叛变,而江姐受刑最多却坚贞不屈,这让王莉颇为感慨。王莉毕竟是一个初出茅庐没有多少人生体验的女孩子,仅凭想象是找不到江姐那份豪情和忠贞的动力源泉的。正是老馆长的这段故事使她信服,“江姐首先是个女人、妻子、母亲,其次才是党员、战士。舞台上的江姐,是狱中所有优秀共产党员的缩影,她既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又是一个艺术形象,而我所要表现的江姐,是个敢作敢为,真实而有说服力的人。”
王莉觉得最幸运的就是前四代江姐也都对她关爱有加、悉心指导。“我们排了三四个月,我的嗓子也哑了三四次”。她是那种排练时全副投入的人,始终放开了嗓子唱。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演出,要求不用扩音设备,《江姐》又是一部连说带唱的歌剧,道白比歌唱更费嗓子和气力,对王莉来讲,《江姐》是她必须挑战的高度。
王莉希望有一天能去歌剧故乡唱《茶花女》,“那是我梦寐以求的角色,她将使我达到自己声音条件的至高境界。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为最好的薇奥丽塔。” ■
在歌剧舞台上“复活”的江姐,是一个永恒的美丽形象。2月28日,空政文工团将在国家大剧院第四次复排上演歌剧《江姐》。有着一张娃娃脸的第五代江姐王莉,将为观众塑造一个既亲切又新鲜、一个满怀人性会爱会恨、充满生命活力的江姐。
王莉的第一个歌剧角色,是在2003年大学生艺术节上出演中国音乐学院编排的歌剧《原野》中的金子;而她的第一个西洋歌剧角色,还是2003年,在中央歌剧院与法国联合制作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扮演女主角(B组)——木偶人奥林匹娅。“那是‘碰’来的机会。当时我还在中国音乐学院上学,因为有同学参加考试,我跟着去玩玩。他们让我上去试一试,我也没有准备曲目,唱了一首格什温的《夏日时光》和雷哈尔的《微笑的王国》,结果一周后法国专家竟只选上了我一个人。”王莉在《霍夫曼的故事》中的表现不负众望,十分出色,甚至让A组演员感受到来自新人到压力。
“我觉得老天爷很公平,他给了你天生的条件,但你一定要学会选择,更要学会拒绝。”王莉对自己已有了清醒的认识。2001年,王莉参加德国“新声音”声乐比赛并获得了“国际最佳音色奖”,随即得到在德国参加大师班课程的邀请,大师班结业后可以自动留德深造,“但我还是回来了。”
王莉总觉得这一辈年轻人还肩负着改变人们对美声唱法一些旧观念的担子,以往人们总认为美声唱法就是飚高音,但咬不清楚唱词,“这其实不是听众的问题,而是中国的美声还没有很好结合母语演唱。”王莉认为,既然选择了在国内发展,就一定要下工夫唱好中国歌,要对自己的母语有自信,要为自己的母语服务,“我们中文就是这样方方正正抑扬顿挫,必须学好如何通过语言、声音去表达情感内涵”。
单看外表,王莉同人们熟悉的女英雄形象确实存在一定差距。25岁的她,天生一张欢喜稚嫩的娃娃脸,“我可能是长相和气质与江姐相差最大的一个了。但是,当我最终站在舞台上,我感觉自己却最像江姐,所以我现在成了三个江姐中的A角。”王莉对角色准确的理解和表达,最终弥补了外形上的差距。
“我希望‘80后’能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歌剧的精髓,在21世纪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女人,而不仅仅是英雄式脸谱化的江姐。”如何排除江姐的“脸谱”?需要转换视角来观察和体验,“我觉得,江姐除了理想信念忠贞不渝,还对丈夫和孩子充满了深爱。我相信这是合理的人性体现”。王莉听渣滓洞纪念馆的老馆长讲述,当初,江姐知道丈夫死讯后,几乎成了祥林嫂,逢人便讲她与丈夫的恩爱往日。“这更坚定了我的想法,江姐对国民党的仇恨很大程度上是缘于亲人和战友的被害”。当时江姐被捕入狱,很多人都认为她会承受不住丧夫和酷刑的双重打击,但事实是,有人相继叛变,而江姐受刑最多却坚贞不屈,这让王莉颇为感慨。王莉毕竟是一个初出茅庐没有多少人生体验的女孩子,仅凭想象是找不到江姐那份豪情和忠贞的动力源泉的。正是老馆长的这段故事使她信服,“江姐首先是个女人、妻子、母亲,其次才是党员、战士。舞台上的江姐,是狱中所有优秀共产党员的缩影,她既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又是一个艺术形象,而我所要表现的江姐,是个敢作敢为,真实而有说服力的人。”
王莉觉得最幸运的就是前四代江姐也都对她关爱有加、悉心指导。“我们排了三四个月,我的嗓子也哑了三四次”。她是那种排练时全副投入的人,始终放开了嗓子唱。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演出,要求不用扩音设备,《江姐》又是一部连说带唱的歌剧,道白比歌唱更费嗓子和气力,对王莉来讲,《江姐》是她必须挑战的高度。
王莉希望有一天能去歌剧故乡唱《茶花女》,“那是我梦寐以求的角色,她将使我达到自己声音条件的至高境界。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为最好的薇奥丽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