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为何难以流行?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ds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声
  
  流行歌曲又称通俗歌曲,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俗、顺口、贴近生活,具有群众性,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喜闻乐听。近年来,流行歌曲的产量大增,虽也有些歌迷“抢购”,但能够真正在广大群众中流行的歌曲又有几支?那么,眼下的流行歌曲难于流行的原因何在?
  一、题材狭窄。近日,我在书摊上买了一本《金曲珍品》歌曲集(全是流行歌曲),共有153首歌曲,而爱情题材方面的就有141首。无独有偶,又见一些流行歌手出版发行的歌碟,以及电视屏幕上看到、听到的流行歌曲,也是清一色的爱情歌曲。而且这些爱情歌曲的情调基本都是伤感、悲伤、哭泣、低沉的。似乎流行歌曲就等于爱情歌曲,爱情歌曲就等于悲伤、流泪。其实,生活本来就是五彩缤纷的。即或说爱情,也应该是五花八门的,怎么会一同走进一个狭窄的圈子里。当然,一般来说,流行歌曲比较长于对爱情题材及其伤感情绪方面的选择、开掘、表述、入情。但万人一面、千歌一曲,与万紫千红、绚丽多姿的生活图景显得格格不入、互不相融。
  二、旋律不动听。动听的歌一定是源于生活,发自内心的。你听李春波的《小芳》,把一位知青与农村姑娘的爱情故事,描绘得有声有色。你听乔羽、谷建芬的《思念》、三毛、李泰祥的《橄榄树》,无不靠的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而歌,感人至深,流传开来,理所当然。而现在的有些流行歌曲,闻不到生活气息,感不到真情实感,都喜欢在旋律上去探奇、“创新”,不顺畅的音程流动,不恰当的浅吟低唱,不相配的说唱相兼,惺惺作态,假现深情。这样的歌,一般产生于作者的自我勾勒及其自己的内心情绪,而与作品真正的“主人公”及其生活情景相去远矣。怪异的曲调,不好听的旋律,管你说新潮也好,说时尚也好,总之不能打动老百姓的心,大家听不懂,听不惯,怎能为之传唱呢?旋律和节奏是歌曲作品两大要素,但总的说来,旋律比之节奏应该是更难出新的。流行歌曲在节奏的创新上确有成就,佳品不少,但仅凭着节奏出新而轻视旋律动听的现状,值得流行歌曲作者深而思之。没有好的旋律,只靠节奏的新、异,弄得不好,恐怕会成为打击乐器节目的另一品种。
  三、缺乏民族情。不管怎样说,流行歌曲终归是要唱给国人听的。对民族、民间音乐不屑一顾,对流行歌曲的创作者和演唱都是不利的。有的人总认为民族、民间音乐就是老套、古板、原始、难听,与时代不合拍,这些片面的成见,使流行歌曲民族化的正确道路无法通行。须知,中国的流行歌曲不走自己的路,始终是没有出路的。学港台的流行音乐风格是可以的,但应限于借鉴,切不可照搬。“西北风”的成功可作佐证。赵季平的《红高梁》《水浒》《乔家大院》的音乐广为传唱,应该说民族、民间音乐在中间起了很大的作用。像《乔家大院》的音乐,取材于山西梆子戏的一个特性音调经变化、发展,铸成新曲。能说它老套、原始、难听吗?所以,流行歌曲作家们应多多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深入的学习、探研,从中吸取自己所需的“材料”,进而发展、变化、创新,独具特色的流行歌曲就有望产生。
  ■
其他文献
新书架    陕西籍戏曲音乐家马凌元继独立编著《秦腔打击乐》后,又将其姊妹篇《秦腔打击乐入门与理论研究》一书交由陕西旅游出版社付梓上市。  全书划为三部分:演奏入门――讲解秦腔舞台上担任主奏的鼓板、梆子、铙钹、钩锣、手锣、战鼓的基本演奏方法,并编有练习谱例,鼓板和梆子的练习谱例以唱腔六大板式为主,选编了《赵氏孤儿》《三滴血》《窦娥冤》等秦腔戏迷熟悉的剧目中近30段唱腔伴奏谱;理论研究辑录作者发表的
期刊
音教关注    编者按:新春过后,各个艺术院校相继开始招生,火爆的考试场景陆续上演。然而,在这番热闹背后,很多人来不及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在学校里究竟能学到什么,毕业后出路如何?近年来,关于扩招带来的话题一直没有停止,各种说法褒贬不一。新局面带来的新问题,需要认真梳理和对待。本期刊发两篇文章,呼吁专业音乐院校保持头脑清晰,顺势而变,为学子更好学习创造必要条件。    在扩招前的上个世纪,单科型专
期刊
爱乐之友    为3月3日至8日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的管风琴音乐周热身的帷幕已拉开,2月中旬到3月初,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沈凡秀利用三个周末连续举行管风琴系列讲座。这三场管风琴讲座针对不同层次听众,精心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演奏曲目,涵盖了从巴洛克时期(1600-1750)到20世纪初不同时期的管风琴作品。其间还穿插了对管风琴机械原理和发展历史的基本知识介绍,以及对不同演奏形式的现场讲解,最后还预留了与听众
期刊
每周连载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对于80高龄的郎毓秀来说更是硕果累累。有人提议开一个盛大的学生音乐会,来展示她毕生心血换来的成果。但她却谢绝了,她说:“我的学生,唱得好的,已七十多岁,老了,年轻的不成熟。当然年轻的也有唱得好的,但他们学习的前期,都有其他老师花过功夫,我不能贪天之功为己功,让他们专做我的学生而上台”。  这位老艺术家的言语,多么令人感动。对照目前艺坛上一些名家,巴不得将条件好的、
期刊
由词作家魏德泮作词、作曲家谷建芬作曲的少儿歌曲《读唐诗》,两年来在北京等多个城市的“中华古诗词歌曲演唱会”中频频演出,在许多小学生中传唱(包括台湾高雄与福州小朋友同台演唱),深受欢迎。此歌2007年先后荣获文化部、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国文联等七部委联办的“全国少儿歌曲电视演唱大赛”创作金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中国音协“中国音乐金钟奖”,可谓众望所归。  魏德泮是中国音协理事、福建
期刊
休闲时空    元宵节一过,乡村浓浓的年味开始消散。此时,春意勃发,万物复苏,农家人早已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开始建房盖屋,修渠引水……于是,在宁静的村庄里,夯歌声声,曲调高亢,婉转动听,爆发出一种力量之美。  家乡盖房,一般选在开春之时,天晴,少雨。每年春天,乡村沃野上就像没有组织的赛歌场,这里刚刚唱罢,那里歌声又起。似乎,夯歌不仅仅是劳动的宣泄,还渲染着一种吉祥,氤氲着一种企盼。  夯,是四根扁
期刊
对话    歌曲是能被群众接受的最广泛的音乐形式,应该坚持可听性。当下的歌曲不缺作品,而缺精品,尤其缺家喻户晓、广为传唱的歌曲精品。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一方面需要作者沉下心,走入生活,克服浮躁情绪,观察了解生活,写出真正进入人心灵的、短小精悍的歌曲精品。另一方面,客观上也有原因,现在的晚会都是明星轮台,一人就唱一首,都想唱大曲目,比难度,创作者根据演员的要求创作的歌曲越来越复杂,再加上
期刊
心 语    2007年12月4日,当我在《北京晚报》上看到甲丁撰写的悼念文章后才最终确认了军旅作曲家生茂老师因病辞世的消息。  追忆生茂老师的音乐人生,一股由然而生的酸楚和伤感更让我增加了对他的怀念和崇敬。这种心情除了喜爱他的歌曲以外,还有一种与众不同情感。其一,生茂老师的夫人曾经是我上初中时的班主任。当时,每每听到他的音乐作品时,总免不了要向别人炫耀一下:“这是我老师的爱人创作的歌曲”。其二,
期刊
           
期刊
我公司有独家自创的音乐排版技术,有十余年音乐图书排版的丰富经验,有相当规模的排版能力及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可排各类简谱、五线谱,如:歌曲、重唱、合唱、钢琴、提琴、交响乐总谱,各类民乐的独奏、重奏、合奏总谱以及吉他谱等,可排出任何高难度的现代派乐谱及图、文、谱混排书籍。符号库丰富,形状美观。十余年来已为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排版上百个乐谱品种。并为国家级期刊《音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