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写意性工笔人物的语言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本文就写意性工笔人物的语言进行了深入阐述,并通过创新性绘画语言表达创作者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写意性;工笔人物;语言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199-01
在中国画中,“写意”是一种非常具有特色的语体形式,代表着中国画独有的传统美学意识。“写意”主要是将那些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意境通过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写意表达,创造者想要通过绘画表达出来的心声、内涵都能被一一呈现。其既是一种系统的绘画语言形式,也是一种绘画技法。写意性工笔人物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运用是现如今业界人士广为关注的热点,研究写意性工笔人物的语言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造型的写意性
(一)造型观念、意识。与西方绘画相比,中国画自从诞生之处开始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其更是吸取了很多儒家和道家的一些经典思想。儒家思想认为才能和技艺能够调节人的身心,让人的情感表达更加顺畅。儒家的这一观点是中国文化中重道轻器的的主要体现。而重道轻器的观念一直影响着中国画的发展,给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儒家思想相比,道家思想对于中国画的影响可以说更为深远。道家思想中蕴含的“逍遥”的特质能够让画家在绘画的过程中更加无拘无束,在画画的过程中更加容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在这些经典思想的引导下,中国画的创造成为了画家宣泄自己情绪的独特入口,将绘画的意境进行充分的表达。由于中国画从诞生之初开始就受到这些传统思想的影响,因此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现如今的社会背景下,怎样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既保证中国画固有的传统特征,有体现时代的发展趋势是每一个中国画家应该为之认真思考的问题之一。
(二)意象造型。对于任何一门艺术形式而言,其应该既能反映客观现象的本质,又能体现客观现实的共性和个性。这些都需要艺术家花心思、花功夫进行研究才能最终实现。对于中国画的绘画而言,创造者的主观意识可以被称之为“意”,而绘画的对象则可以被称之为“象”。将这二者进行统一整合的过程就是一个表达完整“意象”的过程。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每个画家对于意象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写意”的表达也是更加明确。“写意”是中国画的传统美学观点,其经过山水画和花鸟画的历代画家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达到了顶峰。
因此,在中国画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求“神形兼备”,且必须具备两方面的基本功。第一,描写客观对象形体的造型能力;其二,能够体验对象的精神本质。创造者在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应该认真观察创作对象,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创造出画家期望的意境美。
二、线条的艺术性
(一)线条和造型。与西洋画相比,中国画更加强调物体的固有结构,并将其用自己的画笔将其提炼出来。在最开始的创作中,线条是创作的基本手段,使用线条进行造型是中国画的基本原则。在中国画中,线条最具有表现力,能够最为准确的拿捏绘画对象的特点,将其隐藏的精髓表现出来。一般线条产生的地方就是绘画形体的结构转折处,能够很好的表现形体的轮廓。
同时,在绘画中,物体的质感可以依靠线条进行表现,线条的轻重缓急、粗细比例等都能靠线条进行表现出来。“以线造型”能够很好的塑造形体,进而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工笔画的线条也可以通过节奏、韵律、力度等进行情感表达,每个画家的情感表达方式不同,表现出来的线条也不尽相同。
(二)线条的绘画感。在绘画中,线条能够充分体现创作者的情感,线条的绘画感是创作者才华和实践相互结合的产物。线条的绘画感能够客观表达描写对象,还能表达画家的真情实感。例如,著名画家林风眠就善于用线条表达真情实感,传递自己的创作意图。观察任何一个画家创作的中国画,都可以通过对其画作的观察窥察创造者的精神状态。而在画家先天绘画感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对客观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和不断研究古今中华的画作才能最终实现预期的目标。
三、色彩的观念性
(一)意象色彩观。在中国工笔画中,无论是“臻丽”又或者是“雅正”,其都是对于“意”的一个表达。这里所强调的审美对照与对象的外在环境无关,而是对于内心的关注和强调,在其画面中,其对于客观表象的追求不是很刻意,而是追求所谓的“写意性”。中国当代的工笔画家在进行中国画创作的过程中既有着对中国画的深深眷恋,又有着对现代化绘画的继承和发扬。例如,著名的工笔画家唐力在进行绘画中就非常强调色彩的丰富性,其创作的风格既具有形式美,有具有很强的现代性。
(二)色彩的意境。在工笔绘画中,色彩的意境显得尤为重要。色彩的意境决定了绘画最终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同时,画家在使用颜色的过程中,应该在颜色使用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利用有限的色彩类型表现出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在色彩的意境中,天地间的自然色被称之为天源之色,而画家心目中的颜色被称之为心源之色。对于画家而言,能够色彩表达中传递自己的心灵想法则是颜色意境表达的最高境界。例如,荷兰著名画家梵高就善于用强烈的颜色表达自己激烈的内心情感,彰显自己浓烈的情绪特质。作为画家而言,其必须具备独特的色彩理念,特别是对于工笔画家而言,色彩带给工笔画最终的效果往往是十分强烈的。例如,在著名的敦煌石窟中,图佛国居住的“净土变”色彩就使用了对比鲜明的红色和绿色。这种强烈的对比让画作的意境呼之欲出,更能表现创作者的创作意图。
但是对于写意工笔人物画而言,色彩的表达一直是创作的一个难点。画家应该在创作中吸取各种有效信息,在加入一些现代化绘画的表现技巧,并在创作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思路创造出适合自己画作的色彩意境。
结束语
写意性工笔人物画的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其不仅体现在造型、色彩上,还体现在外在形式之上。对于“写意性”的研究,工笔人物画必须具备相应的表达意境。因此,不管工笔人物画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其所表现出来的“写意性”始终应该成为创造的根本,所表现出来的仅仅是在手法上的差异性而已。
参考文献:
[1]彭露. 关于工笔人物画中“写意精神”的思辨与探求[D].湖北美术学院,2008.
[2]黄兆权. 写意性工笔人物的语言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
[3]魏治明. 试论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D].安徽大学,2012.
[4]杨斌. 当代工笔人物画中写意精神的表达[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5]李雪梅. 工笔画创作中写意语境的营造[D].首都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写意性;工笔人物;语言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199-01
在中国画中,“写意”是一种非常具有特色的语体形式,代表着中国画独有的传统美学意识。“写意”主要是将那些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意境通过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写意表达,创造者想要通过绘画表达出来的心声、内涵都能被一一呈现。其既是一种系统的绘画语言形式,也是一种绘画技法。写意性工笔人物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运用是现如今业界人士广为关注的热点,研究写意性工笔人物的语言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造型的写意性
(一)造型观念、意识。与西方绘画相比,中国画自从诞生之处开始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其更是吸取了很多儒家和道家的一些经典思想。儒家思想认为才能和技艺能够调节人的身心,让人的情感表达更加顺畅。儒家的这一观点是中国文化中重道轻器的的主要体现。而重道轻器的观念一直影响着中国画的发展,给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儒家思想相比,道家思想对于中国画的影响可以说更为深远。道家思想中蕴含的“逍遥”的特质能够让画家在绘画的过程中更加无拘无束,在画画的过程中更加容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在这些经典思想的引导下,中国画的创造成为了画家宣泄自己情绪的独特入口,将绘画的意境进行充分的表达。由于中国画从诞生之初开始就受到这些传统思想的影响,因此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现如今的社会背景下,怎样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既保证中国画固有的传统特征,有体现时代的发展趋势是每一个中国画家应该为之认真思考的问题之一。
(二)意象造型。对于任何一门艺术形式而言,其应该既能反映客观现象的本质,又能体现客观现实的共性和个性。这些都需要艺术家花心思、花功夫进行研究才能最终实现。对于中国画的绘画而言,创造者的主观意识可以被称之为“意”,而绘画的对象则可以被称之为“象”。将这二者进行统一整合的过程就是一个表达完整“意象”的过程。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每个画家对于意象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写意”的表达也是更加明确。“写意”是中国画的传统美学观点,其经过山水画和花鸟画的历代画家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达到了顶峰。
因此,在中国画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求“神形兼备”,且必须具备两方面的基本功。第一,描写客观对象形体的造型能力;其二,能够体验对象的精神本质。创造者在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应该认真观察创作对象,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创造出画家期望的意境美。
二、线条的艺术性
(一)线条和造型。与西洋画相比,中国画更加强调物体的固有结构,并将其用自己的画笔将其提炼出来。在最开始的创作中,线条是创作的基本手段,使用线条进行造型是中国画的基本原则。在中国画中,线条最具有表现力,能够最为准确的拿捏绘画对象的特点,将其隐藏的精髓表现出来。一般线条产生的地方就是绘画形体的结构转折处,能够很好的表现形体的轮廓。
同时,在绘画中,物体的质感可以依靠线条进行表现,线条的轻重缓急、粗细比例等都能靠线条进行表现出来。“以线造型”能够很好的塑造形体,进而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工笔画的线条也可以通过节奏、韵律、力度等进行情感表达,每个画家的情感表达方式不同,表现出来的线条也不尽相同。
(二)线条的绘画感。在绘画中,线条能够充分体现创作者的情感,线条的绘画感是创作者才华和实践相互结合的产物。线条的绘画感能够客观表达描写对象,还能表达画家的真情实感。例如,著名画家林风眠就善于用线条表达真情实感,传递自己的创作意图。观察任何一个画家创作的中国画,都可以通过对其画作的观察窥察创造者的精神状态。而在画家先天绘画感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对客观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和不断研究古今中华的画作才能最终实现预期的目标。
三、色彩的观念性
(一)意象色彩观。在中国工笔画中,无论是“臻丽”又或者是“雅正”,其都是对于“意”的一个表达。这里所强调的审美对照与对象的外在环境无关,而是对于内心的关注和强调,在其画面中,其对于客观表象的追求不是很刻意,而是追求所谓的“写意性”。中国当代的工笔画家在进行中国画创作的过程中既有着对中国画的深深眷恋,又有着对现代化绘画的继承和发扬。例如,著名的工笔画家唐力在进行绘画中就非常强调色彩的丰富性,其创作的风格既具有形式美,有具有很强的现代性。
(二)色彩的意境。在工笔绘画中,色彩的意境显得尤为重要。色彩的意境决定了绘画最终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同时,画家在使用颜色的过程中,应该在颜色使用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利用有限的色彩类型表现出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在色彩的意境中,天地间的自然色被称之为天源之色,而画家心目中的颜色被称之为心源之色。对于画家而言,能够色彩表达中传递自己的心灵想法则是颜色意境表达的最高境界。例如,荷兰著名画家梵高就善于用强烈的颜色表达自己激烈的内心情感,彰显自己浓烈的情绪特质。作为画家而言,其必须具备独特的色彩理念,特别是对于工笔画家而言,色彩带给工笔画最终的效果往往是十分强烈的。例如,在著名的敦煌石窟中,图佛国居住的“净土变”色彩就使用了对比鲜明的红色和绿色。这种强烈的对比让画作的意境呼之欲出,更能表现创作者的创作意图。
但是对于写意工笔人物画而言,色彩的表达一直是创作的一个难点。画家应该在创作中吸取各种有效信息,在加入一些现代化绘画的表现技巧,并在创作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思路创造出适合自己画作的色彩意境。
结束语
写意性工笔人物画的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其不仅体现在造型、色彩上,还体现在外在形式之上。对于“写意性”的研究,工笔人物画必须具备相应的表达意境。因此,不管工笔人物画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其所表现出来的“写意性”始终应该成为创造的根本,所表现出来的仅仅是在手法上的差异性而已。
参考文献:
[1]彭露. 关于工笔人物画中“写意精神”的思辨与探求[D].湖北美术学院,2008.
[2]黄兆权. 写意性工笔人物的语言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
[3]魏治明. 试论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D].安徽大学,2012.
[4]杨斌. 当代工笔人物画中写意精神的表达[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5]李雪梅. 工笔画创作中写意语境的营造[D].首都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