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泳名家经典诗文 提高学生历史素养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ushan10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诵读经典诗文,将大大促进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净化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经典诗文诵读 历史素养中华文化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几乎每天早自修,或者上课预备铃响过之后,你都可以听到我们班同学诗歌朗诵的声音,而且朗诵的都是朗朗上口的经典诗文。经典诗文的诵读,已经成为我们班学生历史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积累,每周考查,每月比赛,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既增长知识,又陶冶情操,还提高历史素养,弘扬民族文化,真是一举多得。
  说起经典诗文的诵读,其实还有个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完整过程呢!
  一、生根——蓦然醒悟,传承华夏文化
  “泱泱大国五千载,浩浩历史春秋迹,荡荡文明何所在,朗朗书声得以传。古人凡有志于学,概莫不自读经始。讴鸣文辞,必神凝气静;诵读经典,则意诚心正。启智发蒙,可识物本末,除愚长才,自穷事极理。凝神静气令人全神贯注;诚意正心令人立志于学;晓物知理而后见聪明,终不惑于万物之变也……”(《前王经典诵读本序文》)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它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的文化所无法比拟的,它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及它所包蕴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诵读它,可以增加语言积累,提高历史素养;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启迪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
  2006年9月13日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历史课程标准》也提出:学校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由此可见让孩子从小诵读经典诗文,是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为文化传播者的老师,在诵读经典诗文、传承中华文明方面有着重大的责任和重要意义!经典诗文的诵读与引导,是社会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传播与发扬中华经典诗文,教师义不容辞。
  为此,静心思考,在学生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已迫在眉睫。我便设法寻找资源,制定诵读方案,决定先从唐诗入手,通过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收集大量唐诗。《游子吟》、《春夜喜雨》、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芙蓉楼送辛渐》、《出塞》 、《凉州词》、《七步诗》、《墨梅》、《竹石》、《石灰吟》、《示儿》……师生一起诵读,一起领略唐诗的美妙意境。
  除此之外,利用每个假期诵读适量的明清小说,如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传》等等。在这种经典诵读中,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像我们的古人一样接受语言文字的滋养,奠定雄厚的历史基础。
  二、发芽——认准目标,引导激发兴趣
  确定目标之后,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参照利用别人已经总结出来的经验,少走弯路,发现“激发兴趣——指导方法——引导背诵——摘抄记录——活学活用”的诵读古诗教学模式比较适用于我们四年级的学生,于是我边探索边运用,具体方法如下。
  (1)激发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是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因此,我们首先注重激发学生自读古诗的兴趣。如在实践的起始阶段,我们给学生讲有关“诗的故事”、“诗坛趣话” ;先读浅显的诗,使学生感到读诗并不难,尝到读诗的甜头,以此来调动学生自读古诗的兴趣。可以先让学生把以前会背的古诗全部背诵给同桌听一听,进行初步的统计;再把同学们接触过,但又不是大家都会的那部分简单诗词抄下来进行背诵,难度不大,背诵起来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自信心一下子就找到了。
  (2)指导方法。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大量诵读古诗文”的关键就是掌握一定的“法”才能完成一定的背诵“量”。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我非常注重导之以“法”,具体分三个层面进行:第一层次:学习古诗,传授方法。第二步:触类旁通,补充悟法。第三步:展示诵读,赏析积累。
  (3)引导背诵。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读诗方法后,我注重引导学生背诵一定量的古诗。一是引导学生总结出一般的背诵方法 。如:熟记诗“头”背诵法、联想画面背诵法、抓诗眼背诵法等,学会了方法,让学生有系列地背。二是引导学生互相背诵、互相考查,同时适当拓展: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含有雪“字”的诗,表达思乡的诗……触类旁通,丰富积累。
  (4)摘抄记录。不管哪一首经典诗文,能历经漫漫历史长河的冲刷洗涤而成为经典被沉淀、积淀下来,在遣词造句方面肯定是下足工夫的,诵读了几遍之后也就能感受哪些句子是朗朗上口的。让学生自己通过诵读,把握语感,找到名句并摘录下来,对表现好的孩子进行表扬,使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起再学的兴趣。重点句能记住了,根据重点句这一诗眼,熟读背诵,难度也就降低了。
  (5)活学活用。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体验,注意创设一定的情境,指导学生在口头表达中、作文中比较恰当地运用古诗。但我们不作过高地要求,不作硬性规定,以免学生望“诗”生畏。实践证明,效果还是不错的,有小部分学生能引用古诗,写出精彩生动的作文,还有部分学生能尝试着写出一些有点诗意的小诗来。
  三、开花——兴趣盎然,诵读水到渠成
  真正让我感觉到孩子的兴致很高的是学生对诗歌的热情高涨。由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结束,一时忙得忘记古诗词积累了,马上有学生提醒,周欣怡同学告诉我说:“杭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开展古诗词背诵比赛啊,我现在一天不背,倒是闷得慌。”朱哲旸同学也悄悄地对我说:“杭老师,如果哪一天我没背诗就上床,会睡不着。”一个偶然的机会也使我看到了经典诗文诵读的新契机,那天,我路过操场,看到孩子们正在一边跳绳,一边唱歌。对,把唱歌改成背经典诗文不是一举两得,寓教于乐了吗?进一步我想到现在孩子所玩的游戏单调乏味,时间又经常被挤走,完全没有我们那一代孩子那么尽情开心。于是,我决定带孩子玩起传统游戏, 像跳皮筋、击鼓传花、跳绳等等,一边玩游戏一边轮流背诵,活动课上就出现了新景观:
  跳皮筋的孩子不再唱:“马兰开花二十一……”,取而代之的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击鼓传花时“不幸”被传上的同学再也不必为自己表演不了好节目而抓耳挠腮、不知所措了,信守拈来就是诗词呀,什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也背得气势磅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也诵出了迷惑后的顿悟。于是乎,孩子们乐也乐了,学也学了,传统的变成新鲜的,新鲜的激起新兴趣。传统游戏、传统文学都得到继承发扬。
  四、结果——运用自如,积淀语言文字
  一个学期的古诗文诵读训练,孩子们受到的熏陶是非常明显的,平时的作文中,孩子们也尝试着运用古诗词。姚天贻在《我的春节》中就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心桃换旧符’每当春节来临之际,人们总是以放鞭炮、贴春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佳节。”开篇点题,中间又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瀑布形火花留给我的深刻印象。”使文章增色不少。朱哲旸在《我最喜爱的植物——梅花 》中写道: “‘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你知道这歌颂的是什么花吗? 是的,这就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花中君子——梅花。”像这样句中有诗,琅琅上口的句子在作文中比比皆是。
  我们的中华民族有着悠悠五千年历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犹如一枝枝文化奇葩,绽放着独特的美丽幽雅。诵读经典诗文,是引导学生提高历史素养,积淀语言文字,正确认识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明的重要途径。经典诵读如清风涤荡校园,于无形中净化着每一个人的心性。半年来,我欣喜地看着,听着,感受着经典带给孩子们的种种欢乐和教益,并时时为身边的一个个小小镜头感动着,可以说,是经典诵读让书香满校园,是经典诵读让孩子们从此受益终身。
  以上是本人在经典诗文诵读的探索实践中的一个真实过程和感受,不管我能不能把学生引进民族文化的殿堂,但我始终坚信:“教授经典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虽长路漫漫,必勇而直前。悠悠历史、扬扬文明,得吾辈而绵延,因吾教而相传。
  功在千秋,验之万岁也。”这条路,我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参考文献:
  [1]《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首》
  [2]《前王经典诵读本序文》 经典诵读网 2005.12
  [3]《历史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孩子会从2岁至4岁出现第一“反抗期”,这种反抗不仅不是坏事,而且对他们的精神发育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无力也不应改变这种现象,但讲究一点艺术,对于正确引导孩子则十分必要。这时幼儿常常表现出不顺从、不满足的情绪,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允许任何人动,对于批评的话,马上会表现出不高兴甚至哭泣。有些心理发育早的幼儿在两岁半时就表现出来。多子女家庭中往往在这时候又生育一个孩子,父母的关心重点转移了,孩子的心理反抗受到
期刊
课文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工具,是学生汲取文学素养的载体,更是学生体验人生、感悟生活的桥梁。对于课文的解读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和途径,而我则我以“深化课文”为目的,采用“创写美文”的形式来达到理解、写作二者兼顾的目的。  自名曰“美文”,实乃小短文,不少于三百字。美文怎么写? 不可盲目,也不可随意,需因“文”而异。老师要研究教材,找好突破口,然后引导学生去读懂、读透课文,如此方能“写”有所获。课文不同,
期刊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在素质教育中和“eepo有效教学”中都占据着十分摘要的地位,它是推动中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也是激发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重要途径。本文就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展开阐述。  关键词:小组 合作学习 素质教育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同时还能提高中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意识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认识到以团队合作
期刊
在教学实践中,每个老师都会遇到后进生的问题。后进生大多数存在学习欲望低、自信心不足、毅力不强、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他们学习的困难会越来越大,而成绩偏差会进一步导致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放弃学习。因此,激发后进学生学习兴趣成为广大的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激发后进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对症下药,开发非智力因素   教育心
期刊
摘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师生关系和谐构建       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亲近尊重老师,才会学习老师的知识,尊敬所学的知识。孔子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热爱学生,秉着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原则教育他
期刊
担任了几年班主任,有一些感悟,与各位交流,不足之处给予批评指正。  一、班主任应用心体贴学生。  记得在一次家行会时发生的一件事。周五晚自习时与所有的学生说开家长会时要求每一个学生家长都到校,若家长不来,周日补课时该名学生回家找家长,家长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回来上课。果然不愿意看到的事发生了,在周六的家长会上,李建楠的家长果然没来。周日补课时,按事先与学生说好的,让他回家找家长了。孩子到家后,家长来
期刊
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它以问题作为一根主线,以问题引入,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问题贯串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问题是问题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采用问题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可
期刊
摘要:用图示法教学能够形象地导出概念之间包容、并列、承递、因果、释义等关系,形成概念体系,引导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从而做到知识与能力的学科内综合甚至学科间综合,符合当前的教改方向。高中历史新教材的每章之首都有引言,它是一章的开始,也是需要注意的重点。它概述本章的大致线索及历史背景,有的就很适合用图示法导读。  关键词:图示法直观性 形象性条理性逻辑性       所谓图示法,即运用简明的文字,
期刊
摘要:在新一轮物理课程改革中,要求大力倡导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教学过程中去,即“在做中学”,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物理教学 提出问题 能力培养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要培养学生
期刊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当我们将“以人为本”作为语文教育教学理念和行动模式的价值选择时。便赋予了语文教育教学创新的价值意义。光明日报曾经刊登过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文章《一名语文教师的困惑与苦恼》,作者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对目前一些中小学校和学生本人对语文课的偏见和不重视提出了质疑。读罢,让人不禁对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感到忧虑。作为语文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