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的动物它们幸福吗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AGUKE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生动物一旦被人类圈养之后,它们会逐渐地依赖人类,渐渐地安于现状,安于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慢慢地丧失了它们的天性。到底是上帝造化世界,还是人类造化世界?
  前段时间,宠物爱好者呼吁拒食猫狗,而非宠物爱好者又持另一种态度,双方各执一词,结果弄得沸沸扬扬,连《人民日报》也为此发表了评论。这里面,蕴含的是动物的福利问题。在此,我们暂且不谈这个,说说那些为我们带来过欢乐的动物的生存状态。
  长久以来,游客到动物园只是为了欣赏一些地球上最美丽、稀有或强大的动物,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们所处的恶劣的生活环境。加拿大摄影师兼电影制片人加斯顿·拉孔布(Gaston Lacombe)致力于纪录片的拍摄,他以一名普通游客的视角,走访了世界五大洲9个国家的动物园,并拍摄下动物园里动物们的生活环境,以此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图片中,有的动物只能待在狭小的水泥围栏里,它们唯一能看到的是围栏周围的植物。围栏里的一些动物甚至无法直立,也不能享受阳光和干净的水。拉孔布对此感到痛心,他说:“有些动物园在尽力为动物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但有些动物园,简直可以说是在虐待动物。在我所走访的所有动物园中,都有动物遭受恶劣生活环境的困扰。”
  拉孔布并没有公布相关动物园的名字,因为他拍摄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谴责一些动物园,只是为了引起相关机构对动物生活环境的重视,并加以改善。
  人类圈养野生动物历史悠久,但起初都是皇权的象征,供皇室人员消遣。考古专家2009年在埃及挖掘历史遗迹时发现,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埃及人就把河马、大羚羊、大象、狒狒、野猫等野生动物圈养起来供人观赏取乐。到公元前4世纪,希腊几乎每个城邦都有动物园。
  奥地利维也纳动物园建于1752年,起初是皇家动物园,从1765年开始对公众开放,今天仍对公众开放。
  19世纪初叶开始,现代意义上的动物园兴起,动物园的首要职能就是消遣,使游客通过观赏这些野生动物得到乐趣;其次是教育,向公众提供有关动物知识;再次就是研究,也就是供动物学家进行科学研究。但随着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对野生动物的猎杀,一些动物濒临灭绝。于是,人们对动物园又有了新的认识。
  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对动物园动物进行了长达40年的研究,研究证实,北极熊、狮子、老虎、印度豹等野生动物在被囚禁的条件下生活,会感到身心紧张。由于动物园的圈养环境与野生环境差别很大,导致动物园的很多动物行为异常。
  把大象关在围栏里,里面没有其他大象做伴,没有树等植物,只有几个塑料玩具,大象会感到生活枯燥无味,从而引起烦恼,并患疾病。野生环境里的动物每天要游走很长的距离,如野生环境里的大象每天游走48公里,在动物园里根本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在动物保护组织的呼吁下,世界不少动物园取消了大型动物的展览。
  多项国际研究证实,动物园里动物的寿命一般要比野生环境下生活的同类动物的寿命短。欧洲动物园里的大象就比野生环境下生活的大象寿命短17年。
  批评家和动物权利活动家认为,由于动物园需要很多野生动物,这让野生动物捕猎更为猖獗,而野生动物不断被交易,增加了它们的恐惧感。
其他文献
“开笔破蒙”为我国儒学一种故老相传的启蒙习俗,通常是指给那些进入学习年龄的孩子通过“点破朦胧,笔画朱砂”来对自己的入学老师行礼以纪念自己的入学仪式。在祭拜孔夫子像,诵读《论语》,并在额头中央点上朱砂之后,孩子们就已经是一个入门学生了!  开笔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在古代,学童会在“开笔礼”,即开学的第一天早早起床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教
期刊
“把我送到旅游景点后,我乘坐的骆驼愉悦地打了一个哈欠。”摄影师克莱尔·托马斯(Claire Thomas)这样写道。她在埃及旅行期间,搭着骆驼去了开罗附近的吉萨金字塔游览。
期刊
印度摄影师斯瓦普尼 ·迪什潘德(Swapnil Deshpande)在日本徒步旅行时,决定在山梨县南都留郡的山中湖呆一天,拍摄富士山。山中湖是“富士五湖”中最大的一个湖,海拔981米,位居日本第三。斯瓦普尼很幸运,近距离拍到了晨光下在湖面游弋的这只天鹅。远方就是白雪皑皑的富士山,让人一目了然。
期刊
众所周知,非洲白犀牛已经徘徊在灭绝的边缘。摄影师斯特凡尼·贝鲁布(Stefane Berube)花费了一整天时间,在乌干达的兹瓦犀牛保护区为白犀牛拍照,目的只是为了获得一张满意的照片。考虑到安全问题,他只能躲在10米外的草丛里拍摄,可怎么也拍不到想要的画面。但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隔天早上起来,这三只犀牛就站在贝鲁布眼前安静地吃草,他顺势拿起相机,用50mm定焦镜头拍下了这张身临其境的照
期刊
无数次被纪录片中这样的场景所吸引:非洲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孤独地耸立着的金合欢树,猎豹在急速地奔跑,大象在悠闲地踱步,鸟儿在天空飞翔,火烈鸟展开红色的翅膀……皮耶路易的足迹,走遍了非洲野生动物园地。他用手中的相机和耐得住的寂寞,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艺术上的震撼,还给我们上了一堂大自然和人类永远是朋友的课。  非洲——世界版图上的心脏,空间与光的帝国。从神秘深邃的森林到辽阔无比的沙漠,应有尽有,密布的
期刊
微距镜头捕捉被忽略的美  微距摄影,力求将肉眼难以看到的细节纤毫毕现地表现出来,把细微的部分巨细无遗地呈现在你眼前。一起走进这微观世界吧,会带给您意想不到惊喜。  很多人都对丑陋的昆虫比较厌恶,但是当它们出现在摄影师的镜头下的时候,给人们的又是不一样的感觉。  微距摄影就是超近距离的拍摄极其微小的对象,这些特写模特一般是不易用肉眼观察清楚的,微距摄影可以艺术的呈现这些对象的一举一动。  我们每天的
期刊
摄影师亚历杭德罗·普列托(Alejandro Prieto)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半岛南部的群圣湾考察时拍下这一瞬间。当时他正在水下寻找大型鱼类,例如马林鱼、鲨鱼、金枪鱼。然而他却发现这种夏威夷海燕以甲壳类动物为食。“能捕捉到它把头伸到水面下捕食的一瞬间真是太幸运了。”普列托说。
期刊
能在野外亲眼看见幼虎互动不但难得,也很幸运。摄影师索维克·坤杜(Souvik Kundu)在得知印度伦滕波尔老虎保护区有一只老虎妈妈生产之后,便数度造访保护区,拍摄这个老虎家族。这天他和伙伴们有幸看到一幅令人难忘的亲密互动景象,当时小老虎不停地打打闹闹,它们的母亲则在一旁警戒地守着。
期刊
颜色绚丽的海葵、胆小的小丑鱼、壮观的沙丁鱼群……那些深藏在大海深处的瑰丽景象,为普通人所向往。海底不仅有海水的蔚蓝的波光,更有神秘而生动的海底生物。  地球表面约71%被海洋所覆盖,其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海洋中含有13.5亿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到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还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从这一组数据可以想象,广阔的海底世
期刊
湖北神农架地区为金丝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居住环境。经过神农架动物保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金丝猴种群数量正在不断增加。一只小蓝面金丝猴毛色艳丽,动作优雅,正悠闲地穿过林间,开始一天自由自在的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