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网络教学系统,是一种全新的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记忆,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健全个性。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多媒体 现代多媒体网络化教学 创新素质
现代科技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素质教育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一、有利于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发展。
现代多媒体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
第一、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在素质教育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应放在首要地位。尽管学校都十分重视德育教育,但是德育教育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有社会原因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德育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和手段都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而多媒体教学对于思想教育有着非凡的魔力。如在德育教学中,根据需要可以选放《董存瑞》、《雷锋》等影片、大型的贩灾义演的晚会,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等,都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革命英雄人物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精神一幕幕地、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是不言而喻的。只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所选事例具有典型性、思想性、启发性和针对性,哲理明确,能告诉学生美与丑、善与恶,能使学生的道德体验不断深化,从而对事物就能认识快、理解深、效果实。
第二、多媒体教学能开发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这五个基本因素有机的结合。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以外的所有心理因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有些人认为聪明的孩子就是智力好,它是先天的。而实际上智力包含着先天因素,是在遗传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发展而成的。非智力因素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在应试教育模式里,多采取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忙忙碌碌地记,对教学内容来不及想象和思考,只是机械地、被动地学,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些肤浅的印象或干巴巴的知识,不久就会遗忘。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开发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在解决教学中教师难以讲清楚、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客观事物的直观形象;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恰当地表现和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许多宏观的或微观的、瞬间的或漫长的、简单的或复杂的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的同时,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也解决了教学的难点。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创设情景,既可提高学习兴趣,又可直观形象,使学生接受新知识理解深、记得牢,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求知欲。
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多媒体网络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求智欲的发展可通过多种途经来实现:一是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创作工具设计教学课件,使教学内容以直观的、生动的形象呈现于学生面前。二是通过适当地设置问题,并提供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大量的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资源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查阅。在面对统一、设计的画面,音响及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学生以往心理上的被动感和被支配感有所减弱,取而代之的是更科学、更富有理性的教育氛围。在这种教学环境下,能够使学生自主的选择学习进度和节奏。另外,还可通过网络上请有关专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提供帮助,给予学生帮助以启发性或提示性的形式出现。这一切改变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的地位,调节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使教学过程中教师个人因素所占的比例下降。同时,也减少了学生遭受遇挫折的可能性。这样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以极大限度的发挥。
三、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提高。
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目的是教好学生。但能否达到目的,主要与教师能力有关。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能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首先,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加强教师对内容的表达能力。有些内容教师难以描述其形象的,只要利用多媒体手段就能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其次,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更全面,课程软件的制作提高了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通过课堂教学设计提高了教师的分析与提炼资料的能力。面对媒体输出信息的多样性和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能力。再则,多媒体教学也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采取多媒体教学的备课与传统备课相比,要复杂且难度大。虽然在多媒体教学中轻松、愉快,但大量的工作要在备课过程中完成。例如:收集大量资料,并通过阅读、观察、进行筛选和制作才能形成教学有用的材料。备课的过程实际上包含了吸收新的科学信息和更新知识的过程。通过该过程的吸收、启发、思维、研究,发现事实,总结出规律,这就是科学研究的结果。在教学的同时,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四、实施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提高教师队伍创新素质。
以多媒体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以迅速开发和应用,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启发者和帮助者;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教师不能再把传递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学生“学”上,使学生学会自己获取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和处理信息的方法。教师角色的这种变化,不仅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同时与创新教育的精神实质是完全一致的。教师是新技术运用的关键要素,教师素质的提高、知识不断的更新,是新技术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但是,在基于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教学环境中,广大教师还缺乏必要的准备,或者说还缺乏必要的信息素质和以创新思维为主的整体业务素质。据我国一项教育技术实践状况调查表明:是我们教师对计算机应用技能非常馈乏,对现代多媒体网络教学应用和认识还很薄弱。因此,加强对广大教师队伍现代化网络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培训已刻不容缓。
在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环境中,教师应该掌握如下两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是多媒体、网络教学应该具有的基本知识和教学技能,主要包括: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各种信息平台的操作技能;多媒体CAI的教学方法和应用;多媒体课件的选择和应用、评价;教学软件制作与开发。二是良好的信息素养,包括: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教学的影响,了解现代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学的创新观念,善于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的结合等等。
尽管多媒体网络教学迅速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人们在使用中发现,当前的许多多媒体系统和多媒体课件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学生的学习仍然是被动的,无法回答深层次的问题,回答错了也不能确定原因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使多媒体网络教学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多媒体网络智能系统的研制和开发,成为有利于开展创新教育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前沿性课题。尽快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必然为多媒体网络技术软件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帮助。
以上只是简单地分析了现代多媒体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才能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素质教育,还应有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创造性地探索 与开发。
总之,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表现力、参与性、重视力和受控性强的特点,既能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又能实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的目的,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现。
关键词:多媒体 现代多媒体网络化教学 创新素质
现代科技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素质教育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一、有利于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发展。
现代多媒体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
第一、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在素质教育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应放在首要地位。尽管学校都十分重视德育教育,但是德育教育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有社会原因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德育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和手段都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而多媒体教学对于思想教育有着非凡的魔力。如在德育教学中,根据需要可以选放《董存瑞》、《雷锋》等影片、大型的贩灾义演的晚会,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等,都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革命英雄人物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精神一幕幕地、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是不言而喻的。只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所选事例具有典型性、思想性、启发性和针对性,哲理明确,能告诉学生美与丑、善与恶,能使学生的道德体验不断深化,从而对事物就能认识快、理解深、效果实。
第二、多媒体教学能开发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这五个基本因素有机的结合。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以外的所有心理因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有些人认为聪明的孩子就是智力好,它是先天的。而实际上智力包含着先天因素,是在遗传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发展而成的。非智力因素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在应试教育模式里,多采取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忙忙碌碌地记,对教学内容来不及想象和思考,只是机械地、被动地学,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些肤浅的印象或干巴巴的知识,不久就会遗忘。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开发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在解决教学中教师难以讲清楚、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客观事物的直观形象;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恰当地表现和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许多宏观的或微观的、瞬间的或漫长的、简单的或复杂的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的同时,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也解决了教学的难点。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创设情景,既可提高学习兴趣,又可直观形象,使学生接受新知识理解深、记得牢,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求知欲。
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多媒体网络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求智欲的发展可通过多种途经来实现:一是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创作工具设计教学课件,使教学内容以直观的、生动的形象呈现于学生面前。二是通过适当地设置问题,并提供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大量的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资源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查阅。在面对统一、设计的画面,音响及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学生以往心理上的被动感和被支配感有所减弱,取而代之的是更科学、更富有理性的教育氛围。在这种教学环境下,能够使学生自主的选择学习进度和节奏。另外,还可通过网络上请有关专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提供帮助,给予学生帮助以启发性或提示性的形式出现。这一切改变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的地位,调节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使教学过程中教师个人因素所占的比例下降。同时,也减少了学生遭受遇挫折的可能性。这样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以极大限度的发挥。
三、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提高。
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目的是教好学生。但能否达到目的,主要与教师能力有关。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能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首先,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加强教师对内容的表达能力。有些内容教师难以描述其形象的,只要利用多媒体手段就能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其次,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更全面,课程软件的制作提高了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通过课堂教学设计提高了教师的分析与提炼资料的能力。面对媒体输出信息的多样性和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能力。再则,多媒体教学也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采取多媒体教学的备课与传统备课相比,要复杂且难度大。虽然在多媒体教学中轻松、愉快,但大量的工作要在备课过程中完成。例如:收集大量资料,并通过阅读、观察、进行筛选和制作才能形成教学有用的材料。备课的过程实际上包含了吸收新的科学信息和更新知识的过程。通过该过程的吸收、启发、思维、研究,发现事实,总结出规律,这就是科学研究的结果。在教学的同时,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四、实施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提高教师队伍创新素质。
以多媒体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以迅速开发和应用,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启发者和帮助者;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教师不能再把传递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学生“学”上,使学生学会自己获取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和处理信息的方法。教师角色的这种变化,不仅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同时与创新教育的精神实质是完全一致的。教师是新技术运用的关键要素,教师素质的提高、知识不断的更新,是新技术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但是,在基于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教学环境中,广大教师还缺乏必要的准备,或者说还缺乏必要的信息素质和以创新思维为主的整体业务素质。据我国一项教育技术实践状况调查表明:是我们教师对计算机应用技能非常馈乏,对现代多媒体网络教学应用和认识还很薄弱。因此,加强对广大教师队伍现代化网络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培训已刻不容缓。
在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环境中,教师应该掌握如下两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是多媒体、网络教学应该具有的基本知识和教学技能,主要包括: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各种信息平台的操作技能;多媒体CAI的教学方法和应用;多媒体课件的选择和应用、评价;教学软件制作与开发。二是良好的信息素养,包括: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教学的影响,了解现代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学的创新观念,善于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的结合等等。
尽管多媒体网络教学迅速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人们在使用中发现,当前的许多多媒体系统和多媒体课件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学生的学习仍然是被动的,无法回答深层次的问题,回答错了也不能确定原因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使多媒体网络教学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多媒体网络智能系统的研制和开发,成为有利于开展创新教育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前沿性课题。尽快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必然为多媒体网络技术软件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帮助。
以上只是简单地分析了现代多媒体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才能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素质教育,还应有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创造性地探索 与开发。
总之,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表现力、参与性、重视力和受控性强的特点,既能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又能实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的目的,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