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方向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经济在进入经济转型期后对人力资源的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借鉴美国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先进经验,提出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和改善要从教育机制、社会实践机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多层面、多角度进行展开。
  关键词:就业能力; 供需不平衡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247-01
  中国经济自1978年以来到现在一直处在快速发展的状态,当前,各方面因素都预示着经济发展减缓,经济转型势在必行。经济转型必须伴随资源配置的改变,尤其是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大学生作为中高级劳动力供给的主要来源,如果继续以过去的粗放状态进行人力资源配置,必然会影响到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对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将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 多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及教育机构都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政府机构也对这些问题出台了相关政策。
  首先,在国家政策方面,大学扩招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很多促进高校大学生进行就业的政策,主要内容有:
  1. 鼓励下基层和西部进行就业;
  2. 鼓励毕业应征入伍服兵役;
  3. 给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出台支持政策;
  4. 对高校学生去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5. 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援助;
  其次,各大高校都陆续建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等机构,他们的职责有:
  1. 联系人社部门和就业单位,发布就业信息,组织招聘活动;
  2. 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咨询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3. 帮助大学生联系实习和社会实践单位。
  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已经不仅是一个研究课题,更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并逐渐引起了社会各阶层、各机构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个问题上,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低级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其解决方法可以相对粗放。但是,如果中高级劳动者的就业仍旧采取粗放的方式肯定行不通。大学生供给数量大,但供给质量下降的现象,已经成为当前热议的话题,如果我们不重视这一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必然会给经济转型带来相应的阻力。
  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了数次人力资源危机之后,已经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优化大学生人力资源供给的政策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以美国为例。
  首先,美国的学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做到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并举。美国的学校从小学开始就培养学生如何查阅资料,自己或组织一个团队来寻找答案,并形成观点和报告。从高中开始,社会实践就提上日程。大学招生不仅参照考试成绩,也要参照社会实践。因此,在走向大学之前,高中生就已经具备了对社会和工作的一般性认识,就业选择也更加贴近社会实际。
  其次,美国的大学提倡跨学科培养。很多美国高校都设立了跨学科教育中心,鼓励文理学科交叉、渗透,积极推进边缘学科发展,拓展学生就业视野,而不像中国学生一样“从一而终”。这种多学科的学历背景使得他们在工作的选择方面有更大的空间。
  第三,美国的大部分高校,会设立类似中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机构,叫做(Career Services Network),但是其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其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心理、教育、社会方面的专家学者。从学生入校开始,他们就会从专业选择,到毕业找工作等,提供全方位,一对一的就业指导。指导内容有时甚至还深入到思想和价值观领域。
  宏观层面也并非无作为,但不是政策指导,是由美国劳工部定期在全国采集就业供求数据,并由专家对未来经济走势进行预测,定期出版刊物以提供给大学生和就业咨询指导教师作为就业参考。
  由此可以看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围绕能力培养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跨行业的研究和实践。诚然我们不可以照搬国外经验,但是中国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作为一个影响中国未来发展前途的大课题,必须在教育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和改善应当以企、事业单位岗位能力需求研究为核心,从多层面、多角度进行展开
  国内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和改善目前主要集中在政策引导、机构辅导和信息传递几个层面,是较为粗放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笔者结合资料研究和实际调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与改善,应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从教育体制和方法、社会实践机制、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多个角度进行展开。
  首先是教育体制。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是以知识教育为主,能力教育不足。这不仅是教育内容的问题,根源在于教育体制和社会观念的陈旧。大学教育并没有实现向社会输出合格适用人才的目标。
  其次是中国高校的社会实践机制。现行的高校社会实践机制无论是对中国高校还是对企业来说,走过场的成分更多一些。一方面,现行的实践机制对于应当培养学生哪些就业能力以及如何培养这些能力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高校和企业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缺乏评估标准。能力评估本来就在管理学上出现的很晚,而中国企业对就业能力的评估,则更多集中在道德和績效表现等能力相关因素的评估方面,而非能力本身。
  第三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一直在知识教育环境下成长,对社会、未来工作环境的认知更多停留在感性认识状态。仅靠短暂的社会实践经历,很难了解和总结出整体社会多个行业,多种岗位的能力需求。因此,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在经济转型大环境下,企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也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从岗位胜任能力的角度进行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尤其要关注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只有将企业岗位能力的实际需求解读清楚,才能给政策制定,教育体制的改进,以及大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与社会实践提供准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高桂娟.从就业指导向职业生涯教育转变—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探索,2008(1).
  [2]楼锡锦,周树红,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7).
其他文献
摘 要:《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具有工程实践性强的特点的专业基础课程,在理工类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均具有一定难度,为了获得良好教学效果,本文从教师在课程内容理解、教学理念总结、专业水平提高、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总结。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工程性;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交流反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理工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学
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是长期以来困扰着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的重要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解决民生问题、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一环。通过对社会,国家,学校,学生四个方面对导致研究生就业困难的各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期望这些方面能得到提高以改善研究生就业环境。  关键词:研究生;就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
音乐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高校的钢琴教育过程当中,如果想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应当从很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本文旨在针对高校钢琴教育过程当中对学生的音
近几年国家特大型军工企业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通过全方位创建学习型企业,促进员工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学习力与创造力不断增强,有力推动了企业持续稳步快速增长。2004年,集团公司取得了连续27年盈利的佳绩,同时成为中国兵器工业首家工业总产值突破60亿元的企业。  集团公司决策者们认为: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提高各级干部素质,强化学习意识,培养学习能力,是推进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关键所在。  为了让领导层深
摘 要:传统的建筑设计类专业工程预算课程的教学模式以纸上计算为主,这对学生掌握计算原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缺点是工作效率低,容易出现计算错误。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计量与计价软件的出现将工程预算人员从繁琐的计算式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节约工作时间。为顺应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将造价软件的运用融入工程预算课程中,实现了课堂与市场的接轨,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教师在课堂上把握不当,该
<正>视唱练耳作为音乐基础学科,着重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音乐听觉、音高记忆及识谱视唱等音乐技能。了解学生的相关音乐学习背景、视唱练耳学科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