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me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货来办。”是的,腊八过后,年味就会越来越浓了。
  过去,大同一进入腊月孩子们就特别高兴,因为能吃"腊八粥"。“喝了腊八粥,年年好兆头。”按照传统习俗,人们在腊八节都要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今天,腊八粥还继续吃着,“腊八节扫屋”这一习俗,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回忆了。
  “腊八节扫屋”是流传下来的习俗,在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大扫除,把一年来的灰尘与晦气都通通打扫干净,以来迎接新年的到来。以前,由于担心招惹了“宅神”,临近年关,大家是不能随便彻底打扫房屋特别是厨房的(装修新房、迎娶新娘还是有例外的),在腊八节这一天就没有这个禁忌,可以放心大胆地打扫屋子了。
  在乡下,最难打扫的就是厨房。因为以前农村人生火做饭大都以烧柴草树叶为主,满屋火燎烟熏,满是黑色灰尘。乌黑的东西有时会落在做饭人身上,落到饭桌上,有时做饭揭锅盖头时还会突然落在锅里,很不卫生。打扫厨房时必须要穿上破旧的衣服,或披上围裙之类的东西,还要用草帽、口罩、眼镜等全副武装起来,用力挥动着绑在长杆子上的笤帚,迅速地打扫厨房的里里外外、角角落落。屋子扫完之后,还要继续面貌一新迎新年:忙着“投烟筒”、“刮锅底”、“糊炉灶”、擦洗门窗家具、收拾餐具等等。
  现在年轻人大都有了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好像对这种习俗没有了任何顾忌。在家收拾屋子,打扫卫生是分分钟的事。
  过了腊八节,人们就认为是已进入年节,要为迎接新年做准备工作,因此年事准备工作达到高潮。磨面、蒸馍,炸蔬菜、炸丸子,淘豆芽,做豆腐,赶集置办年货。过去大同有一段谣谚:“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贴扎,指各种对联、年画、窗花、门神等),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
  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民缺吃少穿,物质匮乏,生活条件极其艰难。但,在平时节衣缩食、勤俭过日子的庄稼人,一到腊八过后,辛苦了一年的他们在购置年货迎接新年时却最舍得花钱。油盐酱醋要买,招待客人的花生、鱼肉要买点,门神、年画要买,写对联的红纸要买……因为孩子们总得穿身新衣服,欢欢喜喜迎新年吧,这时,母亲们上街买块新布料给儿女们添置件新衣服也不再是件奢侈的事了。
  “闺女要花,儿子要鞭炮”,花和鞭炮多少都要买点,这是以前过年孩子们必不可少的。年关临近,孩子们也早早放了假,村子里到处都是疯玩的孩子们。头上戴着花的文静小女孩,也会在门前空地上踢着毽子、玩着沙包;调皮的小男孩会偷偷把父亲买来的鞭炮拆散,装到口袋里,一个一个掏出来燃着放。小的鞭炮,手拿着点,然后抛向高空或远方;大点的鞭炮需要放在地上点燃;当然放大雷子、二踢脚之类的是要躲得远远地,还得捂上耳朵。有时胆大的小男孩还会跑过去搜寻没有燃放的鞭炮,有引线的就重新点着,没有引线的就掰开玩“呲花”。期初,零星的鞭炮声“啪啪”响起,再后来,“啪、啪、啪”的鞭炮声就会此起彼伏。鞭炮声夹杂着孩子们的欢笑声,弥漫在空气中的火药味和厨房里飘出的饭香味,让人感觉到乡村的年味越来越浓了。
  除夕旺火最热闹。除夕日早晨,老老少少都会早早起来,清扫屋舍庭院,贴春联、垒旺火。现在的大同地区年轻人对垒旺火不是太熟悉了。过去,以煤炭为主要生计的大同人,家家户户都屯有大量的煤炭,除夕日,人们都会在自家的院落门前把大块煤炭垒成塔状,称之为旺火,等待晚间旺火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们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旺气冲天”,以图全年吉利兴旺。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察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当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旺火”这一习俗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不过,大同地区有的农村人家有采用电子旺火取代了煤炭旺火的习惯。
  除夕日年味最浓。老老少少穿起最体面的新衣服;门上贴上红红火火的春联;屋里贴上吉利的年画;中午吃糕寓意“年年高”;包饺子时里面放上或硬币,或麦麸,或糖,包含着有钱有福甜蜜等美好的寓意;异乡游子从四面八方归来全家团聚,当晚,合家团聚,吃团圆饭,也叫吃辞岁饭。团圆饭过去讲究颇多,“三碗四盘子,烧猪肉加丸子,热个炖炖的火锅子”“年年有(鱼)余”是不能少的;守岁夜长明灯是必须的;小孩子们的压岁钱多少是都得有的;春晚是必须看的;凌晨前后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也是拒绝不了的。
  大年初一,在更多人心里意味着新年的真正开始。“熬夜”的人早早起来,张灯结彩,参神拜祖,点燃爆竹、旺火,谓之“接神”。“过年好”成为家人或乡里乡亲最常用的拜年俗语。通常是一起床就先给自家的父母拜年,依次再去给辈份最大的至亲拜年和其他亲友拜年。晚辈给长辈家中叩头拜年时要伏地叩拜实打实。途中相遇,平辈一般作揖点头,互道吉祥话语。一直持续到初五甚至元宵节的“走亲访友”这种传统的拜年方式正逐渐被新型的更文明的电话、手机短信、微信等拜年所取代。
  如今,农民的生活条件好多了,日子也富裕了,置买的年货也更丰富多彩了。在年货构成上,吃、穿、用“老三样”仍是主体,但美妆饰品、家居家电、烟花、生态蔬菜鱼肉等品种所占比例较往年也都有所提升。由于环保意识增强,好多城市禁止燃放煙花炮竹,令不少人都在感叹“年味淡了”,甚至开始集体怀念小时候过年的情形。
  的确,过去老百姓过年时最看重的是物质上的丰富。可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当下的过年不能再仅仅停留在吃得好点、穿得靓点、玩得尽兴点上,对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也越来越丰富了。尽管我也觉得现在的年味少了点什么,但我能常常忆苦思甜,告诉孩子们,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和祖父辈们缺衣少食挨饿受冻过年的日子相比,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在过年呀。相信,只要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的写春联,挂灯笼,猜谜语,舞龙狮,唱大戏等中国春节文化传统能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现代社会里年味也一定会更浓郁。
  期待着浓郁的年味里总能渗透着一股浓厚的现代文化味儿。
其他文献
情中有舞,舞中有情,其情为:热情,心情及友情,其间为一分,一刻及一瞬。真可谓“舞”味杂陈。  白裙飘扬,身姿优雅,表情自信,形态清秀。幕布缓缓落下,掌声不绝于耳,鲜花满天飞扬。幕布后的少女们热泪盈眶,相拥而泣。一场看起来如梦似幻,近乎完美的表演,实则“暗藏玄机”。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老师的声音在宽阔的教室里回荡,汗水滴落在明净的木板上,道具放置的声音显得格外清脆。放眼望去,一个个令人眼花缭
期刊
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市广灵县不仅有“山水广灵,生态之城”的美景,还有无数原汁原味的风味小吃。其中被称为“本土美食”的荞面饸饹,在当地人生活中的普及性和火爆程度堪与大同人迷恋刀削面的情形相比。  荞面饸饹是以荞麦面为原料,分甜荞面和苦荞面两种。这种起源于北方的食材历史悠久,营养丰富。史料记载,北魏年间,民间已开始加工荞面食用,历经岁月长河,面香不减,作法不断丰富。  广灵甜荞面饸
期刊
春回大地,耕牛拉犁,划破油乌的沃土,撒进去的种子很快就会让天地间充满生机。牛,似乎不是耕种土地,而是打开地门,沟通天地间的气息,融进春天温热的活力。俯首甘为孺子牛。不用扬鞭自奋蹄。牛和世世代代生成的牛文化,早已成为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精神能源。  一牛可抵七人力  在十二生肖中,牛的地位有多高?不必去做过多的调查研究,按照名人效应的尺度一丈量,肯定名列前茅。自从鲁迅先生写下“俯首甘为孺子牛”,国人对
期刊
为你暖一盏茶,晚风微扬时勿忘回家  ——题记  世间的温柔织成网,拉回绝望边缘的人,指引心途迷路的人,教会新一代如何做人,给与一个人温暖和希望。  弯腰捡起世界  我是一个纸团,被遗弃在校园的小道边,川流不息的人将我踢来踢去,从小白球变成了“灰姑娘”,上课铃声响起,道路上恢复了以往的平静。我松了口气,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望着明明静在咫尺的垃圾桶,好似远在天边。   一群领导的到来打破了无人的静谧,我
期刊
千里桑干滋沃野,万顷碧草壮牛羊。  “要千方百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接下来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大同考察时说。  一年来,大同市委、市政府牢记嘱托,紧抓机遇,紧跟步伐,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个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兴起,一个个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一个个强农富民项目落地生根……美丽乡村从山水间起步,载起产业发展的动能和百姓的幸福生活。 
期刊
问谁人可主沉浮?  功过后世传声,兴替如电亦如露。  盖棺铭汗青,难言世情乱数。  终是不回头。  ——定场诗·拓跋嗣  在神瑞年间频频被老天爷打脸的拓跋嗣同学,饱受了战火与天灾的摧残,差一点就要从平城出走,迁都。  幸好在他的好基友——崔浩同学的“力劝”下,才决定留了下来。  通过上天一系列的骚操作,拓跋嗣终于明白了“老天爷的嘴,骗人的鬼。”  神瑞这玩意,说白了就是——真不是玩意。  在416
期刊
如果说山西是一座瑰丽的“中国古建筑艺术宫殿”,那大同的古建无疑就是这座殿堂里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大同保留了北魏、辽、金、元、明、清、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后各时期建筑的优秀典范以及雕塑、壁画、油饰彩画、碑刻书法等艺术精品,是中国地上文物最为集中和完整的城市之一。  大同现存古代宗教建筑数量众多,特色鲜明,尤以辽金时期和明清时期的佛教建筑为典型。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科负责人陈颖说,辽代建筑
期刊
古人言“宅以门户为冠带”,门是冠带,是一户人家的脸面,从院门就可以看出主人的财富、社会地位及文化素养。所以院门也叫门面,门是和面子联系在一起的。过去的中国等级制度森严,如门的体量、颜色、门簪、门钉门环等有很多讲究,被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内涵。  十年前,大同古城里的院门种类很多,有传统的广亮门、金柱门、垂花门、月亮门及简单的随墙门,分布在古城的大街小巷里,但已经非常破旧。还有一些近代和现代的大
期刊
陈桥驿先生(1923—2015), 原名陈庆均,浙江绍兴人。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终身教授,以对《水经注》的研究而成为当代“郦学”泰斗。他在历史地理学、郦学、历史地图学、地方志和地名学研究、城市研究、古都研究以及翻译等方面均造诣精深,成就卓著,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学术声望。连续三届出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咨询委员。1993年被国务院授予“为
期刊
鲜卑族的“穹庐”究竟是什么?  一般认为是一种草原游牧中使用的穹顶帐幕。  从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群出土的陶质帐房模型,以及大同沙岭壁画中,可以见到它的全貌。  进一步联系发现,大同云冈石窟昙曜五窟,橢圆形平面、穹隆顶的窟形,在古印度和中国新疆、河西走廊一带,比云冈石窟建造早的诸石窟中,均未见到,应是云冈创造的新模式,表达了将象征皇帝的佛像供奉进鲜卑族游牧生活的传统居室——穹庐中。  一  “敕勒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