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主管理及其问题分析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hu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4年,教育部与全国总工会颁布《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以来,高校建立教代会制度已有20多年的历史,教代会的“建议权、通过权、决定权、评议监督权”得到了有效落实。首先,教代会工作开始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迈进,民主氛围良好,教代会的质量不断提高。其次,教代会职能全面延伸,特别是教代会民主评议校长工作全面推进,加大了民主管理的力度。再次,以教代会为基本载体的校务公开制度深入推进,进一步拓宽和深化了学校的民主渠道。它与学校行政管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实践证明,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民主管理在高校的地位、作用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制度在不断完善,程序在不断规范,内容在不断丰富,领域在不断拓展,形式在不断创新,作用在不断加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高校民主管理还存在党政重视不够,发展不平衡,机制不健全、不规范,教职工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有限,以及由于制度缺陷造成的参与学校管理活动缺乏经常性和连续性,参与学校决策缺乏及时性和全面性,对学校监督缺乏普遍性和从源性,教代会活动形式缺乏多样性和时效性等方面的问题。
  
  一、高校民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民主管理意识不强。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教职工对高校民主管理缺乏应有的认识,认为高校实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只是领导者走群众路线的一种形式;缺乏主人翁意识,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认为民主管理也只是走走形式,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二是高校部分领导认为,高校已有诸多管理制度,没有必要再在民主管理制度上花费太多的精力,高校管理是各级领导应该考虑的问题,教职工把本职工作干好就行了;高校部分主管领导的领导意志、主观武断现象依然存在,缺乏必要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意识。
  2.民主管理流于形式。虽然高校在民主管理和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有不少高校在民主管理方面流于形式。这里主要指涉及高校的重大决策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不提交教代会讨论,而是学校领导说了算。有的高校虽然经过了教代会讨论,但流于形式。多数高校的教代会代表结构不合理,教学一线的教师代表、普通教职工代表的比例偏低,领导干部代表所占的比例偏高。致使教职工的意愿和诉求得不到真实表达,广大教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等民主管理权利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和尊重。
  3.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高校民主管理尚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具体实施缺乏有力依据。现行教代会制度由于受到制度建设、工作方式、组织形式等限制,以及党委的重视程度、行政的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已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需要进行完善和创新。改革和完善高校教代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广大教职工当家作主与依法治校的有机统一。只有将教代会制度纳入立法程序,依法规范教代会工作,才能使教代会制度具有法律效能和约束力。校务公开制度是高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然存在工作发展不平衡、制度建设不完善、工作不规范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代表巡视制度、信访接待日制度等还没有建立或完善。
  
  二、探索高校民主管理的新形式和新方法
  
  在民主管理的原则上,首先,各级领导要正确认识民主建设的重要性,增强民主意识,淡化权力意识,从各自工作角度,对民主管理的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层层确保、工作层层落实。其次,要建立民主管理有效监督机制。在现代高校管理制度中,法人治校的权力高度集中,教职工民主管理的要求更加强烈。因此,应建立以纪委、监察、审计、工会、教代会等部门组成的监事会制度,对重大问题决策进行监督。
  在民主管理的形式上,做到依法参与和主动参与相结合,不断提高参与质量。要坚持教代会制度,积极推进校务公开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证教职工参与高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这一规定为教代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法律依据。教代会要在管理上具有原则性,不受领导者意愿的制约。对学校政策的制定,在决策前要全程参与,把好源头参与关;在决策中要发挥代表的主观能动作用,把好审议关;在决策后要进行追踪检查,把好监督实施关。教代会闭会期间,每学期要召集各代表团团长开会,听取教代会在基层活动的情况,收集教职工对学校执行教代会决议落实情况的反应以及新发现的问题,以便在下次教代会上立案。对学校重大问题分管行政负责人实行问责制,通报重大问题处理情况,让广大教职工监督评议,对给学校造成损失的分清责任,逐级追究责任,形成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
  在民主管理的内容上,高校民主管理的重点要大力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努力做到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除按规定必须保密的事项外,学校的发展规划、改革方案、教职工聘任办法、奖惩、经费使用、住房公积金、养老金、公费医疗和福利基金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要通过多种形式让教职工知晓。在人事任免时,要公布条件、原则、程序、职数,由一定范围内的领导、教职工共同讨论,还可由基层广大教职工提名,党委集体审议确定候选人。要保证公开的真实性,防止随意性。这样,才能保证在政治上、组织上为民主管理把握方向。只有坚持公开原则的确定性与公开步骤的渐进性相结合,公开内容的真实性与公开形式的多样性相结合,才能保证在工作上、原则上为民主管理奠定坚实基础,才能保证教代会和教职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真正行使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权力。
  在民主管理的决策上,引导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参与制度的制定、决策的形成。学校是大家的,因而有关制度的制定、决策的形成,都可以依靠大家“商量”出来。凡涉及全校教职员工利益的重大规章制度或重大决策,都要提交教代会讨论决定;涉及部分教职工利益的重要规章制度或重要决策,由教代会选举产生的教职工委员会讨论通过。办公会可以通过一些一般管理规章,对临时性、突发性事项等进行决策。
  在民主管理的发展上,第一,民主管理要着眼于个人与学校的共同发展。高校如果将学校民主管理与个人、学校的共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就会调动双方的积极性,使之获得不竭的推动力。第二,民主管理要与解决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相结合。教职工有强烈要求参与民主管理的愿望,但在现实中还不能得到较好的实现。民主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广泛,其中既涉及教职工的眼前利益,又涉及其长远利益。深入开展民主管理活动的切入点应当是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所以,保护教职工利益,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是民主管理的基本目的。
  在民主管理的评估上,教育部对各高校的教育评估,已经得到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并起到了促进高校进一步发展的积极作用。如果把对高校民主管理的水平和效果的评估也纳入评估体系,一定能对进一步促进和完善高校民主管理起到重大作用。
  综上所述,加强高校民主管理是个大课题,是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政治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既十分敏感,又无法回避。做好高校民主管理工作,对于建设和谐校园、依法治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做好高校民主管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并逐步推进。■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工会)
  [责任编辑:蔡桂兰]
其他文献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的陶瓷雕塑不断的绽放出其光芒的色彩,最早起始于新石器时代,与西方的陶瓷相比,中国的陶瓷主要是体现了民族的特色。陶瓷雕塑也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种实体化的艺术,具有很强的空间感,可以说是实体与空间相融合的一种艺术美感,这种美感是通过物体的体积在空间上的有效占用达到的一种美的效果。中国的陶瓷注重的是“线”的光辉之美,纯粹的空间占有只是一种呆板的美。中国在对“线”的研究上,形成了独具东
传统工艺的产生来源于“人造物”的起源,如果要对其做系统解析,则要回到早期工艺产生之初——原始时期。“艺术开始于手对物质的使用和创造,脊椎直立是人类进步的一大标志,前
期刊
期刊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班主任工作的对象虽然仅有几十人,但工作的琐碎和复杂程度并不亚于一个校长的工作,其中既有理论问题,又有实践问题.文章着重从理论的层面探讨了高校班
在时尚界,潮流风格更迭频繁,每年度均会产生流行色,引领时尚潮流.流行色调的出现,使街头服饰更具美感,在众多具有特色的服饰中体现出统一感.在各种领域中运用流行色,能够获得
编者按:开展学前教育专项督导工作既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形势和要求,也是党和国家、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所采取的重大举措之一。2012年10月17日至11月8日,北京市学前教育专项督导组,针对北京市各区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情况,在先行对东城区进行督导试点的基础上,依据《北京市区县学前教育工作督导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分别对丰台、石景山、昌平、大兴四个区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这次督导定
校园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由师生共同创造的校园物质基础和逐步凝聚成的精神成果,以及蕴含在学校各项活动之中的秩序和氛围。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主动建设和营造的过程,尤其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显性文化形态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既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既相互影响又共同作用,是学校通过具体工作能够设计、实施和修正的。校园文化的形成更是一个内化的过程,需要在全体师生员工的认同和外界的认可下,依靠长
河南省焦作市启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把教育督导作为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推手,推动了全市学前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1.督建设,有效推进学前教育规模发展  在教育督导的强力推动下,各县级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项目建设工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有力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2011以来,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项目财政性投入近1亿元;2012年,仅市级财政又安排700万元专项资金,根据《学前教育三年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法制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于落实和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在教育事业管理权限的划分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主要是对高等学校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而政府应该加以管理的事情,又没有很好地管起来”,因此,要“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1993年中共中央、
目前,江苏全省有合格的成型园4257所,在园幼儿217万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6%以上,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达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的2020年发展目标。  1.完善地方立法  2012年1月12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完善了江苏省学前教育发展的法律保障。  条例明确规定:“学前教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