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诸多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加强高等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中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对策
现阶段,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正与世界接轨甚至赶超世界水平。为适应这种现状,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不断加快,各领域间的合作竞争日趋明显和激烈。这必然导致人们的心理压力较以往普遍增大,而这种心理压力的增大又引发了一系列负面的心理问题。
大学校园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中生活、学习的当代大学生当然也无法逃避内部和外界压力的冲击。大学生是高素质人才,他们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因此,他们的心理卫生状况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客观来说,由于上述各种原因,现阶段大学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是不奇怪的,这种现状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視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对他们进行客观分析,进而采取正确的教育对策,消除不良心理问题,排除心理障碍,使大学生能够以健康的心理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不仅关系到他们能否以良好的身心状况适应大学这个小社会,更关系到他们能否在迈出大学校门后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面对校园外的大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实现人生价值。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各种办法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在校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具体体现在:①自我意识明显分化,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出现矛盾。许多大学生抱负水平高、成就欲望强,但他们对现实认识不深,所以不能较好地把理想和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他们常感到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在许多事情上会感到迷失了方向,难以做出抉择;②情绪控制能力较低。表现为情绪波动起伏较大,遇事不冷静思考容易冲动,牢骚不满较多;③缺乏人际沟通能力。表现为人际交往的圈子窄,缺乏基本的交往技巧,自我封闭与自傲或自卑心理过重;④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兴趣,从而使自己面对学习压力,丧失自信,产生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⑤社会适应能力差。表现为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包括学习、生活、人际环境等。
二、当代大学生的基本心理特点
大学阶段是青少年的身心不断发展变化的时期,而由于环境的变化,使当代大学生具有了一些独特的心理特征。
首先,进入大学的校门以后,由于环境改变,他们主要把注意力转移向自身,即自我意识水平不断发展。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也迅速地趋向多元化,比如学习、工作、处理人际关系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标志着大学生心理状况的一个显著特点,即自我意识的成熟。这为他们的个人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前提,同时对各种问题处理方式和处理结果的不同也导致了他们心理状况的变化和不同;其次,大学校园中,人际关系远比初高中时复杂,而且人际关系越来越成为评价一个人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这时,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不再以个人好恶来确定与他人相处的标准,力图使自己的人际圈更广,更牢固;最后,在初高中阶段,由于学习的压力和自身生理心理的特点,早恋被明令禁止,偶尔擦出的火花也是极不成熟的表现,多数有始无终。而到了大学阶段,生理心理上的相对成熟和观念上的变化使家长对子女感情问题的控制相对弱化,甚至开始鼓励他们对爱情进行积极的争取和尝试。在这种情况之下,大学生的情感逐渐放开,同异性的交往逐渐增多,普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恋爱。他们的情感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家人、同学和朋友,很多大学生都开始把自己的情感向异性朋友的身上转移,大学校园中的恋爱也就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
三、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教育对策
基于以上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教育对策,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的身心都能够得到正确发展,以饱满的热情、健康的心理去面对社会,面对人生,实现自身价值。
1.积极引导和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大学生中的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人所占比例不大但一些轻度的心理障碍,如强迫、失眠、人际交往不利等等却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当中。我们必须加强心理咨询的宣传工作,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重要作用,消除他们对心理咨询的排斥和恐惧心理,要让他们知道,大学生当中的心理咨询主要针对的是一些正常情况下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人们经常能遇到的,不能回避它们。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日积月累就会出现大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他们个人能力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对学生素质的评价同样包括对心理素质的评价,一个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水平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学校的教育状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让他们的心理状态保持健康,也是一所学校及其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心理咨询人员应该认清自己肩负的使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实践中提高心理咨询的能力,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最重要保障。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提高学生交往能力
根据心理咨询的经验,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很多都与人际交往困难有关。针对这种情况,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性活动,并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多参加这样的活动,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同他人交流的意识,在做中学。另外,要多开展一些与健康心理培养和教育有关的活动,例如心理沙龙、心理讲座等等,让同学们知道心理卫生和保健方面的常识,在一个平和的气氛中进行交流,了解自身的心理状况,同时也更深入地了解他人,建立平等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际观,加强溝通能力。 3.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培养,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绝大多数都是长时间形成、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出现的。也就是说,很多大学生在刚入校的时候并不存在什么心理问题,只是有苗头以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从而导致最后问题的严重。所以,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保持心理健康,一定要从头抓起,从新生入学开始,心理健康的相关训练就要进行全面铺开,作到发现问题,马上解决。不能像齐桓公诊病,等到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同時,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的心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心理健康的保持和培养上进行投入固然重要,但还要顾及到人心理的其他方面,对它们进行全面综合的培养,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这里,全面、综合的培养具体包括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等等,其中,道德培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也是高校普遍重视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原因。此外,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和保持也至关重要。在有些高校中,管理人员习惯于用政治思想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管理过于简单粗暴,结果只能使学生愈发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甚至走向极端。这其实是低水平教育管理的表现。正确的方式是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教育。高校教师也要重视自身形象,言谈举止都要为学生树立榜样,这样才能够达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有效教育的目的。
4.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咨询网站,提升心理咨询的层次和水平
高校要注重加强校园心理咨询网站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网上心理咨询的优势很多,具有速度快、成本低、地域廣、群体广泛、信息便捷、保密性好、便于交流、克服面对面的尴尬局面更有利于敞开心扉的交谈等特点。因此要充分利用校园网不断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创新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其内容可以包括心理咨询简介、心理测试、心理保健、心理论坛、心理求助等栏目,将指导性与服务性有机结合起来,使广大学生喜闻乐见,又感到可亲、可信、可用。
参考文献:
[1]赵文杰.大学生心理卫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齐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程[M].北京:五湖传播出版社,2004.
[3]邓湘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障碍相关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1.
作者简介:
张霖鑫(1984—),河南南阳人,郑州财经学院社科部,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对策
现阶段,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正与世界接轨甚至赶超世界水平。为适应这种现状,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不断加快,各领域间的合作竞争日趋明显和激烈。这必然导致人们的心理压力较以往普遍增大,而这种心理压力的增大又引发了一系列负面的心理问题。
大学校园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中生活、学习的当代大学生当然也无法逃避内部和外界压力的冲击。大学生是高素质人才,他们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因此,他们的心理卫生状况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客观来说,由于上述各种原因,现阶段大学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是不奇怪的,这种现状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視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对他们进行客观分析,进而采取正确的教育对策,消除不良心理问题,排除心理障碍,使大学生能够以健康的心理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不仅关系到他们能否以良好的身心状况适应大学这个小社会,更关系到他们能否在迈出大学校门后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面对校园外的大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实现人生价值。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各种办法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在校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具体体现在:①自我意识明显分化,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出现矛盾。许多大学生抱负水平高、成就欲望强,但他们对现实认识不深,所以不能较好地把理想和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他们常感到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在许多事情上会感到迷失了方向,难以做出抉择;②情绪控制能力较低。表现为情绪波动起伏较大,遇事不冷静思考容易冲动,牢骚不满较多;③缺乏人际沟通能力。表现为人际交往的圈子窄,缺乏基本的交往技巧,自我封闭与自傲或自卑心理过重;④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兴趣,从而使自己面对学习压力,丧失自信,产生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⑤社会适应能力差。表现为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包括学习、生活、人际环境等。
二、当代大学生的基本心理特点
大学阶段是青少年的身心不断发展变化的时期,而由于环境的变化,使当代大学生具有了一些独特的心理特征。
首先,进入大学的校门以后,由于环境改变,他们主要把注意力转移向自身,即自我意识水平不断发展。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也迅速地趋向多元化,比如学习、工作、处理人际关系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标志着大学生心理状况的一个显著特点,即自我意识的成熟。这为他们的个人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前提,同时对各种问题处理方式和处理结果的不同也导致了他们心理状况的变化和不同;其次,大学校园中,人际关系远比初高中时复杂,而且人际关系越来越成为评价一个人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这时,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不再以个人好恶来确定与他人相处的标准,力图使自己的人际圈更广,更牢固;最后,在初高中阶段,由于学习的压力和自身生理心理的特点,早恋被明令禁止,偶尔擦出的火花也是极不成熟的表现,多数有始无终。而到了大学阶段,生理心理上的相对成熟和观念上的变化使家长对子女感情问题的控制相对弱化,甚至开始鼓励他们对爱情进行积极的争取和尝试。在这种情况之下,大学生的情感逐渐放开,同异性的交往逐渐增多,普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恋爱。他们的情感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家人、同学和朋友,很多大学生都开始把自己的情感向异性朋友的身上转移,大学校园中的恋爱也就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
三、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教育对策
基于以上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教育对策,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的身心都能够得到正确发展,以饱满的热情、健康的心理去面对社会,面对人生,实现自身价值。
1.积极引导和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大学生中的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人所占比例不大但一些轻度的心理障碍,如强迫、失眠、人际交往不利等等却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当中。我们必须加强心理咨询的宣传工作,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重要作用,消除他们对心理咨询的排斥和恐惧心理,要让他们知道,大学生当中的心理咨询主要针对的是一些正常情况下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人们经常能遇到的,不能回避它们。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日积月累就会出现大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他们个人能力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对学生素质的评价同样包括对心理素质的评价,一个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水平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学校的教育状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让他们的心理状态保持健康,也是一所学校及其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心理咨询人员应该认清自己肩负的使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实践中提高心理咨询的能力,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最重要保障。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提高学生交往能力
根据心理咨询的经验,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很多都与人际交往困难有关。针对这种情况,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性活动,并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多参加这样的活动,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同他人交流的意识,在做中学。另外,要多开展一些与健康心理培养和教育有关的活动,例如心理沙龙、心理讲座等等,让同学们知道心理卫生和保健方面的常识,在一个平和的气氛中进行交流,了解自身的心理状况,同时也更深入地了解他人,建立平等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际观,加强溝通能力。 3.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培养,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绝大多数都是长时间形成、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出现的。也就是说,很多大学生在刚入校的时候并不存在什么心理问题,只是有苗头以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从而导致最后问题的严重。所以,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保持心理健康,一定要从头抓起,从新生入学开始,心理健康的相关训练就要进行全面铺开,作到发现问题,马上解决。不能像齐桓公诊病,等到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同時,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的心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心理健康的保持和培养上进行投入固然重要,但还要顾及到人心理的其他方面,对它们进行全面综合的培养,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这里,全面、综合的培养具体包括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等等,其中,道德培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也是高校普遍重视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原因。此外,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和保持也至关重要。在有些高校中,管理人员习惯于用政治思想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管理过于简单粗暴,结果只能使学生愈发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甚至走向极端。这其实是低水平教育管理的表现。正确的方式是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教育。高校教师也要重视自身形象,言谈举止都要为学生树立榜样,这样才能够达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有效教育的目的。
4.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咨询网站,提升心理咨询的层次和水平
高校要注重加强校园心理咨询网站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网上心理咨询的优势很多,具有速度快、成本低、地域廣、群体广泛、信息便捷、保密性好、便于交流、克服面对面的尴尬局面更有利于敞开心扉的交谈等特点。因此要充分利用校园网不断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创新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其内容可以包括心理咨询简介、心理测试、心理保健、心理论坛、心理求助等栏目,将指导性与服务性有机结合起来,使广大学生喜闻乐见,又感到可亲、可信、可用。
参考文献:
[1]赵文杰.大学生心理卫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齐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程[M].北京:五湖传播出版社,2004.
[3]邓湘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障碍相关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1.
作者简介:
张霖鑫(1984—),河南南阳人,郑州财经学院社科部,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