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庆缉盗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0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年,柳庆所管的一个下属县,发生了一起案件,一名娃胡的富豪,一夜之间,被盗贼洗劫一空。然后,一声唿哨,贼人散去,没了踪影。
  胡家的人没办法,把状告到县里。县里的县令接了案子,微服私访,半月已去,奈何这些贼人手段高明,没留下丝毫痕迹,所以,县令一无所得。没办法,县令发了狠,一声令下,抓来胡家左邻右舍:这么大的事,邻居不知,不是隐瞒,就是同党。打!五木之下,血肉横飞,什么样的口供得不到?
  柳庆接到案卷,翻开一看,断定这事一定不是那些邻居所为,作案者另有其人。
  柳庆把这些胡家的邻居叫来,那些人一个个蓬头垢面,高声喊冤。柳庆安抚了一番,一挥手,全放了。随意放了犯人,却没有任何交代,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可柳庆不管不顾,一甩袖子,回后堂读书去了。
  第二天一早,就有差役跑来报告柳庆,昨晚,府衙前还有街道上,贴出了无数份内容相同的匿名书。柳庆接过一看,喜上眉头。原来,匿名书是盗贼中的人写的,大意是:我们是抢劫胡家的人,由于参与人员多而杂,大家担心终会泄露,现在我们想自首伏罪,又怕官府杀掉我们。然后,开出条件:如衙门能对首先伏罪的人宽大处理,我们便出来自首。
  柳庆便让下属赶快书写榜文,沿街张贴,大意是:自首者宽大,顽固者严处。所有盗贼,一天之内都来到柳庆府衙。柳庆给所有的下属都安排了审讯任务,每个人单独审问几人。
  这些罪犯面对审讯,很认真地供认了犯罪事实。盗贼无一人漏网,也无一人企图隐瞒,案件大白于天下。胡家财产全部追回,那些邻居,也都翻身农奴把歌唱。
  事后,柳庆把所有参与盗劫的人叫去,笑呵呵地问他们:“你们知道是谁写的自首匿名信吗?”所有盗贼都摇头,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希望在同党中能找到对象。
  柳庆道:“别找啦,是本官。”
  堂上堂下的人都愣住了,待明白了其中的妙处又不由得赞一声:“高明,实在高明。”
  柳庆一捋长须,抿口茶道:“不是我高明,是你们心中有鬼,做了坏事,能不害怕被人出卖吗?”
  群贼一听,个个红了脸,低下头。不过,自己把自己告发了,心里反而安定了。唯一担心的是处罚别过重。柳庆看出了大家的心事,一笑,挥手道:“犯的不是什么大罪,认罪态度又都很好,而且个个有立功表现,就宽大处理吧。不过,如果再犯,可别怪我手下无情。”大家一听,喜出望外,高高兴兴地拜谢柳庆,走了。此后,便再没有抢劫偷盗的违法行为发生了。
  选自《知识窗》
其他文献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九月,茶商胡大和余仲卖完了从家乡浙江收的茶叶,满载着银子准备衣锦还乡。当二人行至直隶省清苑县时,发现驿道旁有一辆马车陷到了沟里。车上的两人看到胡大和余仲,便请他们帮忙推车。在推车的过程中,胡大和余仲得知这二人和他们是同乡,两人是表兄弟,一个叫钱阿三,一个叫蒋四郎。四人相谈甚欢,眼看天色已晚,钱阿三和蒋四郎便邀胡大、余仲一起住店。  客栈只剩下一间可以住四人的房间,余仲帮钱
期刊
如果你穿越回去的古代社会既没有沙场,也没有江湖,更无法和皇族扯上关系,那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至少,你要让自己成为一个重仪表、懂礼貌的普通人。  从头发到衣着处处都可做文章  在古代,普通人乱穿衣是不对的。这可不仅关乎时不时尚、养不养眼,首要的问题是—别犯法。换句话说,穿符合你身份的衣服,别僭越。  在物资匮乏的商周时期,差别倒不是很大,大家都穿着上衣下裙的麻布“套装”,贵族在裙子外面再多系一片革制
期刊
隋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流行收藏黄金。各部酋长都以金子多少论富贵,谁都想更多地占有金子,部族之间经常为此无休止地发生战争。  梁毗是西宁州刺史,他曾贴出文告,禁止这种部族夺金之争,但是毫无效果。不过,因梁毗身为刺史,各酋长都争相送金子给他。  一次,梁毗设宴款待众酋长。酒过三巡,梁毗叫人把各酋长送来的金子端出来放在桌上,忽然对着金子号啕大哭:“此物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你们都为了它相互攻打,使多少
期刊
拜主考拜宰相再拜皇帝  在古代,科举考试及第的“毕业生”们,要参加谢恩、过堂、期集等一系列活动。其“毕业季”的繁忙,比之现在,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  首先是拜谢主考官的“谢恩”。唐代省试放榜之后,凡榜上有名的进士,要一同前往主考官的府邸,感谢座主拔擢之恩。谢恩时,各位及第进士按名次排好队,状元出列致辞,接着进士们一一拜见主考官,作自我介绍,并致感谢之意。  随后,主考官便要带领新科进士到中书省都堂
期刊
清代合州(今属重庆市)有一个士子,本是个不读诗书的纨绔子弟。当年参加县上初试,他出钱雇了个枪手代他答卷,结果竟高居榜首!这厮不通文墨、贪玩厌学,在童生中人人皆知。名次一公布,公众哗然。可是,在紧随其后的由县官亲自点名的考试中,这厮又买通县令的听差,将考卷传递给场外的枪手。四场下来,他仍名列第一。  考生们料定其中必定有诈,纷纷要求县令亲自对他面试一场,不准差役、书童等无关人员靠近。县令也有些疑惑,
期刊
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人过着“宋瓷一样精致的生活”,当时的社会、经济、科技均达到了相当的文明程度。  宋朝“白领”也叫外卖  有人统计过,《东京梦华录》(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其中酒楼和各种饮食店占了半数以上。《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一百余栋楼宇房屋,其中可以明确认出是经营餐饮业的店铺有四五十栋。南宋笔记《武林旧事》《都城纪胜》
期刊
哥舒翰,是突骑施首领歌舒部落的后裔,以部落为姓。苦拨海一役,吐蕃精骑从山顶排三列队疾驰而下,哥舒翰一人立于马上,手持半段枪逆其锋而击,三列人马无不摧垮,自此声名大振,从一名小将一路升至陇西节度副使,带兵多次击退吐蕃军的进攻,使吐蕃不敢再进犯青海,成了威震一方的战将。  唐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前线失利的消息不断传来,朝廷派哥舒翰奔赴潼关“拒贼”。此时的哥舒翰已经年老,加上身患重病,正在家养病
期刊
曾在曲阜孔家旧宅看到一副对联:“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是明代陈继儒《小窗幽记》里的句子。  如今,去深山的人多了,也往往成为一种标榜。真正的平静,不是跑到深山老林里去,也不是非要到农村去租二亩地不可。  陶渊明早就说过:“心远地自偏。”  选自《特别关注》
期刊
晚唐诗人温庭筠的作弊手段堪称一绝,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古往今来第一“神枪手”非他莫属。然而,温庭筠的考运却不怎么样,从近40岁起,他参加过五六次三年一度的“高考”,却始终考不上进士。但他很有奉献精神,每次考试做完试卷后,都自愿无偿地帮助周围考生答题。老温这枪手干的既不为名又不为利,简直让人感动。  唐宣宗大中九年(公元855年),朝廷再次举办“高考”,礼部侍郎沈询主持考试。鉴于作弊专业户温庭筠早已
期刊
林山的命运一直不好,还在襁褓中就因为家境贫寒,跟随爸妈离开家乡来到遥远的异乡做小生意讨生活,等他刚长大成人,生活也有了起色,爸妈却因为积劳成疾先后去世,这样一来他就成了个无父无母的苦命人。  谁知这天否极泰来,林山意外收到一封信,这年头谁还写信啊?一看信封落款是某省某县筷子村,他顿时大惊:这是自个的老家啊!自个虽从没有回去过,但从小到大听爸妈无数次描述过故乡的风物,筷子村、筷子村,多么奇异的名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