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歌对小说的干预,已经不满足于立足局部情节作插曲式的介入,在对小说整体的谋篇立意上,民歌完全有能力把握。通过民歌来提示和深化主题,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一、总括式
这类表现形式,通常在开篇引用民歌作为楔子,或是在篇尾以民歌作结,民歌的意蕴直指小说的主旨,民歌与小说形成明显的共生互补关系:小说的题旨意蕴以民歌为基点统一,民歌要表达的东西则在小说中得到反复舒放。
何立伟的《白色鸟》,以外国民歌《夏天的回忆》的两句“夏天来到/令我回忆”统贯全篇,奠定了文章以情感记忆为内在题旨意蕴枢纽的深层心理活动的结构方式。文中所写到的夏天是充满情绪色彩的内心体验,充满两只白水鸟般的美丽安详、自由自在的气息,但是结尾处却传来了不协调的锣声:“开斗争会,今天下午开斗争会”,白色水鸟被惊飞,孩子的内心被无端打扰,作者只得停止了充满情趣和美的情感记忆。突兀的尾声与诗意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也引起读者对历史的反思和追问,并在反思中深化人的社会责任感。
二、穿插结构式
这种表现形式以民歌来结构小说全篇,由民歌的结构决定小说的构架,民歌本身的内容和结构对于主题的表现具有象征性的意味。它以穿插历史和回忆的内容而涵量较大见长。
张承志《黑骏马》以民歌《钢嘎﹒哈拉》结构全篇,深厚的诗意与小说的内容相应,形成音乐上的“对拉”,开拓了小说的审美空间,形成了一套“寻找”模式。
漂亮善跑——我的黑骏马哟
拴在那门外——那榆木的车上
善良心好的——我的妹妹哟
嫁到了山外——那遥远的地方
……
黑骏马昂首飞奔哟,跑上那山梁
那熟识的绰约身影哟,却不是她
悲怆的古歌低回盘旋,我们看到行吟歌手伏在黑骏马上奔驰,心理时间却回到了美好的往昔。追忆和追增两条线平行展开,一面是美好激发他一定要找到,另一面是寻找的东西却偏偏追寻不到,朝霞般的少女索米娅已变成了草原上的成熟女人。古歌用“不是”作结,“铸成了无穷的感伤意境和古朴的悲剧的美”。“不是”也使这首民歌具有了开放式结构的意味,注定行吟歌手只能继续寻找,不能停留。到这里,爱情故事与古歌的赤魂完全重叠在一起,形成低沉悲怆的旋律。此时爱情故事已不是最重要的了,引起我们灵魂大合唱的是古歌的灵魂“寻找”,白音宝力格所寻找的现代文明,最终还是要回到他曾主动遗弃的草原(女人和马是草原的象征),我们寻找什么?
三、反复式
一首歌二次或二次以上在小说中出现,称为反复式。反复绝非意义上的简单相加,具有内在逻辑意义联系的反复,往往能使主题得以揭示深化。
韩少功的《爸爸爸》两次写到一首迁移时唱的歌“奶奶离东兮队伍长/走走又走走兮高山头/回头看家乡兮白云后/行行又行行兮万重山/越走路兮哪是头”。这首歌第二次在文中出现的时候,被鸡头塞的人们唱得明亮灿烂,有声有色,一点儿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悲剧:从金水河迁到银水河到稻花江……一次又一次的迁徙,使他们暂时摆脱了危机,但是生存环境却越来越窘迫。本应是带来转机的迁徙,成了蒙昧愚蠢的循环往复,悲剧性历史的重演,并且在一步步走向绝境中,潜藏着更深层的悲哀。丑陋的民族之根不死,这个民族就得不到新生,这大概就是作者所表现的忧患意识了。
四、散见式
较多的民歌散见在小就中作为文化背景称为散见式。由于民歌中包含着人类文化心理积淀的产物,具有较为厚实的历史文化内涵,散见在文中的民歌,无疑可以使小说具有相当的历史深度,更好地表现主题。
张曼菱的《唱着来唱着去》,在小说中用了近三十首民歌,洋溢着哈萨克民族精神文化的活力,也压抑着坚持本民族信仰的回回赛尔江。两种民族文化的碰撞恰使得回回随时都警惕不能失去自己,一段轰轰烈烈的浪漫情缘,因为维护传宗接代的血统最终嘎然而止。张曼菱是带着“惊喜的喜悦”,“真诚地看待兄弟民族的文化”,但是集体无意识的影响无法更改,不愿意在民族文化冲撞中迷失自己的人都骄傲地坚信,血液是非常不一样的。为了自己的民族就得牺牲“小我”溶入中华民族的“大我”。
民歌铺垫在小说中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人物的基本价值取向、情感态度、思想倾向、道德准则找到依据;另一方面,歌传心声,民歌的精神气质和人物的精神气质相契合,往往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新时期运用民歌的小说中,出现了几类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掌握本族文化历史,象征传统保守势力和强权统治的长者。他们雍容有度地主持民俗活动的进修,实际上,透露着腐败、狰狞之气。如《南部之冬》中的隐厥婆,一定要子孙继承向公山羊复仇的族风,不惜流血和牺牲;《女孩儿》中的磨磨丢,年复一年地送女孩子进老爷子山,躲避血光之灾,却政法着女孩儿的清白;《琐呐吹出的河》中的明生阿公,则是先孕后嫁陋俗的卫道士……他们一个个道貌岸然,却往往是间接的刽子手,残杀着人生健康的一面。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三中学)
一、总括式
这类表现形式,通常在开篇引用民歌作为楔子,或是在篇尾以民歌作结,民歌的意蕴直指小说的主旨,民歌与小说形成明显的共生互补关系:小说的题旨意蕴以民歌为基点统一,民歌要表达的东西则在小说中得到反复舒放。
何立伟的《白色鸟》,以外国民歌《夏天的回忆》的两句“夏天来到/令我回忆”统贯全篇,奠定了文章以情感记忆为内在题旨意蕴枢纽的深层心理活动的结构方式。文中所写到的夏天是充满情绪色彩的内心体验,充满两只白水鸟般的美丽安详、自由自在的气息,但是结尾处却传来了不协调的锣声:“开斗争会,今天下午开斗争会”,白色水鸟被惊飞,孩子的内心被无端打扰,作者只得停止了充满情趣和美的情感记忆。突兀的尾声与诗意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也引起读者对历史的反思和追问,并在反思中深化人的社会责任感。
二、穿插结构式
这种表现形式以民歌来结构小说全篇,由民歌的结构决定小说的构架,民歌本身的内容和结构对于主题的表现具有象征性的意味。它以穿插历史和回忆的内容而涵量较大见长。
张承志《黑骏马》以民歌《钢嘎﹒哈拉》结构全篇,深厚的诗意与小说的内容相应,形成音乐上的“对拉”,开拓了小说的审美空间,形成了一套“寻找”模式。
漂亮善跑——我的黑骏马哟
拴在那门外——那榆木的车上
善良心好的——我的妹妹哟
嫁到了山外——那遥远的地方
……
黑骏马昂首飞奔哟,跑上那山梁
那熟识的绰约身影哟,却不是她
悲怆的古歌低回盘旋,我们看到行吟歌手伏在黑骏马上奔驰,心理时间却回到了美好的往昔。追忆和追增两条线平行展开,一面是美好激发他一定要找到,另一面是寻找的东西却偏偏追寻不到,朝霞般的少女索米娅已变成了草原上的成熟女人。古歌用“不是”作结,“铸成了无穷的感伤意境和古朴的悲剧的美”。“不是”也使这首民歌具有了开放式结构的意味,注定行吟歌手只能继续寻找,不能停留。到这里,爱情故事与古歌的赤魂完全重叠在一起,形成低沉悲怆的旋律。此时爱情故事已不是最重要的了,引起我们灵魂大合唱的是古歌的灵魂“寻找”,白音宝力格所寻找的现代文明,最终还是要回到他曾主动遗弃的草原(女人和马是草原的象征),我们寻找什么?
三、反复式
一首歌二次或二次以上在小说中出现,称为反复式。反复绝非意义上的简单相加,具有内在逻辑意义联系的反复,往往能使主题得以揭示深化。
韩少功的《爸爸爸》两次写到一首迁移时唱的歌“奶奶离东兮队伍长/走走又走走兮高山头/回头看家乡兮白云后/行行又行行兮万重山/越走路兮哪是头”。这首歌第二次在文中出现的时候,被鸡头塞的人们唱得明亮灿烂,有声有色,一点儿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悲剧:从金水河迁到银水河到稻花江……一次又一次的迁徙,使他们暂时摆脱了危机,但是生存环境却越来越窘迫。本应是带来转机的迁徙,成了蒙昧愚蠢的循环往复,悲剧性历史的重演,并且在一步步走向绝境中,潜藏着更深层的悲哀。丑陋的民族之根不死,这个民族就得不到新生,这大概就是作者所表现的忧患意识了。
四、散见式
较多的民歌散见在小就中作为文化背景称为散见式。由于民歌中包含着人类文化心理积淀的产物,具有较为厚实的历史文化内涵,散见在文中的民歌,无疑可以使小说具有相当的历史深度,更好地表现主题。
张曼菱的《唱着来唱着去》,在小说中用了近三十首民歌,洋溢着哈萨克民族精神文化的活力,也压抑着坚持本民族信仰的回回赛尔江。两种民族文化的碰撞恰使得回回随时都警惕不能失去自己,一段轰轰烈烈的浪漫情缘,因为维护传宗接代的血统最终嘎然而止。张曼菱是带着“惊喜的喜悦”,“真诚地看待兄弟民族的文化”,但是集体无意识的影响无法更改,不愿意在民族文化冲撞中迷失自己的人都骄傲地坚信,血液是非常不一样的。为了自己的民族就得牺牲“小我”溶入中华民族的“大我”。
民歌铺垫在小说中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人物的基本价值取向、情感态度、思想倾向、道德准则找到依据;另一方面,歌传心声,民歌的精神气质和人物的精神气质相契合,往往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新时期运用民歌的小说中,出现了几类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掌握本族文化历史,象征传统保守势力和强权统治的长者。他们雍容有度地主持民俗活动的进修,实际上,透露着腐败、狰狞之气。如《南部之冬》中的隐厥婆,一定要子孙继承向公山羊复仇的族风,不惜流血和牺牲;《女孩儿》中的磨磨丢,年复一年地送女孩子进老爷子山,躲避血光之灾,却政法着女孩儿的清白;《琐呐吹出的河》中的明生阿公,则是先孕后嫁陋俗的卫道士……他们一个个道貌岸然,却往往是间接的刽子手,残杀着人生健康的一面。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