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幼儿教育领域中却存在着在实践中忽视游戏的弊病。殊不知,游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关键作用,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获得最大发展的最佳途径,也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游戏观,重视发挥游戏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一、在游戏中增强幼儿体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生活不断丰富。都市化生活使幼儿生活范围变小、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影响了幼儿的体质健康。当前,肥胖、视力下降、协调性差等问题在幼儿群体中尤为突出。幼儿体质下降,直接影响幼儿的生活、学习,乃至他们未来的发展。作为学前教育教师,我们应该把增强幼儿健康体质放到重要位置,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发挥游戏的趣味性功能,吸引幼儿主动热情参与,提高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爱好,让幼儿充分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二、在游戏中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是促进其智力发展的工具。心理学家马斯洛说:“儿童早期是奠定智力发展基础的令人兴奋、有效的时期,游戏的过程正是智力发生的非同一般的特殊过程,这恰恰是游戏的作用所在。”
1.游戏有助于幼儿获取、回忆和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
幼儿游戏的过程是一个自然地学习各种知识的过程。幼儿的游戏离不开必要的知识和经验的支持,幼儿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当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满足幼儿游戏继续开展的时候,幼儿就会有意识地回忆已有知识经验,或者从同伴或教师那里获取有效的知识经验,从而使游戏得以进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主动的发现式学习的过程,幼儿会对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拥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2.游戏中促进幼儿感观能力的发展
游戏时,幼儿的各种感官都要参加。游戏可以使幼儿直接接触玩具和各种自然材料,通过具体活动发展各种感觉器官和观察力。比如幼儿在玩积木的时候,他们会通过对积木的观察、搭建、拆除等,发现方形的积木更容易累积、球体会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可沿一直线方向运动,而圆锥体只能围绕一点而运动。幼儿正是在这样的游戏中发展着感觉器官的感受性、感知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并初步形成对有关知识的概念。
3.游戏中促进幼儿想象力、创新意识的发展
游戏是一种自主、自由、能动、充满想象的主题性活动,这些品性正是想像能力、创新意识、潜能得以滋生的土壤。幼儿所玩的游戏并非以往经验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离开不开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幼儿想一起玩一个游戏时,他们会共同商量确立游戏的主题、构想情节、寻找和制作游戏需要的材料,开始游戏后,他们会根据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地调整游戏的方法、规则,使游戏过程更加合理、有趣。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断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想象力、创新意识都会得到充分发展。
三、在游戏中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1.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是一种体现个性的综合心理能力,更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交往能力也是直接影响一个人事业成功的主要因素。游戏则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与他人交往的平台,它是幼儿与同伴间互相交往的最好方式,我们应该从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比如幼儿在游戏《娃娃家》中,扮演主人的幼儿会使用“请进、请坐、你是谁……”等语言,幼儿通过游戏会懂得如何接待人;再如在游戏中幼儿会讨论“这个玩具怎么玩”、“你想玩别人的玩具时应该怎么办”、“别人借给你玩具时应该怎么说”等,幼儿在游戏中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会知道同伴的想法,从而体验交往活动的乐趣,明白与人相处的方法。而且在玩的过程中会逐渐学会等待、学会谦让,与同伴逐渐建立起一种和谐、亲密的关系。
2.游戏中锻炼幼儿的意志品质
游戏对幼儿有巨大的吸引力,为了能够参加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和完成游戏任务,幼儿往往愿意自觉地遵守游戏的规则,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因此这个过程对幼儿意志力的锻炼是很有帮助的。比如著名的马努依法可的实验发现:幼儿在游戏条件下(哨兵站岗)坚持站立不动的时间,远远超过按照成人的要求而站立的时间。再例如幼儿在游戏条件下(当小老师),扮演小老师的幼儿会比平时更加遵守纪律。
3.游戏中树立幼儿乐观自信的人生观
自信心是健康幼儿必不可少的性格特征,也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美国心理学家马尔兹认为,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屈辱与荣耀,特别是童年时的经验不自觉地形成的。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不管能力强弱,都有机会扮演其中的各种角色,都能获得成功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可以使儿童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成功的次数越多,儿童对自己成功方面的评价就越高。经常获得成功的儿童具有自信、自我接受、勤奋、乐观等特征,这些特征又能保证他们获得更大的成功。
总之,游戏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我们应采用多种方式、多种形式创造条件,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充分、自由、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一、在游戏中增强幼儿体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生活不断丰富。都市化生活使幼儿生活范围变小、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影响了幼儿的体质健康。当前,肥胖、视力下降、协调性差等问题在幼儿群体中尤为突出。幼儿体质下降,直接影响幼儿的生活、学习,乃至他们未来的发展。作为学前教育教师,我们应该把增强幼儿健康体质放到重要位置,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发挥游戏的趣味性功能,吸引幼儿主动热情参与,提高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爱好,让幼儿充分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二、在游戏中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是促进其智力发展的工具。心理学家马斯洛说:“儿童早期是奠定智力发展基础的令人兴奋、有效的时期,游戏的过程正是智力发生的非同一般的特殊过程,这恰恰是游戏的作用所在。”
1.游戏有助于幼儿获取、回忆和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
幼儿游戏的过程是一个自然地学习各种知识的过程。幼儿的游戏离不开必要的知识和经验的支持,幼儿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当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满足幼儿游戏继续开展的时候,幼儿就会有意识地回忆已有知识经验,或者从同伴或教师那里获取有效的知识经验,从而使游戏得以进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主动的发现式学习的过程,幼儿会对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拥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2.游戏中促进幼儿感观能力的发展
游戏时,幼儿的各种感官都要参加。游戏可以使幼儿直接接触玩具和各种自然材料,通过具体活动发展各种感觉器官和观察力。比如幼儿在玩积木的时候,他们会通过对积木的观察、搭建、拆除等,发现方形的积木更容易累积、球体会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可沿一直线方向运动,而圆锥体只能围绕一点而运动。幼儿正是在这样的游戏中发展着感觉器官的感受性、感知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并初步形成对有关知识的概念。
3.游戏中促进幼儿想象力、创新意识的发展
游戏是一种自主、自由、能动、充满想象的主题性活动,这些品性正是想像能力、创新意识、潜能得以滋生的土壤。幼儿所玩的游戏并非以往经验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离开不开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幼儿想一起玩一个游戏时,他们会共同商量确立游戏的主题、构想情节、寻找和制作游戏需要的材料,开始游戏后,他们会根据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地调整游戏的方法、规则,使游戏过程更加合理、有趣。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断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想象力、创新意识都会得到充分发展。
三、在游戏中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1.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是一种体现个性的综合心理能力,更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交往能力也是直接影响一个人事业成功的主要因素。游戏则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与他人交往的平台,它是幼儿与同伴间互相交往的最好方式,我们应该从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比如幼儿在游戏《娃娃家》中,扮演主人的幼儿会使用“请进、请坐、你是谁……”等语言,幼儿通过游戏会懂得如何接待人;再如在游戏中幼儿会讨论“这个玩具怎么玩”、“你想玩别人的玩具时应该怎么办”、“别人借给你玩具时应该怎么说”等,幼儿在游戏中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会知道同伴的想法,从而体验交往活动的乐趣,明白与人相处的方法。而且在玩的过程中会逐渐学会等待、学会谦让,与同伴逐渐建立起一种和谐、亲密的关系。
2.游戏中锻炼幼儿的意志品质
游戏对幼儿有巨大的吸引力,为了能够参加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和完成游戏任务,幼儿往往愿意自觉地遵守游戏的规则,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因此这个过程对幼儿意志力的锻炼是很有帮助的。比如著名的马努依法可的实验发现:幼儿在游戏条件下(哨兵站岗)坚持站立不动的时间,远远超过按照成人的要求而站立的时间。再例如幼儿在游戏条件下(当小老师),扮演小老师的幼儿会比平时更加遵守纪律。
3.游戏中树立幼儿乐观自信的人生观
自信心是健康幼儿必不可少的性格特征,也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美国心理学家马尔兹认为,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屈辱与荣耀,特别是童年时的经验不自觉地形成的。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不管能力强弱,都有机会扮演其中的各种角色,都能获得成功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可以使儿童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成功的次数越多,儿童对自己成功方面的评价就越高。经常获得成功的儿童具有自信、自我接受、勤奋、乐观等特征,这些特征又能保证他们获得更大的成功。
总之,游戏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我们应采用多种方式、多种形式创造条件,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充分、自由、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