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压穴位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faxian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护理中采用指压穴位护理,探析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随机选取44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选取时间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22例采用常规护理+指压穴位护理,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95.45%、满意度95.45%、复发率9.09%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护理中采用指压穴位护理,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指压穴位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4-100-02
  小儿高热惊厥在临床上常见且需要给予患儿实施及时救治,患病人群中,3岁内婴幼儿较为多见,患儿一般在急骤高热开始12h内发病,温度>39℃,易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1],给予患儿实施对症治疗可有效避免患儿脑细胞损伤并有效避免患儿发生癫痫,若未能及时处理患儿病情,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患儿出现智力低下[2]。本组选取44例患儿且深入分析了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护理中采用指压穴位护理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自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随机选取44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并利用数字表法分组,均知情同意,患儿或者家长签订了协议并表示自愿参与本组研究。22例观察组患儿男女比例12:10,年龄6个月至5岁,中位年龄2.6岁,单纯性高热惊厥、复杂性高热惊厥患儿例数分别是14例、8例;22例对照组患儿男女比例11:11,年龄7个月至6岁,中位年龄2.5岁,单纯性高热惊厥、复杂性高热惊厥患儿例数分别是13例、9例。統计学分析2组患儿入组数据,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护理:(1)呼吸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将患儿衣扣立即解开并协助患儿平卧、将患儿头部偏向一侧,将患儿口咽部分泌物吸出的同时将患儿上颌托起,可有效避免患儿发生舌后坠,进而有效避免患儿发生窒息,可利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来避免患儿发生唇舌咬伤[3],压舌板放置位置是患儿上下齿之间。(2)迅速吸氧。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儿实施及时吸氧支持并将氧流量合理控制在每分钟1L至2L,临床目的是促使患儿脑细胞损伤明显减轻。(3)物理降温。护理人员可利用额部冷敷办法或者温水擦浴办法来给予患儿体温降低,其中擦浴水温需要控制在32至34℃。(4)病情监测。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进行严密监测并重点观察患儿呼吸、体温等指标[4],给予服用止惊药患儿仔细观察呼吸频率,观察患儿是否发生脑疝或者是否发生呼吸抑制,可通过加床栏措施来有效避免患儿发生躁动损伤及抽搐损伤。(5)饮食指导。待患儿清醒后,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儿流食并叮嘱患儿多
  饮水。
  观察组22例采用常规护理+指压穴位护理,其中常规护理措施同上,指压穴位护理:穴位选择水沟穴、合谷穴、印堂穴、太冲穴,需要利用拇指重掐,待患儿抽搐停止后,停止指压。
  1.3 效果评估[5] 惊厥停止时间在5分钟内,为显效;惊厥停止时间在5分钟至15分钟,为有效;15分钟后,惊厥不缓解,为无效。护理总有效率是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满意度:由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率),存在统计学意义评定标准:P<0.05。
  2 结果
  分析发现,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满意度、复发率均明显更优,对比对照组患儿,差异较为明显(P<0.05)。
  3 讨论
  儿科疾病中,小儿高热惊厥属于临床急症,较为多发,中医学上将本病归属于“急惊风”范畴,记载于《内经》,热而生风,进而生痰,外感时邪及内蕴痰热、暴受惊恐是小儿高热惊厥疾病病因,对疾病进行分析,发现外感时邪可导致热极生风,饮食不节可导致化火动风,暴受惊恐可导致气机逆乱,热闭心窍、痰盛抽搐是本病主要病机,主要病理是热、风、痰、惊,心脏及肝脏是本病患儿病变部位。
  小儿高热惊厥可分为4种证型:风湿之邪逆传心包型、邪热直中引动肝风型、气血两燔型、邪热之盛内传营血型,治疗患儿时,需要实施中医辩证治疗,对患儿病情进行缓急区分,同时给予患儿实施审证求因,以期临床疗效明显增强。
  给予小儿高热惊厥实施指压穴位护理时选择印堂穴、水沟穴、太冲穴、合谷穴,其中水沟穴是急救昏厥要穴,指压功效是醒神启闭、开窍镇惊,印堂穴指压功效是疏风清热,太冲穴及合谷穴指压功效是通络活血及疏肝安神,以上4个穴位指压可促使患儿风熄、肝平、热退、筋柔。
  据相关性文献报道,小儿由于年龄较小,神经系统尚未完善发育,大脑皮层的鉴别功能、分析功能及抑制功能均较差,微弱刺激即可导致大脑强烈兴奋,可导致小儿部分神经元因为脑细胞功能紊乱出现突然异常放电。
  本组研究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95.45%、满意度95.45%、复发率9.09%均明显更优。
  综上,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护理中采用指压穴位护理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改善患儿满意度及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娟. 浅谈指压穴位用于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体会[J]. 上海护理, 2016, 16(7).
  [2]黄春凤. 指压合谷穴位法对控制小儿高热惊厥抽搐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 2016, 22(34).
  [3]卢言言. 综合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应用效果及预后观察[J].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 3(4): 83-84.
  [4]柳雪霞. 针对性急救护理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36): 109-110.
  [5]韩美玲.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27): 96-97.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TAT3在40例前列腺癌和12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前列腺癌中STA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1500例骨折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0例。对照组采取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和VAS评分,评定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疼痛情况,并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和VAS评分均降低且观
1病历摘要患者男,44岁,因突发腹痛3小时于2012年12月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小时打麻将过程中突发腹痛,位于剑突下,呈持续性,向后背及腰部放射,伴出汗,恶心,当地卫生院给予"速
目的:探讨氧化锌软膏加棉纱布应用于大小便失禁患者炎性反应性皮肤的疗效。方法:将98例大小便失禁及严重腹泻致使皮肤炎性反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