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anzha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工会是各高校党组织联系教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既是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 又是基层文化活动的传播者和组织者, 理所应当地担负起繁荣校园文化的重任。
  关键词: 高校工会;校园文化;角色定位;作用
  高校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良好的校风、学风,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工会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师生的桥梁和纽带,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高校工会作为学校的建设者,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主导地位的教职工的文化建设不可或缺,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高校工会必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建设主体解析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是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拥有、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基本信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校园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的总和,主要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部分构成。从校园文化的内涵入手,结合高校的整体组织机构。可以发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主要包括三个:一是党委系统,主要是党委集体对政治思想的方向性领导,党委各职能部门的执行与管理,各院系党总支具体组织;二是行政系统,侧重校园文化管理和物质文化建设;三是群团系统,这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支主要的力量。工会组织教职工,团委(学生会)组织大学生。重点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这三个系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子系统,必须使每个工作部门乃至每个成员对本系统、本部门从事的校园文化活动目标、方针、政策都清楚了解,做到全员参与、各司其职,逐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进而逐步营造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二、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优势和角色定位
  从上文中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系统构成可以看出。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系统中实际充当了具体策划各种活动、将学校有关文化建设的各种方针计划最后落实的行为实践者。工会组织教职工开展和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并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广大师生员工感受体验学校的文化精髓,接受文化熏陶,同时他们也成为文化的载体,将学校的文化建设精神进行推广。显然,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
  1. 高校工会的合法地位使其具备条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者
  《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第十八条明确了“学校工会委员会承担教代会工作机构的任务”。由此可见,组织教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是法律赋予工会的使命,工会有资格从源头上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讨论、活动方案设计、活动计划实施等。高校工会的合法地位、“桥梁和纽带”的特殊身份和民主管理民主参与的工作使命,使得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了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参与文化建设系统工程得天独厚的优势,具备条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者。
  2. 工会维护职能使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号召者
  依法维护教职工的教育权、著作权、劳动权、学习权、健康权和经济权是工会的神圣职责,这一职责决定工会与教职工有着不可分割的天然关系,成为教职工的信任与依靠。正是有了“维权使者”的特殊身份和工作职责,使得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了组织和号召广大教职员工参与文化建设的优势,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号召者。
  3. 工会的教育职能使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直接的引导者
  《工会法》第七条规定:工会有责任和义务“教育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職工队伍。”高校会履行教育职能的传统方法主要有政治学习、报告会、参观访问、座谈讨论等。互联网的兴起和通讯手段的更新,使工会工作摆脱了传统宣传方式的束缚,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工作领域。工会通过宣传栏、海报、网页,甚至手机短信,宣传学校文化,给广大师生员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建立正确而积极的文化舆论导向,引导教职员工正确认识和理解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工会“宣传教育”的工作性质:工作职责以及工作条件,决定了其“文化引导”的独特优势。
  4. 工会在文体工作中的参与度使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直接的实践者
  高校工会组织开展的教职工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既有中华文化的传承,职业道德教育,又有强身健体的体育竞赛,愉悦情感的歌唱会、文娱演出和陶冶情操的书法、绘画、摄影作品观赏,还有富有时代精神的人文讲坛、文化沙龙、教授论坛,融知识、娱乐、休照法一体,使校园文化深入人心,融人每个人的心灵,规范了广大教职员工的语言和行为,同时也通过他们得到最大范围的传承和推广。
  三、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 身心调剂作用
  高校教职工中专家、学者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较多,繁重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使这些教职工的思想压力增大,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教职工在工作之余,得到轻松愉快的休息,调剂和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活动,为教职工身心健康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 宣传教育作用
  工会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将教职工汇聚在一起,充分发挥工会这块阵地,宣传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宣传广大教职工在自主办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广大教职工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工作中去,从而产生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同时,校园文化活动是现代信息传播的媒体和载体,有利于各种信息的有效传播。
  3. 拓展知识作用
  校园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为广大教职工大显身手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活动平台。能够使广大教职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传授知识、交流经验、实现娱中求乐,乐中求智,充分发挥了拓展知识的作用。   4. 团结凝聚作用
  高校办学目标和理念的实现,需要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而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竞赛活动,能够培养和激发教职工的这些精神,强化教职工的集体荣誉感,从而发挥团结凝聚的作用。
  四、高校工会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校园文化的职能就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和性格的塑造。工会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倡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活动,全面提升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今天,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社会对人才质量的攀高,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尤为重要。工会可以通过举办人文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提升教职工的人文素质,开展“三育人”先进个人、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表彰,营造争先创优的进取向上氛围,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树立新时代良好的师德形象。
  2. 宣传培育校园精神,提升教职工的人文素质。工会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同有关职能部门深入发掘校旗、校歌、校徽、校训的丰富内涵,通过使广大师生员工易于理解和接收的形式和语言,诠释校园精神的基本精髓、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工会还应根据学校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不断赋予校园文化新的内容,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同时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养成教育与培养,从小事抓起,用校园文化规范教职工的行为。
  3. 弘扬民主精神,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大学的民主精神主要表现在学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在学术上应倡导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者有追求学术进步、献身真理的权利,在管理上应坚持依靠教职工办学、依法办学的指导方针,凡涉及办学理念、发展规划、教学改革等重大事项,都应在一定范围通过不同渠道广泛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与建议。高校工会作为教代会的工作机构,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应本校发展的教代会的工作机制、组织形式,畅通渠道,依法主动科学地维护知识分子特殊群体的权利,抓好校园民主精神的培育和民主氛围的营造。
  4. 舉办健康高雅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高层次的校园文化,能提升师生的素质和能力,高品质的校园文化,能提升学校的品位和声誉。工会应以部门工会、工会小组、协会等文化层面为载体,以体育竞赛、知识讲座、书画摄影作品展览等文化形态为手段,培养教职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提升教职工的人文素质和文化品位。健康、高雅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而且激发了教职工献身教育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应正确认识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切实利用校园文化这笔无形资产,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谢小兰.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岁月(下半月).2012(10)
  [2]郁建民,会华,钟兵.浅谈高校上会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J].文化学刑,2008,(4).
  [3]王伟.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力探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J].2010,24(1)
  [4]郑虹.高校工会如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27(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反复流产与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就诊的78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反复流产)和对照组20例(妊娠次数1次)。对两组的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1.2实验方法  (1)标本采集观察组在末次流产3个月,对照
〔关键词〕早期妊娠;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利凡诺;终止  〔中图分类号〕R71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4-74-01    新沂市陵山中心医院自1999年1月-2000年12月间,对妊娠11周至14周健康妇女80例采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入(甲组)及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乙组)两种方法引产,现对这80例患者出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
目的 初步探讨血液成分单采术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 对524例患者应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进行916次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根据病人情况选择不同细胞收集程序,分析临床效果和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情况,并分析其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结果 行血细胞单采术后210例高白细胞患者白细胞由(230.1±48.5)×109/L降至(49.3±10.0)×109/L;123例真性红细胞
摘 要: 本文首先从化工机械维修的课程设置要求入手,其次分析了课程教学的原则,最后对化工机械维修教学中的“工学结合”做了一定程度的探析。  关键词: 化工机械;教学实践;技校  1. 化工机械维修课程的特点  1.1 化工机械维修课程要求  一般来说,该课程应该安排在各个专业课教学完成之后进行,一般要求在3-4周内完成,由于目前对该课程课时压缩,要求2周内完成也是非常正常的教学安排。该课程的教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