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企合作是将院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进行交互,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深受各国教育界、经济界的高度评价。本文基于师资培育的研究,根据我国国情,探讨校企合作办学中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期望能为校企合作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借鉴及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7.029
经过多年探索,应用型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已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从整体发展来看,作为校企合作教育的主心骨的教师,在工作开展的中未完全发挥出应有的力量,导致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提升缓慢。因此,加快优质师资队伍的建设无疑是校企合作教育取得重大突破的途径。
1 校企合作师资培育发展整体现状
1.1 目前已取得的阶段性进展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正式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我国人力资源质量。此后,随着各项措施的出台与落实,拥有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正迅速成长起来。截至2020年,我国校企合作的教师队伍,总体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1.2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新教师来源单一
以校企合作开展程度最早的中等职业学校为例,2018年中等职业学校的新增专任教师中,录用应届高校毕业生占30.66%、外单位教师调入占31.79%、非教师调入占17.26%、其他来源占17.26%。“录用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外单位教師调入”,均为出大学校门就进入高校工作。“非教师调入”属于拥有校外(企业、行业)经验的教师群体,与2010年相比,非教师调入队伍数量有明显增加,但整体占比依然较小。从表格可以分析得出,大部分新教师不具备行业和企业经验的。
校企合作教育要求授课教师在拥有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具备相应的实践指导能力。因此,具有行业和企业职业经验的教师是很受青睐的群体,但从实际来看,校企合作教育的高校教师中真正具备企业从业经历的人凤毛麟角。大多数任课教师对企业运营过程中所出现的难题、项目具体流程等实操性强的方面并不了解。因此,对校企合作的理解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并不能适应瞬息变幻的新时代环境。
1.2.2 专业课外聘教师的比例较低
聘请企业单位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是我国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的可靠方案之一。本文再次以校企合作开展程度最早的中等职业学校为例,据官方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兼职专业课教师为62022人,仅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14.58%。
1.2.3 创新教育理念滞后
中等职业学院属于校企合作教育较早的一批,而应用型院校的校企合作教育在我国才起步不久,因此大部分人对校企合作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模糊认知。
高校中,有部分教师简单地认为校企合作教育是促进就业的一种方式方法,应当由就业指导中心或辅导员来负责;也有人认为校企合作教育主要以开展主题活动、讲座等方式来进行;甚至还有一些教师简单地认为,校企合作教育就是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传授学生如何创业或当客服,毕业以后直接派到基础工作岗位处理简单工作。这些认知忽略了校企合作的内在初衷,直接将校企合作等同于功利性的变现操作。校企合作教育是将企业创新力融进高等教育体系,发挥学生和教师的创新精神,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新血液”,同时企业又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1.2.4 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国内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课程大部分还处在探索阶段。在教学内容方面,理论型的课程多于实践型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由于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授课教师们容易保持“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新时代背景下,教师的知识传授不应当局限于固有的知识体系,与时俱进探索新知识才是开启新局面的钥匙。
2 校企合作师资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校企合作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能够将中国目前人口方面的巨大压力转变为国家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同时还能够增强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建设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对企业来说,会得到更加正向的反馈,得到更多符合心意的求职员工。对学校来说,校企合作模式的顺利落地可以有效地帮助院校对企业在人才数量和素质水平方面的需要有更好的认知,从而使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好确立,突出办学理念,使得人才培养和培养的质量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企业和院校为学生提供平台,学生反哺为企业合作注入新的动能,这一过程不仅为学校带来教学模式上的新思路,也明确了学生的个人发展思路,还加强了校企联结。对学生来说,学校和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使得学生在学校上课的学习内容和企业在实际社会上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零距离。实操与理论相结合,从理论中找寻方法,从实践中摸索原理,产学结合,互惠共赢,达到从课堂延伸至工作岗位的实际效能,这种做法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和综合素质能力。
想要将校企合作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就应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确保教师队伍建设优先发展。教师的先导性认知从来都是决定教育教学工作能否顺利贯彻的先决因素,只有让教师队伍充分认识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才能让模式运行更加行云流水,从而起到政策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互相协助的良性循环。换句话说,只有“先知者”得到有力建设,教育活动才能有组织的进行,实现质的飞跃。
3 校企合作师资培育的措施
国外开展校企合作教育已有近百年历史,我国近几年也在如火如荼开展,教学方法也在进行革新,但师资队伍的建设一直处于滞后状态。接下来本文将从校企合作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挑选优质企业机构,共建合作平台
发达国家在校企合作办学上,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德国“双元制”理念、英国“三明治”培养模式等,都是产教结合的典范。根据我国国情,院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尽可能挑选大中型企业作为搭建平台,这样的平台在建设中会更加成熟完善,在相辅相成中找寻特色发展道路。
3.2 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提高师资质量
师资力量作为校企合作中重要的一环,在任课教师的选聘上,应当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资队伍建设。合格的高校教师应学会“跨界”,依托校企合作,在完成教师任务的基础上,知晓当前社会发展的最新趋势,以及企业里所运用的技术。邀请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对专业任课教师系统培训,也可以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训”或“轮岗实践”。在培养过程中,设置系列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使高等院校拥有数量和质量都满足发展需求的优质性师资队伍。此外,也可以聘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往往能更好地推动院校教育与企业运作之间的互通互容。最后,鼓励建立评估机制,保障任课教师具备相应课程的专业教学的能力。
3.3 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助力创新发展
加强校企合作任课教师的建设和制度保障,给予充分的制度和经费支持,助推教学的活跃度,共享和交流各个层面的信息与知识,将教学讨论、教学探究、教学互动、教学经验、成果分享变为常态,成为日常工作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使高校在创新路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3.4 丰富优化学科内容,明晰教学思路
在国家通用教材的基础上,校企间可以共同研究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教材,完善教育课程的规划和建设。坚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构建线上线下学习课程,丰富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引进国外先进知识体系,由专业授课教师进行讲授。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新颖且更具有应用价值的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率。
3.5 构建专业实训基地,注重专业技能
对应用型高等院校而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还能成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应当积极主动与大中型企业或机构共建实训基地。通常来讲,大中型企业或机构会拥有更完备的技术设施和优越的创新理念。教师通过企业实践学习,在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有助于将相关知识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因此,搭建校内实训基地是有必要的,为实训模式落地创造空间,为学生创造机遇,为学校提供双向并举的教育教学渠道,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上来看,都不仅仅是硬件上的提升,更是软件上的锦上添花。
3.6 熟知各国企业文化,拓宽视野领域
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与技巧以外,还应了解各国优秀企业的价值观,关注企业文化。例如,日本大部分企业看重商务礼仪和细节,而英国企业更注重程序等。任课教师只有提前了解各个国家的企业文化,才能够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帮助学生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生产力的需要,更好地融入进企业中。
4 前景展望
在未来,政府将继续出台和全面落实各项政策,逐步形成责、权、利并重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校企合作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想要发展,师资队伍的建设将是一个关键因素。期待在政府部门、各大高校、社会企业以及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将校企合作的这条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王煜恒,王会聪,张坤,等.依托现代渔业职教集团创新校企合作师资队伍的建设[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
[2]许景润.校企合作视角下高职院校师資队伍建设的路径[J].智库时代,2019,(39):110.
[3]徐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6,(02):53-54.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7.029
经过多年探索,应用型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已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从整体发展来看,作为校企合作教育的主心骨的教师,在工作开展的中未完全发挥出应有的力量,导致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提升缓慢。因此,加快优质师资队伍的建设无疑是校企合作教育取得重大突破的途径。
1 校企合作师资培育发展整体现状
1.1 目前已取得的阶段性进展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正式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我国人力资源质量。此后,随着各项措施的出台与落实,拥有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正迅速成长起来。截至2020年,我国校企合作的教师队伍,总体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1.2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新教师来源单一
以校企合作开展程度最早的中等职业学校为例,2018年中等职业学校的新增专任教师中,录用应届高校毕业生占30.66%、外单位教师调入占31.79%、非教师调入占17.26%、其他来源占17.26%。“录用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外单位教師调入”,均为出大学校门就进入高校工作。“非教师调入”属于拥有校外(企业、行业)经验的教师群体,与2010年相比,非教师调入队伍数量有明显增加,但整体占比依然较小。从表格可以分析得出,大部分新教师不具备行业和企业经验的。
校企合作教育要求授课教师在拥有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具备相应的实践指导能力。因此,具有行业和企业职业经验的教师是很受青睐的群体,但从实际来看,校企合作教育的高校教师中真正具备企业从业经历的人凤毛麟角。大多数任课教师对企业运营过程中所出现的难题、项目具体流程等实操性强的方面并不了解。因此,对校企合作的理解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并不能适应瞬息变幻的新时代环境。
1.2.2 专业课外聘教师的比例较低
聘请企业单位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是我国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的可靠方案之一。本文再次以校企合作开展程度最早的中等职业学校为例,据官方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兼职专业课教师为62022人,仅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14.58%。
1.2.3 创新教育理念滞后
中等职业学院属于校企合作教育较早的一批,而应用型院校的校企合作教育在我国才起步不久,因此大部分人对校企合作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模糊认知。
高校中,有部分教师简单地认为校企合作教育是促进就业的一种方式方法,应当由就业指导中心或辅导员来负责;也有人认为校企合作教育主要以开展主题活动、讲座等方式来进行;甚至还有一些教师简单地认为,校企合作教育就是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传授学生如何创业或当客服,毕业以后直接派到基础工作岗位处理简单工作。这些认知忽略了校企合作的内在初衷,直接将校企合作等同于功利性的变现操作。校企合作教育是将企业创新力融进高等教育体系,发挥学生和教师的创新精神,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新血液”,同时企业又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1.2.4 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国内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课程大部分还处在探索阶段。在教学内容方面,理论型的课程多于实践型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由于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授课教师们容易保持“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新时代背景下,教师的知识传授不应当局限于固有的知识体系,与时俱进探索新知识才是开启新局面的钥匙。
2 校企合作师资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校企合作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能够将中国目前人口方面的巨大压力转变为国家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同时还能够增强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建设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对企业来说,会得到更加正向的反馈,得到更多符合心意的求职员工。对学校来说,校企合作模式的顺利落地可以有效地帮助院校对企业在人才数量和素质水平方面的需要有更好的认知,从而使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好确立,突出办学理念,使得人才培养和培养的质量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企业和院校为学生提供平台,学生反哺为企业合作注入新的动能,这一过程不仅为学校带来教学模式上的新思路,也明确了学生的个人发展思路,还加强了校企联结。对学生来说,学校和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使得学生在学校上课的学习内容和企业在实际社会上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零距离。实操与理论相结合,从理论中找寻方法,从实践中摸索原理,产学结合,互惠共赢,达到从课堂延伸至工作岗位的实际效能,这种做法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和综合素质能力。
想要将校企合作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就应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确保教师队伍建设优先发展。教师的先导性认知从来都是决定教育教学工作能否顺利贯彻的先决因素,只有让教师队伍充分认识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才能让模式运行更加行云流水,从而起到政策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互相协助的良性循环。换句话说,只有“先知者”得到有力建设,教育活动才能有组织的进行,实现质的飞跃。
3 校企合作师资培育的措施
国外开展校企合作教育已有近百年历史,我国近几年也在如火如荼开展,教学方法也在进行革新,但师资队伍的建设一直处于滞后状态。接下来本文将从校企合作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挑选优质企业机构,共建合作平台
发达国家在校企合作办学上,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德国“双元制”理念、英国“三明治”培养模式等,都是产教结合的典范。根据我国国情,院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尽可能挑选大中型企业作为搭建平台,这样的平台在建设中会更加成熟完善,在相辅相成中找寻特色发展道路。
3.2 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提高师资质量
师资力量作为校企合作中重要的一环,在任课教师的选聘上,应当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资队伍建设。合格的高校教师应学会“跨界”,依托校企合作,在完成教师任务的基础上,知晓当前社会发展的最新趋势,以及企业里所运用的技术。邀请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对专业任课教师系统培训,也可以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训”或“轮岗实践”。在培养过程中,设置系列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使高等院校拥有数量和质量都满足发展需求的优质性师资队伍。此外,也可以聘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往往能更好地推动院校教育与企业运作之间的互通互容。最后,鼓励建立评估机制,保障任课教师具备相应课程的专业教学的能力。
3.3 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助力创新发展
加强校企合作任课教师的建设和制度保障,给予充分的制度和经费支持,助推教学的活跃度,共享和交流各个层面的信息与知识,将教学讨论、教学探究、教学互动、教学经验、成果分享变为常态,成为日常工作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使高校在创新路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3.4 丰富优化学科内容,明晰教学思路
在国家通用教材的基础上,校企间可以共同研究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教材,完善教育课程的规划和建设。坚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构建线上线下学习课程,丰富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引进国外先进知识体系,由专业授课教师进行讲授。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新颖且更具有应用价值的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率。
3.5 构建专业实训基地,注重专业技能
对应用型高等院校而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还能成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应当积极主动与大中型企业或机构共建实训基地。通常来讲,大中型企业或机构会拥有更完备的技术设施和优越的创新理念。教师通过企业实践学习,在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有助于将相关知识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因此,搭建校内实训基地是有必要的,为实训模式落地创造空间,为学生创造机遇,为学校提供双向并举的教育教学渠道,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上来看,都不仅仅是硬件上的提升,更是软件上的锦上添花。
3.6 熟知各国企业文化,拓宽视野领域
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与技巧以外,还应了解各国优秀企业的价值观,关注企业文化。例如,日本大部分企业看重商务礼仪和细节,而英国企业更注重程序等。任课教师只有提前了解各个国家的企业文化,才能够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帮助学生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生产力的需要,更好地融入进企业中。
4 前景展望
在未来,政府将继续出台和全面落实各项政策,逐步形成责、权、利并重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校企合作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想要发展,师资队伍的建设将是一个关键因素。期待在政府部门、各大高校、社会企业以及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将校企合作的这条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王煜恒,王会聪,张坤,等.依托现代渔业职教集团创新校企合作师资队伍的建设[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
[2]许景润.校企合作视角下高职院校师資队伍建设的路径[J].智库时代,2019,(39):110.
[3]徐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6,(0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