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历史环境、民族文化等客观因素影响,教育环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主要研究这类地区如何系统培养高中学生学习力提出个人的不全面看法。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学习力;系统培养
所谓学习力就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要素,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学习的动力体现了学习的目标;学习的毅力反映了学习者的意志;学习的能力则来源于学习者掌握的知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客观历史条件和现实发展的客观影响,民族成分往往较多,各个民族的经济发展状况、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思想状况出现了较大的变动,文明程度、精神文化需求的差异化加大,新旧思想的交替和冲突加剧。同时,我国对于少数民族地区一直实行的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充分考虑和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着力保护少数民族自身的特殊文化,实施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等。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开展具有鲜明时代性的学校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倍感困难。因此,个人在具体实践中经过长期实践和不断总结,对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学习力提升的系统培养提出个人浅见。
一、课堂培养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对于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而言,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学生课余学习资源很匮乏,购买课外读物、观看影视、参观旅游等等对他们来说几乎都是一种奢望。所以,他(她)们的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和教室,关键是靠课堂。因此,对学生学习力的培养,主要是依靠课堂。
在课堂中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力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所以,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做好:1. 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各学科道的教学,要视其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来确定其教学方法,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选择和运用恰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能力,从而终身受益。2. 教学手段要尽可能丰富多彩。如果有条件,要尽可能多采用多媒体、录音、录像、网络视频和电视等多种现代科技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 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不可能人人都有兴趣。所以要想改变课堂沉闷的气氛,形式多种多样,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中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的时期,只要教师能潜心研究,悉心培养,学生一定能够养成主动参与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学法培养
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对每个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师务必在教授课程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课程标准》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民族学生往往因为知识面狭窄,知识来源渠道单一,学习的方法非常欠缺。因此,课堂教学除了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外,更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条件。怎样教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呢? 主要是:
1. 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材。阅读教材是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应试能力、自身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①依纲阅读法,即教师依据本节课所要学习内容的要点先列出简明易懂的自学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问题去看书。因为目的性明确,所以学生容易抓住概念,理解观点,达到熟悉教材,初步培养了其自学能力。②泛读教材法。所谓泛读教材法就是粗略地通读一遍,是一种较快速度的翻阅法。它要求学生提纲式地把握每一課的主要内容和整体框架。因为是泛读,所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知识印象不深,对问题理解的通透力不强,从而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听课,并为下一步细读奠定基础。③细读教材法,即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用点、线、勾、圈等记号画出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及关键词等,理出基本知识结构,并能够比较、联想课题新的概念、观念与所学过的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的认知体系中。
2. 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要把学生看作主动学习的对象,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意识设置问题陷阱,引导学生去发现;教师还可以多提供给学生与时事相关的感性材料,从感性材料入手,让学生发现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多参与讨论,在讨论活动中学会发现。教师对学生发现的所有问题及时引导,让学生主动去分析、去解决。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法指导的基础性工作。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是争取做到“三先三后”:一是要求学生先预习,后听课。预习时要求把重点内容标出来,重要论点划出来,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二是要求学生先复习,后做练习。做练习要眼到、心到、手到。三是要求学生先思考,后提问。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习惯。
4.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和突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有自主性,有自主性,主动与其他的同学合作探讨解决问题,共同完成学习的任务,提高学习方法,掌握学习能力。 三、信心培养
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在接受第二语言总会遇到很多的障碍,使之学习其他与汉语有关的科目时总表现出无奈、焦虑、不安和自卑,而教师又总是担忧学生素质低,不能适应新课改要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在课堂中会出现冷场现象等等。于是,在教学中教师难免就自然会全程主宰教学过程。同时,教师教学理念也相对落后,主要存在三大缺陷:一是灌输。即教师片面强调书本知识的重要性,于是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习的意愿。二是封闭。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片面认为教学目的是为了适应考试的需要,于是把学生的思想和思维禁锢在课堂中,忽视教学内容广阔的社会基础。三是脱离。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脱离社会实践,出现教师包办代替,学生无真正意义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最终导致学生越学越没有灵气和活力,课堂教学没有现实感,学生不能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在学习负担较大的情况下,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
因此,对少数民族孩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激励、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之内,落实、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时时处处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成功体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动力。同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引导他们进行成功体验, 让他们尽情地去享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基础上,不断地去努力,更加的刻苦学习,以期获得更大的成功。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利于提高教学教育质量。
四、延伸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新课改强调实践中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实践为特征的主体性教育,学生是创新的主体。因此,要克服只靠课堂的单一教育教学方式,应该不断加强课后延伸培养,主要是做到:
1. 注重实践。就是在教师精心周密的安排下,選择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具有开发性、探究性、社会性、现实性和实践性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的各种实践性活动。如思想政治课中 “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学生的消费问题”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一个课题,利用课外活动和节假日时间走入社会,调查研究,学会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自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 增加课外阅读量。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校内条件,指导性要求学生加强课外报纸、杂志、书刊等的阅读,扩展知识面。
3. 对于有条件的学生,引导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方式扩展信息量。
教师就是要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尤其强调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
五、系统培养
由于民族地区学校以外的外部社会环境客观条件不允许,所以系统培养主要是指在以学校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加强学校制度管理、教师素养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等各个环节有机系统的培养。主要包括:
1. 学校方面。学校应当有相应制度保障和硬件保障,如要实施集体备课制度,以确保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的有效性;实施课程结构调整,以确保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性;加强硬件上的投入,报纸、杂志、书刊、电视、多媒体等,以保证信息的多渠道摄入。
2. 教师方面。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新课程对老师的定位是: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所以,教师首要是要转变变观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其次,是要勇于探索教法,不断提高个人课堂的有效教法;第三,要加强学科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强化集体备课的高效化;第四,鼓励学生,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每一位学生健康地、积极地、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创造条件,要眼中有学生、脑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
3. 学生方面。主要是加强学习意识提升、学习习惯养成、学习方法指导、学习技能提高和学习面扩展等五个方面。通过加强这五个方面的系统具体指导要求和强化,就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总之,由于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少数民族居住在边远的山区,自然条件艰苦,经济文化基础薄弱,整个教育发展水平与汉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而导致了生活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各民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及特征方面的差异,但是他们的心理素质、知识水平关系到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有其特殊性。所以,如何提高民族学生的学习力,为他们的长远发展着想,努力找出对策,对于发展民族教育,繁荣和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学习力;系统培养
所谓学习力就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要素,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学习的动力体现了学习的目标;学习的毅力反映了学习者的意志;学习的能力则来源于学习者掌握的知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客观历史条件和现实发展的客观影响,民族成分往往较多,各个民族的经济发展状况、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思想状况出现了较大的变动,文明程度、精神文化需求的差异化加大,新旧思想的交替和冲突加剧。同时,我国对于少数民族地区一直实行的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充分考虑和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着力保护少数民族自身的特殊文化,实施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等。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开展具有鲜明时代性的学校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倍感困难。因此,个人在具体实践中经过长期实践和不断总结,对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学习力提升的系统培养提出个人浅见。
一、课堂培养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对于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而言,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学生课余学习资源很匮乏,购买课外读物、观看影视、参观旅游等等对他们来说几乎都是一种奢望。所以,他(她)们的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和教室,关键是靠课堂。因此,对学生学习力的培养,主要是依靠课堂。
在课堂中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力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所以,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做好:1. 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各学科道的教学,要视其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来确定其教学方法,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选择和运用恰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能力,从而终身受益。2. 教学手段要尽可能丰富多彩。如果有条件,要尽可能多采用多媒体、录音、录像、网络视频和电视等多种现代科技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 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不可能人人都有兴趣。所以要想改变课堂沉闷的气氛,形式多种多样,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中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的时期,只要教师能潜心研究,悉心培养,学生一定能够养成主动参与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学法培养
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对每个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师务必在教授课程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课程标准》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民族学生往往因为知识面狭窄,知识来源渠道单一,学习的方法非常欠缺。因此,课堂教学除了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外,更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条件。怎样教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呢? 主要是:
1. 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材。阅读教材是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应试能力、自身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①依纲阅读法,即教师依据本节课所要学习内容的要点先列出简明易懂的自学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问题去看书。因为目的性明确,所以学生容易抓住概念,理解观点,达到熟悉教材,初步培养了其自学能力。②泛读教材法。所谓泛读教材法就是粗略地通读一遍,是一种较快速度的翻阅法。它要求学生提纲式地把握每一課的主要内容和整体框架。因为是泛读,所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知识印象不深,对问题理解的通透力不强,从而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听课,并为下一步细读奠定基础。③细读教材法,即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用点、线、勾、圈等记号画出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及关键词等,理出基本知识结构,并能够比较、联想课题新的概念、观念与所学过的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的认知体系中。
2. 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要把学生看作主动学习的对象,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意识设置问题陷阱,引导学生去发现;教师还可以多提供给学生与时事相关的感性材料,从感性材料入手,让学生发现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多参与讨论,在讨论活动中学会发现。教师对学生发现的所有问题及时引导,让学生主动去分析、去解决。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法指导的基础性工作。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是争取做到“三先三后”:一是要求学生先预习,后听课。预习时要求把重点内容标出来,重要论点划出来,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二是要求学生先复习,后做练习。做练习要眼到、心到、手到。三是要求学生先思考,后提问。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习惯。
4.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和突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有自主性,有自主性,主动与其他的同学合作探讨解决问题,共同完成学习的任务,提高学习方法,掌握学习能力。 三、信心培养
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在接受第二语言总会遇到很多的障碍,使之学习其他与汉语有关的科目时总表现出无奈、焦虑、不安和自卑,而教师又总是担忧学生素质低,不能适应新课改要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在课堂中会出现冷场现象等等。于是,在教学中教师难免就自然会全程主宰教学过程。同时,教师教学理念也相对落后,主要存在三大缺陷:一是灌输。即教师片面强调书本知识的重要性,于是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习的意愿。二是封闭。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片面认为教学目的是为了适应考试的需要,于是把学生的思想和思维禁锢在课堂中,忽视教学内容广阔的社会基础。三是脱离。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脱离社会实践,出现教师包办代替,学生无真正意义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最终导致学生越学越没有灵气和活力,课堂教学没有现实感,学生不能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在学习负担较大的情况下,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
因此,对少数民族孩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激励、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之内,落实、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时时处处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成功体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动力。同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引导他们进行成功体验, 让他们尽情地去享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基础上,不断地去努力,更加的刻苦学习,以期获得更大的成功。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利于提高教学教育质量。
四、延伸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新课改强调实践中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实践为特征的主体性教育,学生是创新的主体。因此,要克服只靠课堂的单一教育教学方式,应该不断加强课后延伸培养,主要是做到:
1. 注重实践。就是在教师精心周密的安排下,選择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具有开发性、探究性、社会性、现实性和实践性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的各种实践性活动。如思想政治课中 “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学生的消费问题”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一个课题,利用课外活动和节假日时间走入社会,调查研究,学会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自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 增加课外阅读量。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校内条件,指导性要求学生加强课外报纸、杂志、书刊等的阅读,扩展知识面。
3. 对于有条件的学生,引导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方式扩展信息量。
教师就是要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尤其强调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
五、系统培养
由于民族地区学校以外的外部社会环境客观条件不允许,所以系统培养主要是指在以学校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加强学校制度管理、教师素养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等各个环节有机系统的培养。主要包括:
1. 学校方面。学校应当有相应制度保障和硬件保障,如要实施集体备课制度,以确保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的有效性;实施课程结构调整,以确保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性;加强硬件上的投入,报纸、杂志、书刊、电视、多媒体等,以保证信息的多渠道摄入。
2. 教师方面。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新课程对老师的定位是: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所以,教师首要是要转变变观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其次,是要勇于探索教法,不断提高个人课堂的有效教法;第三,要加强学科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强化集体备课的高效化;第四,鼓励学生,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每一位学生健康地、积极地、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创造条件,要眼中有学生、脑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
3. 学生方面。主要是加强学习意识提升、学习习惯养成、学习方法指导、学习技能提高和学习面扩展等五个方面。通过加强这五个方面的系统具体指导要求和强化,就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总之,由于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少数民族居住在边远的山区,自然条件艰苦,经济文化基础薄弱,整个教育发展水平与汉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而导致了生活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各民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及特征方面的差异,但是他们的心理素质、知识水平关系到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有其特殊性。所以,如何提高民族学生的学习力,为他们的长远发展着想,努力找出对策,对于发展民族教育,繁荣和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