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宁省凤城市凤凰城区翰墨小学
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欣赏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自觉”的乐感,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自实践、探索,在丰富的音乐知识基础上,正确地理解音乐作品。体现对音乐的感受,用良好的音乐素质创造性的表现出来,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也就是说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力、表现力、创造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在小学所使用的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占的比例就充分体现它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注意在音乐欣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通过不同艺术作品的陶冶,发现美、感受美。
一、音乐欣赏与创新思维培养的关系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实现生活的艺术。音乐欣赏就是听觉器官对音乐所产生音响的感觉,通过感情的感受和理智的分析,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领略,从而获得完美的艺术享受的过程。小学的音乐欣赏课的目的就是通过美的音乐熏陶,激发 青少年为高尚的理想而执着追求。学会感受美妙的音乐世界,营造丰富的精神空间,从而激发他的创新思维。学会审美,学会创新。那么音乐欣赏是对已有的音乐作品音响的感受,而这些音响是较为固定的,这当中怎么创新呢?虽然是一部相同的作品,但由于每个人性格不同、经验不同、心境不同,他所感受到的、理解到的就会有所不同。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从来没有接触过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几个不同年龄、不同工作环境的人集中在一起,给他们播放《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然后问他们听后的感受。一位工人的回答是机器在响;一位老战士回答是鬼子进村了;而一个小学生的回答是上课铃响了。由此可见,音乐欣赏是人们通过音响的感受,在大脑中经过想象而创造出形象的过程。这是一个无限的空间。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东西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但这种音乐创新能力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凭空想象产生的,它要靠教师精心设计和大力引导,使学生对音乐作品具有一定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因此,在音乐教育中,特别是音乐欣赏中,教师应该是一个发掘者,发掘每个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并促进他的智能的发展。通过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积极的创新思维。所以如何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成为我们广大音乐工作者进行教学科研的新课题。
二、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过程是积极的思维过程。也可以說,观察就是“思维的知觉”。任何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都是通过长期的观察来进行的。观察是人们获取知识经验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创新思维就是将过去经验的时间、空间关系变化,重新加以组织的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因此,没有观察,创新思维就是无从谈起你音乐欣赏作为一种创新思维过程,同样是以观察认识为基础的。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曾经有过一个失败的教训。那是我指导学生欣赏《动物狂欢节》中《母鸡与公鸡》的一课。当时,我没有告诉学生欣赏的是哪一段,希望学生在欣赏時自己感受音乐的形象。但是一段非常形象的表现母鸡下蛋后“咯咯大、咯咯大”的叫声的音乐之后,学生并没有反应出这段音乐是表现什么形象。这令我非常的不解。后来经过调查分析,才知道这班学生都是城里长大的,母鸡与公鸡都是在菜市场里才见到。生活中从来没有观察过母鸡和公鸡,又怎能从音乐中感受母鸡和公鸡的形象呢?没有观察,欣赏与创新无从谈起。
古今中卫优秀的音乐作品非常丰富,而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一群正在获取知识,生活经验有所不足,知识面有待提高的学生。他们不可能对所有要进行欣赏的作品所涉及的方面都有所了解。那么,音乐欣赏前布置学生对音乐作品内容的准备,或是创造条件在欣赏课上让学生进行有关的观察活动,对帮助学生欣赏音乐,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自主地再造想象,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曾经听过许多的欣赏课,看过许多欣赏解说资料。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给音乐画上一个固定的肖像,或作一段固定的文字描述。我觉得这种固定的东西会给学生套上一个枷锁,左右学生想象的发挥,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障碍。并且这种固定的东西也不是音乐精华所在,一句话说得好:“如果音乐是可以用图画或者文字描绘的话,那么世界是哪个的音乐将不会存在。”因为,在音乐欣赏课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地进行再造想象,不能给学生“画地为牢”。不然的话音乐欣赏课定会是一节老师讲、学生听的枯燥无味的课。记得一次给学生欣赏内蒙古民歌《牧歌》。我让学生欣赏完一次后,将原本《牧歌》的歌词为学生朗读一次“蓝蓝的天空上飘着白云,白云的下面盖着雪白的羊群。”很快就有学生提问:“老师,为什么没有马和牛呢?”当时我无言以对,也感受到学生那丰富的想象是不可人为约束的。另一个班,我同样上了这节课,吸取上次教训,我进行了改革:我先让学生欣赏《牧歌》然后让学生在白纸上画一副美丽草原风光的图画。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学生脑海中的美丽草原有蓝天白云、小河流淌,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来牛羊成群。有的甚至画上了一排排整齐的牧民新居,几个牧民骑着摩托车放牧。这是丰富多彩。由此看出欣赏课中,不要让学生觉得音乐是表现一些固定的东西,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再造想象,去理解作品、欣赏作品。只有积极的想象,才会有积极的创新。
在欣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在传统的音乐欣赏课中,很少会有培养学生创新想象这一环节,严格来讲,它应该归入音乐创造的范畴。但是任何创造性的想象都必须以一定的经验基础为前提,否则就是胡编乱造。在音乐欣赏中,学生通过欣赏前的观察准备,欣赏时鄂再造想象,就已经取得了相关的经验基础。如果能趁热打铁,继续进行相关的音乐创作,就能更好的发挥学习的连贯性。
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欣赏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自觉”的乐感,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自实践、探索,在丰富的音乐知识基础上,正确地理解音乐作品。体现对音乐的感受,用良好的音乐素质创造性的表现出来,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也就是说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力、表现力、创造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在小学所使用的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占的比例就充分体现它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注意在音乐欣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通过不同艺术作品的陶冶,发现美、感受美。
一、音乐欣赏与创新思维培养的关系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实现生活的艺术。音乐欣赏就是听觉器官对音乐所产生音响的感觉,通过感情的感受和理智的分析,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领略,从而获得完美的艺术享受的过程。小学的音乐欣赏课的目的就是通过美的音乐熏陶,激发 青少年为高尚的理想而执着追求。学会感受美妙的音乐世界,营造丰富的精神空间,从而激发他的创新思维。学会审美,学会创新。那么音乐欣赏是对已有的音乐作品音响的感受,而这些音响是较为固定的,这当中怎么创新呢?虽然是一部相同的作品,但由于每个人性格不同、经验不同、心境不同,他所感受到的、理解到的就会有所不同。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从来没有接触过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几个不同年龄、不同工作环境的人集中在一起,给他们播放《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然后问他们听后的感受。一位工人的回答是机器在响;一位老战士回答是鬼子进村了;而一个小学生的回答是上课铃响了。由此可见,音乐欣赏是人们通过音响的感受,在大脑中经过想象而创造出形象的过程。这是一个无限的空间。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东西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但这种音乐创新能力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凭空想象产生的,它要靠教师精心设计和大力引导,使学生对音乐作品具有一定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因此,在音乐教育中,特别是音乐欣赏中,教师应该是一个发掘者,发掘每个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并促进他的智能的发展。通过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积极的创新思维。所以如何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成为我们广大音乐工作者进行教学科研的新课题。
二、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过程是积极的思维过程。也可以說,观察就是“思维的知觉”。任何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都是通过长期的观察来进行的。观察是人们获取知识经验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创新思维就是将过去经验的时间、空间关系变化,重新加以组织的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因此,没有观察,创新思维就是无从谈起你音乐欣赏作为一种创新思维过程,同样是以观察认识为基础的。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曾经有过一个失败的教训。那是我指导学生欣赏《动物狂欢节》中《母鸡与公鸡》的一课。当时,我没有告诉学生欣赏的是哪一段,希望学生在欣赏時自己感受音乐的形象。但是一段非常形象的表现母鸡下蛋后“咯咯大、咯咯大”的叫声的音乐之后,学生并没有反应出这段音乐是表现什么形象。这令我非常的不解。后来经过调查分析,才知道这班学生都是城里长大的,母鸡与公鸡都是在菜市场里才见到。生活中从来没有观察过母鸡和公鸡,又怎能从音乐中感受母鸡和公鸡的形象呢?没有观察,欣赏与创新无从谈起。
古今中卫优秀的音乐作品非常丰富,而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一群正在获取知识,生活经验有所不足,知识面有待提高的学生。他们不可能对所有要进行欣赏的作品所涉及的方面都有所了解。那么,音乐欣赏前布置学生对音乐作品内容的准备,或是创造条件在欣赏课上让学生进行有关的观察活动,对帮助学生欣赏音乐,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自主地再造想象,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曾经听过许多的欣赏课,看过许多欣赏解说资料。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给音乐画上一个固定的肖像,或作一段固定的文字描述。我觉得这种固定的东西会给学生套上一个枷锁,左右学生想象的发挥,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障碍。并且这种固定的东西也不是音乐精华所在,一句话说得好:“如果音乐是可以用图画或者文字描绘的话,那么世界是哪个的音乐将不会存在。”因为,在音乐欣赏课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地进行再造想象,不能给学生“画地为牢”。不然的话音乐欣赏课定会是一节老师讲、学生听的枯燥无味的课。记得一次给学生欣赏内蒙古民歌《牧歌》。我让学生欣赏完一次后,将原本《牧歌》的歌词为学生朗读一次“蓝蓝的天空上飘着白云,白云的下面盖着雪白的羊群。”很快就有学生提问:“老师,为什么没有马和牛呢?”当时我无言以对,也感受到学生那丰富的想象是不可人为约束的。另一个班,我同样上了这节课,吸取上次教训,我进行了改革:我先让学生欣赏《牧歌》然后让学生在白纸上画一副美丽草原风光的图画。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学生脑海中的美丽草原有蓝天白云、小河流淌,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来牛羊成群。有的甚至画上了一排排整齐的牧民新居,几个牧民骑着摩托车放牧。这是丰富多彩。由此看出欣赏课中,不要让学生觉得音乐是表现一些固定的东西,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再造想象,去理解作品、欣赏作品。只有积极的想象,才会有积极的创新。
在欣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在传统的音乐欣赏课中,很少会有培养学生创新想象这一环节,严格来讲,它应该归入音乐创造的范畴。但是任何创造性的想象都必须以一定的经验基础为前提,否则就是胡编乱造。在音乐欣赏中,学生通过欣赏前的观察准备,欣赏时鄂再造想象,就已经取得了相关的经验基础。如果能趁热打铁,继续进行相关的音乐创作,就能更好的发挥学习的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