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4月参加了第四届杭温中职语文教研协作会议,这次会议的地点设在永嘉二职,开放了两节研讨课,一节是由永嘉二职戴建峰老师执教的宋词《雨霖铃》,另一节是由萧江一职周黎霞老师执教的散文《世间最美的坟墓》。其中戴老师的教学艺术,犹如醍醐灌顶,让我对古诗词教学获得了新的认识。
《雨霖铃》教学环节设计精巧,层层推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戴老师的设计如知人论世,介绍作者柳永和写作背景;感受情调,听名家朗读,学生练读;晓知大意,学生叙说《雨霖铃》大意;涵咏诗句,学生写出对词句的理解;联想词境,学生根据本首词的内容和意境,将本词改写成一部“微电影”。
戴老师的课点面结合自然,点有解读,面有突破。在“面”的处理上,课前播放《雨霖铃》曲子,营造出凄美哀伤的氛围,接着在这样的氛围中,让学生反复吟诵此词,从感官上体会词中主人公与恋人难舍难分的心情,学生渐渐地走进词人那哀伤的世界中。“面”的教学艺术,为所有教学环节创设了一个语境,接着教师在学生知晓故事情节,粗浅了解词人心境的基础上,铺设“点”的解读。戴老师在教材处理时,紧扣文本,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表现出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厚度,主要突出两个“点”的突破,第一个“点”是对“意象”的理解,如“杨柳”、“晓风”所象征的意义,以及在词中传达了词人怎么样的情感。第二个“点”是对意象所创造的“意境”的理解,如“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如果说课文的“面”还只能使学生认识课文的表象,那么课文的“点”能使学生认识课文的本质。它不但是语文课教学的主要内容,而且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主要“例子”。教学内容的安排,课堂结构的优化,教学过程的推进,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围绕“点”展开。但是“点”是在“面”的基础上提炼组合的,以“面”托“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相辅相成。
《雨霖铃》的难点突破处,教学设计开放灵活,教师示范写作,学生自主探究。此环节教师要求学生涵咏词句,触摸词人的情怀,细细体味琢磨,并写下自己的理解。
戴老师在课件上出示自己对词句的理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欲饮无绪,欲留不能,这时,纵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出口,只有泪眼相对,之手告别罢了,满腹哀伤之情,尽在不言之中。
伴随着《雨霖铃》的音乐,学生也逐渐陷入了沉思,开始执笔播种自己的认识和思想,稍后,学生一一汇报。
如有学生说“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是送别宴上,喝酒也没有心情,船家催着出发,但“我”却不肯离开。有学生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绘了一派晚秋凄凉的精致,营造了离别哀伤的气氛和情调。
戴老师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感,一切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设计。通过引导学生想象,一幅幅立体的场景,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师生投身其中,体味着短短的诗句背后的广阔的背景,体会着诗人的浓浓的情怀。感谢这次古诗教学,给了我新的思考和智慧。于是,在这学期的教研活动中,我选择了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做为公开课的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古诗教学中,我的一贯做法是引导学生熟读古诗,逐字逐句理解意思。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方式无疑使被动的,课堂上教师的行为是在引导学生掌握相关古诗的文学知识,没有情感的体验,没有换位的思考。这样的课堂缺失了一种灵动之美,一种思考之美,一种涵咏之美。为了突破古诗教学的藩篱,走一条情感与思维、积累与创新的教学之路,课前教师细心地解读文本,显得尤为重要。
一开始,我抛开所有的教辅材料,自己一遍遍的吟诵着这首诗,不管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还是读者的角度,总觉得这首诗很简单。当我以学生的身份再读时,却读出了一番乾坤——在以学生的身份对其间的字词进行追问时,追问出了一片柳暗花明。
例如,我从诗的首联追问,诗人先抒情“相见时难别亦难”,转而写景“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景物描写是什么意思,诗人写景是什么用意?
从颔联追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能不能简单地从诗的表面去理解,这句诗有什么比喻的含义?
通过这样的追问和解读,我看到了一个单包的文本渐渐变厚了,单纯地讲读讲解变为了唤醒学生已有积累的方式,教师的说教被学生智慧的语言所取代。所以说,文本解读,是走向古诗教学的有效途径。
本课的教学,我尝试着戴老师的教学方式,即在突破难点,解读诗人如何借用意象传达情感的这一环节,带领学生自主探究。考虑到我们学生的基础偏差,不一定能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对文本有深刻的领悟。所以,在正式上课之前,我给学生出了几道由浅入深的预习题目,这样做,一方面,学生预习之后,使课堂上的思考更加有效;另一方面,我对学生的水平有所了解,能使课堂上的指导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学生预习思考三个问题:1、这首诗中哪一句诗最直接地抒发了离别之苦?2、诗中借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离别之苦,相思之痛?3、研读诗句,品味诗人怎么样借用意象传达相思之苦?
通过学生的作业,可以了解到,学生能结合课文注解,了解诗歌的意象以及意象的含义。如:蓬山(咫尺):神话中的仙山,这里指对方的住处。青鸟(探看)神话中西王母的信使,这里借指爱情信使。但对于品味诗人诗中怎么样借用意象传达相思,几乎没有学生能做阐述。如“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学生只知“东风无力,百花凋残”,却不知诗人写这句诗的用意是表达两人分离也像美景逝去一般无奈。
针对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探究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的方式,点拨学生深入了解词义,揣摩词境。如“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中“晓镜但愁云鬓改”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是早晨临镜梳妆时才发现,两鬓已添白发。但这样的字面理解还不够,我追问学生词人为什么会在一夜醒来白发,又为什么发现有白发而“愁”?
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因为思念情人,而白了头发;有的说相思太苦,为爱烦恼而憔悴;又有的说清晨为长白发而痛苦,不希望恋人看到自己憔悴的样子。“夜吟应觉月光寒”抓住“寒”字,让学生联系首联“东风无力百花残”由东风可想而知此时是春天,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在春天的月光能否使人感到寒冷,为什么词人会觉得月光寒?这样就自然而然知道词人的月光寒,是借生理上的感官寒冷来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
我们的学生对于古诗文有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抗拒,所以在做《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教学设计时,我特别注重课堂导入的设计。在戴老师的《雨霖铃》导入时引用名家解读诗文的句子,由学生激情朗读导入。考虑到我们的学生齐读除非进行过特殊排练,否则是没办法达到能够令听众欣赏的境界,因此在导入中我没有借鉴戴老师的设计,而是选择了一个故事导入。
这个故事由我讲述: 70多年前,一对年轻人在花一样的 年纪结婚了,男家世代经商新婚不久便远赴外地接管家族生意,女的则一个人留在家里操持,那时妻子整日以泪洗面,孤独无助,丈夫家是个几十号人的大家庭,白天忙碌没时间,到了晚上在一盏豆油灯下,妻子才偷空思念丈夫,思念久了,妻子决定给丈夫写信。虽然是大家闺秀,但思考了几天,终于给原始的简单物件“写”好了一封信,让信客捎给丈夫,就在信发出半个月后,丈夫逃了家,那种“语言”只有丈夫才能读懂,才能深切体会到妻子发自心底的思念和真挚的爱。
接着我拿出了妻子写给丈夫的信给学生看,这封信里其实是用两枚缝衣针穿着的两枚红枣。接着让学生猜猜 妻子两枚缝衣针穿着的两枚红枣 是什么意思。学生经过一番猜测,说红枣表示相思。我在课件里提示:妻子对丈夫说:“针针想你,枣枣回家。”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猜到“针”代表“真”,“枣”代表“早”。最后我引导学生说出谐音有一语双关的表达作用。
这样的导入,妙在一是这个故事与教学内容的主题相一致——相思;二是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到谐音的作用,为学生解读文本“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做好了铺垫。
《雨霖铃》教学环节设计精巧,层层推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戴老师的设计如知人论世,介绍作者柳永和写作背景;感受情调,听名家朗读,学生练读;晓知大意,学生叙说《雨霖铃》大意;涵咏诗句,学生写出对词句的理解;联想词境,学生根据本首词的内容和意境,将本词改写成一部“微电影”。
戴老师的课点面结合自然,点有解读,面有突破。在“面”的处理上,课前播放《雨霖铃》曲子,营造出凄美哀伤的氛围,接着在这样的氛围中,让学生反复吟诵此词,从感官上体会词中主人公与恋人难舍难分的心情,学生渐渐地走进词人那哀伤的世界中。“面”的教学艺术,为所有教学环节创设了一个语境,接着教师在学生知晓故事情节,粗浅了解词人心境的基础上,铺设“点”的解读。戴老师在教材处理时,紧扣文本,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表现出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厚度,主要突出两个“点”的突破,第一个“点”是对“意象”的理解,如“杨柳”、“晓风”所象征的意义,以及在词中传达了词人怎么样的情感。第二个“点”是对意象所创造的“意境”的理解,如“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如果说课文的“面”还只能使学生认识课文的表象,那么课文的“点”能使学生认识课文的本质。它不但是语文课教学的主要内容,而且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主要“例子”。教学内容的安排,课堂结构的优化,教学过程的推进,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围绕“点”展开。但是“点”是在“面”的基础上提炼组合的,以“面”托“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相辅相成。
《雨霖铃》的难点突破处,教学设计开放灵活,教师示范写作,学生自主探究。此环节教师要求学生涵咏词句,触摸词人的情怀,细细体味琢磨,并写下自己的理解。
戴老师在课件上出示自己对词句的理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欲饮无绪,欲留不能,这时,纵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出口,只有泪眼相对,之手告别罢了,满腹哀伤之情,尽在不言之中。
伴随着《雨霖铃》的音乐,学生也逐渐陷入了沉思,开始执笔播种自己的认识和思想,稍后,学生一一汇报。
如有学生说“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是送别宴上,喝酒也没有心情,船家催着出发,但“我”却不肯离开。有学生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绘了一派晚秋凄凉的精致,营造了离别哀伤的气氛和情调。
戴老师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感,一切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设计。通过引导学生想象,一幅幅立体的场景,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师生投身其中,体味着短短的诗句背后的广阔的背景,体会着诗人的浓浓的情怀。感谢这次古诗教学,给了我新的思考和智慧。于是,在这学期的教研活动中,我选择了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做为公开课的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古诗教学中,我的一贯做法是引导学生熟读古诗,逐字逐句理解意思。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方式无疑使被动的,课堂上教师的行为是在引导学生掌握相关古诗的文学知识,没有情感的体验,没有换位的思考。这样的课堂缺失了一种灵动之美,一种思考之美,一种涵咏之美。为了突破古诗教学的藩篱,走一条情感与思维、积累与创新的教学之路,课前教师细心地解读文本,显得尤为重要。
一开始,我抛开所有的教辅材料,自己一遍遍的吟诵着这首诗,不管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还是读者的角度,总觉得这首诗很简单。当我以学生的身份再读时,却读出了一番乾坤——在以学生的身份对其间的字词进行追问时,追问出了一片柳暗花明。
例如,我从诗的首联追问,诗人先抒情“相见时难别亦难”,转而写景“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景物描写是什么意思,诗人写景是什么用意?
从颔联追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能不能简单地从诗的表面去理解,这句诗有什么比喻的含义?
通过这样的追问和解读,我看到了一个单包的文本渐渐变厚了,单纯地讲读讲解变为了唤醒学生已有积累的方式,教师的说教被学生智慧的语言所取代。所以说,文本解读,是走向古诗教学的有效途径。
本课的教学,我尝试着戴老师的教学方式,即在突破难点,解读诗人如何借用意象传达情感的这一环节,带领学生自主探究。考虑到我们学生的基础偏差,不一定能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对文本有深刻的领悟。所以,在正式上课之前,我给学生出了几道由浅入深的预习题目,这样做,一方面,学生预习之后,使课堂上的思考更加有效;另一方面,我对学生的水平有所了解,能使课堂上的指导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学生预习思考三个问题:1、这首诗中哪一句诗最直接地抒发了离别之苦?2、诗中借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离别之苦,相思之痛?3、研读诗句,品味诗人怎么样借用意象传达相思之苦?
通过学生的作业,可以了解到,学生能结合课文注解,了解诗歌的意象以及意象的含义。如:蓬山(咫尺):神话中的仙山,这里指对方的住处。青鸟(探看)神话中西王母的信使,这里借指爱情信使。但对于品味诗人诗中怎么样借用意象传达相思,几乎没有学生能做阐述。如“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学生只知“东风无力,百花凋残”,却不知诗人写这句诗的用意是表达两人分离也像美景逝去一般无奈。
针对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探究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的方式,点拨学生深入了解词义,揣摩词境。如“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中“晓镜但愁云鬓改”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是早晨临镜梳妆时才发现,两鬓已添白发。但这样的字面理解还不够,我追问学生词人为什么会在一夜醒来白发,又为什么发现有白发而“愁”?
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因为思念情人,而白了头发;有的说相思太苦,为爱烦恼而憔悴;又有的说清晨为长白发而痛苦,不希望恋人看到自己憔悴的样子。“夜吟应觉月光寒”抓住“寒”字,让学生联系首联“东风无力百花残”由东风可想而知此时是春天,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在春天的月光能否使人感到寒冷,为什么词人会觉得月光寒?这样就自然而然知道词人的月光寒,是借生理上的感官寒冷来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
我们的学生对于古诗文有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抗拒,所以在做《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教学设计时,我特别注重课堂导入的设计。在戴老师的《雨霖铃》导入时引用名家解读诗文的句子,由学生激情朗读导入。考虑到我们的学生齐读除非进行过特殊排练,否则是没办法达到能够令听众欣赏的境界,因此在导入中我没有借鉴戴老师的设计,而是选择了一个故事导入。
这个故事由我讲述: 70多年前,一对年轻人在花一样的 年纪结婚了,男家世代经商新婚不久便远赴外地接管家族生意,女的则一个人留在家里操持,那时妻子整日以泪洗面,孤独无助,丈夫家是个几十号人的大家庭,白天忙碌没时间,到了晚上在一盏豆油灯下,妻子才偷空思念丈夫,思念久了,妻子决定给丈夫写信。虽然是大家闺秀,但思考了几天,终于给原始的简单物件“写”好了一封信,让信客捎给丈夫,就在信发出半个月后,丈夫逃了家,那种“语言”只有丈夫才能读懂,才能深切体会到妻子发自心底的思念和真挚的爱。
接着我拿出了妻子写给丈夫的信给学生看,这封信里其实是用两枚缝衣针穿着的两枚红枣。接着让学生猜猜 妻子两枚缝衣针穿着的两枚红枣 是什么意思。学生经过一番猜测,说红枣表示相思。我在课件里提示:妻子对丈夫说:“针针想你,枣枣回家。”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猜到“针”代表“真”,“枣”代表“早”。最后我引导学生说出谐音有一语双关的表达作用。
这样的导入,妙在一是这个故事与教学内容的主题相一致——相思;二是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到谐音的作用,为学生解读文本“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做好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