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ESP课程设置现状及策略探析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lgx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ESP是普通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本科院校ESP课程设置存在着名称不规范、性质不明晰、教材不统一、师资不合格等诸多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应立足实际,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从培养方案的制订、处理ESP和EGP的关系、以学生为中心等方面入手,使ESP课程在普通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得到全面的发挥。
  【关键词】ESP课程 现状 策略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立项课题(SGH13397);商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4jyjx111)。
  专业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教学在本科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笔者曾就高职高专院校ESP课程设置[1]及现状[2]、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过程与考核衔接[3]等问题撰文进行了探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都脱胎于原来的专科或高职高专学校,升本后面临着从本质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任务,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保障,而ESP课程在本科院校课程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S大学人才培养方案(2014版)》(以下简称《方案》)突出特点之一是重视专业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的开设。ESP课程对于学习者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强化和巩固基础阶段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学习的成果;二是通过阅读相关外文资料,拓展专业知识视野;三是通过学习相关专业英语知识,逐步养成查阅外文资料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提高信息检索能力,掌握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技能。
  以该《方案》为蓝本,基于S大学人才培养的各种实际情况,结合ESP教学的自身特点及语言教学理论,探讨地方本科院校ESP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解决策略。
  ESP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现状
  经过对《S大学人才培养方案(2014版)》中本科相关专业设置ESP课程的基本信息进行详细统计。其中共有20个4年制本科专业开设了专业英语,占该大学现有31个本科专业的64.5%,尚有11个本科专业未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占本科专业总数的35.5%。
  2.存在的问题
  (1)课程名称缺乏统一的命名范式
  方案中各专业对所开设ESP课程有三种命名形式:直接使用“专业英语”作为名称,这种命名方式简单直接,但表述不清楚、不具有直观性,“电子信息工程”等11个专业的专业英语命名方式属于此类;采用“专名+通名(专业名称/简化了的专业名称+专业英语)”,这种命名方式直观地反映了专门用途英语开设的专业以及可能会包含的内容,“化学”等7个专业的专业英语命名方式属于此类;采用“功能+通名”这种命名方式既不同于第一种命名方式又与第二种命名方式有所区别,如“秘书学”专业的专业英语被命名为“文秘英语”、“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英语被命名为“文化交流英语”,均是以该课程的功能来命名课程。
  (2)课程性质定位不一致,缺乏规划教材
  方案中各专业ESP课程的性质各有不同,主要有两种: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这就使得ESP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境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教高厅函[2006]35号)认为专业基础课指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主要课程,是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中设置的一种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它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不同的专业有各自的一门或多门专业基础课,同一门课程也可能成为多门专业课的专业基础课,不包括体育、外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显而易见,专业英语很明显不能被定位为“专业基础课”。各高校在ESP教材的选取上大都各自为政,有原版引进的,也有自编或联合编写的。S大学的情况也是如此,20个开设专业英语的专业中有10各专业明确了具体使用何种教材,刚刚占到50%;而所指定的教材中,仅有4种为规划教材,占指定教材专业的40%,占专业总数的20%。
  (3)课程开设学期、周学时及占该专业总学时比例差异较大,ESP课程开始比例较小
  S大学的《方案》规定了本科专业在基础阶段(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大学英语”课程,“大学英语”为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ESP教学本应与EGP教学同等重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非如此。具体表现在胡丽君[12]对某省5所高职院校开设ESP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不容乐观:各院校ESP开设率平均在10%左右,有的专业开设ESP,有的专业则没有开设ESP;而且周学时数2~4节不等, 开设周期的迟早长短也不尽相同,任课教师也各有差异。总的来说,开设了ESP的班级和专业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甚至可以说令人担忧。
  (4)就软件而言,缺乏一支合格的ESP任课教师,教学方法滞后。
  ESP教学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又要懂专业知识。课题组了解的情况表明:各高职高专院校教授ESP的教师结构不尽相同,水平也良莠不齐:有的是专业课教师,有的是英语课教师,甚至许多院校内根本没有ESP专业课教师,而是由英语专业课教师或是公共英语教师临时充任。专业课教师的英语基本功欠缺,而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欠缺,这就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学生普遍反映,专业课教师教专门用途英语就是把课文翻译一遍,练习处理一下,语音语调、语法、句型等方面的基本功则显得明显不足。而英语课教师教专门用途英语则会显得词不达意,用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表述比较困难。
  几点建议
  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将“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5]。这一观念将引发中国高校尤其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新一轮深化改革的浪潮,其目标势必是以建设“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为主导,办学定位清晰,办学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更加坚定。这一目标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毕业生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必须强化,而ESP课程对于提高学生文献检索尤其是外文文献检索能力,开拓学习者的国际视野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突出ESP课程设置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1.采用统一的课程名称命名范式
  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严肃性,所以课程命名必须科学规范。对于不同专业的ESP课程而言,不能以“专业英语”笼统地命名,应该简明扼要、突出特点。譬如“剑桥商务英语”、“旅游英语”,采用了“用途+通名(专业英语)”的范式。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专业名称(专名)+通名(专业英语)”的范式,如“生物技术专业英语”。
  2.对课程性质准确定位,处理好ESP与EGP之间的关系
  ESP教学是EGP教学的扩展和延伸,是更具体地运用语言的环境和具体的工作语言能力的教学模式和途径。大学ESP教学只是一门课程的教学,而非专门学科的教学。大学ESP是大学英语的后续课程,是各专业双语教学的前期课程,是衔接大学EGP教学和专业双语教学的过渡课程。具体地说,教学内容应以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为主,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培养和提高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因此,大学ESP教学不能取代双语教学,也不是大学英语的EGP教学能够代替的。大学ESP教学与大学双语教学存在着依存关系:双语教学解决的是专业问题,而不是语言问题,而ESP教学解决的是语言问题,而不是专业问题。
  3.适时给各专业各个年级开设ESP课程
  要充分认识到对于学生而言,ESP可以是选修课,但对于高校而言,ESP并非选开课。EGP是ESP的基础,ESP也只有在EGP发展学生语言基础知识之上才能进一步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工作能力。大学低年级宜开设普通用途的ESP课程,高年级宜开设专业用途的ESP课程(从学生需求出发)。对于本科学生而言,ESP课程可以拓宽其知识视野,提高其外文文献资料的检索能力和使用外文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ESP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ESP课程既具有陈述性知识,也具有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基本可以在课堂上获取,而程序性知识则更多地依赖于实践活动。对于高校ESP教学而言,由于学生没有社会实践的专业工作经验,学生的学习需求基本上是潜在的或者说是不很明确的,所以开设ESP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成为必要。开展校企合作,学生定期参加英语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从而促进ESP教学。学校应该有计划、有步骤、有监督地安排学生参加实践,如参与贸易谈判、贸易函电写作、与外方人员安装进口设备仪器、为翻译公司翻译专业英语、实地外语导游等。
  5.培育合格的ESP教师队伍
  一种办法是部分专业教师向ESP教师转化;另一种办法是英语教师向ESP教师转化。首先,教学管理部门应统筹规划,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对专门用途英语教师的培养。最理想的办法就是选派有一定EGP基础的专业课教师到国外或国内知名院校进修英语,或选派英语课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进修专业课。其次,在师资紧张的情况下,也可在学校内部进行培养,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情况下,安排专业课教师和英语课教师互相听课,双方在教学过程中讨论、研究、切磋。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第三,安排专业外语教师到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培训,通过挂职顶岗、合作研发、指导学生实习等多种形式,强化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精心组织安排和灵活多样的培养形式,一支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过硬且相对稳定的ESP教师队伍将逐步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1]高扩昌,张惠玲,任桂婷.新形势下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J].科教文汇,2008,(22):135-136.
  [2]高扩昌,张惠玲,任桂婷.关于地方高职高专院校开设ESP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125-127.
  [3]高扩昌,张惠玲,任桂婷.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过程与考核衔接初探[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25(3):79-82.
  [4]教育部副部长鲁昕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上的讲话.
  作者单位:商洛学院 陕西商洛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接待能力和接待规模都得到改善,笔者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的4个乡村旅游接待单位调研发现,由于乡村旅游产生、发展的特点,设计规划中旅游标识的建设缺乏统一性、易识性、连续性、特色性和人文性,对此,本文以陕西杨凌示范区为实例研究,对乡村旅游标识建设进行思考,提出该地区在旅游标识建设中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 标识 建设 思考  项目基金来源: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院内课题
期刊
【摘 要】基于目前热力学统计物理具有理论性强、概念难理解、学生学习吃力等特点,在学习热学的基础之上,对热力学统计物理课程进行重新审视,并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进行一些改革尝试,以问题为主线,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问题 主线 热力学统计物理学 应用  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0801007);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013JK0606)。  热力学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新时期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理念。首先阐明新时期的学生管理离不开传统的师道尊严和人道主义双重理念,并对这两种理念作简要分析,进而指出这两种理念在新型管理中要体现出“隔”与“不隔”的时代特色,详细阐明了“隔”与“不隔”的具体内涵。  【关键词】师道尊严 人道主义 隔 不隔  本论文依托陕西省科学技术厅课题项目,项目名称:《中医药高校文化素质建设创新方法研究与实践教育体系的建构》,编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西安工业大学为例,遵循“注重实践环节,突出应用特色”的教育理念,从确立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专业定位,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培养计划,落实培养计划等几个方面研究了地方工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如何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西安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2
期刊
新时期以来,国内海德格尔哲学研究蔚为大观,而有关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相对单薄,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张海涛博士于2013年8月出版的专著《澄明与遮蔽——海德格尔主体间性美学思想研究》从主体间性的视角总结了海德格尔美学的嬗变理路和思想局限,提出了许多言之有据的创见,丰富了海德格尔美学研究的成果,在海德格尔美学研究中独树一帜,它是一部有关海德格尔美学研究的创新之作。  国内海德格尔研究真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研究法律语言的有效运作,就是在探寻正义实现的可能性。研究法律语言的有效运作靠的是法律语言学的多学科协同共构的理论框架及其应用。  【关键词】 法律语言 理论构建 应用  校级项目:2009年度西北政法大学校级科研项目“我国政法类院校法律英语专业及课程设置实证研究”,(项目编号:09XJC025)。  无论在哪个国家,人们都普遍认同法律代表着正义与公平,法律是实现正义的最终途径。但
期刊
教育部4月3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研究生招生单位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自主确定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对初试公共科目成绩略低于《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但专业科目成绩特别优异或在科研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考生,可允许其破格参加第一志愿报考单位第一志愿专业复试(以下简称“破格复试”)。破格复试应优先考虑基础学科、艰苦专业以及国家急需但生源相对不足的学科、专业。不得单纯为完成招生计划或保护一志愿生源而降
期刊
1月1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更好地发挥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意见》提出,要着力培养研究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  培养单位要转变只重科研忽视课程的倾向  教育部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全面承担课程建设责任,加强对课程建设的长远和系统规划。切实转变只
期刊
【摘 要】“自然缺失症”的蔓延,对儿童的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儿童应该是属于广阔大自然的,与大自然有着深刻的融合关系,这种成长是儿童成长的“基点”。这就意味着要告别“自然缺失症”,就必须把儿童重新还给大自然,这才是幼儿教育的本质。  【关键词】儿童 “自然缺失症” 亲自然 策略  理查德·洛夫在其著作《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中指出,现代社会中孩子往往被“困”在家里,缺少与自然的接触
期刊
【摘 要】本文提出了高职英语教学的职业性特性以及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情境教学法,以物流专业英语为例探讨了特殊教学情境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发性。  【关键词】职业岗位需求 高职英语教学 物流英语  本文系陕西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SGH13556)“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职英语教学的职业性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