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作为学校与家庭共同的教育对象,理所当然地受到教师与家长的双方关注。这一联系纽带意味着教师与家长是天然的合作者。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合作,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得到一个来自学校和家庭共同形成的良好教育氛围,它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也影响到教师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
下面就教师与家长交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略述己见。
一、教师与家长交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师与家长交往无制度保障,时有时无,断断续续,难见成效
教师的教学工作,如上课、自习、作业批改等都有着严格的、规范的制度约束和明确的考核标准。而教师与家长的交往工作,一般学校都无明确的制约措施和考核标准,有的学校虽有一学期一次开“家长会”的习惯,但这样的交往时间短,家长太集中,很难给每个家长以发言的机会。因此,大都收效甚微。至于平时“家访”之类的交往,那就更难保障了,教师闲了搞几次,工作忙了置于脑后。
(二)信息传递有偏见,容易使家长对孩子产生错误的认识,对教师产生偏见
由于一些教师偏爱优生,歧视差生,所以最容易向优生的家长只传达优点不传达缺点,而给差一点的学生家长只传达缺点不传达优点。也就是只向好学生家长报喜不报忧,只向差学生家长报忧不报喜。这样的交往,往往会使好学生家长盲目乐观,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孩子,而差学生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丧失了信心。如此的教师和家长交往,人为地造成了认识上的偏差,加之教师与家长交往时往往会忽视行为上的礼仪,举止不文雅,态度不温和,语言不礼貌,这就很容易使家长特别是差生家长对老师产生不满情绪。
(三)有的教师自以为自己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以为只有自己才懂教育,只有自己才对如何教育学生具有发言权,从而盛气凌人,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来“教育”家长,告诉家长应该怎样、必须怎样、不能怎样……甚至把学生的错误统统归结于家长,使家长对教师产生了反感。
(四)个别教师不能自觉地约束自我,不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的规定,热衷于利用家长,以权谋私,捞取实惠,这样的教师不仅极大地损毁了教师的声誉,更破坏了教师与家长交往的教育契机。
二、教师与家长交往应采取的对策
对策之一:要解决好几个认识问题
1. 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认识应求大同存小异
教师和家长对同一个孩子的认识和看法,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距。此时,双方就应求大同,存小异。即使家长的意见是明显错误的,教师也不应强迫家长接受自己的观点,只能等待时机,用事实说话。
2. 教师和家长交中教师应发挥好主导作用
在与家长的合作中,教师要主动热情,举止文雅,谦虚和蔼,以营造和谐的氛围,促进家长交往的积极性。这样,才会缩短双方的距离。家长才会敞开心扉,更有效地来配合教师,共同实现教育目标。
3. 教师与家长应平等相待,相互尊重
平等尊重是教师与家长交往必须恪守的一项基本原则。不论对什么学生的家长,也不论对什么样的家长,教师都应一视同仁,尊重家长,绝不能对优秀学生的家长满腔热情,而对差生的家长冷眼相待。
4. 教师和家长应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手段,因此,相互配合与支持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不论何种类型的家长,教师都应努力找到恰当的与之沟通的方式,同时教师还要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
5. 教师与家长要相互理解,以诚相待
教师只有用真诚架起与家长的桥梁,用诚心、诚意打动家长的心,才能使家长愉快地和教师合作。也只有教师把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传达给家长,才会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6. 教师与家长交往必须廉洁无私
廉洁奉公,不利用职务谋取私利是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借口,向家长谋取任何利益。
对策之二:要建立一整套教师与家长交往的管理机制
学校领导要将教师与家长交往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设专人负责,制定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该项工作的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要给教师安排一定的和家长交往的时间。要求教师在每次与家长交往前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既要明确这次交往应采取什么办法,主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等,又要想到交往时应注意的礼仪方面的问题,如服饰、举止、礼貌语言等。在交往时要做好必要的记录,交往后要写出小结或心得体会。真正做到每次交往都要有收获,都会使工作有一个提高。学校领导在平时要不断地检查、督促、落实,学期末要总结验收。对于成绩突出,家长反映好的教师要记入业绩或给予一定的奖励。
对策之三:多种形式和家长交往
1. 利用现代化通信手段和家长交往
电话、手机、短信沟通既方便又及时,是很好的亲师沟通媒体,也是家长和教师普遍使用的交流方式,如果教师注重使用,现代通讯工具会成为拉近距离,凝聚力量的“情感专线”,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书面联系交往
由于教师和家长工作很忙,有时可采用书信或联络簿的方法与家长取得联系。教师可把对学生的关注、鼓励、评价写在联络簿上,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与表现。有些不便当面表达的情感可以在纸上充分流露,便可对家长产生强有力的影响。
3. 利用网络平台,密切家校联系
多媒体网络平台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更多便捷的联络方法,如建立家长QQ群和开展班级博客,使教师和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可以充分体现教师与家长互不干扰的秘书式的个性化沟通。
教师与家长沟通交往的方式很多,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要想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就要讲究沟通的艺术,注重交往的礼仪,这样才能在学校与家庭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和谐的合作关系,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下面就教师与家长交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略述己见。
一、教师与家长交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师与家长交往无制度保障,时有时无,断断续续,难见成效
教师的教学工作,如上课、自习、作业批改等都有着严格的、规范的制度约束和明确的考核标准。而教师与家长的交往工作,一般学校都无明确的制约措施和考核标准,有的学校虽有一学期一次开“家长会”的习惯,但这样的交往时间短,家长太集中,很难给每个家长以发言的机会。因此,大都收效甚微。至于平时“家访”之类的交往,那就更难保障了,教师闲了搞几次,工作忙了置于脑后。
(二)信息传递有偏见,容易使家长对孩子产生错误的认识,对教师产生偏见
由于一些教师偏爱优生,歧视差生,所以最容易向优生的家长只传达优点不传达缺点,而给差一点的学生家长只传达缺点不传达优点。也就是只向好学生家长报喜不报忧,只向差学生家长报忧不报喜。这样的交往,往往会使好学生家长盲目乐观,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孩子,而差学生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丧失了信心。如此的教师和家长交往,人为地造成了认识上的偏差,加之教师与家长交往时往往会忽视行为上的礼仪,举止不文雅,态度不温和,语言不礼貌,这就很容易使家长特别是差生家长对老师产生不满情绪。
(三)有的教师自以为自己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以为只有自己才懂教育,只有自己才对如何教育学生具有发言权,从而盛气凌人,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来“教育”家长,告诉家长应该怎样、必须怎样、不能怎样……甚至把学生的错误统统归结于家长,使家长对教师产生了反感。
(四)个别教师不能自觉地约束自我,不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的规定,热衷于利用家长,以权谋私,捞取实惠,这样的教师不仅极大地损毁了教师的声誉,更破坏了教师与家长交往的教育契机。
二、教师与家长交往应采取的对策
对策之一:要解决好几个认识问题
1. 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认识应求大同存小异
教师和家长对同一个孩子的认识和看法,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距。此时,双方就应求大同,存小异。即使家长的意见是明显错误的,教师也不应强迫家长接受自己的观点,只能等待时机,用事实说话。
2. 教师和家长交中教师应发挥好主导作用
在与家长的合作中,教师要主动热情,举止文雅,谦虚和蔼,以营造和谐的氛围,促进家长交往的积极性。这样,才会缩短双方的距离。家长才会敞开心扉,更有效地来配合教师,共同实现教育目标。
3. 教师与家长应平等相待,相互尊重
平等尊重是教师与家长交往必须恪守的一项基本原则。不论对什么学生的家长,也不论对什么样的家长,教师都应一视同仁,尊重家长,绝不能对优秀学生的家长满腔热情,而对差生的家长冷眼相待。
4. 教师和家长应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手段,因此,相互配合与支持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不论何种类型的家长,教师都应努力找到恰当的与之沟通的方式,同时教师还要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
5. 教师与家长要相互理解,以诚相待
教师只有用真诚架起与家长的桥梁,用诚心、诚意打动家长的心,才能使家长愉快地和教师合作。也只有教师把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传达给家长,才会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6. 教师与家长交往必须廉洁无私
廉洁奉公,不利用职务谋取私利是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借口,向家长谋取任何利益。
对策之二:要建立一整套教师与家长交往的管理机制
学校领导要将教师与家长交往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设专人负责,制定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该项工作的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要给教师安排一定的和家长交往的时间。要求教师在每次与家长交往前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既要明确这次交往应采取什么办法,主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等,又要想到交往时应注意的礼仪方面的问题,如服饰、举止、礼貌语言等。在交往时要做好必要的记录,交往后要写出小结或心得体会。真正做到每次交往都要有收获,都会使工作有一个提高。学校领导在平时要不断地检查、督促、落实,学期末要总结验收。对于成绩突出,家长反映好的教师要记入业绩或给予一定的奖励。
对策之三:多种形式和家长交往
1. 利用现代化通信手段和家长交往
电话、手机、短信沟通既方便又及时,是很好的亲师沟通媒体,也是家长和教师普遍使用的交流方式,如果教师注重使用,现代通讯工具会成为拉近距离,凝聚力量的“情感专线”,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书面联系交往
由于教师和家长工作很忙,有时可采用书信或联络簿的方法与家长取得联系。教师可把对学生的关注、鼓励、评价写在联络簿上,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与表现。有些不便当面表达的情感可以在纸上充分流露,便可对家长产生强有力的影响。
3. 利用网络平台,密切家校联系
多媒体网络平台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更多便捷的联络方法,如建立家长QQ群和开展班级博客,使教师和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可以充分体现教师与家长互不干扰的秘书式的个性化沟通。
教师与家长沟通交往的方式很多,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要想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就要讲究沟通的艺术,注重交往的礼仪,这样才能在学校与家庭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和谐的合作关系,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