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患者在围手术期状况,妇产科护理从手术前到手术中及手术后的全程护理。方法 手术前妇产科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确定访问的患者,以巡回护士为主,洗手护士为辅,在手术前一天的下午访问患者,查看病历内容,全面掌握病情。根据患者类型进行相应护理。结果 通过妇产科围手术期护理,患者消除恐惧、焦虑等不良问题,顺利配合手术,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产生。结论 妇产科围手术期护理对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加快患者康复、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关键词:妇产科;围手术期;护理
近年来,妇产科围手术期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妇产科围手术期前、中、后护理具有关键作用。尤其妇科手术都是女性,并且关系到生育功能、性生活等相关问题。因而对手术反应更加重视,因此,医护人员采取病人术前心理护理舒缓病人焦虑及手术中、后恐惧,有助于病人维持良好状态,对手术顺利进行和病人术后身体健康起关键性作用。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在22-64岁间,妇科疾病手术50例,产科择期剖宫产手术50例。
1.2护理方法
1.2.1确定访问目标与时间
妇产科护士依据手术通知单确立访问患者,以巡回护士为主,洗手护士为辅,在手术前需要访问患者。查阅病历,涵盖病史、手术史、各种检查报告结果、术前诊断、术前准备、手术名称、手术方式、麻醉名称、麻醉方式、必要时参加术前探讨。
1.2.2对待患者态度
妇产科护士用亲切语言、和蔼微笑和患者交流,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体位、麻醉体位、术中要求患者配合地方;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和实行手术必要和安全性;介绍患同种疾患者手术效果,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消除紧张情绪。
1.2.3术后妇产科护士要经常到病房巡视受术者,对术后可能出现不适予以解释,指导饮食、排便等注意事项。
1.2.4特殊情况准备
依据访问结果准备手术特殊器械和用物,依据患者自身条件和手术方式、麻醉种类找出可能出现护理问题,指出相应护理策略。
2 护理
2.1手术前护理
需要完善病人心理状态。伴随手术期即将临近,病人心理负担逐渐加重,都会很担心手术成效、麻醉安全等问题,紧张原因是多样的,程度也有不同,即便是乐观的病人也难免出现不同程度紧张和焦虑。护士需要强化与他们间的交流。对不同心理状态病患应给予理解、安慰和术前教育。涵盖病人术前教育,护理人员应以同情心态、和蔼态度耐心为病人介绍手术必要性及怎样正确对待术前紧张,减弱病人不必要担忧,加强自信心。手术室、麻醉恢复室护士可在术前对病人实行访视,让病人能对这些地方有初步了解,消除其陌生感。术前和家属进行教育谈话要实事求是,既要提到疾病严重性、手术必要性和并发症及危险性,又要告知其发生几率很小,不可任意扩大病情和随意告知预后不良。一些和病人不便讲明问题可向家属交待清楚,来获取家属信任和配合。术前和家属谈话非常关键,不但要履行制度,而且可完善病人异常心理。同一病房病人间应相互教育,术后病人顺利恢复对其他病人影响非常大。
2.2手术中期护理
手术中期护理是病人被送进手术室实行麻醉、手术,到病人转往恢复室结束。为能做好手术中期护理,护士需要在术前一日访视病人,和病人沟通、交流,熟悉自己让病人对妇产科手术进一步了解。可向病人简单介绍工作人员、手术室环境、设备、手术过程、麻醉方式等,以减弱因不熟悉而引起焦虑反应。术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流程,正确运用电凝器、电烧器,手术结束时再次清点手术用品是否齐全,以防异物存留体内。注意观察病人肢端神经血管功能、皮肤颜色和温度。有无苍白、发绀、水肿状况。在运用支架、约束带地方要加保护垫来保护皮肤和四肢神经血管完整。
2.3手术结束后护理
紧密观察病情。观察病人呼吸、脉搏、血压、体温、尿量、消化、神经反射状况、末梢血运状况、皮肤颜色和温度及湿度,并让病人处在最佳状态;保持适当卧位。全麻未清醒病人要采用侧卧或将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时误吸。要定时翻身有助于两肺扩张。胸部因固定而活动受限时,更要特别注意定时翻身,有利于分泌物排除,预防发生肺部感染。清醒病人可采用半坐卧位,这种姿势可减少腹部对横膈压力,有利于肺部扩张,保证引流管通畅,以免引流管受压或打折。观察引流状况,防止血凝块堵塞引流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道分泌物过多需及时给予吸痰。分泌物粘稠可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利于痰液排除,必要时可插入人工气道;促进深呼吸、咳嗽。指导病人实行正确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嗽时要适当固定伤口来防牵拉缝线,能减轻疼痛。鼓励能进食者补充液体即多饮水,禁食者要以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如病人有呕吐、感染等现象要及时向医生汇报。定时测量病人脉搏,当脉搏每分钟超过120次或低于60次时要及时报告医生。定时测量血压,如收缩压下降大于20mmHg或收缩压低于80mmHg时应及时报告医生。注意病人尿量,手术后病人除留置导尿和膀胱造瘘者外,一般应在术后6-8小时内排尿。若6小时后仍未排尿,应检查膀胱并采取导尿方法来帮助病人排尿,必要时可用导尿术。注意胃肠道功能恢复,病情容许可鼓励病人翻身、床上运动和早期下地活动来推动肠蠕动恢复。肠蠕动恢复后且无恶心呕吐时,能逐渐增加进食量。若术后第三、四天仍无肠蠕动现象应报告医生。
3 讨论
医生在手术之前都会交待患者一些手术风险及手术后可能发生意外情况,这些均是医生们多年经验总结,根本上涵盖所有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状况,妇产科护士进行手术前护理关键介绍手术室环境、参加手术人员级别、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在有准备情况下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用温暖和蔼语言给予安慰,主动帮助患者摆好体位,操作时轻柔。对需要了解手术进展患者可给予必要指示,手术结束后向患者说明手术顺利,并由麻醉师和护士送往病房,向病房护士交班,并向家属交代注意事项,通过术后护理可让病人心情愉悦,有利于术后健康恢复。
参考文献:
[1]陈雪青,何红霞,莫雪梅.围手术期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心理效应的影响.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年.
[2]赵存凤,姚梅芳,赵继军,庹焱.护士在控制术后疼痛中的作用.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年.
[3]阎惠中.医院探索新的活法[J].中国医院管理,2002,22(3):527.
关键词:妇产科;围手术期;护理
近年来,妇产科围手术期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妇产科围手术期前、中、后护理具有关键作用。尤其妇科手术都是女性,并且关系到生育功能、性生活等相关问题。因而对手术反应更加重视,因此,医护人员采取病人术前心理护理舒缓病人焦虑及手术中、后恐惧,有助于病人维持良好状态,对手术顺利进行和病人术后身体健康起关键性作用。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在22-64岁间,妇科疾病手术50例,产科择期剖宫产手术50例。
1.2护理方法
1.2.1确定访问目标与时间
妇产科护士依据手术通知单确立访问患者,以巡回护士为主,洗手护士为辅,在手术前需要访问患者。查阅病历,涵盖病史、手术史、各种检查报告结果、术前诊断、术前准备、手术名称、手术方式、麻醉名称、麻醉方式、必要时参加术前探讨。
1.2.2对待患者态度
妇产科护士用亲切语言、和蔼微笑和患者交流,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体位、麻醉体位、术中要求患者配合地方;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和实行手术必要和安全性;介绍患同种疾患者手术效果,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消除紧张情绪。
1.2.3术后妇产科护士要经常到病房巡视受术者,对术后可能出现不适予以解释,指导饮食、排便等注意事项。
1.2.4特殊情况准备
依据访问结果准备手术特殊器械和用物,依据患者自身条件和手术方式、麻醉种类找出可能出现护理问题,指出相应护理策略。
2 护理
2.1手术前护理
需要完善病人心理状态。伴随手术期即将临近,病人心理负担逐渐加重,都会很担心手术成效、麻醉安全等问题,紧张原因是多样的,程度也有不同,即便是乐观的病人也难免出现不同程度紧张和焦虑。护士需要强化与他们间的交流。对不同心理状态病患应给予理解、安慰和术前教育。涵盖病人术前教育,护理人员应以同情心态、和蔼态度耐心为病人介绍手术必要性及怎样正确对待术前紧张,减弱病人不必要担忧,加强自信心。手术室、麻醉恢复室护士可在术前对病人实行访视,让病人能对这些地方有初步了解,消除其陌生感。术前和家属进行教育谈话要实事求是,既要提到疾病严重性、手术必要性和并发症及危险性,又要告知其发生几率很小,不可任意扩大病情和随意告知预后不良。一些和病人不便讲明问题可向家属交待清楚,来获取家属信任和配合。术前和家属谈话非常关键,不但要履行制度,而且可完善病人异常心理。同一病房病人间应相互教育,术后病人顺利恢复对其他病人影响非常大。
2.2手术中期护理
手术中期护理是病人被送进手术室实行麻醉、手术,到病人转往恢复室结束。为能做好手术中期护理,护士需要在术前一日访视病人,和病人沟通、交流,熟悉自己让病人对妇产科手术进一步了解。可向病人简单介绍工作人员、手术室环境、设备、手术过程、麻醉方式等,以减弱因不熟悉而引起焦虑反应。术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流程,正确运用电凝器、电烧器,手术结束时再次清点手术用品是否齐全,以防异物存留体内。注意观察病人肢端神经血管功能、皮肤颜色和温度。有无苍白、发绀、水肿状况。在运用支架、约束带地方要加保护垫来保护皮肤和四肢神经血管完整。
2.3手术结束后护理
紧密观察病情。观察病人呼吸、脉搏、血压、体温、尿量、消化、神经反射状况、末梢血运状况、皮肤颜色和温度及湿度,并让病人处在最佳状态;保持适当卧位。全麻未清醒病人要采用侧卧或将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时误吸。要定时翻身有助于两肺扩张。胸部因固定而活动受限时,更要特别注意定时翻身,有利于分泌物排除,预防发生肺部感染。清醒病人可采用半坐卧位,这种姿势可减少腹部对横膈压力,有利于肺部扩张,保证引流管通畅,以免引流管受压或打折。观察引流状况,防止血凝块堵塞引流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道分泌物过多需及时给予吸痰。分泌物粘稠可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利于痰液排除,必要时可插入人工气道;促进深呼吸、咳嗽。指导病人实行正确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嗽时要适当固定伤口来防牵拉缝线,能减轻疼痛。鼓励能进食者补充液体即多饮水,禁食者要以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如病人有呕吐、感染等现象要及时向医生汇报。定时测量病人脉搏,当脉搏每分钟超过120次或低于60次时要及时报告医生。定时测量血压,如收缩压下降大于20mmHg或收缩压低于80mmHg时应及时报告医生。注意病人尿量,手术后病人除留置导尿和膀胱造瘘者外,一般应在术后6-8小时内排尿。若6小时后仍未排尿,应检查膀胱并采取导尿方法来帮助病人排尿,必要时可用导尿术。注意胃肠道功能恢复,病情容许可鼓励病人翻身、床上运动和早期下地活动来推动肠蠕动恢复。肠蠕动恢复后且无恶心呕吐时,能逐渐增加进食量。若术后第三、四天仍无肠蠕动现象应报告医生。
3 讨论
医生在手术之前都会交待患者一些手术风险及手术后可能发生意外情况,这些均是医生们多年经验总结,根本上涵盖所有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状况,妇产科护士进行手术前护理关键介绍手术室环境、参加手术人员级别、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在有准备情况下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用温暖和蔼语言给予安慰,主动帮助患者摆好体位,操作时轻柔。对需要了解手术进展患者可给予必要指示,手术结束后向患者说明手术顺利,并由麻醉师和护士送往病房,向病房护士交班,并向家属交代注意事项,通过术后护理可让病人心情愉悦,有利于术后健康恢复。
参考文献:
[1]陈雪青,何红霞,莫雪梅.围手术期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心理效应的影响.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年.
[2]赵存凤,姚梅芳,赵继军,庹焱.护士在控制术后疼痛中的作用.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年.
[3]阎惠中.医院探索新的活法[J].中国医院管理,2002,22(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