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军需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思考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xido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简述了在信息化条件下培养军队军需保障人员的重要性,对如何做好信息化作战条件下军队军需保障人才培养进行了对策性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人才;培养
  
  军需信息化人才是军需专业的排头兵,是军需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主要实施者。加强军需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对迎接新军事变革挑战,推进完成双重历史任务,实现军需保障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实现“信息化历史任务,准备人才,就要以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开拓思路,高层设计,积极研究和探索培养军需人才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一、构建军需信息化人才队伍的知识体系
  军需信息化人才按不同岗位大致可分为指挥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虽然他们的职责分工不同,但其理论基础相同。总的来说,军需信息化人才队伍应具备以下知识体系:一是应具备信息文化素养。军需信息化人才应具有军需信息化保障的观念,懂得军需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规章制度,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网络技术等。二是具备军需专业素养。军需信息化人才应懂得被装管理学、营养与食品学、给养管理学、农副业生产管理学、军需装备学、战时军需勤务学等方面的知识。三是具备信息处理能力。军需信息化人才应懂得有关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辅助决策技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软硬件系统开发技能、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建模与模拟仿真技术、数据分析与挖掘等方面的知识。
  二、理清军需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
  要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军需信息化人才队伍,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全新的建设思路。军需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应具有超前性。近年来,军需装备信息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军需保障方法、手段不断更新,使得军需信息化人才培养表现出相对的滞后性。超前培养、造就一大批军需信息化人才队伍已刻不容缓。为此,要牢固树立“宁让人才等装备,不让装备等人才”的思想,一方面,有利于拓宽视野,提高军需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壮大队伍,弥补军需信息化人才紧缺的局面。对军需信息化人才队伍进行信息知识的超前培养,搞好知识储备,使他们能较好地适应信息技术的变革、适应军需装备的发展、适应保障方法和手段的更新。
  三、拓宽军需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需信息化人才,不仅可以节约培训成本,还可以提高人才的质量。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受社会趋利原则和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思潮的影响,再加之军人待遇提高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增长,使得军队在与地方争夺优秀信息化人才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为此,必须抓住主要矛盾,采用有效措施,如营造爱军尚武的氛围、采取相对优惠的政策、适当提高军人待遇以及出台关于吸纳地方优秀信息化人才的法律、规章等,引进计算机、自动化等专业的优秀大学生以及科技工作者,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后,充实到军需信息化人才队伍中去。
  院校培养。院校是培养军需信息化人才的“摇篮”和“重要基地”。一是适当加大培训员额。要针对部队军需信息化人才紧缺的现状,科学制定培训计划,扩大招生规模,加快军需信息化人才的生长步伐。二是科学设置教学内容。要本着“用什么,学什么;弱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着眼部队军需岗位的实际需要,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一方面,要对传统军需学科进行信息化改造,增强适应性。另一方面,要开设军需信息工程类学科,以满足军需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要求。
  实践培养。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依靠实践培养是军需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又一重要途径。一是组织岗位练兵。要立足军需岗位的实际,以解诀军需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中的重难点问题为目标,组织好各种演练和竞赛活动。以赛促练,以练促学,同时要搞好经验总结、交流和传帮带工作,确保达到好的效果。二是注重个人自学。一方面,要合理规划自学内容。主要是与军需岗位息息相关的专业知识、信息化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要有“挤”和“钻”的精神,舍得花时间,善于动脑精,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确保学通、学透新知识。
  四、完善军需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机制
  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军需信息化人才队伍,必须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完善储备机制。要搞好人才储备,完善人才储备机制,关键在于建立人才数据库。一是完善考评机制。要以不同军需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军需信息化人才使用规定为依据,细化不同军需岗位、不同级别军需信息化人才队伍的考评标准,建立以军需信息化业绩为主要内容的考评指标。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实践证明,调动官兵积极性的持久动力在于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为此,各级要摒弃“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只上不下”等陈旧思想,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观念,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氛围。对德才兼备的军需信息化人才,要大胆使用;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要在评功评奖、晋职晋衔上给以倾斜;对有特殊贡献的,要根据“重激励”理论,在物质上给以重奖,以便更好地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由现代市场发展所带来的物欲迷雾里,普通知识分子群体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谋生考验。他们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在市场经济大潮背景下因选择可能性的激增而呈现出愈加复杂的谋生困景。  关键词:普通知识分子;谋生困景;选择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已然选择,市场的开放为经济的繁荣增添了活力,但在经济日益繁荣的发展过程中,现代市场自身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效用里却不仅仅只是经济层面
期刊
摘 要:介绍了市政工程建设造价控制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对策及审核的方法。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造价;控制;审核    一、前言   近年来,全国各地很多地方为了提高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纷纷进行了大规模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工程的造价,在市政建设项目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项目的主要控制目标之一。众所周知,市政工程均属干线型工程,且多
期刊
摘 要:如何在众多建筑施工企业中站稳脚跟并发展壮大,是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一个严峻而现实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管理工作的好坏。文章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谈起,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质量和成本控制等问题,分析了其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市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管理    建筑业作为国家重要产业之一,地位日趋明显。但长期以来,国内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市
期刊
摘 要:“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创新能力是人类高智能活动的具体体现,它既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结合的产物,又是人自身的创造智力和创造品格的结合。“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化学科学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学要求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
期刊
摘 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接受式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中心的科学,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探究学习的条件,使他们在主动参与实验教学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探究能力。本文结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探究实验的几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高中化学课程在九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复杂结构的建筑以及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逐渐在工程建设中被广泛采用,社会对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与之相关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也在大量地、快速地产生和交流,这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我们很有必要用创新的思维来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创新工作方法,以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水平。  一、基本情况  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机制尚未完善,参建
期刊
摘 要:《秀拉》(Sula)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者托妮·莫瑞森(Toni Morrison)的第二部小说作品,讲述了两个黑人女孩的成长经历和友谊,其叙事风格近似海明威的简洁明快,叙述的故事也并不复杂,然而,在这部的小说表面上呈现的“简”背后隐藏这作者一贯的反简单化叙事风格,从叙事结构到叙事修辞与叙事进程,再到叙事伦理,每个叙事层面都包含了作者精心复杂的叙事技巧,使读者队小说的阅读理解充满了刺激和挑战
期刊
摘 要:曹东扶的一生是求变创新的一生,尤其是对古筝艺术的执着追求与大胆创新。他在古筝艺术方面的创新分别体现在筝曲创作、古筝技法创新和乐器改革三个方面。  关键词:创新精神;筝曲创作;技法创新;乐器改革     曹东扶(1898—1970),我国杰出的民族器乐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河南鼓子曲演奏家。他出身音乐世家,精通曲子演唱艺术和古筝、琵琶、坠胡、三弦等多种乐器演奏方法。通过丰富民族文化的积累、
期刊
在房屋拆迁中,通过评估确定补偿价格,科学合理,便于被拆迁人理解,有利于减少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简化拆迁补偿安置程序。通过评估确定被拆迁房屋价格,是利用市场手段确保被拆迁人实际损失能够准确、合理得到补偿的最好办法。估价在拆迁补偿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被拆迁人的利益。补偿标准不低于估价价格是保护被拆迁人利益的基本原则。   房屋拆迁的估价结果与拆迁当事人(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的切
期刊
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的建立,为加强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从当前质量监督机构的地位、管理、作用等现状来看,与建筑业高速发展的需要,与政府职能转变的需求,与社会和人民群众对质量监督工作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对质量监督机构的地位、性质、任务、方法和质量监督工作的内容、程序等,需要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共同研究和改进。在法制建设日益加强,人民群众对建设工程质量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