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论述运用“认知冲突”提升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做法,分别从关注“前认知”、补充“现认知”解决学生学科常识认知冲突,链接史学知识、强化推理过程解决思维方法认知冲突,开展合作学习、依托事实解决情感态度认知冲突三方面进行阐述,以提升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认知冲突 高中政治 教学效率 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B-0034-02
现代科技快速发展,学生能接收到的信息也越来越多。高中阶段的学生思想日益成熟,他们开始对社会上的现象进行价值判断,由于信息纷繁复杂,导致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认知冲突”,有时会与政治教材内容产生差异,出现“政治冲突”。教师如果没有妥善解决学生的认知问题,就可能会让学生丧失最好的发展时机。通过政治课堂教学,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可以很好地纠正学生的认知偏差,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同时打造充满思辨与交流的课堂,充分展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魅力,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转变,解决学科常识认知冲突
(一)关注“前认知”,诊断常识盲点。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对生活中的现象有了自己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错误的观念会影响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前认知”,在教学之后,学生有可能还会坚持自己的错误的理念,让教学效率大打折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对学生巧妙引导,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认知出现偏差的原因,之后对症下药,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时候,就不断专注学生的“前认知”,诊断学生的常识盲点。在学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部分知识时,学生对“矛盾”的理解存在偏差。由于学生之前的生活经验,他们认为的矛盾只是生活上的矛盾,并没有上升到哲学上的矛盾。了解到这个因素之后,笔者先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成语“自相矛盾”的含义。之后再告知学生矛是一种攻击的武器,盾是一种防御的武器,它们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但是如果没有矛,盾不会更加坚固,而没有盾,矛不会锋利,因此它们又是一种统一的关系。这样,学生就认识到“矛盾”在哲学上的含义。
学生在学习新的政治知识之前,并不是对所学知识一无所知,他们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的判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常识认知。但是他们的认知可能是模糊的或者不清楚的,这会影响他们学习新的政治知识。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前认知”,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知识,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二)补充“现认知”,分类梳理知识。学生的一个“认知冲突”看似不起眼,但有时却关系着对整个认知体系的认知,对学生的政治学习来说影响巨大。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学生补充相关的常识,并对学生加以引导,让他们挖掘各个知识之间的深入联系,按照自己的逻辑顺序对知识点进行梳理。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課“文化与社会”的时候,就给学生补充“现认知”,引导他们对知识进行分类梳理。在讲“文化与经济、政治”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笔者发现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比较费力,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学生对“文化”这个词的理解不是很深刻,他们只认识到文化的表面意思,而不明白其哲学内涵,产生了认知冲突。因此,笔者对“文化”的含义进行补充,之后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并建立了知识框架,其主要分为三部分: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竞争力,以此让原来很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脉络更加清楚,学习起来也更加系统。
政治课本上的知识有时比较散乱,与学生的认知过程不相符,这可能会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运用自己的知识来补充学生的认知,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梳理知识,从而为之后的复习巩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调整,解决思维方法认知冲突
(一)链接史学知识,加强整合。高中生的学习和小学、初中还是存在差别的,他们的学习经常受到自己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思维僵化而且比较片面。学生的这种思维如果得不到改善,那么他们的综合能力就很难提高。而思维方法需要学生对史实有充分的认知,在此基础上他们才会进行深入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利用自己的才学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历史知识,让学生对历史进行回顾。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的时候,就链接史学知识来进行讲解,对知识进行整合。在讲“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按劳分配,不能平均分配吗?大家一起劳动,一起生活。”显然,学生对之前的历史知识了解比较少,所以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因此,笔者主要给学生讲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历史,其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扰乱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样,学生就理解了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原因。
历史史实是学生不能遗忘的知识,现在很多的观念都可以从历史中加以概括。在历史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更好地吸收历史的教训,不再重蹈覆辙。因此,历史史实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在学生对历史缺乏认知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为学生填补知识的空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
(二)强化推理过程,客观分析。在高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经常不加分析就将教材知识全部教给学生,这种方法没有体现学生思考推理的过程,只是将教师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不思考影响学生是否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导致教学效率十分低下,有时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学习之后的政治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不断地加以引导,让他们客观地分析问题。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的时候,就强化学生的推理过程,让他们对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在讲“互补品和替代品之间价格变化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有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存在认知冲突,笔者并没有直接将关系图发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给学生进行举例,让学生进行推理。在讲“互补品”时,笔者举了乒乓球和乒乓球拍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分析;讲“替代品”时,笔者举了牛肉和羊肉的例子让他们进行价格和需求量的判断并进行推理,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图,从而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过程之后,学生很容易掌握这种思维的方法。当他们再遇到相类似的问题时,就会巧妙利用这种思维方法来进行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斷,解决出现的问题。这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积累,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对政治问题推理的过程必不可少,教师不能忽视这个环节。
三、合一,解决情感态度认知冲突
(一)搭建支架,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关于情感态度方面的“认知冲突”,情感态度对学生以后价值观的形成很重要,所以解决学生情感态度的认知冲突很有必要。在高中阶段,学生有很强的独立性,他们往往对教材持一种怀疑的态度,而更加相信同伴。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观念,调整自己对知识的认知。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的时候,就为学生搭建交流的支架,让他们开展合作学习。在讲完本节课内容之后,笔者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如果你在消费的时候,商家降低价格,但是要求不开发票你会接受吗?有学生直接说可以接受,有学生说自己接受不了。对此,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之后,学生认为如果接受商家的行为,商家就会偷税漏税,不利于国家的长久发展,而且在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伤害的时候,他们没有发票,也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改变了自己的看法,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事物有更深刻的认识,借助别人的观念,他们可以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再认知,对各种观念进行重新组织,重新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最终形成正确的认知。因此,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合作的机会,让他们在讨论中不断碰撞思维,解决“认知冲突”。
(二)依托事实,做到寓情于理。当今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文化都在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文化。面对这样的现状,很多学生对文化的认知越来越不明确,他们常常出现偏激的情感态度,这对学生的发展很不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社会上出现的热点,依托事实对学生进行讲解,做到寓情于理,解决学生的情感态度认知冲突。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的时候,就依托事实进行讲解,纠正学生的价值观念。在上课的时候,有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机器人的技术也发展很快,很多的知识只要在机器人程序上进行编程,这个机器人就可以进行正常的交流,因此不需要再传承文化了。这位学生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没有注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于是,笔者给学生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事实:中国有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这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但是机器人却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这个事实使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对于学生不正确的情感态度,教师不能采用居高临下的态度,这样只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让教学效果适得其反。教师应该给学生展示具体的事实,在潜移默化中纠正学生的认知偏差,解决他们的认知冲突。
总之,“认知冲突”是有一定作用的,如果对其加以利用,会成为一种教学资源。产生“认知冲突”的原因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意识到一种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而他们会产生一种怀疑的态度,这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自己努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可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学习,补充自己的知识,同时学会知识迁移,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让政治教学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唐 莉.引发认知冲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生物学教学,2011(7)
[2]徐 凰.善用认知冲突,促进高中政治教学[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5(11)
[3]陈莉丽,曾煜东.认知冲突情境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7(12)
[4]钱之宇.善用认知冲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考试周刊,2014(39)
(责编 罗汝君)
【关键词】认知冲突 高中政治 教学效率 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B-0034-02
现代科技快速发展,学生能接收到的信息也越来越多。高中阶段的学生思想日益成熟,他们开始对社会上的现象进行价值判断,由于信息纷繁复杂,导致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认知冲突”,有时会与政治教材内容产生差异,出现“政治冲突”。教师如果没有妥善解决学生的认知问题,就可能会让学生丧失最好的发展时机。通过政治课堂教学,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可以很好地纠正学生的认知偏差,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同时打造充满思辨与交流的课堂,充分展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魅力,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转变,解决学科常识认知冲突
(一)关注“前认知”,诊断常识盲点。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对生活中的现象有了自己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错误的观念会影响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前认知”,在教学之后,学生有可能还会坚持自己的错误的理念,让教学效率大打折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对学生巧妙引导,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认知出现偏差的原因,之后对症下药,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时候,就不断专注学生的“前认知”,诊断学生的常识盲点。在学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部分知识时,学生对“矛盾”的理解存在偏差。由于学生之前的生活经验,他们认为的矛盾只是生活上的矛盾,并没有上升到哲学上的矛盾。了解到这个因素之后,笔者先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成语“自相矛盾”的含义。之后再告知学生矛是一种攻击的武器,盾是一种防御的武器,它们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但是如果没有矛,盾不会更加坚固,而没有盾,矛不会锋利,因此它们又是一种统一的关系。这样,学生就认识到“矛盾”在哲学上的含义。
学生在学习新的政治知识之前,并不是对所学知识一无所知,他们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的判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常识认知。但是他们的认知可能是模糊的或者不清楚的,这会影响他们学习新的政治知识。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前认知”,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知识,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二)补充“现认知”,分类梳理知识。学生的一个“认知冲突”看似不起眼,但有时却关系着对整个认知体系的认知,对学生的政治学习来说影响巨大。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学生补充相关的常识,并对学生加以引导,让他们挖掘各个知识之间的深入联系,按照自己的逻辑顺序对知识点进行梳理。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課“文化与社会”的时候,就给学生补充“现认知”,引导他们对知识进行分类梳理。在讲“文化与经济、政治”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笔者发现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比较费力,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学生对“文化”这个词的理解不是很深刻,他们只认识到文化的表面意思,而不明白其哲学内涵,产生了认知冲突。因此,笔者对“文化”的含义进行补充,之后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并建立了知识框架,其主要分为三部分: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竞争力,以此让原来很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脉络更加清楚,学习起来也更加系统。
政治课本上的知识有时比较散乱,与学生的认知过程不相符,这可能会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运用自己的知识来补充学生的认知,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梳理知识,从而为之后的复习巩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调整,解决思维方法认知冲突
(一)链接史学知识,加强整合。高中生的学习和小学、初中还是存在差别的,他们的学习经常受到自己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思维僵化而且比较片面。学生的这种思维如果得不到改善,那么他们的综合能力就很难提高。而思维方法需要学生对史实有充分的认知,在此基础上他们才会进行深入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利用自己的才学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历史知识,让学生对历史进行回顾。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的时候,就链接史学知识来进行讲解,对知识进行整合。在讲“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按劳分配,不能平均分配吗?大家一起劳动,一起生活。”显然,学生对之前的历史知识了解比较少,所以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因此,笔者主要给学生讲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历史,其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扰乱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样,学生就理解了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原因。
历史史实是学生不能遗忘的知识,现在很多的观念都可以从历史中加以概括。在历史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更好地吸收历史的教训,不再重蹈覆辙。因此,历史史实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在学生对历史缺乏认知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为学生填补知识的空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
(二)强化推理过程,客观分析。在高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经常不加分析就将教材知识全部教给学生,这种方法没有体现学生思考推理的过程,只是将教师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不思考影响学生是否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导致教学效率十分低下,有时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学习之后的政治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不断地加以引导,让他们客观地分析问题。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的时候,就强化学生的推理过程,让他们对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在讲“互补品和替代品之间价格变化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有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存在认知冲突,笔者并没有直接将关系图发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给学生进行举例,让学生进行推理。在讲“互补品”时,笔者举了乒乓球和乒乓球拍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分析;讲“替代品”时,笔者举了牛肉和羊肉的例子让他们进行价格和需求量的判断并进行推理,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图,从而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过程之后,学生很容易掌握这种思维的方法。当他们再遇到相类似的问题时,就会巧妙利用这种思维方法来进行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斷,解决出现的问题。这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积累,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对政治问题推理的过程必不可少,教师不能忽视这个环节。
三、合一,解决情感态度认知冲突
(一)搭建支架,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关于情感态度方面的“认知冲突”,情感态度对学生以后价值观的形成很重要,所以解决学生情感态度的认知冲突很有必要。在高中阶段,学生有很强的独立性,他们往往对教材持一种怀疑的态度,而更加相信同伴。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观念,调整自己对知识的认知。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的时候,就为学生搭建交流的支架,让他们开展合作学习。在讲完本节课内容之后,笔者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如果你在消费的时候,商家降低价格,但是要求不开发票你会接受吗?有学生直接说可以接受,有学生说自己接受不了。对此,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之后,学生认为如果接受商家的行为,商家就会偷税漏税,不利于国家的长久发展,而且在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伤害的时候,他们没有发票,也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改变了自己的看法,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事物有更深刻的认识,借助别人的观念,他们可以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再认知,对各种观念进行重新组织,重新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最终形成正确的认知。因此,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合作的机会,让他们在讨论中不断碰撞思维,解决“认知冲突”。
(二)依托事实,做到寓情于理。当今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文化都在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文化。面对这样的现状,很多学生对文化的认知越来越不明确,他们常常出现偏激的情感态度,这对学生的发展很不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社会上出现的热点,依托事实对学生进行讲解,做到寓情于理,解决学生的情感态度认知冲突。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的时候,就依托事实进行讲解,纠正学生的价值观念。在上课的时候,有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机器人的技术也发展很快,很多的知识只要在机器人程序上进行编程,这个机器人就可以进行正常的交流,因此不需要再传承文化了。这位学生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没有注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于是,笔者给学生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事实:中国有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这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但是机器人却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这个事实使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对于学生不正确的情感态度,教师不能采用居高临下的态度,这样只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让教学效果适得其反。教师应该给学生展示具体的事实,在潜移默化中纠正学生的认知偏差,解决他们的认知冲突。
总之,“认知冲突”是有一定作用的,如果对其加以利用,会成为一种教学资源。产生“认知冲突”的原因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意识到一种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而他们会产生一种怀疑的态度,这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自己努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可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学习,补充自己的知识,同时学会知识迁移,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让政治教学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唐 莉.引发认知冲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生物学教学,2011(7)
[2]徐 凰.善用认知冲突,促进高中政治教学[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5(11)
[3]陈莉丽,曾煜东.认知冲突情境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7(12)
[4]钱之宇.善用认知冲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考试周刊,2014(39)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