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当前高校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遇到的供过于求的尴尬局面出发,分析了我国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以期实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会计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会计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36-02
会计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它以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不仅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了决策的有效信息,也为资本市场的参与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同时为政府部门了解企业运行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参考。而这些功能的实现离不开会计从业人员的辛勤工作,更离不开高校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然而,考察近年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市场对一般会计人才的需求趋于饱和,普遍反映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及创新精神差,传统教学模式下连年培养出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又加剧了这种就业压力。而高层次、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才却相对奇缺。这反映出当前我国会计专业教学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进行合理地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会计从业人员职业技术水平,适应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实现培养专业基础牢、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一、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基本上都包括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在这两部分课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理论课程设置方面:①基础课课时量和开课时间安排不尽合理。部分院校在学生一年级阶段几乎全部安排如政治理论、法律基础、计算机、高等数学等课程,且课时量过大,学生往往不理解这些课程的安排用意,以及这些课程与会计学专业的关系,多盲目地以应付考试的态度完成学习,学习效果较差;②课程设置不够全面,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各高校课程体系中普遍缺少新兴的如网络会计、养老金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等新型行业和领域的课程,跨国贸易的发展、并购和上市等使熟悉国际会计准则、了解国外监管和信息披露制度、精通外语的会计人才更加紧缺,而大部分高校的会计课程设置中都较少涉及国际会计准则、信息披露等专题,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不高。③授课模式单一。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等互动式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④轻视对职业道德的培养。尽管职业道德的培养不是通过若干课时的培训和一纸试题的考核就能够提升的,但是这也不能成为高校会计教学忽视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的理由。当前会计舞弊案件较多,这与学校教育阶段对职业道德的培养缺失不无关系,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2.在实践课程设置方面:①校内模拟设计的业务环节较少,一般都是选择工业企业几十笔典型的经济业务进行操作,这些与企业实际业务存在较大差距,难以适应当前会计岗位分工细化的形势;②模拟实训的内容和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理解模拟实习的意义,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易产生“搭便车”行为。③实验室设备落后,校内模拟资源相对有限。④校外实习难于监控,多流于形式。由于会计工作岗位的专业性和特殊性,短时间的实习使学生很难真正接触企业业务。而大部分学校安排的毕业实习与学生找工作的时间重合,很多学生仅仅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随便找单位盖公章了事,毕业实习形同虚设。
二、建设科学合理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进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最重要的措施莫过于优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从教学环节上予以落实。针对我国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改革完善:
1.科学配置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课时量,优化课程设置。首先,应该适当压缩政治理论、法律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程的课时量,减轻学生应付这类考试的压力;明确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与会计学专业的重要关系,增强学生对这类课程的重视程度,并针对会计学专业的特点,增加excel等office办公软件使用专题的讲解和实训,使之共同构成会计实践课程的一部分;在计算机语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适当渗透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理念,促使学生更主动更有目的性地学习计算机课程。其次,对于专业课,应该在兼顾每门课程体系完整性的同时,减少课程间交叉知识的重复学习。最后,应该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合理安排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开课时间。学生进入大学,十分期待了解自己未来专业的内容,而如果在学生大一阶段仅仅开设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很容易使学生感到盲目和厌倦。
2.完善会计专业教学内容。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的行业、领域不断出现,新的会计问题也随之不断产生,因此,原有的以工业企业会计为主的教学内容已经很难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对会计人员业务能力的要求。因此,应该增开如养老金会计、无形资产会计、国际会计准则专题等課程,使学生有机会了解该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日后更深入地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3.丰富教学手段,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当前会计教学手段单一,主要依赖教师课堂的理论讲解。这种“强行灌输”的教育方式难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锻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应该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增加案例教学。通过引入适当的案例,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充分给学生课前思考准备、搜集资料和课上讨论的时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多方面思考和求解,深化对该问题的理解,并从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等。
会计教学改革就是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会计学教学中存在的培养模式“一刀切”,教学“时滞”问题突出、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以及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问题,寻求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改革现有教学方式和手段,及时更新专业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既满足了学生的主体需求,又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孟焰,李玲.市场定位下的会计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基于我国高校的实践调查证据[J].会计研究,2007,(3):55-63.
[2]马骏.谈新形势下会计教学的改革[J].西北职教,2010,(5):35.
[3]刘永泽,池国华.中国会计教育改革30年评论:成就、问题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8,(8):11-17.
[4]徐克英.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教学创新——以人为本教学原则的探索及成果[J].财会通讯,2006,(3):120-123.
[5]张旺峰.认知学习论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6,(3):30-32.
[6]王忠孝.试析如何构建会计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的课程体系[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453.
[7]雷少琴.论会计教学中的诚信教育[J].新课程研究,2010,(174):19-20
[8]包继峰.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6):97-100.
[9]戴玮炜,吴海华,印惠菡.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20):191-192.
关键词:会计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36-02
会计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它以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不仅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了决策的有效信息,也为资本市场的参与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同时为政府部门了解企业运行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参考。而这些功能的实现离不开会计从业人员的辛勤工作,更离不开高校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然而,考察近年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市场对一般会计人才的需求趋于饱和,普遍反映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及创新精神差,传统教学模式下连年培养出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又加剧了这种就业压力。而高层次、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才却相对奇缺。这反映出当前我国会计专业教学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进行合理地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会计从业人员职业技术水平,适应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实现培养专业基础牢、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一、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基本上都包括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在这两部分课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理论课程设置方面:①基础课课时量和开课时间安排不尽合理。部分院校在学生一年级阶段几乎全部安排如政治理论、法律基础、计算机、高等数学等课程,且课时量过大,学生往往不理解这些课程的安排用意,以及这些课程与会计学专业的关系,多盲目地以应付考试的态度完成学习,学习效果较差;②课程设置不够全面,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各高校课程体系中普遍缺少新兴的如网络会计、养老金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等新型行业和领域的课程,跨国贸易的发展、并购和上市等使熟悉国际会计准则、了解国外监管和信息披露制度、精通外语的会计人才更加紧缺,而大部分高校的会计课程设置中都较少涉及国际会计准则、信息披露等专题,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不高。③授课模式单一。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等互动式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④轻视对职业道德的培养。尽管职业道德的培养不是通过若干课时的培训和一纸试题的考核就能够提升的,但是这也不能成为高校会计教学忽视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的理由。当前会计舞弊案件较多,这与学校教育阶段对职业道德的培养缺失不无关系,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2.在实践课程设置方面:①校内模拟设计的业务环节较少,一般都是选择工业企业几十笔典型的经济业务进行操作,这些与企业实际业务存在较大差距,难以适应当前会计岗位分工细化的形势;②模拟实训的内容和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理解模拟实习的意义,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易产生“搭便车”行为。③实验室设备落后,校内模拟资源相对有限。④校外实习难于监控,多流于形式。由于会计工作岗位的专业性和特殊性,短时间的实习使学生很难真正接触企业业务。而大部分学校安排的毕业实习与学生找工作的时间重合,很多学生仅仅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随便找单位盖公章了事,毕业实习形同虚设。
二、建设科学合理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进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最重要的措施莫过于优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从教学环节上予以落实。针对我国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改革完善:
1.科学配置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课时量,优化课程设置。首先,应该适当压缩政治理论、法律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程的课时量,减轻学生应付这类考试的压力;明确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与会计学专业的重要关系,增强学生对这类课程的重视程度,并针对会计学专业的特点,增加excel等office办公软件使用专题的讲解和实训,使之共同构成会计实践课程的一部分;在计算机语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适当渗透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理念,促使学生更主动更有目的性地学习计算机课程。其次,对于专业课,应该在兼顾每门课程体系完整性的同时,减少课程间交叉知识的重复学习。最后,应该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合理安排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开课时间。学生进入大学,十分期待了解自己未来专业的内容,而如果在学生大一阶段仅仅开设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很容易使学生感到盲目和厌倦。
2.完善会计专业教学内容。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的行业、领域不断出现,新的会计问题也随之不断产生,因此,原有的以工业企业会计为主的教学内容已经很难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对会计人员业务能力的要求。因此,应该增开如养老金会计、无形资产会计、国际会计准则专题等課程,使学生有机会了解该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日后更深入地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3.丰富教学手段,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当前会计教学手段单一,主要依赖教师课堂的理论讲解。这种“强行灌输”的教育方式难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锻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应该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增加案例教学。通过引入适当的案例,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充分给学生课前思考准备、搜集资料和课上讨论的时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多方面思考和求解,深化对该问题的理解,并从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等。
会计教学改革就是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会计学教学中存在的培养模式“一刀切”,教学“时滞”问题突出、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以及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问题,寻求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改革现有教学方式和手段,及时更新专业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既满足了学生的主体需求,又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孟焰,李玲.市场定位下的会计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基于我国高校的实践调查证据[J].会计研究,2007,(3):55-63.
[2]马骏.谈新形势下会计教学的改革[J].西北职教,2010,(5):35.
[3]刘永泽,池国华.中国会计教育改革30年评论:成就、问题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8,(8):11-17.
[4]徐克英.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教学创新——以人为本教学原则的探索及成果[J].财会通讯,2006,(3):120-123.
[5]张旺峰.认知学习论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6,(3):30-32.
[6]王忠孝.试析如何构建会计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的课程体系[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453.
[7]雷少琴.论会计教学中的诚信教育[J].新课程研究,2010,(174):19-20
[8]包继峰.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6):97-100.
[9]戴玮炜,吴海华,印惠菡.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20):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