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政治课是初中德语教育的重要学科,它关系到学生的品格、态度甚至人生的成败。新课改要求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而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面对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本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其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政治 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不仅要有新理念,更要有新突破。面对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接下来谈谈我的观点。
一、教师角色的转换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者、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而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要发生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作为政治课一定要坚决改变以往满堂灌,教师主宰课堂的教法,努力创造充满个性、自由轻松、弥漫着创造意识的课堂气氛,教学不仅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且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因此,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课程、学生之间应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关系。例如,在教学第二单元《青春自画像》这个单元时,先让学生收集自己在学习中,与同学交往中有哪些青春的烦恼,与同学一起交流探讨,寻求解决的方法,从而走出青春的烦恼,畅想青春,珍惜青春。学生在这种自由、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无拘无束地交流,畅所欲言。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同时,学生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得到了共同提高,实现了互动双赢。可见,教学是教与学的交流、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差异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差异化教学方法的实质是以新课改提出的因材施教作为基础理论,突破性地把学生进行“分类”,“分类”的真正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开展教学。也就是说,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对政治知识了解的基础之上获得新的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提高区”体验自己的成长,从而提高每个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比如,在讲“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一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对公民义务和权利一致性的学习,让学生养成自觉履行义务的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明确后,应根据学生不同的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制定出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应用哲理的形式感染学生、应用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深化学生对该课堂知识认识的深度等。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最终的教学目标只有一个,改变的只是学生对知识获得的方式。
三、课堂教学要形似,更要神似
新课程倡导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有的课堂从表面上看是学生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开展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可是,当你仔细品味一下的时候,总是觉得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
新课程给教师创造了活动的舞台,同时,也把各种问题暴露和显现出来了。为了追求课堂“活”,大量的形式活动充斥了课堂。在“形似”和“神似”的较量中,教师们不自觉的选择了“形似”,没有很好地领会新课程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即如何让学生有效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体来讲,那就是既要形动,还要神动;既要外化,还要内化;既要物化,还要活化;既要知识的传承,还要有人文的积淀。一句话,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此外,不能将新课程改革理解为教学形式的改革,从而将改革的中心放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化上,为了上一节公开课,大包装、大容量、形式多而杂,恨不得把各种教学方法都展示一遍,究其实质,是对新课程改革的肤浅认识。
四、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
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生活场景用生活化的思路去叩开学生理解的闸门,从而培养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发散性思维。
我们知道,每一个政治观点都是在事实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如果我们单纯地从知识的关键字眼的理解和讲解去开展教学,将会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变得抽象;反过来讲,我们用生活中的事实去验证观点,也就是运用不同的“数据”去倒推一个“数学等式”,那么这个政治观点将会变得真实,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更加深刻。例如在讲“正确认识自我”一课时,教师可以把课堂模拟成一场综合性的拓展活动,比如可以播放“我相信”等带有激励作用的歌曲等,来营造一种挑战自我的气氛;然后,教师可以出一些带有政治观点的题目,让学生用自己实际生活的例子进行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课堂上的知识,而且还对自己生活中的表现做了比较准确的定位。可见,通过教学过程中生活场景化片段的引入,增加了学生与课堂的粘着力,使课堂气氛一直处在活跃的状态,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政治知识学习的内在意义在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身心修养、价值观念的影响。新课改深入人心,势在必行。那就让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吧!
(作者单位:河北省魏县张二庄镇第一中学)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政治 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不仅要有新理念,更要有新突破。面对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接下来谈谈我的观点。
一、教师角色的转换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者、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而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要发生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作为政治课一定要坚决改变以往满堂灌,教师主宰课堂的教法,努力创造充满个性、自由轻松、弥漫着创造意识的课堂气氛,教学不仅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且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因此,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课程、学生之间应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关系。例如,在教学第二单元《青春自画像》这个单元时,先让学生收集自己在学习中,与同学交往中有哪些青春的烦恼,与同学一起交流探讨,寻求解决的方法,从而走出青春的烦恼,畅想青春,珍惜青春。学生在这种自由、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无拘无束地交流,畅所欲言。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同时,学生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得到了共同提高,实现了互动双赢。可见,教学是教与学的交流、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差异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差异化教学方法的实质是以新课改提出的因材施教作为基础理论,突破性地把学生进行“分类”,“分类”的真正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开展教学。也就是说,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对政治知识了解的基础之上获得新的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提高区”体验自己的成长,从而提高每个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比如,在讲“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一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对公民义务和权利一致性的学习,让学生养成自觉履行义务的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明确后,应根据学生不同的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制定出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应用哲理的形式感染学生、应用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深化学生对该课堂知识认识的深度等。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最终的教学目标只有一个,改变的只是学生对知识获得的方式。
三、课堂教学要形似,更要神似
新课程倡导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有的课堂从表面上看是学生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开展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可是,当你仔细品味一下的时候,总是觉得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
新课程给教师创造了活动的舞台,同时,也把各种问题暴露和显现出来了。为了追求课堂“活”,大量的形式活动充斥了课堂。在“形似”和“神似”的较量中,教师们不自觉的选择了“形似”,没有很好地领会新课程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即如何让学生有效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体来讲,那就是既要形动,还要神动;既要外化,还要内化;既要物化,还要活化;既要知识的传承,还要有人文的积淀。一句话,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此外,不能将新课程改革理解为教学形式的改革,从而将改革的中心放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化上,为了上一节公开课,大包装、大容量、形式多而杂,恨不得把各种教学方法都展示一遍,究其实质,是对新课程改革的肤浅认识。
四、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
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生活场景用生活化的思路去叩开学生理解的闸门,从而培养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发散性思维。
我们知道,每一个政治观点都是在事实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如果我们单纯地从知识的关键字眼的理解和讲解去开展教学,将会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变得抽象;反过来讲,我们用生活中的事实去验证观点,也就是运用不同的“数据”去倒推一个“数学等式”,那么这个政治观点将会变得真实,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更加深刻。例如在讲“正确认识自我”一课时,教师可以把课堂模拟成一场综合性的拓展活动,比如可以播放“我相信”等带有激励作用的歌曲等,来营造一种挑战自我的气氛;然后,教师可以出一些带有政治观点的题目,让学生用自己实际生活的例子进行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课堂上的知识,而且还对自己生活中的表现做了比较准确的定位。可见,通过教学过程中生活场景化片段的引入,增加了学生与课堂的粘着力,使课堂气氛一直处在活跃的状态,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政治知识学习的内在意义在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身心修养、价值观念的影响。新课改深入人心,势在必行。那就让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吧!
(作者单位:河北省魏县张二庄镇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