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与信息高速公路是推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两个技术杠杆。网络的发展,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将信息时代的社会细胞(多媒体计算机和掌握了计算机技术的人)连成了一体,实现了人类智慧的连网,并由此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不少学校顺应时代需要建设了校园网,并连入了互联网,开始了网络教学的尝试。开展网络教学有何意义?它对学校教学将会带来什么影响?当前开展网络教学应注意些什么?本文想就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网络教学的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能给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学习便利条件。当网络教育真正走向民众的多样化需求,成为全民学习的大课堂时,任何愿意学习的人都可以在家里、在办公室,在一切可以上网的地方学习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这时学习才能真正不局限于学校和传统的学龄期而伴随人的一生,学习的目的才不仅是为了升学而更多地是为了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才不是谁要求或规定的而是自己选择的。总之,学习才能自然地带入生活之中。一个人不懂得计算机及网络的基本原理、功能和操作,就难以进入现代社会,进入网络;如果不懂英文,大量的信息风暴只是一堆不起作用的符号;对网络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不熟练,也直接影响着人本身的信息化程度等。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对学习重要性和紧迫性的体验恐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会深刻;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才将像吃饭、睡觉一样必须伴随人生命的始终。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也应是多方面的。我们要抓住目前我国大力普及信息技术的契机,解放思想、开拓思想,深入探索,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我国教育的跨跃式发展。
计算机及网络本身就呈现了一个无边无际的神秘世界,给我们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吸引着我们的求索兴趣,启动着我们的创新智慧,也给了我们无穷的创造路径。例如,最基本的对网上众信息的分析、归纳、抽象等,就可能找出倾向性、法则性,因果关系等规律,就可能得出新的结论。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能给我们提供的这一环境,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究成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可以为此创设更充分的条件: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实验的丰富情境和操作平台,网络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等。北京景山学校的“景山教育网”已推出了“情境探索学习”模式。不仅在在中小学,此类的教学和研究可以推及大学、研究生乃至研究人员的研究。通过互联网可以向多方面求教,可以与国内外同行一起来探讨问题,可以在一定范围组织研究伙伴并随时进行讨论交流等。
二、网络教学是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
教育是一个产业,其产品的好坏需要社会的检验。我们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来讨论人才的素质结构及其培养模式。同样,网络教学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我们对网络教学的讨论也必须从信息时代的特点谈起。信息时代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知识膨胀”,信息量大;(2)知识更新速度快;(3)人才竞争激烈。这对信息社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必须培养具有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而不应当是只接受知识,只会记忆和背诵前人经验、不善于创新也不敢于创新的知识型人才。
2.培养的人才要学会认知,具有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加工的能力,即信息能力。这是信息社会所需人才的最重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
3.具备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信息的高速更新,一方面需要学习者学会认知,另一方面需要社会构建完善、方便的终身教育体系,使人们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自由地接受教育、进行知识更新。
4.教育要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由于信息之多、更新之快、人才竞争之激烈,对教育除了有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外,还要求其内容科学、方法优化,使学习者可以优质、高效地接受教育。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一方面对教育的产品即人才的素质结构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另一方面对教育的水平及受教育的机会和方便程度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网络教学给学校教学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
1.校园数字化。随着网络教学的开展,学校将逐步形成依托校园网络的数字化校园环境,包括教学资源的收集、制作、管理系统,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课程、学生管理、考试成绩查阅、缓考申请等)系统,电子校园(包括实时授课、点播、答疑、作业提交等系统以及数字图书馆等)等等。
2.教材的科学化。根据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充分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和超连接的特性,网上教材将趋于多媒体化、非线性化;更为重要的是网络教材更新迅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将有利于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生主体化。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了认知的主体;从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学,从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地学到带着任务解决实际问题地学习;从按部就班地学习到自定步调、自定目标地学习。这些变化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
而教师角色将逐步发生变化,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讲授者变成信息组织、编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不是“讲坛上的圣人”,而是学生的亲密朋友、“指路人”。
4.教学组织形式多元化。突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使个别化学习、协同学习、课堂教学、远程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并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5.学生素质合理化。网络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习者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素质结构更为科学合理。
6.学校开放化。传统“学校”是限于围墙的学校。广播、电视教学已经突破这一模式,网络教学特别是远程网络教学的开展更彻底改变了“学校”概念,使学校成为开放、虚拟、社会化的学校,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条件。
7.世界各国的远程教育都具有共同的本质特征,就是距离、通信技术的使用以及学习的个性化和自主化。远程教育自诞生之日起,为了克服这种时空距离就与通信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网络像体神经系统一样触及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空间距离正在消失;时间上也为了适合学生的不同需求而兼有同步性和异步性特征,学习时间大大缩短,学生能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必要的信息和技能。同时,远程教育强调对课程的结构化设计,使得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性。
总之,开展网络教学是学校教育面临信息时代的重大抉择。网络教学的开展给学校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大胆涉足网络教学;但与此同时,不应完全否定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学校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人文和情感氛围,注重教学的优化设计,寻求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优质高效地培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适合21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
一、网络教学的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能给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学习便利条件。当网络教育真正走向民众的多样化需求,成为全民学习的大课堂时,任何愿意学习的人都可以在家里、在办公室,在一切可以上网的地方学习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这时学习才能真正不局限于学校和传统的学龄期而伴随人的一生,学习的目的才不仅是为了升学而更多地是为了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才不是谁要求或规定的而是自己选择的。总之,学习才能自然地带入生活之中。一个人不懂得计算机及网络的基本原理、功能和操作,就难以进入现代社会,进入网络;如果不懂英文,大量的信息风暴只是一堆不起作用的符号;对网络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不熟练,也直接影响着人本身的信息化程度等。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对学习重要性和紧迫性的体验恐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会深刻;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才将像吃饭、睡觉一样必须伴随人生命的始终。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也应是多方面的。我们要抓住目前我国大力普及信息技术的契机,解放思想、开拓思想,深入探索,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我国教育的跨跃式发展。
计算机及网络本身就呈现了一个无边无际的神秘世界,给我们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吸引着我们的求索兴趣,启动着我们的创新智慧,也给了我们无穷的创造路径。例如,最基本的对网上众信息的分析、归纳、抽象等,就可能找出倾向性、法则性,因果关系等规律,就可能得出新的结论。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能给我们提供的这一环境,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究成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可以为此创设更充分的条件: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实验的丰富情境和操作平台,网络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等。北京景山学校的“景山教育网”已推出了“情境探索学习”模式。不仅在在中小学,此类的教学和研究可以推及大学、研究生乃至研究人员的研究。通过互联网可以向多方面求教,可以与国内外同行一起来探讨问题,可以在一定范围组织研究伙伴并随时进行讨论交流等。
二、网络教学是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
教育是一个产业,其产品的好坏需要社会的检验。我们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来讨论人才的素质结构及其培养模式。同样,网络教学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我们对网络教学的讨论也必须从信息时代的特点谈起。信息时代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知识膨胀”,信息量大;(2)知识更新速度快;(3)人才竞争激烈。这对信息社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必须培养具有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而不应当是只接受知识,只会记忆和背诵前人经验、不善于创新也不敢于创新的知识型人才。
2.培养的人才要学会认知,具有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加工的能力,即信息能力。这是信息社会所需人才的最重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
3.具备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信息的高速更新,一方面需要学习者学会认知,另一方面需要社会构建完善、方便的终身教育体系,使人们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自由地接受教育、进行知识更新。
4.教育要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由于信息之多、更新之快、人才竞争之激烈,对教育除了有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外,还要求其内容科学、方法优化,使学习者可以优质、高效地接受教育。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一方面对教育的产品即人才的素质结构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另一方面对教育的水平及受教育的机会和方便程度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网络教学给学校教学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
1.校园数字化。随着网络教学的开展,学校将逐步形成依托校园网络的数字化校园环境,包括教学资源的收集、制作、管理系统,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课程、学生管理、考试成绩查阅、缓考申请等)系统,电子校园(包括实时授课、点播、答疑、作业提交等系统以及数字图书馆等)等等。
2.教材的科学化。根据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充分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和超连接的特性,网上教材将趋于多媒体化、非线性化;更为重要的是网络教材更新迅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将有利于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生主体化。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了认知的主体;从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学,从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地学到带着任务解决实际问题地学习;从按部就班地学习到自定步调、自定目标地学习。这些变化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
而教师角色将逐步发生变化,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讲授者变成信息组织、编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不是“讲坛上的圣人”,而是学生的亲密朋友、“指路人”。
4.教学组织形式多元化。突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使个别化学习、协同学习、课堂教学、远程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并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5.学生素质合理化。网络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习者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素质结构更为科学合理。
6.学校开放化。传统“学校”是限于围墙的学校。广播、电视教学已经突破这一模式,网络教学特别是远程网络教学的开展更彻底改变了“学校”概念,使学校成为开放、虚拟、社会化的学校,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条件。
7.世界各国的远程教育都具有共同的本质特征,就是距离、通信技术的使用以及学习的个性化和自主化。远程教育自诞生之日起,为了克服这种时空距离就与通信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网络像体神经系统一样触及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空间距离正在消失;时间上也为了适合学生的不同需求而兼有同步性和异步性特征,学习时间大大缩短,学生能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必要的信息和技能。同时,远程教育强调对课程的结构化设计,使得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性。
总之,开展网络教学是学校教育面临信息时代的重大抉择。网络教学的开展给学校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大胆涉足网络教学;但与此同时,不应完全否定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学校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人文和情感氛围,注重教学的优化设计,寻求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优质高效地培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适合21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