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的赏析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茶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留下来的宝贵财务,不仅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而且还对人们的思想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从古至今,茶文化就受到广大文人的喜爱,常常在文学作品中融入茶文化。因此,本文主要对我国文化作品中的茶文化进行赏析,希望能够起到弘扬茶文化的效果。
  关键词:唐诗;宋词;明清;现代;茶文化
  引言
  通常而言,不管什么类型的文学作品,背后都有相应的文化。根据茶文化内涵和情感研究来看,研究茶文化是对我国文化作品深入研究的关键,不管什么题材的文学作品,都有其蕴含的理念。基于此,以下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现代文学角度对我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进行赏析,从而诠释茶文化内涵。
  一、唐诗中的茶文化
  唐朝时期饮茶、作诗比较流行,而且在这一时期,饮茶和作诗达到了繁盛阶段,百姓安居乐业,社会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这一切离不开茶文化的推动。很多唐代诗人为了表达自身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采用诗歌的形式表达思想,并创造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根据《全唐诗》中的唐诗记载,其中和茶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达到104首,比如,杜牧的《题茶山》、《茶山下作》,借助诗歌的形式,阐述了茶山的景色。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以茶代酒探讨了饮茶的艺术境界,在茶诗中,探究了品茗意境的艺术风格,这对唐代中后期茶文化的发展和创造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在诗中提到了两种茶具,金鼎和素瓷,前者是煮茶器具,后者是品茶器具。白居易的《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中,白居易为了感谢友人李宣为自己带来的“新蜀茶”而创造的,尽管此时的白居易拖着“病身”,但是从“汤添勺水煎鱼眼”一句可以看出诗人连烧水环节也丝毫不马虎,诗中使用了“煎鱼眼”、“搅麴尘”等词语,将煮茶工艺和过程详细的描写出来,这也体现出来诗人煮茶的乐趣。另外,在诗中还提到“绿芽十片”,可以看出这是好茶。好友在忠州,诗人在江州,尽管相隔千里,但是此诗以蜀茶为礼物,将老朋友间的默契感情,展现的淋漓尽致。
  二、宋词中的茶文化
  说起茶文化,宋代时期关于茶文化的文学创作达到顶峰,根据相关调查,宋朝时期关于茶文化的诗词达到800多首,很多文人志士都热衷采用茶文化写诗,比如,黄庭坚创造了65首关于茶文化的诗词,苏轼创作了80首关于茶文化的诗词,这些都体现了宋朝茶文化的兴盛。在苏轼的《西江月·茶词》中,利用“花乳”、“谷帘”、“酽白”等词对茶进行描绘,刚沏好的茶汤面上漂浮的泡沫如花似乳,是纯白色的,这对茶进行高度的赞颂。苏轼不仅爱茶,而且还十分了解烹茶、煮茶和品茶的工艺,在诗词中对具体工艺和煮茶使用的水进行了详细说明,煮茶采用庐山康王谷瀑布的泉水,茶叶采用上好的雪芽双井,配上精湛的煮茶工艺,生动形象的体现了苏轼对茶道的了解。再比如黄庭坚的《品令·茶词》中,也绘声绘色的将烹茶的场景展现出来,利用“凤舞团团饼”体现出茶叶的贵重。而且也对煮茶的过程和碾茶都做了细致的说明。另外,在此诗词中,还利用品茶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在茶的气息中蕴含着诗人的念旧怀远之感。
  三、明清小说中的茶文化
  在明清时期,茶文化的发展达到巅峰。跟茶有关的故事情节和场景多次出现在小说中。比如,施耐庵的《水浒传》中,就有很多描写茶事的场景,达到全小说的6.59%,在小说中不仅将当时的特色泡茶、姜茶等名目茶饮和来客敬茶、饮茶的习惯描写出来,还在一方面反映出具有市井风味的茶坊、茶肆或者茶酒店等场景,其中王婆开茶坊,用大碗喝茶的场景较为经典。在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全书共有56回,而描写茶事就有45回,在全书中将吃茶的礼节、工序等详细的展现出来,对当时常用的茶具进行描写,而且还将市井卖茶的场所也描写出来,特别是马二先生在游西湖时吃茶的场景以及南京秦淮河夜间茶市的繁荣昌盛绘声绘色的描写出来,增强茶市的情趣和特色,可见茶文化深入百姓的生活中。另外,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很多场景也描写了茶文化,在秦可卿去世时,王熙凤交代要使用供茶烧纸,从这可以看出茶也是古代祭祀的主要贡品。而且小说中还写到茶房,主要是摆放茶具和茶食的专用房间。
  四、现代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
  在现代文学作品创造过程中,茶文化的体现不仅是和茶相关的礼节文化,而且还有浓厚的生活元素,社会大众的生活习惯等。在陈子善 蔡翔的《喝茶茶事》中,采用散文的形式,将和茶文化相关的散文文学作品进行收集和整理,其中包含杨绛的《喝茶》、贾平凹的《茶事》、袁鹰的《佳茗似佳人》以及王蒙的《茶魂和茶韵》等30篇散文。对于现代文学作品创造来说,茶文化是一个有价值、有吸引力的体系,在创造过程中不仅是茶文化的体现,也是作者自身的感悟和精神内涵等。在老舍的作品中,重点体现了老北京人们的生活百态,《茶馆》中描写了各种各样的人,茶馆是一个不同人群的聚集场所,不仅为人们提供娱乐休闲,还成为人们解决问题、商量生意的场所。比如小说中描写的宋恩子和宋祥子,是典型的市井无赖,经常出没茶馆,和各类人交流接触,从而获取私密信息;还有刘麻子,选择茶馆作为商量生意的场所,经常和人在茶馆中谈生意。另外,在《茶馆》中还体现了老北京浓厚的茶文化,包括和茶相关的方言、饮食等。
  现代文化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文学作品是基础,需要和文化深度融合,而茶文化更是文学作品的核心。比如王旭峰的《茶人三部曲》,采用“寓言式”的写作方式,不仅将茶文化体系呈现出来,而且还将茶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精神理念、内涵背景等体现出来,将茶文化全面呈现出来。同时,还将和茶相关的历史故事融入其中,体现出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思维。
  总结
  总之,茶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茶文化不仅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品格,还作为一种文学文化深受文学爱好者的喜爱。从古至今,和茶文化相关的作品数之不盡,其中描写了茶具、烹茶工具、饮茶礼节、茶食、茶文化方言等内容,不断将茶文化的内涵传承下去,又引领着下一代人继续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
  参考文献
  [1] 苑赫.浅谈明代诗歌对茶文化的呈现[J].福建茶叶,2019,41(12):277.
  [2] 周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J].福建茶叶,2019,41(11):282.
  [3] 何桃.我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赏析[J].福建茶叶,2018,40(03):273.
其他文献
摘 要:就业难现象体现当代大学生对更高质量就业的期待,本质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表现。物质生活水平的整体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理性认知、高校就业服务的不平衡不充分等因素刺激就业难现象的产生和蔓延,树立以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服务精准度为导向的工作理念,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过程开展就业指导、全方位开拓就业市场、全力改善就业服务是破解就业难现象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就业难;本质解析;对
期刊
摘 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因此,我们要传承和弘扬,提高当代青年的文化自信。汉服文化,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文化,当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也应得到传承。汉服运动是一场宣扬和复兴传统汉服文化的运动,兴起至今十几年,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课题对于目前汉服运动在陕西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从汉服运动这一角度看陕西传统文化复兴。  关键词:汉服运动
期刊
摘 要:在“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契合当前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经过探索总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参与度和成功率低、社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不到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等,因此本文從学生层面、高校层面和社会层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创
期刊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is historical and profound. During the long development process,it has formed its unique feature and a series of unique aesthetic propositions and categories with national
期刊
摘 要:当今时代是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我们不可避免地要与国外进行交流。而随着现今全球化进程和文化多元化进程的日益发展,E+跨境电商成为了我国经济的新兴力量。因此,职业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更应该与时俱进,将以“内容为依托”作为英语教学改革的中心,以“E+跨境电商”作为教学重点。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内容为依托”视域;E+跨境电商  引言:  为了顺应E+跨境电商的市场要求,我们就
期刊
摘 要:在当前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的大背景下,学生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不仅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有高要求,而且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愈发严格。好的个性品质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双方的联系更密切,教师的语言艺术、行为艺术是否能够深深的吸引学生,影响着学生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判断,也影响着对教师所授的专业知识的信赖程度。  关键词:教师;个性品质;学
期刊
摘 要:在发布新产品之前,分析产品市场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为了使Sunshine在网上商城有效地推出新产品,有必要了解在线市场中产品声誉的趋势,确定重要的功能设计,然后阐明消费者的偏好。本文使用基于神经网络时间序列的NAR模型来分析产品评估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并且为了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我们挖掘并分析了产品声誉趋势的拐点,探索星级和评论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了消费者心理。结果,我们发现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渠道。面对信息技术不断变化的教学内容,信息技术课教师必须通过加强引导、合理指导、及时辅导、个性诱导等措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院校;教学改革  信息素养是一种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它包括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随时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期刊
摘 要:“工匠精神”是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重点融合的精神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要求与重要性,其次基于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指出在教学中融合“工匠精神”开展人才培养的实践策略,为提高中职机械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机械专业;“工匠精神”  中职机械专业是热门专业,主要培养机械制造、维修方面的人才,机械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
期刊
摘 要:在中学的英语课堂教育教学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高,还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英语成绩。但是,因为种种因素造成中学英语写作课堂的教学效率并不突出,同学们的写作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如何有效的提升高中英语写作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成为时下最应当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从教师写作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以话题为引领的高中英语写作课堂具体措施的研究。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