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斗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自上世纪90年代启动研制以来,历经几十年,突破百余项关键技术,于2018年开启了中国导航的全球时代。可以说,它是大国重器、航天巨制。然而,人们很难想象,它是出自一支平均年龄35岁的年轻团队之手。
在与卫星相伴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这些年轻“工匠”们把青春芳华融入祖国的航天事业,用热血与奋斗点亮宇宙、筑梦太空。一条凌晨4点发出的微信
2015年3月31日,凌晨4点42分,时任卫星综测分系统主管设计师的王亚宾心情激动地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今夜星光璀璨,今夜无人睡眠,看看刷爆朋友圈的消息吧,我们的付出收获了成功,我们是最棒的,兄弟姐妹们,加油!
约七个小时前,北京时间3月30日21时52分,在西昌发射中心,王亚宾亲眼目睹了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点火起飞,成功地把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的过程。这颗卫星的入轨,标志着中国的北斗卫星系统进入第三阶段,翻开了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新篇章。
卫星发射成功的消息发布,大厅里响起掌声,王亚宾一下没忍住,当着大家的面哭了起来:“当时心情真的是很复杂,经过了这么多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凝聚了那么多的精力和心血,总算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
陈智超今年28岁,这个90后小姑娘第一次参加发射任务是2018年1月,她负责卫星总体软件项目管理以及飞行控制、在轨测试工作。在西昌的那段时间,她每天从早上8点多忙到晚上8点多。“这个工作不敢有一丝马虎,因为任何一个细微的疏忽都可能影响到任务的成功。航天标准很严格,每一项都要认真遵守,不能缺失一个环节。”
卫星发射的前十天,陈智超从西昌赶往西安测控中心,开始发射监测的前期准备。“发射当天,我们提前几个小时到指控大厅,和西昌那边互联,做最后的确认工作,整个人处在一个非常紧绷的状态。但卫星发射成功后,我们也不能立刻放松,从卫星入轨到它正常开展工作这段时间,必须一直有人盯着,监视卫星的状态。这个工作大概要进行十几天。”
同样参与了此次卫星飞控任务的还有31岁的星务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涂珍贞:“卫星点火后,一般要飞行四个小时左右,我们才能判断卫星发射成功与否,在这期间要一直盯着屏幕,不能放松。”
灯光不灭的海科路99号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卫星厂房位于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海科路99号,即便是深夜,这里也常常是灯火通明。
“发射场工作是最后的点睛之笔,有大量的工作其实是在平时完成的。”王亚宾说,“我们其实是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的,早上8点半到下午5点,但由于时间的紧迫性和任务的繁重性,加班加点也是没有办法。”
涂珍贞2013年進入卫星创新研究院,六年来参与了卫星创新研究院承制的所有导航卫星的研制工作。“我来单位的时候,刚好第一颗试验星进入初样阶段。造第一颗星的时候,大家经验没有那么丰富,技术难度大,研制进度也紧张,我们都是咬牙加班加点地工作,为国争光的使命感很强烈。”
2018年是北斗组网攻坚年,也是北斗导航卫星高密度发射年,卫星创新研究院有四组北斗三号卫星发射的任务。仅仅100多人的团队,被分成四组,一部分在上海进行综合测试,一部分在西昌进行发射前的准备,一部分在西安进行飞控准备,一部分在北京进行前期卫星发射后的在轨测试。
“很多测试一做就是一个月,还常常会连续24小时不间断,一年里测试几十个通宵,也是家常便饭。”同样作为80后的导航卫星总质量师崔帅说。有一次,劳动部门请研发团队统计工作量,结果按照每天工作八小时计算,几乎每个科研人员一年都工作了400多天,除去节假日,相当于把一年当作两年用。
工作忙,任务难度大,这些年轻人不得不牺牲与亲人团聚的时间。涂珍贞是湖北人,自工作以来,一年最多也就回家两次看看父母。为了把好北斗导航质量关,崔帅对家人也多了不少亏欠,由于工作具有保密性,家人甚至都不知道他这些年每天都在干什么,就知道他在忙忙忙。直到导航上天后,家人才知道原来他也参与了新一代北斗的研制。
“当看到自己的设计思路真的会用在卫星上,还随卫星上了天,这种成就感难以言喻。看电视的时候,爸妈看到有卫星发射还会打电话问我,那个卫星是不是我参与发射的。卫星发射后的那种自豪感会让你觉得一切努力与付出都是值得的。”大伙儿这样说。
团结协作的快乐团队
一支平均年龄31岁,从未有任何卫星研发经验的人占了大多数的团队,凭什么担起北斗系统建设的重担?除了精益求精、夙兴夜寐的工匠精神,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大概就是这个团队包容进取、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了吧。
“团队年轻的好处是工作也可以很快乐,大家有很多共同话题,沟通很畅通,工作气氛很和谐。”涂珍贞说。
“我们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得益于一支非常团结,肯吃苦,孜孜不倦的队伍。在发射场更是工作生活在一起,如同一家人一样亲密。”陈智超说,“每一次累极了的时候,我都会鼓励自己,虽然只是一颗渺小的螺丝钉,但也要发挥最大的价值,绝不能让自己成为薄弱环节,绝不能辜负我们如此优秀的团队。”
作为科研单位,卫星创新研究院有很浓厚的传帮带传统。平时,对入职的新员工,老师傅们不仅会手把手耐心传授经验,更会以包容鼓励的心态去允许年轻人大胆创新。
“小卫星团队是一个乐见年轻人成长,允许年轻人试错的团队。在上下级交流毫无隔膜的宽松氛围中,同事们都很爱和领导们说说心底的‘创新话’。”2012年大学毕业进入卫星创新研究院的导航卫星地面试验验证主任设计师李绍前说。
记者了解到,我国于2015年发射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采用的新技术占比超过70%,这些创新,很多都是这些年轻人大胆设想出来的。“数据摆到台面上,一些老专家都不得不折服”。
卫星创新研究院相关领导表示:“对于年轻人提的想法,我们不会轻易去否定。”此外,院里在管理上也对年轻人委以重任。就拿涂珍贞来说,从2013年入职到2017年成为副主任设计师,只用了四年时间。
据媒体报道,曾有人问国外航天专家最羡慕我们中国什么,他们回答是最羡慕中国航天人才济济。而且都是年轻人在承担艰巨的各项任务,这意味着我们将来的航天发展会更加快速。
“把北斗航天当作一个毕生奋斗的事业和目标,而不是一个普通的事务或者工作。”王亚宾说,北斗导航总设计师林宝军的这句话自己一直记在心里。
翻开王亚宾的微信,记者看到他的个人签名是李大钊的一句名言:“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
在与卫星相伴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这些年轻“工匠”们把青春芳华融入祖国的航天事业,用热血与奋斗点亮宇宙、筑梦太空。一条凌晨4点发出的微信
2015年3月31日,凌晨4点42分,时任卫星综测分系统主管设计师的王亚宾心情激动地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今夜星光璀璨,今夜无人睡眠,看看刷爆朋友圈的消息吧,我们的付出收获了成功,我们是最棒的,兄弟姐妹们,加油!
约七个小时前,北京时间3月30日21时52分,在西昌发射中心,王亚宾亲眼目睹了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点火起飞,成功地把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的过程。这颗卫星的入轨,标志着中国的北斗卫星系统进入第三阶段,翻开了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新篇章。
卫星发射成功的消息发布,大厅里响起掌声,王亚宾一下没忍住,当着大家的面哭了起来:“当时心情真的是很复杂,经过了这么多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凝聚了那么多的精力和心血,总算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
陈智超今年28岁,这个90后小姑娘第一次参加发射任务是2018年1月,她负责卫星总体软件项目管理以及飞行控制、在轨测试工作。在西昌的那段时间,她每天从早上8点多忙到晚上8点多。“这个工作不敢有一丝马虎,因为任何一个细微的疏忽都可能影响到任务的成功。航天标准很严格,每一项都要认真遵守,不能缺失一个环节。”
卫星发射的前十天,陈智超从西昌赶往西安测控中心,开始发射监测的前期准备。“发射当天,我们提前几个小时到指控大厅,和西昌那边互联,做最后的确认工作,整个人处在一个非常紧绷的状态。但卫星发射成功后,我们也不能立刻放松,从卫星入轨到它正常开展工作这段时间,必须一直有人盯着,监视卫星的状态。这个工作大概要进行十几天。”
同样参与了此次卫星飞控任务的还有31岁的星务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涂珍贞:“卫星点火后,一般要飞行四个小时左右,我们才能判断卫星发射成功与否,在这期间要一直盯着屏幕,不能放松。”
灯光不灭的海科路99号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卫星厂房位于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海科路99号,即便是深夜,这里也常常是灯火通明。
“发射场工作是最后的点睛之笔,有大量的工作其实是在平时完成的。”王亚宾说,“我们其实是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的,早上8点半到下午5点,但由于时间的紧迫性和任务的繁重性,加班加点也是没有办法。”
涂珍贞2013年進入卫星创新研究院,六年来参与了卫星创新研究院承制的所有导航卫星的研制工作。“我来单位的时候,刚好第一颗试验星进入初样阶段。造第一颗星的时候,大家经验没有那么丰富,技术难度大,研制进度也紧张,我们都是咬牙加班加点地工作,为国争光的使命感很强烈。”
2018年是北斗组网攻坚年,也是北斗导航卫星高密度发射年,卫星创新研究院有四组北斗三号卫星发射的任务。仅仅100多人的团队,被分成四组,一部分在上海进行综合测试,一部分在西昌进行发射前的准备,一部分在西安进行飞控准备,一部分在北京进行前期卫星发射后的在轨测试。
“很多测试一做就是一个月,还常常会连续24小时不间断,一年里测试几十个通宵,也是家常便饭。”同样作为80后的导航卫星总质量师崔帅说。有一次,劳动部门请研发团队统计工作量,结果按照每天工作八小时计算,几乎每个科研人员一年都工作了400多天,除去节假日,相当于把一年当作两年用。
工作忙,任务难度大,这些年轻人不得不牺牲与亲人团聚的时间。涂珍贞是湖北人,自工作以来,一年最多也就回家两次看看父母。为了把好北斗导航质量关,崔帅对家人也多了不少亏欠,由于工作具有保密性,家人甚至都不知道他这些年每天都在干什么,就知道他在忙忙忙。直到导航上天后,家人才知道原来他也参与了新一代北斗的研制。
“当看到自己的设计思路真的会用在卫星上,还随卫星上了天,这种成就感难以言喻。看电视的时候,爸妈看到有卫星发射还会打电话问我,那个卫星是不是我参与发射的。卫星发射后的那种自豪感会让你觉得一切努力与付出都是值得的。”大伙儿这样说。
团结协作的快乐团队
一支平均年龄31岁,从未有任何卫星研发经验的人占了大多数的团队,凭什么担起北斗系统建设的重担?除了精益求精、夙兴夜寐的工匠精神,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大概就是这个团队包容进取、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了吧。
“团队年轻的好处是工作也可以很快乐,大家有很多共同话题,沟通很畅通,工作气氛很和谐。”涂珍贞说。
“我们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得益于一支非常团结,肯吃苦,孜孜不倦的队伍。在发射场更是工作生活在一起,如同一家人一样亲密。”陈智超说,“每一次累极了的时候,我都会鼓励自己,虽然只是一颗渺小的螺丝钉,但也要发挥最大的价值,绝不能让自己成为薄弱环节,绝不能辜负我们如此优秀的团队。”
作为科研单位,卫星创新研究院有很浓厚的传帮带传统。平时,对入职的新员工,老师傅们不仅会手把手耐心传授经验,更会以包容鼓励的心态去允许年轻人大胆创新。
“小卫星团队是一个乐见年轻人成长,允许年轻人试错的团队。在上下级交流毫无隔膜的宽松氛围中,同事们都很爱和领导们说说心底的‘创新话’。”2012年大学毕业进入卫星创新研究院的导航卫星地面试验验证主任设计师李绍前说。
记者了解到,我国于2015年发射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采用的新技术占比超过70%,这些创新,很多都是这些年轻人大胆设想出来的。“数据摆到台面上,一些老专家都不得不折服”。
卫星创新研究院相关领导表示:“对于年轻人提的想法,我们不会轻易去否定。”此外,院里在管理上也对年轻人委以重任。就拿涂珍贞来说,从2013年入职到2017年成为副主任设计师,只用了四年时间。
据媒体报道,曾有人问国外航天专家最羡慕我们中国什么,他们回答是最羡慕中国航天人才济济。而且都是年轻人在承担艰巨的各项任务,这意味着我们将来的航天发展会更加快速。
“把北斗航天当作一个毕生奋斗的事业和目标,而不是一个普通的事务或者工作。”王亚宾说,北斗导航总设计师林宝军的这句话自己一直记在心里。
翻开王亚宾的微信,记者看到他的个人签名是李大钊的一句名言:“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