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椎间盘突出致腰椎管狭窄症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xiang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应用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椎间盘突出致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的椎间盘突出致LSS患者,共35例。术后3个月应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手术疗效,术后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疗效;根据MRI轴位参数,应用MxLiteView DICOM Viewer软件测量手术前后椎管面积的变化。

结果

35例患者手术平均用时(89.1±8.7)min。术前、术后6个月的VAS分别为(7.9±0.8)、(2.1±0.5)分,ODI分别为(61.5±3.7)、(21.3±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5例患者术后3个月Macnab疗效评定结果显示,优19例(54.4%),良13例(37.1%),可2例(5.7%),差1例(2.9%),优良率为91.4%。与术前比较,术后L3~4、L4~5、L5~S1的椎管面积分别增加(35.7±8.5)mm2、(40.9±4.1)mm2、(42.5±9.1)mm2。术后无硬脊膜破裂,无神经、血管、肠管损伤,无感染病例。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神经根瞬时感觉异常。

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致LSS短期疗效好,术后腰椎管的稳定性、再狭窄的风险,以及再狭窄后是否需要再次手术需要进一步的长期观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椎管内病变外科治疗中的初步应用。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辅助手术治疗的椎管内病变患者,共11例。其中10例术中使用O-arm影像系统,1例术中未行O-arm扫描(借助后颅窝骨质自动完成融合)。利用Synergy Cranial软件,将术中O-arm扫描获取的CT影像与术前CT和MRI的影像
期刊
目的探讨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伴退变性腰椎侧弯的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5例伴退变性腰椎侧弯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Lenke-Silva分级为Ⅱ~Ⅳ级)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通道辅助下MIS-TLIF治疗。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椎管硬膜外哑铃形海绵状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纳入2008年6月至2013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确诊的椎管硬膜外哑铃形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患者,共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9例患者中,男6例,女3例;年龄为34~79岁,平均(58±12)岁。其中发生于颈段1例,胸段7例,颈、胸结合部1例,病变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对13例腰椎椎管狭窄患者施行显微镜下患侧或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术。其中单个节段狭窄8例,2个节段狭窄3例,3个节段狭窄2例。手术节段:L2~3 2个,L3~4 5个,L4~5 10个,L5~S1 3个。术前、后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进行评估。术
目的探讨采用扩张通道管系统辅助微创经神经根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失稳的手术技术和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失稳的患者33例,所有患者采用通道(X-tube)辅助显微镜下MIS-TLIF治疗。比较手术前、后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