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ijiaz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学生平时写作文的时候,总是感到无话可说,感到无材料可用,不知从何处下笔。所以我们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时候,不但要教会学生写法,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为写作丰富材料。从而提高写作能力。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浅谈一下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一、多阅读,多积累
  阅读是一种积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大凡写作好的同学,书总是读得多。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开阔学生的思路。学生在写作中就能够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了自己语言和情感的表达。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积累。要赋予语言生活气息,要能把语言还原于生活,发表一定的见解;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自己喜欢的语段叙述出来,并注意运用语段中的一些词语。语言材料积累的多了,犹如整装待发的士兵,写作时才能文思敏捷,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多思考,多感悟
  我们要把生活和作文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学会阅读生活、阅读社会,读无字书,多作情景作文、生活作文,坚持写日记。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必需,成长的必需。
  生活中处处有写作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仅仅限于作文课上的冥思苦想,那只能是无源之水。我们除了要在课外积极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作文素材库,有效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外,还要指导学生带着思考去深入生活,并能通过生活的表面现象,看到它深刻的本质。写作必须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有源头活水。日常饮食起居、邻里亲情、迎来送往、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另外,邻里纠纷,市井吵闹,街头巷尾,商场一隅,都市风情,田园野趣,大院清晨,夕阳西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这些材料我们的学生都经历过,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了解生活的意义,为我们的写作打好基础。
  作文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思维习惯等的综合反映。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突显他们的特色,张扬他们的个性。总之,我们要大力提倡,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写出具有个性特色的文章来。
  三、 多范文,多模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把教师跟学生一起写作文叫做“下水作文”,而且说是“切要的要求”,我们从作文教学的实践中也能深深体会到,教师的“下水作文”于生于己,都是不无裨益的。于己而言,教师“下水作文”,既可以了解学生作文的艰辛,掌握作文的程式,为作文评讲提供素材;也可以提高教師的写作能力。于生而言,教师“下水作文”,有利于学生“功能模拟”,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利于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能够收到“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效益。
  四、反复读,多修改
  当作文完成后要反复读,多推敲,运用最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最想说的话,使文章流畅,富有感染力,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总之,写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积累,不断写作,不断提高的过程。
其他文献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是“交际工具”“人类文化”,就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语文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具体说,注重如下五个方面。  一是注重知识能力的评价。语文有其特有的知识,学习这些知识是语文课程自身的基本任务。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往往只在“学习理解”上下功夫
期刊
摘 要:学习性评价是以师生为评价主体,以改进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评价目的的内部评价。学习性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新形式,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用好学习性评价做了尝试性的阐述。  关键词:学习性评价 预设 干预 体态语言  “学习性评价”是正常的课堂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它是上个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形成性
期刊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学政治课教学出现了新的矛盾和变化,其中之一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有了许多新的特点。如何适应变化,探求新路,就成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课题。  今天的中学生,生活在开拓创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环境之中,改革开放的洪流、商品经济的大潮、民主自由的环境以及升学考试的压力、社会家庭的宠爱和厚望,这一切汇合成现实交响曲,伴随着他们长大。和过去的更早熟、更敏感、更自信,当然竞争意识、独
期刊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引入和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这一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并非现在才有,在我国和西方教育史上都有这样的实例。例如:我国古代著名的孟母教子故事中的“断机教子”,孟母为了教育孟子设置了“断机”这一非常强烈的刺激情景,达到说教不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又如,法国教育家
期刊
新教材注重口语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地培养,课文对话灵活化、多样化,情景化。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和应用,加大英语口语教学力度,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最佳手段。新教材在这方面的特点为突出。课文对话旨在构建生生交际的形式,提供语言会话的模式或情景。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课文仅仅提供了介绍方位和询问方向的组织模式,并没有具体要求,新版教材之所以这样设置,
期刊
班主任工作——几多欢喜,几多愁!几多苦涩,几多甜!个中味道,身处其中,方能感受其味。但万千滋味中,最使我难以忘怀的,还是付出辛劳后获取的那份令人回味良久的成功的喜悦以及那甘为人师的幸福感。我想:做阳光班主任,享受职业幸福,才是我毕生矢志不移的追求和执着追逐的梦想。作为一线的教师,几年来,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我深深感到,做好班主任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悦纳教师职业,做“阳光型”的班
期刊
现行的初中政治教材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感,淡化了学科体系,降低了理论难度,但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由于活动课是一门正在探索过程中的新型课程,因此,重视活动课就是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于政治教师来说,如何认识和实施“活动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一、活动形式多
期刊
所谓创造力是重新组合已有的信息,产生出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思维产品的能力。小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能力发展的基本趋势总是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自我中心”到“逐步社会化”,从低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到高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那种独立操作的能力,那种获得和运用新知识、新本领时呈现的智慧能动性,能够独立感受事物、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
期刊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进行的双边活动,教师除了科学、完整、有序地传授给学生知识外,能否准确、全面及时地获取、掌握好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并采取積极有效的措施以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是初中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相反,教师如果只顾单方面地说教,而忽视学生的信息反馈,只会事倍功半,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获取信息呢?如何去把握与处理好信息反馈呢?如何去察言观色和左右决策呢?  1、察课前,观预习效率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
期刊
摘 要: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怎样能让学生在学习时有兴趣呢?教师必须把功夫下在课前,细心地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创设让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关键词:兴趣、游戏、小学数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興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种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探索,并在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古今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