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想吃冰激凌不?想吃烧烤不?看到好吃的食物,你会不会挪不动步子?是不是有时特别想吃某种食物,甚至会馋得流口水呢?让我告诉你这些为什么吧。其实,这些都是因为“馋虫”在作怪。
多种感官的刺激
人,也是动物。我们的祖先在自然界中生存的头等大事,便是吃饱,然后才有机会活下来。在亿万年的进化中,趋利避害的本能已经被深深地烙在了我们的遗传基因里,并且与我们的感官交融在了一起,不可分割。
嗅觉、视觉和味觉会在我们进食的时候共同发挥作用。当受到这些感官系统刺激,如食物的外观、气味等的诱惑,记忆中枢就会开始兴奋,从而大脑神经促使形成荷尔蒙,分泌激素,神经冲动传导产生食欲,嘴巴里唾液分泌量增加,胃肠蠕动收缩,人就会馋。简单地说,馋是一种想吃的冲动。
馋涎欲滴,可以说是馋的一种境界。这个成语的意思想必大家都理解,更有切身体会,就是馋得口水都要滴下来了。一旦你咬了一口想吃的食物,舌头上的化学感受器——味觉细胞就开始发挥作用。如果食物中有糖类、氨基酸、脂肪等物质,那你就会感受到甜、鲜或者香。这些物质越多,正面的感觉也就越强,身体就会鼓励你多吃一点。
大脑神经的奖励
嘴里的“馋虫”被勾引出来后,还会呼朋引伴,带来“眼馋”。在这过程中,大脑也会帮我们记住一些好吃的食物,特别是我们吃过的感觉好吃的食物。越好吃的食物,我们的印象可能就越深刻。只要我们再看到或者想到这种食物时,大脑就会不自觉地开始兴奋啦,让我们有一种想要去吃的冲动。
神经系统还会奖励我们的进食行为,让我们产生快感,这与身体里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主要由下丘脑、脑垂体和肾上腺这三个相互关联的内分泌器官组成,能调节许多身体活动,如消化及免疫系统、能量储存和消耗、心情和情绪等。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焦虑、抑郁、失眠、倦怠,都与它有关。而吃好吃的食物恰恰也会作用在这个轴上,于是,舒缓心情的“疗效”就出现了。所以,有的人在生气的时候特别爱吃东西。
身体的抗议
赶快回顾一下,你每天摄入的蔬菜、水果、蛋白质、油脂、糖类是否都齐全、足够?你是否已经很久没吃喜欢的食物了呢?一般情况下,当身体缺乏维生素或微量元素,或者摄入的营养不全面时,我们就会“馋”。不想在嘴上亏待了自己等心理需求则是另一种缘由。
控制“馋虫”
“馋”是生命的一种特性,与生俱来,是我们继承石器时代对食物最原始、最深层本能的一种释放形式,是行为上的,也是思想意识上的欲望与渴求,希望得到生理和心理的满足。这种欲望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它刺激脑内啡的释出,使我们的心情愉悦、情绪激奋。
当然,我们不能让“馋”为所欲为,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馋”。你可以选择“逃避疗法”,尽量不去想、不去看,离开了感官刺激,记忆就会逐渐消退。你还可以试试“替代疗法”,当你想吃的时候,先去看一些你不喜欢的食物、闻一些让你恶心的味道、听一些让你反胃的声音,把这些让你讨厌的东西跟食物形成“链接”。这样,你再“馋”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想到令你讨厌的东西,就不会再吃了。
责任编辑:陆艳
责任校对:朱衍
多种感官的刺激
人,也是动物。我们的祖先在自然界中生存的头等大事,便是吃饱,然后才有机会活下来。在亿万年的进化中,趋利避害的本能已经被深深地烙在了我们的遗传基因里,并且与我们的感官交融在了一起,不可分割。
嗅觉、视觉和味觉会在我们进食的时候共同发挥作用。当受到这些感官系统刺激,如食物的外观、气味等的诱惑,记忆中枢就会开始兴奋,从而大脑神经促使形成荷尔蒙,分泌激素,神经冲动传导产生食欲,嘴巴里唾液分泌量增加,胃肠蠕动收缩,人就会馋。简单地说,馋是一种想吃的冲动。
馋涎欲滴,可以说是馋的一种境界。这个成语的意思想必大家都理解,更有切身体会,就是馋得口水都要滴下来了。一旦你咬了一口想吃的食物,舌头上的化学感受器——味觉细胞就开始发挥作用。如果食物中有糖类、氨基酸、脂肪等物质,那你就会感受到甜、鲜或者香。这些物质越多,正面的感觉也就越强,身体就会鼓励你多吃一点。
大脑神经的奖励
嘴里的“馋虫”被勾引出来后,还会呼朋引伴,带来“眼馋”。在这过程中,大脑也会帮我们记住一些好吃的食物,特别是我们吃过的感觉好吃的食物。越好吃的食物,我们的印象可能就越深刻。只要我们再看到或者想到这种食物时,大脑就会不自觉地开始兴奋啦,让我们有一种想要去吃的冲动。
神经系统还会奖励我们的进食行为,让我们产生快感,这与身体里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主要由下丘脑、脑垂体和肾上腺这三个相互关联的内分泌器官组成,能调节许多身体活动,如消化及免疫系统、能量储存和消耗、心情和情绪等。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焦虑、抑郁、失眠、倦怠,都与它有关。而吃好吃的食物恰恰也会作用在这个轴上,于是,舒缓心情的“疗效”就出现了。所以,有的人在生气的时候特别爱吃东西。
身体的抗议
赶快回顾一下,你每天摄入的蔬菜、水果、蛋白质、油脂、糖类是否都齐全、足够?你是否已经很久没吃喜欢的食物了呢?一般情况下,当身体缺乏维生素或微量元素,或者摄入的营养不全面时,我们就会“馋”。不想在嘴上亏待了自己等心理需求则是另一种缘由。
控制“馋虫”
“馋”是生命的一种特性,与生俱来,是我们继承石器时代对食物最原始、最深层本能的一种释放形式,是行为上的,也是思想意识上的欲望与渴求,希望得到生理和心理的满足。这种欲望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它刺激脑内啡的释出,使我们的心情愉悦、情绪激奋。
当然,我们不能让“馋”为所欲为,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馋”。你可以选择“逃避疗法”,尽量不去想、不去看,离开了感官刺激,记忆就会逐渐消退。你还可以试试“替代疗法”,当你想吃的时候,先去看一些你不喜欢的食物、闻一些让你恶心的味道、听一些让你反胃的声音,把这些让你讨厌的东西跟食物形成“链接”。这样,你再“馋”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想到令你讨厌的东西,就不会再吃了。
责任编辑:陆艳
责任校对:朱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