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没有叶孤城“天外飞仙”的武艺,也没有李太白仗剑走天涯的豪情,却有着对剑同样的执著;
他没有传统老手艺人的固步自封,却有着现代人的创新和市场意识;
他出身铸剑世家,把有着美名的百年老字号更加发扬光大。
对于剑,他是大师。
他就是龙泉沈广隆剑铺的第三代掌门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剑锻造技艺的传承人,浙江工艺美术大师沈新培。
嫡传
年近六十的沈新培身体健朗,说话铿锵有力,一股豪气让人过目不忘。谈起辉煌的家史,沈新培掩饰不住自豪。
我爷爷沈庭璋是浙江碧湖人,他继承我曾祖父的铁铺为业。有一天受一位道士指点,毅然迁家至龙泉,于清光绪二十年,即1894年开创沈广隆剑铺。当时龙泉铸剑的老字号很多,1914年,我爷爷参加了由龙泉知县杨毓琪主持的全县铸剑精英比赛,沈家剑以一剑洞穿三枚铜板,并将另一参赛者的剑一劈为二而勇夺“剑魁”。接着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10年,又在南京举办的全国国术大赛中被评为“最优秀剑”。从此沈广隆声名鹊起。
我父亲沈焕周是沈广隆的第二代传人。他曾先后为蒋介石、毛主席等人铸剑。父母却不想让我与打铁炼剑打交道,因为铸剑这行太苦了。可我对读书怎么也提不起兴趣,却对剑着迷。小伙伴们玩游戏,我宁愿呆在剑炉边看着大人铸剑。
学做剑的时候我只有13岁,在力气和思维上都远远不够,很怕自己学不好。还记得伯父教我刻龙凤,我却把凤凰的下颚刻到肚子上了。打铁年纪又小。锤子将近8斤重,拎不动。我们家锤法火候等工艺都有自己的独门经验,后来做得多了,随着年龄增长,在父辈的教导下,加上自己的努力,很快就掌握了沈家的锻造技艺。
1956年,公私合并,沈广隆加入龙泉宝剑合作生产小组。1961年又成立了龙泉宝剑生产合作社,地址就设在原沈广隆剑铺内。1972年尼克松访华,受国务院指示,我特地铸了四枚高档剑作为国礼相赠。1978年,我哥哥沈午荣任龙泉宝剑厂厂长,我当了主任。但因为体制的原因。不能发挥积极性。所以1983年,我和哥哥都辞去公职重新挂牌恢复“沈广隆剑铺”。
铸剑
龙泉剑闻名天下,不仅因为大师代代相传的精湛手艺,还跟得天独厚的铸剑自然条件分不开。所谓“天人合一”,才能造就神兵。
为什么龙泉剑好?跟我们龙泉的山水有关。相传春秋末期,我们的祖师欧冶子奉楚王之命铸剑,遍寻名山大川,来到龙泉才如愿以偿铸成“龙渊”、“太阿”、“工布”三大名剑,并以龙渊为地名。唐代因避唐高祖李渊讳,改名龙泉。龙泉宝剑由此名扬天下,“龙泉”也成为宝剑之代名。
龙泉溪水甘寒清澈,利于金属淬火。山中盛产一种名为“亮石”的磨石,用来磨剑,锋刃锐利,寒光逼人。龙泉剑的剑鞘与剑柄,采用当地凤阳山产的花梨木,即鄂西红豆树,这是世界上稀有的珍贵树木,曾获莱比锡国际博览会木材奖。其木质地坚韧,纹理秀丽,色泽褐黄悦目,精工制作后,不必加漆,越用越亮,还嵌有珍珠、绿宝石,柄端悬垂两缕艳红的真丝穗,显得古雅别致。经过千百年来的积累,龙泉宝剑已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传统铸造工艺。
剑由剑体和剑鞘两部分组成。剑体包括绪结(剑坠)、剑首、剑柄、剑格、剑身。宝剑剑体从原料到成品,须经过打坯、热锻、铲、锉、镂花、嵌铜、磨光、装潢等28道工序。其中关键是锻炼。龙泉剑的冶炼,从初期的青铜剑转化为铁剑演变到夹钢剑,再发展到纯钢剑。不同的剑,锻造的手法火候等工艺也有不同。一把夹钢剑的锻造共有六大步骤:锤打——刨锉——磨光——镶嵌——淬火——钢磨。而剑质的优劣,除锻炼技术外,还与淬砺的水质、淬火剂、气候等都有很大关系。“沈广隆剑铺”能在对手林立的同行中脱颖而出,就在于对宝剑传统工艺的致力研究和不断革新创造,形成自己的风格。首先是研制出纯钢宝剑,又以新法淬水,使宝剑刚柔并寓,能屈能伸富有弹性;其二是首创养光工艺,使宝剑发出自然青寒之光,在宝剑技艺史上是一重大突破;其三是剑身造型变为“菖蒲叶”状,既别致又宜起舞;其四是剑面圆形七星改为五角星,并新创“龙凤吉祥”、“八仙云游”、“钟馗神刺”等图纹,使宝剑整套铸制技术大有长进。
亮剑
一把乾坤剑风靡业界,销量最好;而一把定秦剑利用天外材质潜心铸造,价值180万元天价。沈新培不但手艺精湛,在传统技艺和材料运用上的创新与挖掘更高人一筹。
一个东西的创作和销售很有关系。1992年,我创作出了乾坤剑。这把剑观赏性和实用性都很强,非常漂亮,拿在手上又很轻,适合武术比赛和日常健身,但一直没机会得到世人认可。
1993年,中国首届武术器材审评会在济南召开,来自五湖四海代表中国武术器材最高水准的宝剑利刃汇聚一堂,我感到机会来了。“那些剑不是宝剑,只是看得见的剑”,当乾坤剑一出鞘。光芒顿时盖过全场。评委们赞不绝口,对乾坤剑的评语是“造型美观、风格独特、选材讲究”。最后乾坤剑获得了三项金奖。之后经过三年的使用考察,1996年乾坤刀剑就作为中国武术锦标赛的指定器械,八运会、九运会、十运会一直延用至今。这是给我最大的荣誉。
现在武术比赛把技术难度增加了,剑的重量要求减轻了,其他人铸的剑很难达到剑身中间软的要求。乾坤剑采用沈家独门的锻制技艺,就能起到这个作用,它把剑的重量减轻多了。现在很多做刀剑的,无不模仿乾坤剑。乾坤剑的创作对我的一生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乾坤剑的成功,也许我就不会铸剑了。
还有一把定秦剑,可遇而不可求。它的剑身长86厘米,重1.6公斤,拿到手上却感觉不太重。剑鞘上面装饰有长城、诏书、钱币、度量衡的图案,剑首是龙头,下面是鼎,象征秦始皇统一天下。这把剑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用陨石铸成,之前我一直想做一把定秦剑,却苦于没找到合适的材料,后来无意中发现父亲藏有一块陨石,我琢磨了几个月时间,终于把它做出来了。为什么价值昂贵?它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加上材质做工,其实是无价的。
论剑
潜心铸剑近五十个春秋,又有谁比沈新培对剑的理解和研究更深呢?
2004年,金庸先生来到龙泉。我给他做了一把倚天剑,双把手,剑身三尺余,不足两斤,是用花纹钢做的。我问金庸,你设想这把倚天剑应该是什么样子?他反问我是怎么设想的。我就告诉他是根据小说中倚天剑“倚天”两个字和使用人来设计的,倚即为靠,能靠到天的剑长不长?它应该是一把长剑;用剑的人是郭靖的女儿,所以这把剑是雌剑。剑也分雌雄,雄剑如乾坤剑,它的剑脊是凸起的。而雌剑的剑脊是凹下去的,就是血槽。这是根据中国的阴阳学来的。他说。你的理解很透。我说,是向你学习。而我对他最大的印象就像他小说中所说:“重剑无锋!”我觉得他说得相当好。
怎么样的剑才算是一把好剑?战争年代,能把对方打倒就是好剑。但是时代不同,用处不同,理解也不一样。剑的第 一解释就是兵器,刀剑如果不锋利,能叫刀剑吗?那是木头玩意。如果作为收藏品,就要从艺术价值、文化底蕴的角度来考虑。一把好剑的说法太笼统,不知道你的用法,就是给你一把最好的剑也不是好剑。要根据不同阶层不同需要去选材选料炼剑。
古代中国佩剑法是不对的。我觉得是经过艺术家美化了的,脱离了现实。这种佩剑文人可以,武将肯定不行。你去打仗,剑挂在身上晃来晃去,作战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日本刀的插法是最标准的,就是斜别在腰上, 移动不会受影响,非常方便。过去中国也是这个插法,并不是日本人先发明,而是中国文化上的演变造成的。
我晚上睡不着就琢磨这些事。在龙泉青瓷宝剑节上,有一个论题是“宝剑象征着什么?”有人说象征权力,象征正气……我觉得两个字就解决了——道德!如果没有道德的人,能有正义和诚信吗?
传剑
1998年,沈新培正式把沈广隆的班交给了儿子沈州。沈州不负期望,在继承创新铸剑技艺的同时,把剑铺的生意打理得蒸蒸日上,从年销售额50万元到近800万元。沈新培对此不无欣慰。
沈州初中毕业,因为贪玩,成绩不太好。“何不跟我做剑?”我就开导他,“我大小也是个名人,我们家有这个条件你不接班那谁接班?”就这样做通了他的工作。
从基本功开始,教他先练锤,就拿着锤子对着木头打,打准,也是练力气。因为光有基本功,没有力气也不行。手上全打起血泡也不让他歇。他妈怪我狠心。我说:“年轻不受点苦,年纪大了怎么学得起来。基本功学好了,把老的东西吃透了,创作才不是空谈。”
我还要求他凡事要以剑为中心。“不管走到任何地方,办任何事情,比如吃饭、买东西,任何事情都要考虑为剑服务。如果做到这一点,不怕学不好。”
他现在学得不错,只是太忙了些。那把至尊剑就是他研制出来的,获得了中国民间艺术展览会金奖。他有名了,但做得不好的地方,我还是会骂他。前几天因为一个工人刻的字不好,他疏忽了,我就对他说:“这样的字也可以拿得出来?剑是有文化品位的,刻字更是文化中的文化。这样的字怎么能拿出来见人!”我的字写不好,但拿篆体字我看一眼,就可以刻得很好。
年轻既是缺点,但也是优势。剑铺的经营发展很快,一个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精神需求提高了,市场需求随之增大,另外也是因为沈州思路广。他办起了沈广隆的网站,通过网络渠道做业务,节约了成本又增加了销量。
我现在最大的希望是:能有更好的场地条件,把旅游与生产想结合,把古老制作工艺展示给游人看,展示中国悠久的剑文化。另外就是开发日用刀产品,要把生活用品艺术化,艺术用品生活化。但是事情很多,一个人的理想要分阶段实现。
他没有传统老手艺人的固步自封,却有着现代人的创新和市场意识;
他出身铸剑世家,把有着美名的百年老字号更加发扬光大。
对于剑,他是大师。
他就是龙泉沈广隆剑铺的第三代掌门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剑锻造技艺的传承人,浙江工艺美术大师沈新培。
嫡传
年近六十的沈新培身体健朗,说话铿锵有力,一股豪气让人过目不忘。谈起辉煌的家史,沈新培掩饰不住自豪。
我爷爷沈庭璋是浙江碧湖人,他继承我曾祖父的铁铺为业。有一天受一位道士指点,毅然迁家至龙泉,于清光绪二十年,即1894年开创沈广隆剑铺。当时龙泉铸剑的老字号很多,1914年,我爷爷参加了由龙泉知县杨毓琪主持的全县铸剑精英比赛,沈家剑以一剑洞穿三枚铜板,并将另一参赛者的剑一劈为二而勇夺“剑魁”。接着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10年,又在南京举办的全国国术大赛中被评为“最优秀剑”。从此沈广隆声名鹊起。
我父亲沈焕周是沈广隆的第二代传人。他曾先后为蒋介石、毛主席等人铸剑。父母却不想让我与打铁炼剑打交道,因为铸剑这行太苦了。可我对读书怎么也提不起兴趣,却对剑着迷。小伙伴们玩游戏,我宁愿呆在剑炉边看着大人铸剑。
学做剑的时候我只有13岁,在力气和思维上都远远不够,很怕自己学不好。还记得伯父教我刻龙凤,我却把凤凰的下颚刻到肚子上了。打铁年纪又小。锤子将近8斤重,拎不动。我们家锤法火候等工艺都有自己的独门经验,后来做得多了,随着年龄增长,在父辈的教导下,加上自己的努力,很快就掌握了沈家的锻造技艺。
1956年,公私合并,沈广隆加入龙泉宝剑合作生产小组。1961年又成立了龙泉宝剑生产合作社,地址就设在原沈广隆剑铺内。1972年尼克松访华,受国务院指示,我特地铸了四枚高档剑作为国礼相赠。1978年,我哥哥沈午荣任龙泉宝剑厂厂长,我当了主任。但因为体制的原因。不能发挥积极性。所以1983年,我和哥哥都辞去公职重新挂牌恢复“沈广隆剑铺”。
铸剑
龙泉剑闻名天下,不仅因为大师代代相传的精湛手艺,还跟得天独厚的铸剑自然条件分不开。所谓“天人合一”,才能造就神兵。
为什么龙泉剑好?跟我们龙泉的山水有关。相传春秋末期,我们的祖师欧冶子奉楚王之命铸剑,遍寻名山大川,来到龙泉才如愿以偿铸成“龙渊”、“太阿”、“工布”三大名剑,并以龙渊为地名。唐代因避唐高祖李渊讳,改名龙泉。龙泉宝剑由此名扬天下,“龙泉”也成为宝剑之代名。
龙泉溪水甘寒清澈,利于金属淬火。山中盛产一种名为“亮石”的磨石,用来磨剑,锋刃锐利,寒光逼人。龙泉剑的剑鞘与剑柄,采用当地凤阳山产的花梨木,即鄂西红豆树,这是世界上稀有的珍贵树木,曾获莱比锡国际博览会木材奖。其木质地坚韧,纹理秀丽,色泽褐黄悦目,精工制作后,不必加漆,越用越亮,还嵌有珍珠、绿宝石,柄端悬垂两缕艳红的真丝穗,显得古雅别致。经过千百年来的积累,龙泉宝剑已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传统铸造工艺。
剑由剑体和剑鞘两部分组成。剑体包括绪结(剑坠)、剑首、剑柄、剑格、剑身。宝剑剑体从原料到成品,须经过打坯、热锻、铲、锉、镂花、嵌铜、磨光、装潢等28道工序。其中关键是锻炼。龙泉剑的冶炼,从初期的青铜剑转化为铁剑演变到夹钢剑,再发展到纯钢剑。不同的剑,锻造的手法火候等工艺也有不同。一把夹钢剑的锻造共有六大步骤:锤打——刨锉——磨光——镶嵌——淬火——钢磨。而剑质的优劣,除锻炼技术外,还与淬砺的水质、淬火剂、气候等都有很大关系。“沈广隆剑铺”能在对手林立的同行中脱颖而出,就在于对宝剑传统工艺的致力研究和不断革新创造,形成自己的风格。首先是研制出纯钢宝剑,又以新法淬水,使宝剑刚柔并寓,能屈能伸富有弹性;其二是首创养光工艺,使宝剑发出自然青寒之光,在宝剑技艺史上是一重大突破;其三是剑身造型变为“菖蒲叶”状,既别致又宜起舞;其四是剑面圆形七星改为五角星,并新创“龙凤吉祥”、“八仙云游”、“钟馗神刺”等图纹,使宝剑整套铸制技术大有长进。
亮剑
一把乾坤剑风靡业界,销量最好;而一把定秦剑利用天外材质潜心铸造,价值180万元天价。沈新培不但手艺精湛,在传统技艺和材料运用上的创新与挖掘更高人一筹。
一个东西的创作和销售很有关系。1992年,我创作出了乾坤剑。这把剑观赏性和实用性都很强,非常漂亮,拿在手上又很轻,适合武术比赛和日常健身,但一直没机会得到世人认可。
1993年,中国首届武术器材审评会在济南召开,来自五湖四海代表中国武术器材最高水准的宝剑利刃汇聚一堂,我感到机会来了。“那些剑不是宝剑,只是看得见的剑”,当乾坤剑一出鞘。光芒顿时盖过全场。评委们赞不绝口,对乾坤剑的评语是“造型美观、风格独特、选材讲究”。最后乾坤剑获得了三项金奖。之后经过三年的使用考察,1996年乾坤刀剑就作为中国武术锦标赛的指定器械,八运会、九运会、十运会一直延用至今。这是给我最大的荣誉。
现在武术比赛把技术难度增加了,剑的重量要求减轻了,其他人铸的剑很难达到剑身中间软的要求。乾坤剑采用沈家独门的锻制技艺,就能起到这个作用,它把剑的重量减轻多了。现在很多做刀剑的,无不模仿乾坤剑。乾坤剑的创作对我的一生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乾坤剑的成功,也许我就不会铸剑了。
还有一把定秦剑,可遇而不可求。它的剑身长86厘米,重1.6公斤,拿到手上却感觉不太重。剑鞘上面装饰有长城、诏书、钱币、度量衡的图案,剑首是龙头,下面是鼎,象征秦始皇统一天下。这把剑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用陨石铸成,之前我一直想做一把定秦剑,却苦于没找到合适的材料,后来无意中发现父亲藏有一块陨石,我琢磨了几个月时间,终于把它做出来了。为什么价值昂贵?它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加上材质做工,其实是无价的。
论剑
潜心铸剑近五十个春秋,又有谁比沈新培对剑的理解和研究更深呢?
2004年,金庸先生来到龙泉。我给他做了一把倚天剑,双把手,剑身三尺余,不足两斤,是用花纹钢做的。我问金庸,你设想这把倚天剑应该是什么样子?他反问我是怎么设想的。我就告诉他是根据小说中倚天剑“倚天”两个字和使用人来设计的,倚即为靠,能靠到天的剑长不长?它应该是一把长剑;用剑的人是郭靖的女儿,所以这把剑是雌剑。剑也分雌雄,雄剑如乾坤剑,它的剑脊是凸起的。而雌剑的剑脊是凹下去的,就是血槽。这是根据中国的阴阳学来的。他说。你的理解很透。我说,是向你学习。而我对他最大的印象就像他小说中所说:“重剑无锋!”我觉得他说得相当好。
怎么样的剑才算是一把好剑?战争年代,能把对方打倒就是好剑。但是时代不同,用处不同,理解也不一样。剑的第 一解释就是兵器,刀剑如果不锋利,能叫刀剑吗?那是木头玩意。如果作为收藏品,就要从艺术价值、文化底蕴的角度来考虑。一把好剑的说法太笼统,不知道你的用法,就是给你一把最好的剑也不是好剑。要根据不同阶层不同需要去选材选料炼剑。
古代中国佩剑法是不对的。我觉得是经过艺术家美化了的,脱离了现实。这种佩剑文人可以,武将肯定不行。你去打仗,剑挂在身上晃来晃去,作战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日本刀的插法是最标准的,就是斜别在腰上, 移动不会受影响,非常方便。过去中国也是这个插法,并不是日本人先发明,而是中国文化上的演变造成的。
我晚上睡不着就琢磨这些事。在龙泉青瓷宝剑节上,有一个论题是“宝剑象征着什么?”有人说象征权力,象征正气……我觉得两个字就解决了——道德!如果没有道德的人,能有正义和诚信吗?
传剑
1998年,沈新培正式把沈广隆的班交给了儿子沈州。沈州不负期望,在继承创新铸剑技艺的同时,把剑铺的生意打理得蒸蒸日上,从年销售额50万元到近800万元。沈新培对此不无欣慰。
沈州初中毕业,因为贪玩,成绩不太好。“何不跟我做剑?”我就开导他,“我大小也是个名人,我们家有这个条件你不接班那谁接班?”就这样做通了他的工作。
从基本功开始,教他先练锤,就拿着锤子对着木头打,打准,也是练力气。因为光有基本功,没有力气也不行。手上全打起血泡也不让他歇。他妈怪我狠心。我说:“年轻不受点苦,年纪大了怎么学得起来。基本功学好了,把老的东西吃透了,创作才不是空谈。”
我还要求他凡事要以剑为中心。“不管走到任何地方,办任何事情,比如吃饭、买东西,任何事情都要考虑为剑服务。如果做到这一点,不怕学不好。”
他现在学得不错,只是太忙了些。那把至尊剑就是他研制出来的,获得了中国民间艺术展览会金奖。他有名了,但做得不好的地方,我还是会骂他。前几天因为一个工人刻的字不好,他疏忽了,我就对他说:“这样的字也可以拿得出来?剑是有文化品位的,刻字更是文化中的文化。这样的字怎么能拿出来见人!”我的字写不好,但拿篆体字我看一眼,就可以刻得很好。
年轻既是缺点,但也是优势。剑铺的经营发展很快,一个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精神需求提高了,市场需求随之增大,另外也是因为沈州思路广。他办起了沈广隆的网站,通过网络渠道做业务,节约了成本又增加了销量。
我现在最大的希望是:能有更好的场地条件,把旅游与生产想结合,把古老制作工艺展示给游人看,展示中国悠久的剑文化。另外就是开发日用刀产品,要把生活用品艺术化,艺术用品生活化。但是事情很多,一个人的理想要分阶段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