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艰苦生活也可以教育人,使人发愤。本文仅借使学生体会劳动艰辛而很快改变的案例尝试探析。
关键词:生活教育 苦其心志 发愤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86-01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可谓不遗余力,文章连篇累牍,俨然千方百计。然而,在现实面前,却往往不尽人意。“晓理动情”,无动于衷而厌烦生腻;训斥责罚,抵触逆反而关系疏离……温情感化与严厉鞭策时时无能为力。于是,依然故我:或因缺乏自制力,放纵贪玩,迷恋网吧游戏;或冷漠孤僻,心灰意冷、自暴自弃;或任性懒散,或偏执叛逆……大都厌倦学习。如此,也常常令老师与家长束手无策,却又不能放弃。那么,对于还在可塑期的孩子,难道就不可为了吗?
其实,只要用心,总会有办法。可以迂回智取,可以化复杂为简易。比如我们就比较相信“苦其心而发愤”的策略,且有不少成功案例,可以叫做“体会生活辛苦,决意发愤读书”。
严冬临近之际,我们当地农民还在雪地里收割玉米,有一初中生逃学了。他虽智商还好,但在小学时就因家中曾开小卖店而贪吃、贪玩、不肯用功学习,进入初中又爱上网吧,因而留级。起初成绩还行,竟因一次考试成绩低,也因觉得累而逃回。他爸用了我们的办法:带她上山打工—— 收玉米。雪花飘飘,他可感受不到诗意;却体会着寒风萧萧。玉米棵或在风中瑟瑟抖立,或埋在深雪里,手欲冻僵,脚下冰凉,风吹在脸上如刀削,真受罪啊!昔时的杨柳依依,今日的“雨雪霏霏”,还有离群的失落孤寂,心在流泪……还没等到天黑,他就决意复读。当天晚上就捧起书……期末考试,班级进入了前十,至今仍很刻苦。
这就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冰天雪地,又冷又累,但不过是一日之苦,他的父母这样的劳作已二十余日,且近二十载,无论严寒酷暑,他应该清楚,只是未经切肤之痛缺少体会而已。
那时,我(本文第二作者)曾问他,怎么决意复读了。他说:“太遭罪了!不读书,我这辈子就完了,我要离开这破山沟。”“你肯发愤读书是好的。但是,我们的父兄就是这样的付出艰辛,且收获年年的丰收喜悦,怎么能说这就完了呢?家乡养育了我们,怎么能叫破山沟而嫌弃它呢?你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不应是为了脱离劳动,因为即使习得本领,可能要从事复杂的脑力劳动,但也可能有较繁重的体能劳动,应该是为父母乃至天下更多的人—— 不再那么辛苦、安康幸福,为了家乡的更美好,也为改变自己的人生,即使付出辛苦,也更有意义吧。”“惭愧!谢谢大舅教导。以后我再不用功,就不是人!”我们都笑了。
其实,这办法的有效性,一般是屡试不爽的。廿年来,我对每届学生,都有体能的历练活动,如登山、打球、植树栽花等,每每据学生个体学情,暗嘱家长尝试劳动教育或曰生活教育:种地、酷暑时钻玉米棵施肥、霜秋雪冬之际收庄稼……使知生活苦辛而后发愤。我们考出去的学生都较多,即使读技校,也能坚持。我也“以身试法”:女儿读三年级时,不肯用功,我们就有意带她去锄地,“草长豆苗稀,汗滴禾下土”,她愁哭了,对妈妈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从此,便常常是枕书而眠了。读初中时,几乎每日往返二十里,路远山高,穿越风雨,逾越大雪冰封,她居然能够坚持。终于,凭着坚毅获得大学国家奖学金,考取吉大公费研究生且硕士毕业、参加工作了。她说:“成功是属于有准备且能够坚持的人的。”我感到欣慰。
如此等等,我们以为:对于问题学生乃至所有学生,这类励志的生活教育都是有效的。由此,我们也有几点思考。
1 生活教育的思考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1]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2]在强调联系生活这点上可谓异曲同工。认为: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而英国的斯宾塞则把教育看作是为将来生活做准备。我们认为:教育既要关注当前的生活教育,也应考虑为未来谋生做准备,如上的劳动教育案例就是。即通过近年来已被淡化的劳动教育,仅就学生的学习和道德品质的层面来说,则能够使之体会当下现实生活之艰辛,从而理解父母,给心灵以洗礼,进而重新反思、审视自我而觉醒而改变行为,对将来生活的预备也同样意义深远。就暂且不说有所了解的劳动技能、生产生活知识之类了。
生活可以教育人,我们不要只关注自然科学教学的生活情景化,也要关注生活之于人文科学、思想道德之精神层面的教育。这也是生成强大持久内驱力的源泉所在。对于生活教育,近些年来,人们也津津乐道,但对劳动教育—— 事实上却已被边缘化了,而美好生活要靠劳动创造,体会劳动的苦辛能够对孩子有深刻影响—— 对于养尊处优的孩子尤其如此。它是生活教育的一部分,时下,有重提和给予关注的必要了。
2 苦其心,始发愤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苏秦游说遇挫而刺骨夜读,终能纵横捭阖;范雎被尿辱厕而能坚忍,历苦难取相位于强秦;司马宫刑而成“绝唱”、通古今……“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真是至理名言!如上的劳动教育,也意在苦其心而后作。不知劳动的苦辛,也难以珍惜学习的机运,体验了劳苦艰难,也颠覆了过去的认识与荒诞;唤醒了良知,灵魂复苏,才渴望和能都有革命性的改变。于是,竟融释冰封,使沉沦者跃然振作,迷失者幡然来归,“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能够坚忍、义无反顾、奋然前行。
3 重树理想,生成隐形翅膀
问题学生大都理想缺失,还应在其痛定思痛之后,循循诱导、指点迷津,引领帮助他们重建信念,如生隐形翅膀,灵气冲霄,伴着永远的憧憬向往。坚信:“不管夜有多长,黎明早已在那头盼望”,心底已升起一轮朝阳。
参考文献
[1] 柳世平.点击陶行知[M].2010.
[2] 韩茗.生活即教育与教育即生活[J].教与学,2011(12).
关键词:生活教育 苦其心志 发愤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86-01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可谓不遗余力,文章连篇累牍,俨然千方百计。然而,在现实面前,却往往不尽人意。“晓理动情”,无动于衷而厌烦生腻;训斥责罚,抵触逆反而关系疏离……温情感化与严厉鞭策时时无能为力。于是,依然故我:或因缺乏自制力,放纵贪玩,迷恋网吧游戏;或冷漠孤僻,心灰意冷、自暴自弃;或任性懒散,或偏执叛逆……大都厌倦学习。如此,也常常令老师与家长束手无策,却又不能放弃。那么,对于还在可塑期的孩子,难道就不可为了吗?
其实,只要用心,总会有办法。可以迂回智取,可以化复杂为简易。比如我们就比较相信“苦其心而发愤”的策略,且有不少成功案例,可以叫做“体会生活辛苦,决意发愤读书”。
严冬临近之际,我们当地农民还在雪地里收割玉米,有一初中生逃学了。他虽智商还好,但在小学时就因家中曾开小卖店而贪吃、贪玩、不肯用功学习,进入初中又爱上网吧,因而留级。起初成绩还行,竟因一次考试成绩低,也因觉得累而逃回。他爸用了我们的办法:带她上山打工—— 收玉米。雪花飘飘,他可感受不到诗意;却体会着寒风萧萧。玉米棵或在风中瑟瑟抖立,或埋在深雪里,手欲冻僵,脚下冰凉,风吹在脸上如刀削,真受罪啊!昔时的杨柳依依,今日的“雨雪霏霏”,还有离群的失落孤寂,心在流泪……还没等到天黑,他就决意复读。当天晚上就捧起书……期末考试,班级进入了前十,至今仍很刻苦。
这就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冰天雪地,又冷又累,但不过是一日之苦,他的父母这样的劳作已二十余日,且近二十载,无论严寒酷暑,他应该清楚,只是未经切肤之痛缺少体会而已。
那时,我(本文第二作者)曾问他,怎么决意复读了。他说:“太遭罪了!不读书,我这辈子就完了,我要离开这破山沟。”“你肯发愤读书是好的。但是,我们的父兄就是这样的付出艰辛,且收获年年的丰收喜悦,怎么能说这就完了呢?家乡养育了我们,怎么能叫破山沟而嫌弃它呢?你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不应是为了脱离劳动,因为即使习得本领,可能要从事复杂的脑力劳动,但也可能有较繁重的体能劳动,应该是为父母乃至天下更多的人—— 不再那么辛苦、安康幸福,为了家乡的更美好,也为改变自己的人生,即使付出辛苦,也更有意义吧。”“惭愧!谢谢大舅教导。以后我再不用功,就不是人!”我们都笑了。
其实,这办法的有效性,一般是屡试不爽的。廿年来,我对每届学生,都有体能的历练活动,如登山、打球、植树栽花等,每每据学生个体学情,暗嘱家长尝试劳动教育或曰生活教育:种地、酷暑时钻玉米棵施肥、霜秋雪冬之际收庄稼……使知生活苦辛而后发愤。我们考出去的学生都较多,即使读技校,也能坚持。我也“以身试法”:女儿读三年级时,不肯用功,我们就有意带她去锄地,“草长豆苗稀,汗滴禾下土”,她愁哭了,对妈妈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从此,便常常是枕书而眠了。读初中时,几乎每日往返二十里,路远山高,穿越风雨,逾越大雪冰封,她居然能够坚持。终于,凭着坚毅获得大学国家奖学金,考取吉大公费研究生且硕士毕业、参加工作了。她说:“成功是属于有准备且能够坚持的人的。”我感到欣慰。
如此等等,我们以为:对于问题学生乃至所有学生,这类励志的生活教育都是有效的。由此,我们也有几点思考。
1 生活教育的思考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1]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2]在强调联系生活这点上可谓异曲同工。认为: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而英国的斯宾塞则把教育看作是为将来生活做准备。我们认为:教育既要关注当前的生活教育,也应考虑为未来谋生做准备,如上的劳动教育案例就是。即通过近年来已被淡化的劳动教育,仅就学生的学习和道德品质的层面来说,则能够使之体会当下现实生活之艰辛,从而理解父母,给心灵以洗礼,进而重新反思、审视自我而觉醒而改变行为,对将来生活的预备也同样意义深远。就暂且不说有所了解的劳动技能、生产生活知识之类了。
生活可以教育人,我们不要只关注自然科学教学的生活情景化,也要关注生活之于人文科学、思想道德之精神层面的教育。这也是生成强大持久内驱力的源泉所在。对于生活教育,近些年来,人们也津津乐道,但对劳动教育—— 事实上却已被边缘化了,而美好生活要靠劳动创造,体会劳动的苦辛能够对孩子有深刻影响—— 对于养尊处优的孩子尤其如此。它是生活教育的一部分,时下,有重提和给予关注的必要了。
2 苦其心,始发愤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苏秦游说遇挫而刺骨夜读,终能纵横捭阖;范雎被尿辱厕而能坚忍,历苦难取相位于强秦;司马宫刑而成“绝唱”、通古今……“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真是至理名言!如上的劳动教育,也意在苦其心而后作。不知劳动的苦辛,也难以珍惜学习的机运,体验了劳苦艰难,也颠覆了过去的认识与荒诞;唤醒了良知,灵魂复苏,才渴望和能都有革命性的改变。于是,竟融释冰封,使沉沦者跃然振作,迷失者幡然来归,“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能够坚忍、义无反顾、奋然前行。
3 重树理想,生成隐形翅膀
问题学生大都理想缺失,还应在其痛定思痛之后,循循诱导、指点迷津,引领帮助他们重建信念,如生隐形翅膀,灵气冲霄,伴着永远的憧憬向往。坚信:“不管夜有多长,黎明早已在那头盼望”,心底已升起一轮朝阳。
参考文献
[1] 柳世平.点击陶行知[M].2010.
[2] 韩茗.生活即教育与教育即生活[J].教与学,2011(12).